首頁 > 人文

“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連載96)

由 高山立而深海行 發表于 人文2021-06-14

簡介只有歸根、覆命,才能迴歸到一切存在的根源——這個很重要的方法和過程就是“致虛級,守靜篤”的內修功夫

什麼是六字真言

“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連載96)

大家好,感謝您持續關注《道德經》系列連載。

今天,我們將開始新的一章,《道德經》第十六章“虛靜歸根”的分享。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dǔ)。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yún),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wàng)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mò)身不殆(dài)。

【譯文】

達到極度虛無,守住極度清靜。萬物都在生長,我以此觀察它們的迴圈往復。萬物紛紛紜紜,都要復歸到它們的根源。迴歸根源叫做“靜”,這就叫作回覆本來狀態;回覆本來狀態就叫做常道,知道常道叫做“明”。不認識常道,妄加作為就要遭致兇禍。知道這個常道才會包容,包容才會公正,公正才會周全,周全才會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會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會長久,才會終身沒有危險。

“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連載96)

本章主要講宇宙運動的重點是週而復始、無始無終的圓形運動,這就是天長地久、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中國文化世界觀。

本章共分六個層面來闡述:

第一層面,“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

第二層面,生命的真相是歸根覆命。

第三層面,歸根就是歸於道。

第四層面,人類遵循平衡之道就不會有危險。

第五層面,成功之人的“七大成為”品質。

第六層面,沒有圍牆的《道德經》。

“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連載96)

第一層面,“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

首先,“致虛極,守靜篤”這六個字是內修的方法和功夫。

這個熙熙攘攘的人世間,有太多物質化的誘惑,讓我們的內心被五色世界所迷、所惑、所堵,產生了太多的不知所措、不知所選、不知所終……

而“致虛極”就是讓我們去掉因外境而產生的所迷、所惑、所堵,讓內心得到一次新的洗滌、新的開始、新的綻放!有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躁動不安的內心重新格式化,然後才能去安裝對生命真正有益的底層作業系統!

“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連載96)

其次,充滿負面能量的雜念磁場會招致噩運,所以我們要不斷把頭腦中顛倒夢想的病毒清理出去。

人如果心裡有了雜念,就會直接干擾體內氣血的正常執行。

《黃帝內經。素問》雲:“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心理不健康的狀態,對應的情緒就會率先攻擊對應的臟器,長期以往,他最後必然在那個受傷最重的臟腑、經脈上爆發出可怕的疾病!

可以說,人類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不遵循自然規律所招致的,其中“心”病又佔了百分之七十。如果人能保持一個平和自然的心境,對萬事萬物都能有一個順其自然的態度,那麼身體裡的氣血就會正常運轉、自我調整、自我修復。

所以,真正懂得“致虛極,守靜篤”的人,就會知道“靜”是萬物變化的總原則,為了遵循“靜”的原則——就是用“靜”觀萬物發展和變化,然後把心裡一切不應該有的東西都清掃出去。

“致虛極,守靜篤”也是很多政治家、軍事家、觀察家、事業家們研究、判斷、分析、洞察事物發展形式和變化規律所要恪守的準則。

有經驗的運動員在賽前都要保持安靜;偉大人物“每臨大事必有靜心”;兩軍相遇是勇者勝,而兩帥相逢卻是靜者勝。

再次,生命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是指每個人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卡點,每次卡點通過了,生命將飛昇到更高層級、連結到宇宙更高的力量。

老子希望人們能夠了解、認識這個生命規律,再去面對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面對命運過程中發生的卡點。只有歸根、覆命,才能迴歸到一切存在的根源——這個很重要的方法和過程就是“致虛級,守靜篤”的內修功夫。

哪天自己煩躁了、工作壓力大了、感覺不順了、覺得生活沒有希望的時候,就試著練好“致虛極,守靜篤”的功夫吧。

“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連載96)

第一,練“致虛極”的功夫:

我們可以把內心所有擔心的事情全部列出來,第1條是什麼、第2條是什麼……看看自己能列多少?

然後,逐一分析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如果最壞的情況要發生了,那我還可以做什麼?想清楚後,也列出來,列出來就不再管了。

把這些全部搞定後,試著讓自己不要再擔心,逐漸放空。如果還在擔心,就再來一遍……

“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連載96)

第二,練“守靜篤”的功夫:

我們可以坐著,閉上眼睛,觀自己的念頭。但不要隨著念頭深入,只要知道這是念頭就好,然後看下一個念頭。

我們聽見的聲音,是個念頭;身體某個地方有疼痛,是個念頭;出現某個想法,是個念頭……這樣持續半個小時。

“致虛極,守靜篤”是修內功的六字真言(連載96)

這兩個辦法,簡單實用,如果按照這兩個方法覺知得多了,情緒也自然會不翼而飛了。

平時,工作也好,生活也罷,都離不開這兩個實修的方法。這種內求法就是“反求諸己”——即迴歸到內心,看清慾望,看清真相。

透過觀察自己而達到自然而然的改變。其實,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體驗生命形態迴圈往復迴圈的神奇真諦。

今天的分享先到這裡,明天,我們將繼續《道德經》第16章第二層面的分享。

歡迎您持續跟隨《道德經》的分享,我們明天再見哦。

Tags:守靜致虛極層面歸根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