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莊子素解》外篇第四章在宥

由 陳書增 發表于 人文2021-06-14

簡介自性本心是每個人的故鄉,不需要刻意去驅逐,只要提攜引導,指明方向,世人自己就會自動回去了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什麼意思

第四章 在宥

《莊子素解》外篇第四章在宥

1.不聞治天下

【原文】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長久者,天下無之。

【解釋】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是存,也就是聽任其自存自性而不亂,在其本性而不會有多餘的東西,不會有多餘的小手指。宥是寬,在寬宏正道,不會遷改其本有明德,而進入小道。大道是康莊大道,只是世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罷了,紛紛繞行小道。只有聽說使得天下人都在寬宏大道,都停留在自性家園,都存其自性本心,沒有聽說要治理天下的。天下人如同被天放的羊,所謂天放,任由羊的自性,任由百姓的自性,不會像放牛一樣,在牛的鼻子那裡拴一根繩子。只要羊在寬廣大道上,不斷地走,總是可以回家的。

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為什麼要安住在自性呢?這是由於唯恐天下人的自性中有多餘的東西。淫並非淫蕩,而是多餘。淫雨霏霏,就是多餘的小雨下個不停。

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為什麼要宥呢?唯恐天下的人不知自性,不知大道,而遷改了本有的德性,誤入歧途進入小道。

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如果天下人的自性不有多餘的東西,不會像多餘的小指頭那樣;不遷改本有的德性,又有什麼必要需要治理天下的人呢?

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昔日堯帝治理天下的時候,使得天下的人欣喜而隨順本性而有快樂,這已經是不夠恬淡,不夠寧靜了。為什麼莊子這麼說呢?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如果產生了喜樂,情緒已經發出來了,並不是在中了。

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夏桀治理天下的時候,使得天下人憂慮疲勞的樣子,而使得天下人從本性散發出苦來,這是不愉悅了,這是痛苦了。瘁瘁是憂慮疲勞的樣子。

夫不恬不愉,非德也。如此不恬淡寧靜,不愉悅,這都並非本來的德性。迴歸未發之中,如此是本來德性。太陽光經過三稜鏡會散發出七色。如果要回歸陽光的本性,就要回歸到本源。

非德也而可長久者,天下無之。如果不是使得天下人都回歸本來德性,不發明本有明德,卻期望得到長久的大治,天下沒有這樣的事情。

2.賞罰為事

【原文】人大喜邪,毗於陽;大怒邪,毗於陰。陰陽並毗,四時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處無常,思慮不自得,中道不成章,於是乎天下始喬詰卓鷙,而後有盜蹠、曾史之行。故舉天下以賞其善者不足,舉天下以罰其惡者不給,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賞罰。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解釋】人大喜邪,毗於陽。大怒邪,毗於陰。邪,是耶,語氣助詞。毗是傷。人如果大喜就會傷於陽,所謂喜傷心;如果大怒就會傷於陰,所謂怒傷肝。陰陽如果傷了,陰陽也就偏了,不平衡了。

陰陽並毗,四時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如果在內陰陽並傷,而在外四時不能順應而至,寒暑失調,該冷的不冷,該熱的不熱,就會傷人的形體了!其中在內的情志所傷,這個是起決定性因素的。這一段怎麼那麼像《黃帝內經》中的內容,想必莊子也讀過了。

使人喜怒失位,居處無常,思慮不自得,中道不成章。如果人的喜怒情志失調;起居沒有規律,白天夜晚顛倒;思慮過度而不能自得其本性之樂;貌似中道而不成章法。如果不能得中道之法,而誤以為什麼事都是折中處理,明哲保身而已,這就不對了。什麼是中道呢?中道就是要回歸喜怒哀樂之中的中道。如果已發出來就是和,合起來可以稱之為中和。

於是乎天下始喬詰卓鷙,而後有盜蹠、曾史之行。喬是自高;詰是苛責;卓是卓而不群,傲慢異常;鷙是兇悍異常。喬詰卓鷙講的種種不和。於是天下的人就開始出現種種不和的情況,而後就有了盜蹠、曾參和史鰍這樣不同的言行。

故舉天下以賞其善者不足,舉天下以罰其惡者不給,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賞罰。所以說舉天下之力來獎賞善還是不足夠,別人還是不願意從善;懲罰惡還是不足,還是無法禁止惡行,所以天下這麼大,也不足以用來明賞罰。

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自從夏商周三代以來,治天下者氣勢洶洶地終日以賞罰來治理天下,如此擾亂百姓,百姓哪裡還有什麼閒暇去安守本有的性命之情呢!賞罰只是用強制的命令去管百姓的外在而已,並擾亂內在的本性。如同伯樂治馬,用烙鐵來烙印;用刀來削馬蹄。對人而言,嚴刑峻法更加厲害。反思一下我們的治理方式如何呢?公司的治理方式如何呢?所謂的績效考核能否真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呢?匈匈,通洶洶。

3.安其性命

【原文】而且說明邪,是淫於色也;說聰邪,是淫於聲也;說仁邪,是亂於德也;說義邪,是悖於理也;說禮邪,是相於技也;說樂邪,是相於淫也;說聖邪,是相與藝也;說知邪,是相於疵也。天下將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將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倉囊而亂天下也。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豈直過也而去之邪,乃齊戒以言之,跪坐以進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託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解釋】而且說明邪,是淫於色也。說,通悅字,喜愛。如果不安於自性,不在寬廣的大道上,就會如何呢?首先是眼睛流連於美色。接下來還會講其它七種情況。喜愛目明,只是沉溺於美色罷了。這裡所說的淫於色,並非單單指好色,而是沉溺於外在的美麗的東西。比如華麗的禮服,豔美的女人。

說聰邪,是淫於聲也。喜愛耳聰,沉溺於聲罷了。

說仁邪,是亂於德也。喜愛仁,擾亂世人本有的德性罷了。

說義邪,是悖於理也。喜愛義,有悖於天理罷了。自性具足天理。

說禮邪,是相於技也。喜愛禮,助長繁瑣的伎倆罷了。

說樂邪,是相於淫也。喜愛樂,助長淫亂罷了。

說聖邪,是相與藝也。愛學習聖人,放下忠孝不顧,不遠千里去投奔聖賢。助長多能,學習君子六藝。學習聖人,想當聖賢也是一種慾望,也需要放下。

說知邪,是相於疵也。喜愛智巧,助長多智的疵病罷了。

天下將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假如天下人都安於本有的性命之情,也就是迴歸了初心,迴歸了本心,前面所說的這八樣,存在也可以,不存在也沒有什麼關係了。這八樣東西如同多餘出來的小手指罷了。

天下將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倉囊而亂天下也。如果天下人不能安於本來的性命之情,即使有這八樣東西,這會使得天下人被暴法刑罰壓制得拘束不伸,而會橫暴競起,鋌而走險地擾亂天下了。臠卷,拘束不伸的樣子。倉囊,橫暴競起,鋌而走險。

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而天下的人竟然如此尊奉它們,珍惜它們。天下的人竟然迷惑到如此的地步了!

豈直過也而去之邪,乃齊戒以言之,跪坐以進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豈止是尊奉、珍惜一時,只是權且用它們罷了,而後要去除它們。而是極其虔誠地齋戒沐浴再談論它們,恭敬地跪拜接受它們,歡歌鼓舞供奉它們。天下的人痴迷如此,不能覺悟,我又有什麼辦法呢?齊戒,是齋戒。跪坐,是跪拜。儛通舞字。

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所以君子不得已而位居天子之位,君臨天下的時候,莫不如無為而使得天下歸於大治。無為而不會擾亂百姓的本性,安於本來的性命之情。臨蒞,到。我們經常說蒞臨指導,到這裡來指導的意思。

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正是由於無為,不會擾亂百姓的心,而後可以使得百姓安於其本有的性命之情。

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託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這句話為《道德經》中的原文,可是河上公註解的版本原文,剛好順序相反,參見下文。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天下。所以君主以自己的身為貴,而輕賤別人,如果為天下的共主,則可以暫時寄立,但是不可以長久。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君主愛其身,並非為了自己,而是為萬民的父母。聖者仁君愛其身,更愛其本心自性。如果為天下的共主,則可以託其身於萬民之上,可以長久沒有過失了。由於仁君少欲無為,所以雖然託於天下,可是萬民不覺得重了。百姓如水,仁君少慾望,百姓不覺得重,如同水托起一樣。

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故君子假如能夠做到不敞開五藏的靈氣,也就是說處於喜怒哀樂未發之中。如果散發出來,就不是中了。五藏當中藏有精氣神,比如肝肺藏有魂魄。如果解開了,就是發出來了。

無擢其聰明。不顯耀自己的聰明,而是歸於純樸。自性發出智巧,而智巧只是多餘的,只是擾亂自性的東西。

屍居而龍見。安居自性,心如如不動,如同死屍一樣不動,而真龍自然顯現。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什麼是龍呢?自性本心是真龍,自性如同神龍變化莫測。智慧可以從自性中出。

淵默而雷聲。雖然淵深靜默,可是動起來如同雷霆萬鈞。《道德經》中講,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根本在於靜定的自性本心。動歸於靜,然而靜極而動。動極而靜,如果運動速度達到了光速,就不能再往上了。

神動而天隨。道家講精氣神。神靈從自性中出。神動而天理相隨,心所欲而天理隨之。我們用陽明心學,可以這麼表達,意在於侍奉雙親,而孝順就成為一物。意在於電子,而電子成為一物。一物必有一理,成了一物而一理必然相隨。萬事萬物當中必存在著天理。

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聖人只要從容無為,而萬物自然生成,自然消失。萬物生滅順其自然本性罷了。我們看珊瑚蟲的生滅就好理解了,一層一層地生滅,不斷地累積。炊,通吹,是動。

吾又何暇治天下哉!萬物都是同樣的一個天機而已,萬法唯心造。心動而萬物動。我又何暇去有為治理天下呢!

《莊子素解》外篇第四章在宥

4.問道老聃

【原文】崔瞿問於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彊。廉劌雕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解釋】崔瞿向老子問道:“如果不治天下,安能使得人心向善呢?”藏是善。前面莊子講不需要治天下,只需要使得世人安於自性罷了。

老子回答道:“你要審慎無為,不要擾動人心。”女是汝,是你。攖,擾動。人心如同渾濁的水,如果擾動了,就會渾濁。如果任其自性,就會慢慢澄清了。有一次,佛陀帶領僧團經過一條河流,大象群剛剛經過。弟子阿難幫佛陀打了一碗水,可是卻比較渾濁。阿難馬上要倒掉重新打,佛陀這時趁機說法。佛陀說,不要倒掉,只要放一陣就可以了,我們的心也是如此。

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老子又說道:“人心上下無常。如果被人所排斥,就會失志而下;如果得志,就會希望甚高而上。人心上下無常,妄想起伏不定。或繫縛如同囚徒,或激烈搏鬥如殺。”人心被擾動以後,就會上下亂竄了。人心被擾動以後,有點七上八下,小鹿亂撞的感覺。

淖約柔乎剛彊。老子又說道:“人的妄心上下亂竄,人心難安,只有柔弱能夠勝剛強。”淖約柔弱的樣子。剛彊,剛強。人心如同一匹烈馬,上躥下跳,無法安心。只有隨順心性才可以安心。用石頭壓著小草,小草總會想辦法冒出來。要試圖壓著牛低頭喝水,這是極難做到的事情,需要順著牛性,它渴了自然就會喝水了。心性類似於驢性,驢脾氣也是如此,要麼怎麼稱之為倔驢,越抽打它就越多不動。葫蘆漂浮在水面,把這頭壓下去,那頭又會冒出來。《道德經》中講,弱勝強,柔勝剛。

廉劌雕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老子又說道:“有時心如刀絞,有時焦急如火焚燒,有時冷若冰霜。”

其疾俛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老子又說道:“人心瞬息萬變,在俯仰之間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心念攀援範圍極廣,轉瞬之間可以到四海之外了。”心猿意馬,神遊四海之外。

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老子又說道:“人心安居可以淵深寂靜,可以如如不動;人心妄動起來,可以懸繫於天際。”

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老子又說道:“人心奮起而驕傲,不可繫縛。人心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如同漂浮的浮萍。這就是人心啊,不可以隨便擾動。”僨驕,奮起而驕傲。

5.絕聖棄知

【原文】“昔者黃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無毛,以養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為仁義,矜其血氣以規法度。然猶有不勝也,堯於是放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駭矣,下有桀蹠,上有曾史,而儒墨畢起。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爛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於是乎釿鋸制焉,繩墨殺焉,椎鑿決焉。天下脊脊大亂,罪在攖人心。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意,甚矣哉!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蹠嚆矢也!故曰‘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解釋】這一段承接上文,也是老子所說。

昔者黃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昔日黃帝作為人文始祖,以仁義擾亂人心,這是擾亂人心的開始。當然了,黃帝曾齋戒沐浴向廣成子求道而得道。

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無毛,以養天下之形。堯舜效法黃帝,一心為天下百姓操勞。消瘦得連大腿接近臀部的地方都沒有肉了,小腿都沒有什麼毛了。堯舜一心為民,養育天下百姓。股是大腿;胈是大腿接近臀部的肉;脛是小腿。

愁其五藏以為仁義,矜其血氣以規法度。上面是講堯舜外形的勞苦,這裡講勞苦其心。五藏憂愁,為百姓操心,以為這是仁義;勞苦消耗其氣血,以建立法規法度,治理百姓。

然猶有不勝也。然而還是不能勝服天下,使民歸於善。

堯於是放讙兜於崇山。堯於是放逐讙兜於崇山。崇山是山的名字,現在湖南省境內。讙兜是佞臣。

投三苗於三峗。堯把三苗流放到三峗這個地方。三峗也是山名,在現在的甘肅天水一帶。三苗之地也是現在湖南省境內。

流共工於幽都。堯流放共工到幽州這個地方。幽都在現在北京市密雲縣境內。

此不勝天下也。這也是由於不能勝服天下,只好採取強制手段了。仁義不能勝服天下,則只好繩之以法令。由此可見,擾亂人心的程度到很嚴重的地步了。

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駭矣,下有桀蹠,上有曾史,而儒墨畢起。延續到了夏商周三代,而天下感到更加驚恐不安。下有小人之行的夏桀、盜蹠;上有君子之行的曾參和史鰍。儒墨等百家紛紛興起,謀求救國救民之道。

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於是或喜或怒,互相猜疑;或愚或智,互相欺詐;或善或惡,互相非議;或荒誕或信實,互相譏笑,而天下人的本性更加衰微了。對於每個人本有的光明德性都迷失了。這時再跟世人講大道,很難相信了。

大德不同,而性命爛漫矣。大德不能玄同,而每個人本有的性命散亂了。每個人的德性本來都是相同的。分化出來的人性迴歸於本來德性,稱之為玄同。一縷太陽光經過三稜鏡,可以分散出七色。相反的過程,就是將七色迴歸於太陽光,迴歸於同一,稱之為玄同。性命之學是三教的核心。性指向自性本心;命指向外在形體。爛漫是世人的身心都被擾亂了,身體也生病了,心也病了。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天下人好智巧成風,百姓殫精竭慮,應接不暇了。

於是乎釿鋸制焉,繩墨殺焉,椎鑿決焉。於是木匠用繩墨來治木,定曲直,而人君用禮法來約束矯正百姓。工匠用斧頭、鋸子、錐子和鑿子來殘害木頭,而人君用刑罰來殘害百姓。釿,是斧頭。

天下脊脊大亂,罪在攖人心。天下人相互踐踏,天下大亂,罪就在於擾動了人心。脊脊,互相踐踏。

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所以賢者隱居在高山的深巖之下,而治理天下的君主在朝堂之上憂慮驚恐萬分,這都是天下大亂的緣故,都是擾動人心罪過呀。相傳陳傳老祖藏於華山。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當今之世,身首異處的死者,屍體相互枕著,形容死人之多。脖子上和腳上帶著刑具的囚犯,互相推推嚷嚷,連成一串一串。遭受刑罰和殺戮的人們,舉目就能相望,同病相憐。

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儒墨之徒抱著所謂的仁義,抬起腳跟,伸長雙臂,談論於桎梏之間。他們思考怎麼樣挽百姓的性命,思考怎麼樣救國救民。孰不知這是由於仁義太過所致,這豈不是太可笑了嗎?殊死,身首異處,不是壽終正寢。桁楊,加在囚犯脖子上或者腳上的刑具。離跂是踮起腳跟。

意,甚矣哉!噫,真是太過於荒唐了!

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他們不知道感到羞愧,不知恥可謂到極點了!

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蹠嚆矢也!我不知所謂的聖人智巧是不是接合枷鎖左右兩邊的梁木。桁楊是枷鎖,是戴在脖子上和腳上的刑具。椄槢是接合枷鎖左右兩邊的梁木。也不知仁義是不是桎梏的榫眼和榫頭。也不知曾參和史鰍是不是夏桀和盜蹠的響箭頭。智巧、仁義和聖人都成為殘害百姓的幫兇了,雖然是無意的,也是躺著中槍的。

故曰,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所以說,仁義的聖人絕跡,拋棄所謂的智巧,不擾動人心,天下就可以歸於大治了。

6.黃帝求道

【原文】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黃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間居三月,復往邀之。

【解釋】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以來,詔令通行於天下。他聽說得道高人廣成子隱居於崆峒山中,所以前去拜見求道。什麼是天子呢?秉承天命,順承天道,使得百姓安於本性,如此才能稱之為天子。所謂天子為上天之子,治天下而非治天下,無為而大治。

黃帝問道:“我聽說您已經上達於至道,已經是得道的高人了,敢問至道的精華是什麼呢?我想採取天地的精華,再佐以五穀糧食,以這些來養育我天下子民。我又想掌握陰陽之道,以順應萬物的生長,我該如何去做呢?”

廣成子回答道:“你所要問的是至道的精華;你所想要掌管的陰陽,只是至道精華的殘餘罷了。至道不分陰陽,不分善惡,不分高下,而歸於一,歸於中。自從你開始治理天下以來,雲氣都沒有等待聚集一起就下雨,草木都不枯黃就落下了,日月的光輝也益加暗淡。像你這樣諂媚善辯的人,心地淺陋狹小,又怎麼足以跟你說至道的道理呢?”翦翦,淺陋狹小。廣成子並非刻意貶低黃帝,而是說明聽聞大道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六祖用法雨來比喻佛法,如果小根器的人,心地狹小淺陋的人,不能容納法雨的。如同小花小草,大雨下來,就會東倒西歪了。

黃帝聽了廣成子這麼說,很虔誠地退下了,捐棄天下不去治理了。在僻靜的地方修築居室,地上鋪墊白茅席地而坐。這樣閉門思過了三個月,再次虔誠地向廣成子求教。

7.廣成子傳道

【原文】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行將至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為敗。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

【解釋】廣成子頭向南方而臥,黃帝處於風向之下(以此來表示恭敬),用膝蓋跪地行走,再次叩首而後問道:“聽說您已經上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如何能夠長久呢?如何修身養性呢?”黃帝前後問的問題有所變化了,看來三個月當中黃帝有所進步了。之前問的問題比較大,向外求,這次是反求諸己了。

廣成子聽了就突然站起來,回答道:“善哉,你問這個問題太好了!來,我跟你說說至道。”廣成子看到他態度極其虔誠,而且所問的問題迴歸一身了。一身不修,何以治理天下呢?

廣成子又說道:“至道極其精微,可以說是至精微的;幽深玄冥,可以說是靜默深遠的。至道似乎無有極點,終極的源頭昏默寂靜。”《道德經》中講,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至道精微無所不至,原子這麼小,其中也載道。一物必有一理,原子也有理。氫原子如同太陽系一樣,也是可以測得準的,並不是測不準的。上帝不會投擲骰子。電子繞原子核運動,正如地球繞太陽運動。

廣成子又說道:“不去看不去聽,精神守一,而進入靜定,如此心自然歸於正。”注意了,廣成子這裡教黃帝真實的修行功夫了,我們可以學幾招了。自性本心是形體真正的主人,如果神不被擾動,形體可以自正。

廣成子又說道:“內心務必要保持靜定,務必要保持清靜,不要為了名利而勞累形體,不要太過於多欲而搖動你的精氣,如此就可以長生了。”

廣成子又說道:“目不多見,耳不多聞,如此閉目塞聽,心無有多餘的智巧,無思無慮。你的精神就會內守,不會心猿意馬,精神和形體合,如此形體才能長生。”

廣成子又說道:“謹慎護持內在心念,也就是說善護念,使得內心歸於靜定;閉塞外來的物慾,不去多看,不去多聽。如果多聽多看,多智巧,就會敗壞修道了。”

廣成子又說道:“我教你如何上到大明之上,如何到達你內在的至陽的源頭。”什麼是大明呢?之所以說大,是說大心。只有恢復了本心,恢復了大心,才有大明。本心光明,所以稱之為大明。本心如同日月,有大光明。大明之上,就是恢復了本心。王陽明先生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佛家講無明,就是由於物慾遮蔽自性本心,如同烏雲遮蔽太陽,並非自性本心無大光明,也不是太陽沒有大光明。大道分陰陽,如果迴歸於陰陽未分的源頭,這就是大道的源頭了。黃河長江互為陰陽,迴歸了源頭,就回歸為一了。善惡互為陰陽,迴歸了源頭,就無善無惡了。

廣成子又說道:“我教你怎麼進入眾妙之門,進入幽遠玄冥的大道之門;如何到達至陰的源頭。”眾妙之門為大道之門,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如果僅僅是知,停留在字面層面,還不能稱之為知。只有透過修煉,打通了玄關了,在行方面,才能進入大道之門。只有透過真修實證,明心見性了,在知的方面,才能進入大道之門。只有兩者都做到了,做到了知行合一,才是真正進入大道之門。

廣成子又說道:“天地各有司官,各有各的主宰;陰陽各有各的歸藏,各自歸藏。”這裡呼應前面黃帝所問的問題,如何去掌管陰陽。

廣成子又說道:“你不需要管太多天地、陰陽的事情,不要太多人為的干涉。你只是需要謹慎地守著你的身心,安於靜定,天地萬物自然就會茁壯成長了。”

廣成子又說道:“我抱一守中,處於一心不亂的靜定。如果喜怒哀樂已發,情緒也能夠適度平和。所以如此修身已經有一千二百歲了,可是我的形體還沒有衰敗。”

黃帝再次虔誠拜謝廣成子,說道:“廣成子你真可謂是與天齊壽,與天同德。”

8.得吾道者

【原文】廣成子曰:“來,餘語女。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有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有極。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餘將去女,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當我緡乎!遠我昏乎!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

【解釋】廣成子又說道:“來,我告訴你。”廣成子看黃帝很虔誠,求道至誠,所以將道傳於他,造福子孫後世。

廣成子又說道:“我所說這個物,也就是道,是無有窮盡的,而世人皆以為是有始有終的。”惠施講,宇宙是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廣成子又說道:“我所說的這個至道,變化莫測,而世人皆以為是有極限的。”

廣成子又說道:“得我的道的人,上可以為皇帝,而下可以為王侯。”雖然廣成子說是他的道,但是實際並不屬於任何人所專屬,道無所不在。

廣成子又說道:“失去我的道的人,在上只能見日月之光,而在下只能化為腐土了。”如果不失去道,就可以保持長久了,前面看到廣成子已經有一千二百歲了。

廣成子又說道:“而今百物昌盛,皆生於土而又返回於土。所以我將要離開你,入於無窮之門,可以逍遙遊於無極的大道之鄉。”惠施講,太陽方才正中,沒過多久就日薄西山了;萬物方才誕生,又要逝去了。莊子前面也講過,天地如同一個大熔爐。萬物生於土而有返回土。

廣成子又說道:“我與日月同光,我與天地永存。”雖然廣成子說我,實則並不是傲慢,不單單指他自己,而是說每個人的自性本心。《陰符經》中講,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心。天地人為三才,人與日月同光。天人合一,人內有五藏,天有五星。

廣成子又說道:“向著我走來的時候,不知其來;遠離我去的時候,不知其去。”什麼是如來呢?無去無來,稱之為如來。廣成子已經進入了不生不死,無生無滅的大道之鄉。緡,昏暗。

廣成子又說道:“人皆死去了,而我還獨存,可以長久了。”所以說沒有能夠捨棄治身而能夠治理好天下的。如果要治理天下,就先要治身。廣成子並非執著於他這個一己之身的長久。如果僅僅如此,並不能破除我執。學道者,需要透過他的載道文字,參透背後的真諦。

9.雲將問道

【原文】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鴻蒙方將拊脾雀躍而遊。雲將見之,倘然止,贄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為此?”鴻蒙拊脾雀躍不輟,對雲將曰:“遊!”雲將曰:“朕願有問也。”鴻蒙仰而視雲將曰:“籲!”雲將曰:“天氣不和,地氣鬱結,六氣不調,四時不節。今我願合六氣之精以育群生,為之奈何?”鴻蒙拊脾掉頭曰:“吾弗知!吾弗知!”雲將不得問。

【解釋】雲將去往東方遨遊的時候,經過東方的神木扶搖旁邊,恰好遇見了鴻蒙。

鴻蒙正高興地拍打大腿,雀躍地要準備出去遨遊。拊脾,拍打大腿。

雲將見到他,感到茫然若失的樣子,突然停止了腳步,恭敬地拱立不動站在那裡。倘然,茫然若失的樣子。贄然,拱立不動,恭敬的樣子。

雲將問道:“老人家何許人也?老人家為何這麼高興呢?”

鴻蒙拍打大腿,高興雀躍沒有停止,他對雲將說道:“無須多問為什麼,只需要乘自然造化而遨遊就好了。”

雲將還是堅持要問,說道:“我還是要問一下,我很好奇。”朕,在遠古時期,不管貴賤都可以自我這麼稱呼,而後來成為帝王的專屬稱呼了。

鴻蒙抬起頭,他看一眼雲將,他說道:“籲!”似乎很不以為然的樣子,怎麼這個雲將這麼執著呢。

雲將問道:“天氣不調和,地氣鬱結不順。”天地有氣,天地的氣為風,而血為水;而人也有氣血。人如果肝氣鬱結,就會生病了。地氣如果鬱結,也不會滋養萬物了。如果地氣鬱結,就會發生乾旱了。

雲將又問道:“六氣不調和,四時不節。現在我願意調和六氣的精華,以便能夠化育萬種生靈,我該如何去做呢?”六氣是陰陽、風雨、明晦。四時是春夏秋冬。本來春生、夏長、秋收和冬藏,可是卻沒有按照這個規律來,冬天該冷的不冷,這就麻煩了。百年之前,剛剛經歷過暖冬的廣東,曾經發生過嚴重的鼠疫。

鴻蒙聽了這個問題以後,拍打著大腿,掉頭就走:“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前面雲將所問的問題,很像黃帝一開始所問廣成子的問題。天地各有所司,何愁人為干預呢?

雲將沒有能夠問到答案。雖然沒有問到答案,可是答案已經自在其中了。其中奧妙,自行領會。

10.再見鴻蒙

【原文】又三年,東遊,過有宋之野而適遭鴻蒙。雲將大喜,行趨而進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願聞於鴻蒙。鴻蒙曰:“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遊者鞅掌,以觀無妄。朕又何知!”雲將曰:“朕也自以為猖狂,而民隨予所往;朕也不得已於民,今則民之放也!願聞一言。”

【解釋】又過了三年,雲將再次去東方遨遊,經過宋國的郊野,恰好遇見了鴻蒙。

雲將大喜過望,快步地走向前去說道:“天人你沒有忘記我吧?天人你沒有忘記我吧?”雲將對其驚為天人。

雲將再次叩首拜見他,向鴻蒙求道。

鴻蒙回答道:“我只是浮游於世,不知道想求些什麼;我只是無拘無束地遨遊,並不想著要去什麼地方。”浮游,任隨本心浮游於世而已。真人少欲而輕,可以稱之為浮游。多欲渾濁而重,就不是浮游了。真人已經得道,安貧樂道,連道都不求了。而云將還在到處去求道,可是他不知道,道即是自己的自性本心罷了。雲將在騎驢找驢呢!猖狂,無拘無束的樣子。莊子前面有講,世人不遠千里去尋求賢人。

鴻蒙又說道:“而遊樂的人應接不暇,如同進入了大觀園一樣,什麼都想追求,什麼地方都想去。似乎所見所聞的東西都是真實無妄的。可是我卻和這些遊樂人不同,這些只不過是夢遊人罷了,人生只是一場大夢而已。除此之外,我又能多知道些什麼呢!”鞅掌,事務繁忙,應接不暇的樣子。雲將以為他能夠多知道一些東西,老來向他求道。

雲將聽了就說道:“我也自以為已經夠無拘無束了,而百姓自然就追隨我,我去哪裡就跟著去哪裡;我也是不得已面對百姓罷了,可是百姓會仿效我。我希望能夠聆聽您的教誨。”

11.亂天之經

【原文】鴻蒙曰:“亂天之經,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獸之群,而鳥皆夜鳴;災及草木,禍及止蟲,意,治人之過也!”雲將曰:“然則吾奈何?”鴻蒙曰:“意,毒哉!僊僊乎歸矣。”雲將曰:“吾遇天難,願聞一言。”

【解釋】前面雲將再次請教,鴻蒙講道:“擾亂了上天的正理,也就是不能擾亂天理,否則天理難容,悖逆了萬物本來的性情,蒼天都不會幫助你的,不會成功的。”天經地義成語的來歷,也能說明什麼是天經。鄭國大夫子產是個賢德的人,他曾經說過“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經地義是指天地間經久不變的正理,正道。

鴻蒙又說道:“解散群居的野獸,而飛鳥在夜裡都會不安地鳴叫;也會殃及草木,禍及昆蟲。噫,這都是有為治理人的過失啊!”如果去捕獵野獸,使得群居的野獸迫不得已被解散了,死的死,傷的傷。如此破壞了大自然的平衡,會造成飛鳥、花草和昆蟲的不良影響了。大自然有自己本有的生態鏈條。如果解散了百姓,傷害了他們,也會波及很廣的。

雲將聽了又問道:“照你所說,我該怎麼辦好呢?”

鴻蒙回答道:“噫,你中毒太深了!已經跟你講得夠明白了,你還要問!我要仙遊歸去了。”僊僊,仙遊自由自在的樣子。

雲將又說道:“我遇見天人你一次很難,還是懇求您再給我多一些教誨吧。”

12.知之離之

【原文】鴻蒙曰:“意,心養。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闚其情,物固自生。”雲將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辭而行。

【解釋】鴻蒙又講道:“正是由於心用太多了,就會傷到心,傷到自性了,所以需要養心。”前面批評雲將中毒太深了,實際上是心中毒太深,所以需要養心。所謂的毒,也類似於佛家所講的五毒。

鴻蒙又講道:“你只需要無為,而萬物自然就會感化了。”

鴻蒙又講道:“廢棄你的形體,形體只不過是一個臭皮囊罷了,不要一天圍繞著這個皮囊在轉;把你所謂的小聰明全部都吐出來,也就是消除所知障礙;理和物都兩忘,也就是說身心都兩忘;身心迴歸於大同,迴歸於自然之氣。”墮,廢棄。所謂廢棄形體,並非傷害這個身體,而是不為這個身體所束縛。倫是理。心中存有天理,身即是物。物和理兩忘,身和心兩忘。

鴻蒙又講道:“解除心的繫縛,如同解倒懸之苦。神無物慾所累,如釋重負。無知無識得樣子,似乎無有魂靈。”

鴻蒙又講道:“萬物眾多紛紜,不斷地生滅,如同放電影一樣,可是各自迴歸各自之太極,迴歸各自的根本。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物都是一個小宇宙。全然在不知不覺中自化,各物有各自的天理。”云云,通芸芸。我們說芸芸眾生,也是這個芸芸。《道德經》中講,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鴻蒙又講道:“雖然大道,似乎混沌未開的樣子,善惡未分,明暗未分,可是大道終身不離左右,在每一物中都存在大道的形跡,在每一物中都體現了天理。”渾渾沌沌,混沌未開化的樣子。為什麼說明暗未分呢?所謂的明,是由於眼睛接收到了光波;所謂的暗,是由於眼睛未能接收到光波。時間只是由於日月輪迴造成的錯覺罷了。

鴻蒙又講道:“如果你知至道了,當下即離幻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當下即離相了,當下即離開身心的束縛了。”對於道是知行合一的,如果不能離開束縛,就不是真正的知。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什麼是離相呢?離相就是擺脫外在的相的束縛。比如公孫龍提出的離堅白,實際反反覆覆就是想引導世人離堅和白的外相。雖然跟繞口令似的,卻是公孫龍勸世的一片苦心,可惜埋沒了兩千多年。我們講知至道,並不是在道理上的知,而是內在印證。內在的印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對應於行。

鴻蒙又講道:“你不要問大道這個東西叫什麼名字。道也只是勉強臨時起的名字罷了。不要試圖窺探大道的實情,這是無法去窺探到的。比如要想試圖去知曉石頭的實相,這也是不太可能的。手只能感覺到石頭的堅,眼睛只能看到石頭的白。然而堅和白並不是本來存在的東西。而是人去摸的同時創造了石頭的堅;人去看石頭的實相的時候,人的眼睛和石頭的實相共同創造了石頭的白。萬物都是按照上天賦予的天理在自生自化的。”闚通窺字。為了把道理給講明白,方便起見,就直接把話外一些東西寫在引文裡面了,並沒有直譯。《道德經》中講,名可名,非常名。這裡的名即是相,包括聲、色等一些可以感知的外相。

雲將聽了說道:“天人你降恩,恩賜我,幫我找到了本有的德性;給我開示了靜默的法門,也就是要保持清淨心,處於靜定;由於我一直以來躬身而求道,至誠感召天人,讓我遇見你,而今現在終於得道了。”雲將當下頓悟了。

雲將再次叩首謝恩,起身辭別而行。

13.喜同惡異

【原文】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夫以出乎眾為心者,曷常出乎眾哉?因眾以寧,所聞不如眾技眾矣。而欲為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

【解釋】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世俗的人,都喜歡別人跟自己相同,比如意見相同等,但是絕對不喜歡別人撞衫。而厭惡和自己相異,比如意見相異等。所以在朝堂之上往往會排除異己。

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之所以跟自己相同就喜愛,跟自己不相同就厭惡,這是由於每個人都有心超乎眾人,都想有鶴立雞群的感覺。根本原因是由於名利慾望,還有中了傲慢的毒的緣故。

夫以出乎眾為心者,曷常出乎眾哉?雖然每個人都有心超出眾人,可是何嘗又能超出眾人呢?人人都能成就佛道,人人皆可為堯舜,人人皆可為股神。曷常,何嘗。

因眾以寧,所聞不如眾技眾矣。一人所見聞必定不如眾人的見聞多,不如眾人的技能廣。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能夠頂個諸葛亮。所以從眾就能夠得到安寧了。從眾就有一種安全感。如果不從眾,眾人很多,有千萬之眾,都會成為我的敵人了。如果不從眾,都會成為被排除的異己。可是真理往往掌握在一個人手裡。莊子有一種天下皆醉,而我獨醒的感覺。鯨魚也有一種從眾習慣,如果領航鯨出現了問題,整個鯨魚群都會出現危險,可能集體擱淺。所以從眾並非完全安全。

而欲為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而想要治理好國家的人,只是看到夏商周三代君王以仁義治國之利,以法度、賞罰治國的好處,可是卻看不到其存在的憂患之處。這也是一種從眾的行為。攬,通覽字。天下的治國者,只是從眾而已。

此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效法先王以仁義治國,這只是存在僥倖心理罷了,何時僥倖地看到,能夠得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不至於亡國呢?

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效法先王以仁義治國,能夠僥倖存在的,連萬分之一都沒有。

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效法先王以仁義治國,一旦不能成功而遭受失敗,就會有更多的損失!燕國效法堯舜禪讓王位,而導致燕國大亂。

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真是可悲啊,這是有土者(有土則有國,有國則有民,也就是說侯王)所不知道的。

14.獨有之人

【原文】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解釋】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土者,必然有大物,所謂的大物,以國為大。一國之力,有取之不盡之物。世人都以國為大物,殊不知比國還大的是道。有道才有國,失道而失國。

有大物者,不可以物。擁有大物者,也就是擁有一國者,不可以為物慾所束縛。

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國之物,而不貪圖物慾的君主,如此才能夠主宰天下萬物。

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哉!明白駕馭外物而不貪求物慾的君主,豈止是僅僅能夠治理天下百姓而已呢!這樣的君主已經是聖人了,能夠逍遙遊於大道之鄉了。這樣的聖人只要安居天子之位,無為而天下大治,百姓如同眾星拱月一樣自然圍繞在他的周圍。隱居的賢者會紛紛出來相助的。對於得道的賢者,處於暗處,從明處尋訪不好尋訪。假如能夠出現千年一遇的聖者仁君,隱居的賢德人才都會出來相助的。

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什麼才能稱之為獨有呢?這樣得道的真人,能夠自由出入上下六合,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了。可以逍遙遨遊於九州,獨自無拘無束地來,自由自在地去,正所謂無來無去,如同如來。如此可以稱之為獨有。所謂獨有,是獨有妙道。然而妙道是人人所獨有,如此說來也是人人所共有。最私有的反而是最共有的,最共有的反而是最私有的。大私則公,大公則私。莊子在此已經把獨有秘法都講清楚了,只是我們還不能完全把握罷了。

獨有之人,是謂至貴。獨有至道的人,可以說是至尊貴的。為什麼說獨有,只是由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罷了。此道並非一人之道,並非一人所獨有,而是人人可以獨有。莊子已經得道了,只能是自己獨自喝悶酒,想跟世人講清楚不容易。天下皆醉,只有莊子獨醒的感覺。至道是天底下最珍貴的東西,比一國的財貨還要珍貴許多倍。

15.大人之教

【原文】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有問而應之,盡其所懷,為天下配。處乎無響,行乎無方。挈汝適復之撓撓,以遊無端,出入無旁,與日無始。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無己,惡乎得有有。睹有者,昔之君子;睹無者,天地之友。

【解釋】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至尊貴的人對天下人的教化,如同形對應於影,如同聲對應於響。至尊貴的人是大人。然而什麼是大人呢?大人並非官位有多高,而是有大心的真人。什麼是大心呢?這是相對於小心而言的,前面廣成子一開始批評黃帝心地狹小,如此就是小心。人人本來都有大心,都有良知良能,只是被物慾所遮蔽所間隔切分,所以變小了。什麼是真人?難道還有假人不成。真人就是恢復了真心,如嬰兒般天真無邪的人,恢復本有良心的人。然而嬰兒並非真正的天真,嬰兒遺傳了祖宗所造的業,還並不能真正恢復天真。

有問而應之,盡其所懷,為天下配。得至道的人,虛懷應對外物。如同明鏡一般,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如同形影、聲響,有問必會迴應。真人懷至道,這是天下的至寶。真人並不會私藏此寶,而是盡其所能,因材施教,傾囊相授。真人無為,不敢為主而為客。只是如形影聲響一樣匹配天下人罷了。呼之以馬以馬應之,呼之以牛以牛應之。古人講,只聞來學,不聞往教。只聽說過來求道的,沒有說得道的人親自上門去教的。

處乎無響,行乎無方。處於無響的寂靜之地,心如同明鏡,如同止水。以不變應萬變,並無特定的一物和方向。意在於花而花是一物,意在於電子而電子是一物。

挈汝適復之撓撓,以遊無端。大人提攜你自動恢復到你該去的地方,也就會回到大道之鄉,恢復本有的自性本心,恢復本有的良心良知。為什麼說自動呢?只需要保持靜定,保持清淨心,就可以自動恢復了,一天天智慧自動增長了。自性本心是每個人的故鄉,不需要刻意去驅逐,只要提攜引導,指明方向,世人自己就會自動回去了。雖然說是有個大道之鄉,可是似乎渾然無有行跡,不知道如何去下手。世人去找禪,找大道,如同獵人找掛角羚羊一樣。獵人在地上找,結果羚羊把角掛在樹枝上,吊起來了,根本看不到。大人的引導,就可以與其逍遙遊於無行跡的大道之鄉。挈,提攜,引導。撓撓,自動。

出入無旁,與日無始。大人已經跳出了三界外,出入自由,無所依傍了。大人與日月同輝,壽與天齊,已經進入無生無死、無始無終之地了。

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若論說大人的形體,與天地萬物為同為一體,正是由於如此,所以就無小我了,已經打破我執。什麼是大同呢?天地萬物同為一體,稱之為大同。大人的身體和你我的身體,也是同為一體的。不僅僅如此,大人的身體,花草樹木,鳥獸魚蟲和瓦石,無不是同為一體的。所以世人看到月亮殘缺會傷感,看到花落下來,也會感傷。

無己,惡乎得有有。大人已經破除了我執,已經實證無我了。破除我執,這也是佛家所講,人性當中最頑固的一個執著。正是有我執,所以才會為了滿足一己私慾去貪。如果破除我執,相當於連根拔去了。既然連我的概念都沒有,哪還會有所謂的芸芸眾生呢?哪還會有形態各異的萬物呢?天地萬物為一體,這些只不過是一種幻象罷了。

睹有者,昔之君子。如果目睹萬物,以為萬物實有,這是昔日的君子。正如《金剛經》中所說,有了眾生相,有了壽者相。見到此身實有,萬物實有的人,這是昔日的君子。以提倡仁義之治的三王為友。

睹無者,天地之友。如果目睹萬物,看破萬物實有的幻象,看到無一物可得。如此就可以成為天地之友了。昔日的君子可以修行而得道,成為獨有至道的人。得道的人,目睹萬物而不被萬物所束縛,已經見相而離相了。前面黃帝曾向廣成子求道而得道,昔日為君子,而後為天地之友。

16.不可不為

【原文】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為者,事也;粗而不可不陳者,法也;遠而不可不居者,義也;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

【解釋】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物雖然輕賤,然而不可以不用。一物必有一用,一物必有一理,一物降一物。很大的葫蘆看似無用,然而可能有大用。莊子建議可以逍遙遊於江河湖海。任,是用。

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民雖然地位卑微,然而不可以不依靠。正所謂民貴君輕,民可載舟,亦可覆舟。

匿而不可不為者,事也。事情雖然隱匿而變化莫測,然而不可以不去有為,不去做。正所謂事在人為。《了凡四訓》中記載,袁了凡年輕的時候,聽了算命先生的話,說他命中無子,五十三歲壽終正寢。一開始一系列的預測都特別的準,所以他乾脆就什麼都不做了,反正是命中註定的。後來遇見一個禪師,教他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做了許多的善事,命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說命運,三分靠命,七分靠運。命是與生俱來的,然而運是靠外緣、靠主觀努力的,靠積德行善修行,就可以轉運,從而改變宿命。打麻將一部分靠運氣,一部分靠技術。所以說,事情不可以不去做。

粗而不可不陳者,法也。法雖然粗略簡約,但是不可以不施行。劉邦入主關中,廢除了暴秦的許多法令,與民約法三章。雖然三章足夠粗略簡約了,但是不可以不施行,否則就亂套了。德治和法治並重,它們之間互為陰陽,陰陽所佔的比例多少,這是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定的。正所謂亂世用重典。

遠而不可不居者,義也。義雖然已經離大道很遠了。大道衰落,才有了仁義。雖然義是如此,但是不可以不遵守。由此可見莊子並非一味說仁義的不是,並非完全否定仁義的意義的。如果失去了道德,起碼有個仁義也是好的。仁義就好像是多餘的小手指,雖然多餘,卻無病無痛,也並無大礙。

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雖然有所親疏,有所偏愛了,但是這種偏愛不可以不推而廣之。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廣到了天地萬物,花鳥魚蟲,如此就是大仁了。

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禮貴在尚往來,禮為薄,道為厚。雖然去行禮,可是不可以不守著厚重的道。如此稱之為禮。如果沒有道為根基,所謂的禮是虛情假意罷了。侍奉父母的禮,如果不是發自內心主動的,不是發自真心的,不能稱之為孝順。

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處事符合中庸之道,然而志向不可以不高遠,如此可以稱之為有德。君子有志於道,這是君子儒。小人有志於功名,這是小人儒。孔子要求自己的弟子修君子儒。

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專一但是不可以在該變的時候不變的,如此才能符合於道。比如炒股,假如說專一,說長線持有,就死腦筋那樣持有。假如選擇的是垃圾股,也許就會血本無歸了。正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應執著於短線,也不可以執著於中線,也不可以執著於長線。對於朝堂之爭,站在左邊不對,站在右邊也不對,難道站在中間就對了嗎?只需要培養天地浩然正氣,符合於道即可。

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如果要守住心神,不可以不去有所為,這可以稱之為天機。莊子擔心世人誤解了無為,所以在這裡澄清不可不為。為和無為互為陰陽,不可偏廢。頭腦中妄念很多,如果完全不管,任由思緒亂飛,這樣就煩惱越來越多了。然而假如有為,做提念頭的功夫。所謂的念頭是一句佛號,持續不斷地念一句佛號。慢慢地心便安靜了下來。莊子所傳授這個方法是天機,可是世人卻不願意投入哪怕一點點。

17.不明於道

【原文】故聖人觀於天而不助,成於德而不累,出於道而不謀,會於仁而不恃,薄於義而不積,應於禮而不諱,接於事而不辭,齊於法而不亂,恃於民而不輕,因於物而不去。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者,悲夫!

【解釋】故聖人觀於天而不助,成於德而不累。所以說聖人觀於天道而不會刻意妄為,只是任由萬物各安其本性罷了。成就自己的德性,恢復自己的德性,而不會被外物所負累。

出於道而不謀。聖人出入於正道,然而並非刻意去謀合於大道。聖人只是順其自然罷了。雖然出入於大道,有無窮的智謀,然而有謀略而不用,只是靜心守中。

會於仁而不恃。聖人雖然施行仁德,然而不會自恃其功,而會忘卻所做的仁德之事。

薄於義而不積。有個成語是義薄雲天。雖然義是屬於薄,而道德屬於厚重。雖然不會刻意去非議義,但是也不會停留在義這麼薄的層面,還是歸於道德。

應於禮而不諱。聖人入世,也是入鄉隨俗的。如果世人待之以禮,聖人不以禮相待,也不太好。所以聖人也會以禮呼應,而不會覺得避諱,不會太過瞧不起薄的禮,而只是看重厚的道。

接於事而不辭。對於應該做的事就去做,而不會去辭讓。陽明先生教弟子在事上鍛鍊自己的心性。

齊於法而不亂。不會摒棄法的作用,德治和法治並用,如此就不會亂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僅治國需要法,齊家也需要法。

恃於民而不輕。雖然衣食依靠老百姓,但是不會輕用民力。在上位的人,不可以多欲。《道德經》中講,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因於物而不去。因勢利導,因為物的本性而用它,但是不會追逐物而去。

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如果追逐外物就會喪失天真了,遮蔽本有的光明德性了,所以不足以妄為。然而面對外物,也不可不為。真人的心如明鏡,物來則應,物去不留,不可以不響應。

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如果不明於天機,不明於天道,德性就已經被物慾所遮蔽了,已經不純了。德性已經夾雜外物了。德性不純如何能夠明呢?只有純了,不夾雜物慾,才能恢復本有的明德。

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如果不能通於大道,什麼事情都難以辦成。此大道上可以治國安邦,中可以懸壺濟世,下可以修身養性。

不明於道者,悲夫!所以說,不明達於大道的人,確實是極其悲哀的啊!難怪孔子會發出如此的感慨: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大道不明於天下,天下大亂,生靈塗炭,豈不可悲。

18.天道人道

【原文】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解釋】何謂道?本篇結尾莊子來個總結,還是直奔主題,講道。莊子全書,無非講道。韓愈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古代能配得上老師這個稱呼,並不是傳授知識和技能,首要的是要傳道。要把這個道統傳承好,把道傳給自己的弟子。因為如果不明於道,什麼事情都難以辦成。

有天道,有人道。此篇文章,從無為講到有為,又從有為迴歸於無為。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有天道,也有人道,不可以不看到這種區別。後世註解莊子的人到了這裡,懷疑這一小段是多餘的,屬於畫蛇添足了。但是對於古代典籍千萬要注意,如果還解不通的時候,不可以擅自刪除。比如朱熹註解《大學》的時候,擅自修改了些文字。對於真正得道的王陽明先生而言,他堅持古本大學。

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和無為互為陰陽,不可偏廢。天道和人道互為陰陽。然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人道中有天道,人的自性當中具有天性,自性具足一切。天道當中具有人道,萬法唯心造。天地萬物離不開人的觀測,心物一元。意在於電子的實相,電子實相和心共同作用,產生了電子一物。天道以無為為尊。上天不會刻意干預萬物的生長,而是同等地恩澤。

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人道有為就比較勞累了。打麻將的運氣屬於天道,然而打牌屬於人道。所以打牌還是比較累的,需要動腦子,贏了會高興,輸了會發脾氣,真是累。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君主為天道,而臣下為人道。君臣互為陰陽。君主既然為天道,尚無為,屬於尊貴的;臣下既然為人道,尚有為,要兢兢業業去為民做事,屬於勞心勞力的。

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天道和人道相差比較遠,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可不明察。

《莊子素解》外篇第四章在宥

Tags:天下廣成子鴻蒙自性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