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由 紙上談兵讀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6-13

簡介雪峰禪院“萬里神光頂後相,沒頂之時何處望”,這樣的“妙相”,世人理解為只有佛才有,但事實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大家都有分嘛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什麼意思

示眾偈

萬里神光項後相,沒項之時何處望?

事已成,意亦休,此個來蹤觸處周。

智者撩著便提取,莫待須臾失卻頭。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作者

師備(835—908)唐代僧人。俗家姓謝。福州閩縣(現在的福建福州)人。年輕時喜歡划船釣魚。唐鹹通初年,到芙蓉山出家,在雪峰義存禪師處參學。在豫章(現在的江西南昌)開元寺受具足戒。回到故里,住持梅溪場的普應院。後遷玄沙院修法,固稱“玄沙師備”。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與義存本同門師兄弟,但卻以師禮待雪峰,義存深為器重。在雪峰開荒,山門力役,無不率先,出力甚多,號為“備頭陀”。在閩傳法30年。曾經有僧人戲問:“頭陀保不遍參去?”答曰:“達摩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其教法雖常以離奇言行破執一路,但多數合乎常情,出語在可解不可解之間。王審知以老師之禮待他,奏請賜紫衣,號“宗一大師”。門徒傳有八百餘人。法嗣弟子有羅漢桂深、安國慧球、天龍重機等。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賞讀

悟道的境以及禪修的方法是學佛的人,尤其修習禪宗的人不懈追求的。前輩的大德高僧和祖師其實已經將這一切準確無誤的將這些告訴了世人。但世人在面對“一切現成”的境,還是無法悟入。世人頭腦中不斷地出現哪些離道愈來愈遠的東西,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越參越密,使自己旋入一個無法逾越的困境之中。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萬里神光頂後相,沒頂之時何處望”,這樣的“妙相”,世人理解為只有佛才有,但事實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大家都有分嘛。但這“神光沒頂”是無法看見的,你又“何處望”呢?只能無形無相!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事已成,意亦休,此個來蹤觸處周,”這兩句話就如馬祖大師所說:“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是凡夫。”世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之中,能看到 “事已成”,就可以將一切思維意識的行為自然而然的停止下來。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事已成,意亦休”自然的流露,毫無半點的牽強之意。其中的力量來無影、去無蹤,至小無內,無處不及,無處不周。如“萬里神光”一般。“智者撩著便提起,莫待須臾失卻頭。”這兩句詩是描寫對於這個事,勇往精進的“智者”的方法是“撩著便提起”。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可在“電光石火”的片刻之中能“撩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如果“撩著”,並立刻“提起便行”。就像身處迷宮之中其出路只有一個向上的出路,如果能夠找到出路便能找到光明。如果出現差錯,那條光明之路便是無處可尋了。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莫待須臾失卻頭”。其表達的意思是,“萬里神光”在人們“心”中只有“一縷光明”,找到這“一縷光明”就可以見到“萬里神光”,但這看似簡單的“一線”到底如何進入其實非常困難。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雪峰禪院

Tags:雪峰禪院神光萬里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