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武漢城區長江邊有座磯石:獨立於水道岸堤上,斑駁痕跡充滿歷史感

由 喵星人日誌 發表于 遊戲2023-01-20

簡介黃花磯上的雕刻記錄是明顯的古法,實際上標註的文字裡確實刻有年代,最顯眼的是在一丈八尺水位處,上面刻了一行小字,顯示為“同治五年建”

模擬帝國石頭能做什麼

浩浩長江,景緻氣象萬千,尤其是沿線的濱江城市,相關聯的人文底蘊豐厚,成為一方獨特的記憶。像在湖北武漢武昌區臨江大道長江邊岸堤上,就有一座黃花磯石,它獨立於水道一側,高度並不起眼,但走近觀看,斑駁痕跡極為尖銳。環繞磯石走一圈,發現其表面還刻了文字,歷經江水洗滌,已經逐漸模糊,充滿歷史滄桑感。

武漢城區長江邊有座磯石:獨立於水道岸堤上,斑駁痕跡充滿歷史感

與多數長江邊的古蹟和景點一樣,黃花磯建在了城市的主城區範圍內,相對於郊區環境,人氣會高很多。不過,由於黃花磯本身只是一塊石頭建築,其規模和知名度遠不如江邊的高大建築,加上江水漲水等原因,實際真的仔細觀察過其存在的人少之又少,算是一處僻靜且低調的古蹟。從城市的臨江大道向南,過長江大橋,接近彭劉楊西路的交叉口,再步行下到江邊,就能於江堤的沙灘下看到黃花磯。退水之後的沙灘、堤壩顯得很空曠,一座斑駁的磯石,稍顯突兀。

武漢城區長江邊有座磯石:獨立於水道岸堤上,斑駁痕跡充滿歷史感

走到江堤下,自然沙灘近在咫尺。說是沙灘,其實沒有一點砂質土地,因為腳下踩著的,還是以石塊為主,而讓人疑惑的是,這些石塊體積還不小,常見的都有磚頭那麼大。石塊完全自然累積,成色很舊,水漬沙土沉積,又有風化的痕跡;但這種風化的程度有限,只是淺淺的一層苔蘚,被曬成斑駁的灰燼。石頭堆積在一起,向著江水衝擊線的位置蔓延,像是人工分揀的效果。

武漢城區長江邊有座磯石:獨立於水道岸堤上,斑駁痕跡充滿歷史感

也是在這塊砂石區域,包括走下江堤後的範圍裡,所有的人工和自然建築物表層都是淺淺的灰燼感,似乎一碰就是滿身的汙穢。黃花磯主體處在砂石中間位置,與江水和堤壩上下都有一定距離,從江堤方向看,磯石與之建在一起,被累積到了牆壁主體裡。實際上,也就是幾塊豎形條石累積在一起的結果,相比較於毫無縫隙的牆壁,磯石的建築像是強制摳進去,然後用截斷的一面相互組裝,成為一道完整的石壁,顯示出幾分凌厲的刀法來。

武漢城區長江邊有座磯石:獨立於水道岸堤上,斑駁痕跡充滿歷史感

不過,牆壁本身並非完整一塊,而是由不同時期的建築疊加的,不能確認。黃花磯的存在,顯示出是一塊記號,它的外層雕刻有文字,記錄的是尺度衡量文字。最上面寫的是一丈三四尺,依次往下,記錄有一丈二尺一尺,直到一丈,再往下的文字只露出半截,剩下的多半是埋在了泥土裡。這些文字與刻度至少透露出幾個資訊:一是黃花磯有丈量江水水位的作用;二是曾經的江水水位最高與最低記錄與現在有差異;三是古人就有關注長江水位的機構(或者專職人員)。

武漢城區長江邊有座磯石:獨立於水道岸堤上,斑駁痕跡充滿歷史感

黃花磯上的雕刻記錄是明顯的古法,實際上標註的文字裡確實刻有年代,最顯眼的是在一丈八尺水位處,上面刻了一行小字,顯示為“同治五年建”。查詢資料顯示,這一年是公元1866年,距今已有150多年,也就是說,這些石塊雕刻,至少歷經了一個半世紀,依然清晰可辨。從那時起到現在,武昌區的這座江堤邊上,都有市集生活區域,也能理解到武昌城的某個歷史維度,與江水密切相關。

武漢城區長江邊有座磯石:獨立於水道岸堤上,斑駁痕跡充滿歷史感

再往南走一段距離,黃花磯尾部,是一塊巨型混凝土石堆。這一方石堆的建設年代很近,從它露出來的鋼筋混凝土,澆灌的砂質材料看得很明白。兩處巨型建築,可以看做是兩個時代的產物,黃花磯的年代早,建築的風格以累積為主,石塊之間的融合劑,多半是古法的材料,現在估計已經失傳。而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澆築起來更加直觀,累積的建築體積,不可同日而語,堆在江水裡,似乎也是牢不可摧。

武漢城區長江邊有座磯石:獨立於水道岸堤上,斑駁痕跡充滿歷史感

不過,說到底,如今的長江邊,包括在武漢市區內,肯定還有記錄江水水位的標誌建築。這些建築的位置,在江邊很常見,參照物也多,已經過了純粹的石塊雕刻的技術,變成導航信標,加在某些特定建築上。信步遊逛江灘江堤,現代規劃的景觀、雕塑數不勝數,江水裡淹沒的也有很多其他隱匿的古蹟,它們與城市一樣慢慢流逝,成為某個特定的符號,源遠流長。

Tags:黃花江水江堤建築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