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由 史魔南歌子 發表于 遊戲2023-01-16

簡介不久之後,顧雍就親自帶兵剿滅了當地的土匪強盜,使得全郡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祥和,全體吏民都歸服於他,這時候孫策才發現他不僅僅是一介書生,更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又過了若干年,顧雍在東吳做了吳侯左司馬,等到孫權替代他哥哥做了吳侯,後來又晉升

三國志名將傳火神是誰

受《三國演義》的流傳甚廣之影響,許多“三國迷”對江東孫氏帝國的人物和實力都有很大的誤解,不少人都認為東吳就像關羽說的那樣不過是一群專搞暗殺偷襲,只會在水上踏浪戲波的無膽鼠輩。

東吳真是這麼“菜”嗎?真的比不過曹魏帝國的中原士馬,和蜀漢王朝能打硬仗的山地野戰兵團嗎?除了軍事力量之外,對於東吳的文臣武將,也形成了一條認知界的“歧視鏈”,東吳武將不過都是些宵小投機之輩,而東吳的文臣就更加不堪入目了,要麼就是像張昭那樣動則勸說主公降曹,要麼就是像諸葛瑾之流唯唯喏喏,真的東吳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度呢?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今天小編就拿一個東吳帝國的名人來講一講,這個人號稱東吳文臣中的“鳳毛麟角”,史上真實的實力好比曹魏之荀彧、程昱,蜀漢之鄧芝、蔣琬。可能會比諸葛亮這樣的全才差一點,卻完全不遜於三國時代任何一位謀臣。他就是東吳帝國第二任丞相大人,吳郡四大家族之一的名士代表顧雍顧老先生。

在東吳帝國他名聲和威望可能比張昭差一點,但是官位卻又比大將軍諸葛瑾要高出一點,畢竟他做了曹操、諸葛亮在一個帝國集團最高的官位——丞相。東吳帝國第一任丞相是孫邵,大家可能會有一點疑惑,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以及很多有關三國的史料當中,孫邵名氣真的很小,為什麼孫權稱王稱帝之後會讓這個人做東吳首任丞相呢?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據說當時名望最高的張昭老先生本以為自己可以做這個首相之位,畢竟孫權還在做吳侯的時候,他就是軍師,可結果到死他也只領了一個從列三公之位,頭街也就是輔吳大將軍(與輔漢將軍類比),十分的不倫不類。

而孫邵卻做了東吳建號以來的內閣第一任首輔,可能的原因大概就是當時東吳敢繼曹魏、蜀漢這樣,一個有實力(中原士馬),一個有名號(紹承漢統)的集團僭越稱帝,但畢竟在輿論上有那麼點不穩妥,於是孫權害怕群臣會像赤壁之戰前夕那樣,萬一魏蜀兩國夾擊而來,能彈壓群臣穩定內部的,還是要靠自己孫家人,所以就選了一個從孫策時代就一直服務於東吳集團的孫邵來擔任丞相了,就像靠龍袍加身兵變篡周的趙匡胤,不也是讓自己一家姓的趙普先充當首相麼?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不過孫邵只做了三年丞相就離世了,後來張昭老大人又認為之前東吳大帝立孫邵事出有因,他不計較,這回總該輪到他做丞相了吧,結果孫權偏偏又選中了顧雍老先生上位,一做丞相就做了將近二十年,氣得張昭老先生甚至到後來封門不出,急得孫權直接放火燒他家的大門,來逼他為東吳朝廷做事。這事暫且不提,還是專門來說說東吳帝國正兒八經的丞相大人顧雍。

顧雍字元嘆,東漢末年吳郡吳縣人,名士大文豪蔡邕從朔方回到中原,為了躲避朝廷的責難,就逃到了吳郡避禍,主要是當時的王允王司徒認為他依附過董卓董太師,本來斬殺他,可由於他名氣太大,許多大臣和文士為他求情,就只是將他流放到了朔方。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吳縣顧雍聽到蔡邕到了自己老家,慌忙跑過去請求教他學撫琴和書法,顧雍學成之後,就被揚州刺史府和吳郡太守府同時向朝廷上表舉薦,在他二十歲那年就做了合肥長,相當於縣令,可見拜入名師門下有多重要。

後來顧雍又憑藉自己的本事,做了婁縣令、曲阿縣令、上虞縣令,在這些地方都有他的輝煌政績,後來孫權被他哥哥小霸王孫策封為會稽郡太守,但又不讓他到地方上任職,只是虛授其位,於是就讓顧雍去做會稽郡丞,代孫權行使太守的權力。

不久之後,顧雍就親自帶兵剿滅了當地的土匪強盜,使得全郡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祥和,全體吏民都歸服於他,這時候孫策才發現他不僅僅是一介書生,更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又過了若干年,顧雍在東吳做了吳侯左司馬,等到孫權替代他哥哥做了吳侯,後來又晉升為了曹魏帝國江東自治屬地之吳王殿下,顧雍被連升數級成為了吳王府上的大理奉常大人,併兼任尚書令一職,又封爵為陽遂鄉侯,他拜侯還鄉的時候,家裡人都不知道他做了多大的官,後來全村都驚得伏地參拜不敢起身。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東吳帝國黃武四年,顧雍迎接自己的親媽媽到了吳都。吳王孫權親自到顧府相賀,並在大庭廣眾之中拜見了顧母,接著又下王令大會公卿大臣前來為其母祝壽,後來又讓太子前來拜賀,這樣的待遇把顧雍感動得五體投地,這也可見他顧某人在東吳地位和尊崇有多高。

顧雍卻從來不喝酒,平時也是沉默寡言,在人們面前舉動也非常守規矩,孫權常常感嘆道:“顧先生要麼不說話,一說話就一定是非常精闢的哲言和精準的預言!”後來有一回吳王宮中宴飲歡樂之際,左右兩班的大臣們害怕酒後失儀被顧雍看見,都不敢在吳王面前放任自己的酒量,孫權見大家不怕自己,卻怕顧雍便說道:“顧先生在這裡,使人無法快樂啊!”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這一年,顧雍還是被孫權晉升為了太常大人,位列九卿,並進封為了醴陵侯,就是從鄉侯升為了縣侯,並且替代了東吳帝國第一任丞相孫邵做了一國之相,而一直想做宰相的張昭居然兩次都沒有被任命為國相,與此同時,顧雍還要兼任尚書的政事。

他為東吳帝國選用的文武將吏,從來都是隻看才幹和品行,心中沒有存有一絲雜念和私慾。顧雍有時候還會跑到民間去暗訪,然後知道吳國境內的一些真實情況,就向孫權秘密彙報。

當有用之才被東吳朝廷所任用時,或他的建言獻策被採納時,他又將這些功勞全部歸功於主上孫權陛下,即便孫權沒有起用他選拔的人才,或採用他的意見,他也沒有一絲怨言,這和張昭就大不一樣了,顧雍這方面更像諸葛瑾。而孫權偏偏越來越倚重他,而在朝堂之上,顧雍雖然對孫權非常恭順,但他所說之事全都是義正辭嚴,毫無半點諂媚。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孫權經常向群臣詢問治理天下的得失,張昭則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直言不諱,說東吳帝國法令太繁多,而刑罰又太重了,希望孫權能減少一些法令。孫權聽了不說一句話,轉過頭直接問顧雍,顧雍答道:“以臣的看法,和張昭大人是一樣的!”孫權於是讓群臣議定如何減輕刑罰。

過了很久之後,奸臣呂壹、秦博做了中書大臣,替孫權直接典校東吳帝國諸官府及州郡的文書。呂壹就這樣開始作威作福起來,他還藉此為自己謀求私利,凡是不順從他的官員,都被他以舉罪糾奸之名,捉住一點小過錯就在孫權面前大書特書,然後以各種醜聞誣陷,然後加以重罪辦理,他還經常抓大臣們的短處進行詆譭,排除異己,陷害無辜,顧雍等大臣都被他告過黑狀,顧雍所舉薦的官員也受到了責難。

後來呂壹的奸謀大罪被揭露,孫權天威震怒將他打入廷尉府定罪,當時顧雍受命前往廷尉府親自斷獄論罪,當著呂壹的面,顧雍依舊是和顏悅色,沒有絲毫個人怨怒表現在臉上,等到他按照程式問完了話,臨走出門之前,他才對呂壹說道:“你現在想無慾無求認為還有路嗎?”呂壹沒話可說,只是叩頭求饒,顧雍理都不理他,就直接走了。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當時尚書郎懷敘當著呂壹的面辱罵他,顧雍則對懷敘說道:“我們是皇帝派來審問他的,朝廷自然會將他正法,你不要發洩個人私憤!”顧雍做了丞相十九年,在吳大帝孫權赤烏六年去世,享年七十六歲,當時他只是得了一些小病,孫權親自命太醫趙泉前去為他治病,並授予顧雍的小兒子顧濟做騎都尉。

顧雍聽了之後,悲傷地說道:“趙泉是個善別生死的神醫,我必定不能好起來了,所以皇上才讓我親眼看到自己的兒子做了官,是想讓我死後瞑目啊!”後來顧雍去世,當時已是六十二歲的孫權還親自到靈堂祭奠,並賜其諡號為“肅侯”。

顧雍的長子顧邵早夭,次子顧裕則是長年疾病纏身,所以是他的小兒子顧濟承嗣了他的爵位,可後來顧濟也沒有子嗣,顧家的爵位眼看就要從此斷絕了。到了吳景帝孫休永安元年,景帝下詔言道:“已故的老丞相顧雍,至德忠賢,輔國多年,而子嗣廢絕,朕非常憐憫,如今讓他尚在世間的次子顧裕承襲醴陵侯的爵位吧,這也表明了朕對開國舊勳的恩賞!”

據說當時顧雍的長子顧邵,在調任豫章太守時去世,當時顧雍正在和下屬設宴飲酒,並一面與人下圍棋,這時外面有人跑來報信,他卻沒看到他兒子的書信,內心深處他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可他卻神態不變,強忍悲痛,用指甲緊摳手掌,都滲出鮮血來了,並將座席都沾溼了,他也沒有眾人面前表現出一絲情緒。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宴席散夥,家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答道:“春秋時吳國延陵季子,這樣的高士,是不為了悲傷哭瞎自己的雙目,而在眾人面前受到指責說他失儀失態的!”

這麼看來,顧雍還真是像極了東晉的名相謝安,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南下,他的侄子謝玄帶兵三萬出戰,他卻從容自若在和同僚下棋,戰報傳來的時候,他也是強忍情緒與之對弈,最後前秦百萬雄兵被東晉擊潰,他落子起身說了句“小兒破賊矣!”可回到家中他連自己的木屐都踩斷了,從而成為了流傳千古的“謝公斷屐”的佳話。

由此來看來,顧雍雖說沒有諸葛亮那樣展露六出祁山的軍事才能,也沒有荀彧那樣為曹操出謀劃策,有過太多太多建言獻策的歷史記錄,但從猜忌心極重的孫權對其禮遇和倚重來看,以及他能在東吳為相十九年之久,在此小編不得不借司馬懿評價諸葛亮的一句話來說,顧雍真乃天下奇才也!

從未上戰場,治國亦“無方”,卻扶持東吳帝業近二十年的一代名相

為何“兄終弟及、叔亡侄繼”,沒能在這家帝王好兄弟中傳承下去?

Tags:顧雍孫權東吳帝國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