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想得越多,煩惱越多

由 念念沐心 發表于 遊戲2022-12-30

簡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智慧的人,會選擇凡事多往好處看,不因失去而懊悔,只因得到而珍惜

為什麼越大煩惱越多

想得越多,煩惱越多

想得越多,煩惱越多

1

我一個朋友,最近總是唉聲嘆氣。

問其原因,原來是父母親朋催婚催得緊,現在連她自己也開始動搖了,想著是不是該找一個差不多的物件結婚算了。

單從外在條件看,朋友的生活過得並不差。她父母都是雙職工退休,自己在一家公司擔任部門主管,收入也頗為可觀。週末閒暇時還可以和一眾好友外出旅旅遊,度度假。

但在安穩的小日子中過得久了,朋友說,自己始終有著莫名的不安全感。

尤其今年以來,她發現,父母似乎一下子老了許多,身體開始經常會出現一些小毛病。她是家中的獨生女,雖然兩個老人都在儘量避免給她添麻煩,但她依然還是會感受到壓力。

每次到了那種時候,她都會想,自己確實是需要找個相互扶持的人了。否則,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萬一遇到點意外,自己一個人怎麼扛得住。

可再轉念一想,結婚也有結婚的很多麻煩之處。而且聽了身邊越來越多的離婚事件後了,她對婚姻也沒有了什麼想(向)往之心,覺得結婚更像是一種束縛,而非陪伴。

所以,思來想去,好像怎麼選,都難以盡如人意。

想得越多,煩惱越多

我當然能理解她的這些困擾。問題是,誰又能擁有完美無憾的選擇呢。

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有割捨,而每一次的割捨也都是為了成全你所做的選擇。這才是人生的真相,生活的常態。

王小波曾在書中寫道:當我沿著一條路走下去的時候,心裡總想著另一條路上的事。這種時候,我心裡很亂。

人最怕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如果看不清這一點,那麼,擺在你面前的任何一條路,也就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正確的路。

2

生活中,我們都常犯著同樣的錯,以為只有考慮得越周全,內心才能越篤定。

殊不知,很多失敗,恰恰是因此而起。

東京大學心理學專家曾做過一項實驗。招募100名各方面條件都基本相當的志願者,把志願者平均分成兩組,然後佈置一個相同的任務。

不同的是,對第一組,要求他們全盤考慮完成任務的方法、過程、意義,甚至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等等,而對第二組則不作任何要求,只讓他們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結果,第一組完成任務花費的時間是第二組的近兩倍,且完成的質量遠不如第二組。

由此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凡事思慮過度,反而會阻礙行動力的發揮,這也是為什麼越想得越多的人,越難以實現目標的原因之一。

想得越多,煩惱越多

想得多,是希望能夠不出錯,在最大程度上確保自己有所得。可安全感這種東西,終究不是靠想出來的。

正如西諺中有句話所說,擔心太多並不會減輕明天的負擔,卻會剝奪今天的幸福。

安全感要從哪裡來,答案是,從奮鬥和實踐中來。無論你的設想有多好,都需要一步步去踐行,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如你所願。

世間完美的事太少,你終究不可能什麼都想要。

對於當下的生活而言,能認得清適合的方向,不害怕失去,不盲目比較,而是有能力去承擔起後果,併為之付出持久的努力,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3

很認可這樣一句話: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三個階段,不知得與失,在乎得與失,無謂得與失。

年輕時,難免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畏,年歲漸長後,壓力開始變大,人也變得越來越患得患失,於人於事都唯恐錯付。

直到走過半生,嚐遍世事無常,一切終於又可以化繁為簡。日漸明白,得與失本來就是相伴相生的,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與其在得失中苦苦徘徊掙扎,不如學會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它。

看過一期關於舞蹈老師廖智的採訪。

廖智曾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和心愛的女兒,但堅強如她,並沒有被命運所擊垮,而是嘗試用殘缺的雙腿練習跳舞,直到再次站上舞臺,破繭重生。

後來她重新組建了幸福的家庭,雖然每天只能靠假肢行走,卻活得比許多四肢健全的人都更加精彩。

有人問她:你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樂?

她給的回答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會看到自己失去的東西,我不一樣,我總是能夠看到自己擁有的東西併為它們而感恩。

這是涅槃重生後的強大,亦是從失去中獲得的感悟。

很多時候,得與失是成正比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智慧的人,會選擇凡事多往好處看,不因失去而懊悔,只因得到而珍惜。

事實上,人生真正的幸福從來不是來自於擁有得多,而是源於要求得少。想得越多,煩惱越多,只有當我們學會盡己所能不強求,一切才有會豁然開朗的美好,和水到渠成的收穫。

好的生活歸結起來,其實無非這十五個字:不瞎想,做得多,要得少,常微笑,懂知足。

所以,如果此刻你還在糾結猶豫,就請勇敢一點,別作繭自縛。

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擁抱每一段人生的際遇,且行且珍惜就足矣。

想得越多,煩惱越多

作者簡介:沐心,80後,喜好旅行看書寫文以及吃喝,有時候很神經有時候很精神。藉著文字,在時光的深處,勇敢前行。

Tags:得與失自己第二組失去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