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由 侃侃帶你遊世界 發表于 遊戲2021-10-20

簡介英國軍隊透過城牆上的水閘進入了北京城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主權盡失的《辛丑條約》,條約第一款就是:清廷派醇親王載灃(光緒之弟、溥儀之父)赴德國,就克林德公使被殺一事向德國皇帝道歉,並在克林德被殺地點———北京崇文門大街(今

漢白玉牌坊多少積分

曾經的老北京城,有眾多明清兩朝修建的牌坊。

這些牌坊大都立於北京城內的交通要道,作用也都是美化城市,教化臣民,增添都城的儀式感和威嚴感。

逐漸的,這些牌坊就成了北京城的標誌性建築。比如,前門大街牌樓,東單牌樓等。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不過,這些牌樓大多在清末至建國初期,相繼的毀壞或者拆除,倖存者寥寥無幾,就連前門大街的牌樓也是前些年復建的。

但您仔細尋找,還是可以尋覓到老牌樓的蹤影。在現今中山公園內,就有一座建於清末的石牌樓——保衛和平坊。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保衛和平坊

這座牌樓起初並不是修建在此的,而是由崇文門內大街移築過來,它見證了中國人屈辱的歷史。

這座石牌樓原名克林德牌坊(或克林德碑),是清政府為了紀念八國聯軍侵華期間,被清軍槍殺的德國公使克林德。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原立於東單的克林德坊

1900年,興起于山東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已經擴散到長城內外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他們所到之處,殺洋人,燒教堂,引起了在華外國勢力的強烈不滿。

而此時的清政府對義和團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鎮壓清繳,一方面又縱容安撫,利用義和團的驍勇善戰來要挾在列強在華的勢力,平衡各方利益。

在清政府的兩手政策下,義和團終於不再受控,眼看著就要將洋人趕盡殺絕。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被義和團攻陷的王府井天主堂

早在義和團蔓延之初,西方列強就要求清政府全力鎮壓義和團,德國士兵和教會武裝者也與袁世凱一起出兵山東鎮壓。

無一例外,德國公使克林德的雙手也沾滿了中國人的血。1900年6月,義和團從德國使館前經過,克林德命令德軍開槍射擊,打死無辜團名二十餘人。

經此一事,再加上克林德堅持對中國採取“大棒”政策,導致他惡名昭彰,中國人對他恨之入骨。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克林德

西方列強眼見清政府無力鎮壓義和團,於是便組成八國聯軍,於1900年6月10日向北京進犯。

不日,清政府也對聯軍宣戰。宣戰前兩天,清政府照會各國駐華公使,要求其二十四小內離開北京。外交使團召開會議,強烈抵制這一要求,而德國公使克林德,更是不顧同僚勸阻,與翻譯乘轎一同前往總理衙門抗議,就在行進到東單牌樓附近時,克林德就被正在巡邏的清軍開槍打死。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英國軍隊透過城牆上的水閘進入了北京城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主權盡失的《辛丑條約》,條約第一款就是:清廷派醇親王載灃(光緒之弟、溥儀之父)赴德國,就克林德公使被殺一事向德國皇帝道歉,並在克林德被殺地點———北京崇文門大街(今東單北大街)西總布衚衕西口,建一座碑坊。

那個殺掉克林德清軍士兵,1900 年 12 月 31 日在東單牌樓克林德身亡之處鬧市被處斬,時年 25 歲。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克林德坊

“克林德”漢白玉牌坊於 1901 年 6 月 25 日開工,1903年 1 月 8 日竣工,橫跨東單北大街上,牌坊碑文用拉丁語、德語、漢語三種文字,以光緒皇帝的名義和口吻,表達清朝皇帝對克林德被殺的惋惜。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日牌坊的落成典禮的現場,一位美國人看到醇親王載灃灑酒祭奠克林德後,她記述道:

“...醇親王似乎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中國人認為,中國政府之所以建造這個石拱門,不是為了紀念克林德,而是為了紀念殺死克林德的人。

”(I。T赫德蘭《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

永不能忘:老北京唯一為外國人修建的牌樓,背後歷史竟如此屈辱

克林德石牌坊

1918 年 11 月 11 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中國作為戰勝國,遂將牌坊遷往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將坊額為“公理戰勝”。

新中國成立後,再次易名。1953 年 10 月,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大會在北京召開期間,再次改名為保衛和平坊。

一座牌坊,見證了中國近代從屈辱到復興的歷史。

Tags:克林德牌樓牌坊義和團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