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長平將士塔】七雄丹霄寨疾風堂前廳多少戰力,為紀念亡靈而後修的

由 林旭生 發表于 遊戲2021-08-14

簡介臨潼縣秦始皇陵之秦兵跪射俑對於長平之戰,即便後期趙軍主帥不是趙括,而換成其他名將,比如廉頗,那白起主導的秦軍仍會贏得這場戰爭,除了白起的軍事才能外,支撐他軍事戰略的是秦國強大的綜合國力

七雄丹霄寨疾風堂前廳多少戰力

[引子:

我喜歡看歷史劇,大秦帝國前兩部看過之後一直很期待後面的劇集,第三部《崛起》上映後,結合我曾去過山西高平、長治地區時的閒逛,感慨良多,賦打油小詩一首作為引子。]

《長平之殤》

:林旭生

疾風摧草芳,白露起寒霜。函谷東出軍浩蕩, 上黨鏖戰西風狂。

騁長平沙場,鑄秦趙華章。飲血秦劍成刀筆, 揮灑趙血賦國殤。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為紀念亡靈而後修的長平村將士塔

一、《大秦帝國之崛起》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秦兵傭

《大秦帝國》第三部“崛起”,劇中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描述了“上黨之爭”。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有了上黨之爭,那長平之戰終將不可避免,而整個大秦帝國的崛起,也確實是從“上黨之爭”延續而來的長平之戰後開始的。長平之戰前的秦國,只可謂強大,但還沒強到讓東方六國感到害怕的地步,而長平之戰後,東方六國的滅亡只剩時間問題了,猶如嬴稷在最後一集所述,“表面上贏些虛名,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即便汾城之戰贏得了六國的臣服,但六國心不服,所以,真正的強大是我要摧毀所有敵對勢力,徹底地滅了你們(東方六國)!”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長平之戰博物館

秦國最終能一統天下,也不僅僅是靠一個嬴政時代就可以獨立完成的,而是從嬴渠梁開始的第一步——裂變(衛鞅變法),從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第二步——縱橫(破縱連橫),贏取了發展機遇。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一部《裂變》和第二部《縱橫》,主要內容的講解總是透露著各種錯綜複雜,而第三部崛起倒是簡單明瞭——“遠交近攻”,再簡單點說,就是一個字“打”。

證券市場裡有一個艾略特波浪理論,講到事物的發展規律皆可用浪型描述,其中認為事物發展到第三階段的主升浪(3浪)時,才是最激烈、最簡單、最粗暴的爆發模式,也是能讓局面達到高潮的一個最主要階段,而《大秦帝國》系列在第三部——崛起這部劇裡,一掃前兩部的掣肘、陰霾、拖沓,全劇酣暢淋漓,就是一個字“攻、上攻”,其中圍繞上黨之爭及長平之戰,用了大部分劇集來描述鏖戰三年間發生的各種關聯,最終秦國贏下“長平之戰”後,正式開啟了由“秦國”轉變為“秦帝國”的質變。

二、上黨門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長治市上黨門遺址

公元前262年,秦伐韓上黨,韓不抵,韓王令上黨郡守馮亭降秦。馮亭參考了時勢,擅作主張降趙,並拱手讓於趙十七座城池,由此拉開了長平之戰的序幕——上黨之爭。

對於主張爭取上黨郡的平原君趙勝,司馬遷曾評其為“未睹大體、利令智昏”。但筆者認為,作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勝,絕非浪得虛名,而是對於當時上黨郡之戰略位置看得很準,上黨地區作為趙國之西大門,必須爭取。過程正確,並不一定結果也正確;但過程不正確,那結果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正確。戰略上失敗,戰術上即便成功,最終也會失敗;而戰略上成功,但戰術上不成功,執行結果大多會出現偏差。趙勝爭取上黨郡的戰略意圖沒有錯,只是戰術執行上的長平之戰打得太糟。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戰國時代的上黨,在今天的長治境內,現長治市內還保留有明代時修建的城門,上書“上黨門”。上黨區域位於今天山西省的東南部,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東為太行山,西南為王屋山、中條山,西為太嶽山脈,北為五雲山等。其位據中原要地,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天下之脊”。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戰國七雄的犬牙邊界

“晉被三分”後,歷史開始進入戰國時代,而三晉出身的韓、趙、魏三國,均在此地設有上黨郡,因為此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而三晉之間也互有攻伐。上黨於當時的三晉來說,歸任一方都不會影響當時的軍事態勢,但從地理位置上看,一旦上黨地區歸於秦國,則三晉之國必將成為秦國東出戰略中首當其衝的“近攻”目標,而齊、燕、楚三國也將受到間接威脅。

函谷關歸秦國後,黃河以南的諸國無險可守,韓國、魏國成了秦國東出的第一打擊物件,所以韓國、魏國的軍事力量最先被打殘,並臣服於秦國,函谷關的戰略重要性對秦國來說已經下降。上黨地區,有南北綿延數百公里的“太行八陘”,若秦國得到上黨郡,則不用再強渡黃河天險,也不用在處於中原四戰之地、容易腹背受敵的情景下自南而北鏖戰實力強大的趙、齊、燕。所以,對秦國來說,得到了上黨郡,能成為秦國東出掃平強敵的最佳跳板。

韓國之上黨郡歸秦國,趙國首當其衝地就會變成秦國東出的首要打擊物件,且無險可守,秦軍任意穿越太行八陘,一馬平川的趙地即將變成“四戰之地”,所以上黨郡於趙國的軍事戰略來說,必爭。即便韓國的馮亭不獻上黨17城,趙國以後也必然要去力爭這塊戰略要衝之地。若上黨郡歸了趙國,則可以對秦國形成夾擊之勢,進可攻、退可守,成為邯鄲之有力屏障。所以,平原君趙勝審時度勢,力勸趙王接受馮亭的獻城。

對於韓國人馮亭來說,他自己的考慮也是結合了當時的局勢及百姓的心聲後,拒絕服從韓王的命令,改獻韓國之上黨郡於趙國。獻城後的馮亭,不願接受趙王的封賞,後來參與長平之戰,迎戰秦軍、戰死沙場。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長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上黨門城樓遺址

秦國佔有上黨地區全境三年後,又傾巢而出,發大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企圖一舉滅趙。平原君趙勝帶著門客毛遂一杆人等出使魏、楚兩國搬兵,最終聯合了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三位公子帶領趙、魏、楚三國聯軍大破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在楚魏援兵到達之前,為了抵禦秦軍攻勢,平原君還聽從門人的建議,讓妻妾去軍隊幹雜活,並散盡家財,募得敢死之士三千名,將秦軍一舉擊退三十里,雖然敢死之士無一生還,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此後,趙、魏、楚聯軍,一路追殺,收復失地六百餘里,上黨等地又被奪了回來。

上黨復趙後,此後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損兵折將的秦國便停止了對趙國的大規模入侵。在沒有強秦威脅下的東方六國,又陷入了頻繁的混戰局面,相互間打來打去,最後等來了捲土重來的大秦帝國,然後被逐一消滅。

平原君趙勝,在邯鄲之戰七年後去世。趙勝的後代,在其去世三十一年後,趙國滅亡之時,全部殉國。所以,我覺得太史公司馬遷,對平原君趙勝的“上黨門”評價,並不公正客觀。

三、長平之戰遺址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1995年,在山西省高平市永錄村發現一處屍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屍骨和刀幣、箭頭、帶鉤等文物,後被證實為長平之戰中坑殺趙軍的屍骨坑遺址。其中一號坑中重壘交錯的屍骨,有的胳膊大腿有明顯斷裂的痕跡(應該是刀砍)。有的胸腔內遺有箭頭,還有的僅見軀幹而無頭顱。這些跡象說明,逝者均是被殺後掩埋的。另外,此坑和附近的二號坑均為深坑,看上去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而非秦軍專為掩埋戰俘屍體所挖。由此而對史記所撰“白起坑趙四十萬”之說有疑點,而《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的描述稍為客觀些,三年期間趙軍戰死二十五萬餘,降二十萬。據《高平縣誌》載,這裡是戰國時期秦將白起坑殺趙降卒二十萬處。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從永祿村的發掘來看,活埋二十萬降兵也是很難操作的,應該是射殺後進行掩埋。秦軍銳士除了作戰勇猛外,秦弩器械的先進,也是戰國時代的標榜,據稱除了弩的設計精良外,其製造水平已實行了標準化作業流程。

2014年,我參觀遊覽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景區,在秦俑坑內發現的弓弩遺蹟多處,從完整的弓弩遺蹟判斷,至少有三種不同形制的弩,秦代弩機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張藝謀的電影《刺秦》裡,表現的秦弩射殺場面雖說誇張,但卻也是有根有據的。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臨潼秦始皇陵之秦兵立射俑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慘敗,而秦國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其高昂,“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對秦國而言,在長平之戰上,基本是“自損七千”了。據《史記》記載,長平之戰秦軍戰死過半,國內為之一空。戰爭初期,秦軍急於求勝而兵鋒甚銳,趙國傷亡慘重,熟悉秦軍的廉頗轉攻為守,憑藉有利地形廣築高牆壁壘,固守不出。秦久攻不下,銳氣大挫,糧草輜重也難以為繼。

秦使反間計,使趙王輕信傳言後替換了擅守的廉頗,啟用主張速戰立場的趙括。同時,秦王悄悄地換將為白起。趙括統率趙軍時,輕敵冒進,誤入埋伏。白起將趙括所在軍團包圍,卻圍而不打,消耗趙軍。而趙括只能建築壁壘,等待救援。秦軍包圍趙軍46天后,趙軍水糧耗盡,餓死無數,最終力竭而降,而趙括死於突圍戰中的流矢。趙軍投降後,被白起使詐,坑殺近二十萬。

四、“紙上談兵”只是一個典故,並非真實的趙括。

小學時,第一次讀到的戰國故事就是“紙上談兵”。紙上談兵,這個貶義成語裡,趙括被描述得不堪一擊。我們看到的文學渲染作品和我們真實的歷史紀實資料往往是有出入的,這就像看《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得到的結果會不盡相同一樣。

趙括,有不如白起的軍事才能,但也並不是只會誇誇其談的庸才。秦舉國之全力,徵兵近六十萬,耗時三年,自損二十萬,才勝趙括。趙括,若是一庸才,秦國也不會勝得如此艱難了。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趙括主軍遭圍於泫氏谷,期間趙括曾組隊輪番突圍,第四次突圍時趙括中箭身亡。趙軍在主帥趙括戰死後,隊伍建制仍未混亂,繼續對抗秦軍,至被圍四十六日後,糧草早盡,最後人肉相食,力不能支,將士們後來餓得連兵器都舉不動了,才自發投降。

在長平之戰中,趙軍戰死二十五萬,秦軍戰死二十萬,秦軍慘勝後,又坑殺了投降的趙軍近二十萬。為了打擊六國士氣,秦軍透過釋放的二百多名老弱病殘趙卒,誆騙這些降卒來宣揚秦軍坑殺了四十萬趙軍,以彰顯秦軍的強大和趙軍的不堪一擊,這是一種戰爭手段,而不是戰場上的實情。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長平之戰前,趙孝成王問平原君:“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派武安君白起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回答說:“別人難與白起爭鋒。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野戰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勝任。”

長平之戰的第一個階段,是相持三年的消耗戰。《戰國策·齊策二》載:“秦攻趙長平,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戰略相持下,趙國的後勤保障無法繼續支撐下去,趙國的糧食產量只有秦國的三分之一,戰爭相持三年,二十萬大軍的鉅額消耗使得趙國經濟實力不濟的弱點完全暴露,趙王更急於儘快結束戰爭,所以改變了廉頗的堅守戰略,任用趙括主攻。趙括只是執行了趙王的旨意,換將是趙王因國力較秦國不濟,而做出的被動選擇。趙王用趙軍的野戰短板,去攻擊秦軍銳士的長處,難以為勝,而換將也是趙王鋌而走險的孤注一擲。

戰爭的最高層次,是國家總體戰略的優勢,這種戰略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各方面。即便趙王不換將為趙括,仍舊用廉頗做固守策略,以趙國之糧草供給,已出現了嚴重的後勤補給問題, 廉頗也遲早會因為補給困難而被白起攻下。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長平之戰,在趙王要換帥的條件下,除了趙括也真的是沒有可用之人去替換廉頗。樂毅病,李牧對抗匈奴,田單投趙不久,而趙括自幼跟隨其父趙奢從軍也曾有建樹。武無第二,兵家決戰非勝即亡,趙括也許不是最有才的將領,但他初次任帥、奮力一搏,最終馬革裹屍,那也是一位忠勇的將軍。

五、戰神白起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讚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梁武帝蕭衍(姑且看做是《琅琊榜》裡靖王蕭景琰的人物背景吧)主導編撰的《千字文》中,“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因此有了戰國四大名將之說:白起、王翦、廉頗、李牧,白起位列之首。

長平之戰,這是冷兵器時代,有史以來記載的第一場大規模、大兵團作戰,參戰兵力達百萬級的戰爭,也是戰國時代規模最大的戰爭,也是影響中國歷史程序的戰爭之一,統御如此規模兵力進行大規模作戰,遠不是隻靠勇猛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統帥除了有上升到國家戰略方面的全域性意識,更要有精確的戰術佈置,白起就是這方面的軍事天才。

白起的作戰,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從而對敵人發起毀滅性(消滅敵有生力量)的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的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敵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全殲趙軍,就是一場教科書般的經典戰術。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臨潼縣秦始皇陵之秦兵跪射俑

對於長平之戰,即便後期趙軍主帥不是趙括,而換成其他名將,比如廉頗,那白起主導的秦軍仍會贏得這場戰爭,除了白起的軍事才能外,支撐他軍事戰略的是秦國強大的綜合國力。秦國的綜合國力,是幾代人的積累、舉國體制的進步造就的,所以即便替代廉頗的是李牧,或者是樂毅,或者是田單,再亦或是趙括的父親趙奢重生,都難以扭轉戰爭的最終結果。

對白起來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詞來形容他拿下的長平之戰並不適用。在長平之戰前,就已有近百萬軍民死於白起的劍下了。戰爭是殘酷的、可怕的,真實的戰爭是什麼?絕不是影視作品裡表現出來的那種男子漢的壯烈情懷,更多的是無限的悲傷、無限的淒涼、無限的你不想看或者你沒看過的殘忍,這一點只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爺爺奶奶輩的人才深有體會。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秦國拿下長平之戰,從“上黨之爭”中拿到了東出太行八陘的戰略要衝之地,打破了整個戰國時局的軍事戰略平衡,自此開始,秦國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一國獨大。在血與火的戰亂年代,“一戰功成,百萬骨枯”,是先人們的陣痛,也是我們後人們引以為鑑、珍惜當下和平盛世的談資。

上黨門下,長平之殤

Tags:上黨長平趙括秦國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