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散落塵世的創世之光,小議遷居印度的波斯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

由 魚知吾 發表于 遊戲2021-07-05

簡介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是阿胡拉·瑪茲達最早創造出來的兒子,是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是“正義之眼”,所以該教奉火為聖火,對火的禮讚是教徒的首要義務

拜火教是什麼

散落塵世的創世之光,小議遷居印度的波斯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

拜火教(或瑣羅亞斯德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曾流行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在薩珊王朝期間(約224年~651年),被立為波斯國教。該教創始人是米底王國(古波斯前的一個王國,約公元前700年-前550年)的瑣羅亞斯德(約公元前628年~前551年),故也稱瑣羅亞斯德教。 中國史稱之為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目前,全世界約有13萬名拜火教徒,大部分在印度,有少許散居在伊朗、美國和英國。

瑣羅亞斯德出身於米底王國的一個貴族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對傳統的多神教進行改革,創立瑣羅亞斯德教。該教奉雅利安人《伽泰》神話中的光明神或善神-阿胡拉·瑪茲達(Ahura Mazda,意為“智慧之主”,又名奧爾穆茲德Ormuzd)為最高主神,認為瑪茲達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他創造了物質世界:天空、水、大地、植物、動物、人類、火。他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瑣羅亞斯德教奉火為“無限的光明”、“正義之眼”,把拜火作為他們的神聖職責。瑣羅亞斯德的宗教改革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42歲時逃到大夏(即巴克特里亞,今阿富汗一帶),將女兒嫁與大夏國宰相為妻,得到國王接見。此後,瑣羅亞斯德教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裡被殺身亡。

散落塵世的創世之光,小議遷居印度的波斯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

瑣羅亞斯德教不是一神教,也非多神教,而是一種獨特的二元論宗教。按該教經典之一《創世紀》的說法,宇宙亙古以來善、惡二神即已存在。阿胡拉·馬茲達在善惡二元論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與代表黑暗的惡神阿赫裡曼(Ahriman)進行長期的戰鬥,開始了創世過程。創世紀分為四個階段,各階段3000年。在第一個3000 年中,阿胡拉·瑪茲達創造精神世界,物質形式的原型。在第二個3000年中,善惡兩神在物質世界戰鬥,惡神殺死了原牛,原牛的骨髓產生了植物,其“種”被提純後產生益畜。後他又殺死原人伽玉瑪特,其屍體化為金屬,其“種”經提純後儲存,40年後生了人類最初的一對男女始祖,其狀如大黃(多年草本植物)一樣,緊密擁抱在一起,並繁衍了人類,但他們受惡神之引誘而墮落。在第三個3000 年中,善神與惡神進行了激烈鬥爭,互有勝負。在第9000 年時,依善神的意志,瑣羅亞斯德誕生,宣揚該教教義,率眾與黑暗作鬥爭,抑止惡神。第四階段(最後3000年),瑣羅亞斯德教將廣傳世界。為拯救世人,瑣羅亞斯德每一千年生育一個兒子,在第12000年,他的第三子將降生,成“義”的化身即“救世主”,並將徹底清除惡魔,引導人類進入光明、正義與真理之國。這也是該教之最高理想。

瑪茲達預見到阿赫裡曼將破壞他創造的宇宙,就事先創造了6位天神: 1.太空保護神; 2.大地保護神; 3.水神; 4.植物保護神;5.動物保護神; 6.人類保護神。這6位天神為瑪茲達所創造,又參與了宇宙的創造和保護。他們各有獨立性,又共有一個主體-阿胡拉·瑪茲達,因而稱為“七位一體”神。

瑣羅亞斯德教主張善惡因報,提倡善行與抵制惡行。善行的具體倫理道德標準是:虔信善神,行善,不欺詐,守信用等。主要善行是農耕與種植、生兒育女、與邪惡作鬥爭。“行善者得善報,行惡者得惡報”。從善者將逐步進入天國,首進天堂之善思天,次進善語天,繼進善行天,最後步入光明天,即永恆之天堂。該教還相信靈魂轉世,據說人死後其靈魂在其屍體上停留4天,以檢查其一生之思、言、行,第四日進入裁判之橋,有群狗守護,如其為善者,將有少女迎接,引至天堂之路;如是惡者,迎之者為女鬼,將其引上地獄之途,永受沉淪之苦。所有靈魂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永世受苦之大罪是焚屍,食自斃的牲畜,行邪淫。

散落塵世的創世之光,小議遷居印度的波斯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是阿胡拉·瑪茲達最早創造出來的兒子,是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是“正義之眼”,所以該教奉火為聖火,對火的禮讚是教徒的首要義務。日常點燃和儲存神火要經過繁複的儀式。他們不建神廟,不造神像,但有專職祭司,稱麻葛,是聖火與祭祀的管理人員。他們主持祭禮,行禮儀,敬奉聖火,使之長明不熄。最壯觀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氣修建的神廟,四方的神廟四角有四根連線天然氣井的管道,在廟頂四角有四個日夜燃燒的火炬。

瑣羅亞斯德教的禮儀繁多,主要有:

1、入門儀式

。該教規定男女到7歲(印度)或10歲(伊朗)時要舉行入門儀式,由祭司授與聖衫和聖帶作為教徒的標幟。聖衫用白麻布縫合,前後兩面象徵過去和未來,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孫之意。聖帶代表正確的方向,用72支羊毛線織成,長度能圍腰3圈,72支象徵《阿維斯陀·耶斯那》的72章,3圈指善思、善語和善行,聖衫和聖帶要終身佩用,以示不忘。

2、清淨禮

。通常可分為三種:小淨:教徒在起身、便溺、進膳前後要洗滌身體裸露部分並誦讀經文。大淨:在新生禮、結婚或分娩時要在祭司主持下進行全身沐浴。特淨:主要為將從事神職工作或搬運死屍者舉行,須有祭司二人主持,在一條狗的注視下,用水、砂、牛尿等進行沐浴,以此滌除心身汙穢和驅除惡靈,一般歷時九天。

3、葬禮

。瑣羅亞斯德教視水、火、土為神聖,故反對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實行“天葬”(或稱鳥葬)。這是波斯古代葬禮的遺俗。教徒死後,屍體要送入“寂沒之塔”的大理石板上,讓禿鷲啄食屍體,剩餘部分讓灼熱的太陽蒸烤脫水,剩餘的骨頭渣被投入塔頂中央小口內。

公元七世紀,薩珊王朝滅亡。在8~10世紀間,一部分堅持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人,不願改信伊斯蘭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帶。印度土邦王賈迪拉納提出了兩個接納他們的條件:一是必須放棄波斯語;二是婦女必須穿印度紗麗。教徒答應了這兩個要求,於是就在當地定居下來。他們被稱為“帕西人”(Parsi,或Parsee),這是波斯人的譯音。 1640年,帕西人遷徙到了孟買。現在只有8萬人,他們是印度人數最少的民族之一,仍信瑣羅亞斯德教,主要從事工商業,操古吉拉特語。

Tags:羅亞斯德教瑪茲達3000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