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由 鄉土融媒 發表于 美食2023-01-16

簡介這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黃州知府于成龍,他來黃州府已經六年多了,他離家到廣西任知縣七年,後調任到黃州,已經十多年沒有回山西老家,他的老母親和夫人孩子十分掛念,叫大兒子於廷翼從山西老家走了一個多月,來到黃州府看望他,兒子已經來了三天,他公務忙的不

黃州筷子巷的幾個小吃

聚焦鄉土新看點,傳遞社會正能量。歡迎各位小主蒞臨關注“鄉土融媒”!

對於于成龍我們並不陌生,于成龍在20多年的宦海生涯中,居官清正,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皇帝稱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有兩個“綽號”,一個名叫“

於青菜

”,一個名叫“

半鴨知縣

”。湖北人則叫他“半鴨知縣”,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黃岡團風縣作家熊安平撰文《筷子巷的半鴨店》,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筷子巷的半鴨店

熊安平

【歷史背景】

康熙十年,于成龍在黃州任知縣的時候,黃州正遇發生嚴重的旱災,他一邊開倉賑災,一邊勸諭富豪人家解囊,自己更是身先士卒,把僅有的一匹騾子“鬻之市,得十餘兩,施一日而盡”。無米下炊,于成龍就吃起了“糠粥”。什麼是糠粥呢?就是當地窮苦人家在用白米熬稀飯時,會把舂米剩的糠皮炒熟磨碎,撒在稀飯裡充飢。百姓們知道於大人每天以糠粥度日,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於糠粥”,還編歌謠說:“要得清廉分數足,唯學於公食糠粥。當時黃州的筷子巷屬於三甲;在後街有時雍坊;十字街有永懷坊、前街巷、筷子巷、後湖小巷。應該說過去的筷子巷正在現在的十字街的地方。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綽號來源】

夕陽西下,不到百米的筷子巷只有幾個人影在晃動,這條巷子是黃州小吃巷,彙集了黃州的各種小吃,有黃州豆腐、燒梅、烤鴨、東坡餅等,各地來往的客商都要到此來品嚐下,儘管經歷了戰亂和旱災,黃州城一片蕭條,但筷子巷生意一直來不錯的,也算是黃州繁華的小巷。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這時,從筷子巷的西頭走來了一老一少,老者一身粗布長衣,顯得有些鞠樓,手裡提著一長壺,年輕的長得英俊,他們直徑來到了東邊唯一的陶氏燒鴨店,一進門。陶掌櫃一個笑臉迎上來,“是什麼風把於知府於大人吹來了,快坐快坐,我這小店真是蓬蓽生輝啊”一邊倒茶水一邊說。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這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黃州知府于成龍,他來黃州府已經六年多了,他離家到廣西任知縣七年,後調任到黃州,已經十多年沒有回山西老家,他的老母親和夫人孩子十分掛念,叫大兒子於廷翼從山西老家走了一個多月,來到黃州府看望他,兒子已經來了三天,他公務忙的不可開交,沒有陪兒子吃一餐飯,就利用晚上帶兒子廷翼來吃烤鴨。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陶掌櫃端上一隻熱氣騰騰烤鴨,說大人今天我請客,你嚐嚐我們陶氏烤鴨,於大人說,在縣衙我吃過你陶氏烤鴨,真是名不虛傳啊!但我們父子倆只要半隻鴨,不用你請客的,我自己買,我們父子倆喝點小酒也拉拉家常,陶掌櫃只有切來半隻鴨端了上來,他拿出自己帶來的半壺純谷酒,給兒子倒上一盅,邊喝邊;聊起來,陶掌櫃在一旁看著於知府大人時不時給兒子夾鴨腿鴨翅,兒子一邊吃一邊說黃州的燒鴨烤鴨比北京的烤鴨好吃,看著兒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於知府自己一口也沒有吃,只喝酒吃點花生米,他們父子之間有說有笑,當聽到兒子說結婚生娃了,於知府舉起酒杯對兒子說;祝賀你榮升父親了!我也升爺爺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一口喝下,高興不已。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酒過三巡,當於知府起身要離開酒店時,想起兒子明天一早就要乘船回山西,路途遙遠要一月才能到家,想給兒子在路上帶點吃的,黃州烤鴨兒子愛吃,買幾隻帶在路上吃,正想著他摸摸自己的口袋,唉,還只有幾個銅板,臉上露出尷尬的神色,只能買半隻鴨了,摸了半天。對掌櫃說把那半隻鴨也買了,就這樣,他給兒子就是這半隻鴨帶在路上,這件事在黃州傳開了。於是就送他個“半鴨知縣”的綽號,還傳唱順口溜說;於公豆腐量太狹,長公臨行買半鴨。半鴨於公過夜錢,五釐酒價何處拈?”

從此,這筷子巷的陶掌櫃就將自己的店名改為半鴨店!于成龍給黃州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財富!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閱讀拓展】

于成龍還有一個雅號,叫“於青菜”,得自於兩江總督任上。“兩江”,即江南、江西兩省,範圍包括現在的江蘇、安徽、上海、江西四省市。來到沃野千里的江南富庶之鄉,于成龍不改初衷,一如既往,“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因而親切地稱他作“於青菜”。在他嚴格的約束下,“僕從無從得茗,則日採槐葉啖之,樹為之禿”。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可貴的是,于成龍的廉潔,發自內心,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博取清廉名聲。黃州的饑荒過後,糧食充裕了,他也不再堅持吃糠粥了。有位叫魯晟的人,特地想品嚐一頓糠粥,于成龍招待他的卻是大米乾飯,弄得魯晟遺憾不已,多年之後還耿耿於懷。于成龍曾撰寫了一副對聯說:“山到窮時,現許多峭壁層崖,歡富貴功名,何似林禽野獸;路逢狹處,經無數行雲流水,任磐桓談笑,休辜翠竹蒼松。”對他來說,清廉不僅是一種為政理念,更是一滲透人生的生存信仰。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除了自身一塵不染,于成龍在廉政建設上也不手軟。康熙十九年,于成龍升任直隸巡撫後,頒佈了《嚴禁火耗諭》。所謂火耗,是指官府將從民間徵收賦稅所得之細碎銀兩重新熔鑄為銀錠時的損耗。火耗由州縣自行徵收,有的高達正賦的百分之五十,這些錢多用於官吏們“分肥”和饋送上級。此外,他還禁止官員之間饋贈禮品。然而這一年的中秋節,大名縣的知縣偏偏不信這個邪,備了一份“薄禮”,公開寫了手本,送到巡撫衙門,祝巡撫大人中秋快樂。于成龍大為惱火,立刻起草了《嚴禁饋送檄》,給予通報批評,並警告說:“本應題參,姑念初犯,暫從寬宥。”直隸的送禮之風由此收斂。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于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讚譽。于成龍的官階雖越升越高,但生活卻更加艱苦了。為扼止統治階級的奢侈腐化,他帶頭實踐“為民上者,務須躬先儉僕”。去直隸,他“屑糠雜米為粥,與同僕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民因而親切地稱他作“於青菜”。總督衙門的官吏在嚴格的約束下,“無從得蔬茗,則日採衙後槐葉啖之,樹為之禿。”他天南地北,宦海20餘年,隻身天涯,不帶家眷,只一個結髮妻闊別20年後才得一見。他的清操苦節享譽當時。康熙皇帝稱他“居官清正,實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龍為何被湖北人稱為半鴨知縣?黃岡團風作家熊安平道出了原因

【作家簡介】

熊安平,筆名凡夫,湖北黃岡人,湖北省電影家協會員,黃岡市作協會員,黃岡市民間學會理事,《當代校園文化》簽約作家。著有電影文學劇本《張浩傳奇》《又見杜鵑花開》(與人合作)。有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作品散見於國內報刊,並有多篇(首)被各種文集收錄,其中《手》入選九年級語文閱讀選本。多次獲省市徵文大獎。

Tags:于成龍黃州筷子巷烤鴨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