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由 ZAKER汽車 發表于 娛樂2021-05-24

簡介“‍有鹽看展團第19期來啦~9月5日,有鹽君將帶你走進X美術館 |與奇葩說辯手、資深綜藝人、藝術家一起對談 網路綜藝那點事兒”海報設計:阿振對談 Conversations“乘風破浪”背後:網路綜藝那點事時間:9月5日 週六 15:00-1

網路綜藝算新媒體嗎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有鹽看展團第19期來啦~

9月5日,有鹽君將帶你走進X美術館 |

與奇葩說辯手、資深綜藝人、藝術家

一起對談 網路綜藝那點事兒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海報設計:阿振

對談 Conversations

“乘風破浪”背後:網路綜藝那點事

時間:9月5日 週六 15:00-17:00

地點:X美術館(北京市朝陽區

崔各莊國際藝術金融示範區11號樓)

嘉賓:

許吉如,主持人,辯手,撰稿人

文陽,資深綜藝人

王竹馨,藝術家,譯者

有鹽看展團 招募ing

有鹽君帶你走進 X美術館

一起看展,對談網路綜藝

現招募10位小夥伴一起去看展~

請關注有鹽Life微信公眾號

並加有鹽君微信 youyanfun

回覆“看展團”報名

|時間| 2020。9。5 14:00

|地點| X美術館

|地址| 朝陽區崔各莊國際藝術金融示範區11號樓

|展期| 2020。05。30-09。13

9月5日,X美術館將邀請主持人許吉如、資深綜藝人文陽、藝術家王竹馨進行一場關於網路綜藝的分享與對談。本次活動將在X美術館舉行並對展覽觀眾開放,歡迎各位前來觀展參與。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伴隨著網路通訊的飛速發展,網路綜藝開始在紛繁的文化產品中“乘風破浪”,並在青年群體間迅速傳播流行。如今,各大線上影片平臺的綜藝節目已成為年輕人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網路綜藝”為出發點, 9月5日, X美術館誠邀個人實踐與網路綜藝息息相關的參與者、媒體人與研究者,結合當下熱門綜藝,在現場與觀眾分享自己與綜藝節目的互動時刻,並進一步討論由之引申出的相關話題。

對話內容(部分)

綜藝的時代:網路綜藝“乘風破浪”的社會文化契機

網路綜藝的特點與邏輯:怎樣一檔綜藝能被稱為“好的綜藝”?

真人秀的紀實性與遊戲性:“真”在哪裡?“秀”在哪裡?

《樂隊的夏天》《明日之子》:當小眾走向大眾

綜藝語境下的媒介傳播與內容生產

《青春有你》與《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性別視角觀察

綜藝派生的同人生態:“自由”與“紀律”

……

嘉賓LIST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主持人,辯手,撰稿人

許吉如

曾先後參與《我是演說家》《奇葩說》《2019央視主持人大賽》《我們來了》等多檔語言類、真人秀類綜藝節目。

許吉如於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獲公共政策碩士,清華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現就職於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駐北京代表處,在TMT及時尚消費領域的公司併購、資本市場亦有相關經驗。

資深綜藝人,製片人

文陽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電影電視學碩士。文陽曾先後任職於騰訊影片、Endemolshine Group等國內外知名傳媒企業,並參與制作騰訊影片《我們15個》、《看你往哪跑》等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他在國際節目模式研究、綜藝節目策劃、綜藝行業市場分析等領域有著多年的專業經驗。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藝術家,譯者

王竹馨

VCD影促會團隊主要成員。目前生活工作於北京。王竹馨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雕塑與綜合媒介專業。其創作常常結合文字、辦公類數字檔案、影像和裝置等不同媒介,呈現電腦操作介面內的製作與預覽視角,以及在材料之間自我翻譯的過程。其作品中常探討的議題包括效率、迂迴式策略、材質、微觀歷史等。

終端 >_How Do We Begin?

首屆X美術館三年展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首屆三年展“終端 >_How Do We Begin?”分為“科技與媒介”,“社會觀察者”,及“作為敘事者的藝術家和建築師”三個章節。

PART 1

Media and Technology

科技與媒介

周巖,羅葦,程然,郭城,劉昕,葉凌瀚,敖乾櫪,麥影彤二,王海洋,鄭翊良,王宇琛,覃小詩,苗穎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展覽圖片X美術館

2020年標誌著“Web 4。0”的開始,在這個全新的網路時代中,每個溝通和互動的層面上都將植入智慧虛擬助手,它們會透過模仿人類的思維方式而逐漸進化演變。在這樣的語境下,大資料和個人資訊將成為一座連結虛擬與現實的橋樑,進而,公共和私人之間的界限也將受到混淆。

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於1964年提出過一個現今時代仍頗具前瞻性的論點: 信使(courier)⸺即承載資訊的媒介本身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感知,這與內容無關,媒介決定了意識。而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則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他駁斥了麥克盧漢關於技術本身可以決定人類感知和社會變革的想法,認為社會生活和技術發展密不可分,且兩者的影響是雙向的。與之相應,本節中的作品一方面關注於媒介本身,人類如何與技術和媒介建立聯絡;另一方面則關注新媒體所帶來的內容生產,從社交媒體如何擾亂真實的人際互動到自我審查“制度”的建立。

PART 2

Social Reflector

社會觀察者

沙爽,範加,關小,李爽,陳軸,李維伊,陳維,陳麗同,張徐展,謝燚,王曉曲,尤阿達,潘望舒,胡昀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展覽圖片X美術館

當代藝術家從社會生產關係、流行文化的意象以及物件的材料屬性中獲取參考和靈感,從而對當下社會環境中普遍存在的日常細節進行反思和批判。這個由數位電路所控制的世界在催生了文化模因和網路語言的同時加速了這些資訊的傳播。社交媒體重塑了美學、文化和社會結構,具有網路意識,或許是人們與其強烈侵入性和解的最佳方式。

光纖連線著每個個體,是現代生活的必需品和補給品。我們已經難以想象生活在一個沒有網際網路的世界中,從某種角度來講,我們甚至無法回到70年代以前。網際網路的出現導致人們丟失了對真理以及客觀評判的標準,人工智慧深度學習(DeepMind)及其他尖端技術則加劇了這個後真理時代中事實與另類事實之間迂迴搖擺的現象。對於現代大都市的公民來說,暫時性地重返非數字科技世界,反而被打造成冥想甚至自我淨化的體驗。那麼現在將透過何種形式,我們能得以擺脫數字媒體的假肢,與精神世界和肉體本身重新建立聯絡。

PART 3

Artists and Architects as Narrators

作為敘事者的藝術家和建築師

強家棟,王子耕,崔潔,楊伯都,啾小組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展覽圖片X美術館

歷史從不是單一的敘事,城市景觀、建築痕跡、建築樓宇以及它們所特有的材質,不帶有偏見與預斷地向大眾講述著一個地方的過去與現在。建築師⸺物理上的敘事者們,早已偏離了線上性基柱上堆砌生活單元的工作方式,轉向探索當代城市中技術發展如何與敘事性相交織的一系列命題,以及物質性如何抵抗和干預虛擬化,並與其共存。

“定製”將不再是一種相對私人的高階營銷手法,演算法和機械自動化正在逐漸取代陳舊的建築定製,建築師們將以何種方式和地位存在於這個被演算法和人工智慧統治的世界中?或許我們可以從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提出的“居住的機器(machines for living)”中汲取靈感 :在柯布西耶的語境中,“機器”被解讀為“裝置(dispositif )”即可以在社會主體內部建立關係、機制和知識結構的系統。藝術家和建築師是自我實現預言的裝置(dispositif )的生產者,他們捕捉、定向和闡釋有關生命的信念和話語。透過這種方式,藝術家和建築師們激發著我們對於周圍建築環境的思考,極力保持著與反烏托邦之間的距離。

有鹽看展團| 對談網路綜藝那點事

Tags:綜藝美術館媒介藝術家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