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延綿泛北極圈生態鏈

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娛樂2023-01-23

簡介”2022年,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建立了14個獵民點,鄂溫克使鹿人從原來的136人增長到340人,馴鹿種群從原來的400餘頭增長到了1200餘頭

馴鹿的遷徙在幾月

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延綿泛北極圈生態鏈

圖為“馴鹿王”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劉麗平攝

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5日電 題: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延綿泛北極圈生態鏈

中新網記者 張瑋

叮叮噹噹……似流淌著的溪水一樣的銅鈴聲由遠及近。走姿筆挺、體態均勻、皮毛順滑的馴鹿踱著四方步走上“T臺”,這是中國僅存的1200餘頭馴鹿中的“佼佼者”。

5日,一場“馴鹿王”大賽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激情開賽。

“我想把優良種鹿的精子冷凍儲存起來。”這場大賽是鄂溫克獵民古木森策劃的,獲評“馴鹿王”的獎金也由他提供。

古木森的願景只有一個,就是改變中國馴鹿種群近親繁殖的基因,延綿泛北極圈生態鏈。

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延綿泛北極圈生態鏈

圖為古木森一家牽著馴鹿亮相。劉麗平 攝

公元前2000年左右,鄂溫克族居住在貝加爾湖以及外興安嶺地區。19世紀,部分鄂溫克人帶著600多頭馴鹿,遷徙到大興安嶺激流河流域,世代以飼養馴鹿和狩獵為生。

生活在中國大興安嶺地區的馴鹿,是全球地理緯度最低,最靠南端的馴鹿種群。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是中國最後一支使鹿部落,也是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民族。古木森是部落裡最年輕的使鹿人。

古木森告訴記者,全球的馴鹿種群共有9個亞種,敖魯古雅的馴鹿種群屬於西伯利亞亞種。“這些年,由於近親繁育,種群退化嚴重。”

2010年大學畢業的他在北京工作了幾年後,回到森林裡開始飼養馴鹿。

為了改變馴鹿種群的基因,古木森創辦起了馴鹿養殖公司,夥同當地學習獸醫、醫學、生命科學等專業的幾個年輕人,赴中國農科院特種動物研究所學習人工授精(馴鹿)技術。

“學成後,我們就可以申請在泛北極圈國家和地區冷凍馴鹿的精子,跨國改變基因,並將建立一宗馴鹿‘家譜’。”古木森對自己現在做的事充滿信心。

如今,古木森成為世界馴鹿大會的理事,他的營地裡馴鹿數量也從最初的4頭母鹿、1頭公鹿,增長到近50頭。

剛出山不久的“80後”覺樂是二代鄂溫克使鹿人。目前,他過著“兩棲”生活,在山下,他是醫生;在山上,他是使鹿人。

每年冬天大雪封山前,覺樂備足馴鹿的豆餅飼料,休個長假,便進山,到次年6月再出山。

“冬天,山上積雪得有1米多深,馴鹿採食困難,就需要給它們餵食豆餅。”覺樂說,森林裡的世界乾淨、簡單,更接近他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馴鹿喜食沒有汙染的苔蘚,需要常年在山林中流動,而它們生存所需的石蕊和食鹽,則需人類提供。”所以,在山上待半年,覺樂也從不覺得孤獨,他常常循著鹿群的痕跡把它們找回來。

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延綿泛北極圈生態鏈

圖為娜思塔和馴鹿在一起。娜思塔供圖

參加完中考的娜思塔,這幾天也回到了山上,看馴鹿、聽太奶奶講馴鹿和鄂溫克人的故事。

目前,世界上只有9個國家20多個民族在飼養馴鹿。

娜思塔說:“今後無論上哪個大學,我都會守護好鄂溫克使鹿人世代傳承的馴鹿文化。”

2022年,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建立了14個獵民點,鄂溫克使鹿人從原來的136人增長到340人,馴鹿種群從原來的400餘頭增長到了1200餘頭。

而在年輕一代的鄂溫克使鹿人看來,馴鹿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與鄂溫克族、薩米人、埃文基人、涅涅茨人等使鹿民族,共同構建起泛北極地區的生態鏈。

馴鹿和鐵錘、敦敦兩隻愛犬,跟在1歲半的兒子佳爾塔身後,古木森的妻子金蘭迪坐在撮羅子(鄂溫克族的傳統居所)前的橫木上看著他們,眼裡充滿疼愛……(完)

Tags:馴鹿古木森鄂溫克使鹿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