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特色新興產業看貴州」梵淨山腳下淨河村:生態養殖造福鄉民

由 國際線上 發表于 娛樂2023-01-19

簡介德旺淨河冷水魚養殖基地位於梵淨山南麓 攝影 謝詩佳基地專門修建了觀賞池供參訪者近距離觀看中華鱘 攝影謝詩佳走進冷水魚養殖基地,只見一條條中華鱘在水中怡然暢遊

貴州最大養殖場在哪裡

國際線上訊息 (記者 謝詩佳)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處,被譽為“黔東靈山”、“生態王國”。梵淨山腳下的德旺鄉淨河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6年以來,當地因地制宜,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發展冷水魚養殖,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門路。8月29日,“特色新興產業看貴州”採訪團來到了這裡的冷水魚養殖基地。

「特色新興產業看貴州」梵淨山腳下淨河村:生態養殖造福鄉民

德旺淨河冷水魚養殖基地位於梵淨山南麓 攝影 謝詩佳

「特色新興產業看貴州」梵淨山腳下淨河村:生態養殖造福鄉民

基地專門修建了觀賞池供參訪者近距離觀看中華鱘 攝影 謝詩佳

走進冷水魚養殖基地,只見一條條中華鱘在水中怡然暢遊。“中華鱘是很不好養的,它對水的質量要求非常高,水中溶氧量必須在標準範圍內,否則它都不能存活,這些水你直接拿來喝都沒問題的!”德旺鄉黨委副書記施躍海自豪地告訴記者。

位於梵淨山南麓的淨河村自有一副好的生態牌,如何打好這副牌,不再讓老百姓“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這是當地政府思考的問題。2014年,德旺鄉透過政府牽頭、專家考察和招商引資,決定全面規劃淨河村的冷水魚養殖專案。2016年,德旺鄉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改革,組織淨河村村民加入扶貧專業合作社,幫助貧困戶透過務工、分紅實現脫貧。據統計,淨河村目前已有175戶貧困戶參與入股。

「特色新興產業看貴州」梵淨山腳下淨河村:生態養殖造福鄉民

養殖基地的飼養員鄧國傑 攝影 王鵬

“我以前是務農的。一年到頭下來也就賺個2000塊,也是很辛苦。現在我在這裡喂喂魚,一個月的收入就有2300。”養殖場的飼養員鄧國傑今年60歲,他很慶幸自己那麼大歲數還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 去年下半年,他拿出1萬元積蓄參與入股,去年底他就拿到了600元的分紅。“我最開心的是就是我閨女上學我能給她交學費了,她去年數學考了99分,語文考了89分。” 說到自己的女兒,鄧國傑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特色新興產業看貴州」梵淨山腳下淨河村:生態養殖造福鄉民

養殖基地的工人大多是當地的村民 攝影 王鵬

「特色新興產業看貴州」梵淨山腳下淨河村:生態養殖造福鄉民

基地建有68個魚池,是貴州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 攝影 謝詩佳

如今,德旺淨河冷水魚養殖基地建有68個魚池,佔地180畝,成為了貴州省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從去年建立至今,基地做到了“年產魚100萬斤,年產值1400萬元”的成績,產品銷往廣東、雲南、四川等地,供不應求。基地預計,今年的利潤可達400萬元,合作社可按股分紅38。02萬元,帶動貧困戶平均分紅可達1210元。

Tags:養殖基地冷水河村謝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