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幫孩子實現科學夢,其實不難!

由 新華社 發表于 娛樂2023-01-16

簡介”陳嘯說,“我們把科普教育作為一個探索,實施‘課堂為本、興趣引導、注重創意’的實踐模式,突出科技創新教育,從培養興趣開始,激發求知慾望,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觀察分析生產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進行創意創造

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夢

新華社蘭州10月15日電(白麗萍、劉欣瑜)給黑板上下安裝滑軌,同時附有水管和水槽,側面安裝可覆蓋黑板長度的板擦條,設計簡易智慧程式,以電源為動力帶動板擦,實現黑板一次性擦拭……這一構想來自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三學生郭宇飛,前不久他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郭宇飛對記者說:“沒想到自己的奇思妙想,居然可以製出成品。”站在一旁的指導老師陳嘯更為自豪:“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學校的科普教育闖出了一些名堂。”

從2004年秋季開始,科普課作為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的一門課程,以專題講座的形式以及一學期5到6課時的課程量,正式排進了高一學生的課表。

陳嘯是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的物理老師,是甘肅省為數不多、學校裡唯一的專職科普教師,專職負責高一年級的科普課程教學。

“由於當時國內的科普課處在起步階段,沒有一套現成的模式可以‘拿來’使用,我大量從網路上搜集國內外有關科普的課程和資料,可以說這門課的開設是‘摸著石頭過河’。”陳嘯說,他自制“附加法”“缺點法”“希望法”等,教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細節,加上理論構思和實際操作,啟發學生髮明創新思維。

“很多孩子小時候說起未來的理想,都是想當科學家。可是隨著慢慢長大,很多人又覺得這個夢想遙不可及。作為教育者,我們有義務幫助孩子們拉近現實與科學夢想的距離。”陳嘯說。

每次上完課走出教室,陳嘯手中都會拿著學生交上來的作業,“學生作業很簡單,只是記錄下自己在生活中注意到的現象,然後可以‘腦洞大開’地去思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並把結果記錄下來。”

對於回收上來的作業,陳嘯會一一認真閱讀,對其中具有創意的思考,會帶著學生一起完善補充。“我們的發明專利很多都來自這些觀察記錄。”

大部分學生上過科普課後,能夠發明出一些有價值的作品,如智慧垃圾桶、公交扶手、發光鑰匙、多功能自動養魚裝置等,截至目前,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共獲得500多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陳嘯說:“其實創新是從創新意識開始。創新意識可以啟發,創新思維可以培養,只要整天想著去發現,創新的念頭和思路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所以,中學把創新納入校本課程,就是希望把科技創新普及到每一個學生。”

“如何讓學生完成課程與學業,又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陳嘯說,“我們把科普教育作為一個探索,實施‘課堂為本、興趣引導、注重創意’的實踐模式,突出科技創新教育,從培養興趣開始,激發求知慾望,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觀察分析生產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進行創意創造。”

“我想,幫孩子拉近現實與科學夢想距離,其實並不難!”陳嘯自信地說。(完)

Tags:陳嘯科普學生創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