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中國古建築徽派民居的特色

由 古建家園 發表于 娛樂2021-12-13

簡介徽派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古代徽州建築在成型過程中,受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顯示出較鮮明的區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裝飾等諸多方面自成一格

徽派建築為什麼是白牆

徽派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古代徽州建築在成型過程中,受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顯示出較鮮明的區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裝飾等諸多方面自成一格。

徽派民居的建築特色

徽派民居尊重自然山水大環境,古徽州對村落選址的地形﹑地貌﹑水流風向等因素都有周到的考慮,往往都是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佈局合理,交通順暢,建築融匯于山水之間。

中國古建築徽派民居的特色

在中國,“坐北朝南”是大多數民居的基本建造原則。由於我們國家大部分國土都位於北迴歸線以北,朝南房屋的門窗可以最大程度“採收”陽光,提升居住的舒適度。不過,徽派古建築是一個例外。

徽州明清時期所建民居,大多是大門朝北。這是為什麼呢?徽州明清時期,徽商鼎盛,當賺了錢的徽商衣錦還鄉,準備一擲千金修建家宅時,“風水”成為他們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古人重風水,而建房被視為一件關乎子孫福祉,家族運道的大事,更要講究風水。

從漢代開始就流行著“商家門不宜南向,徵家門不宜北向”的說法。究其原因,按照陰陽五行的說法,商屬金,南方屬火,火克金,不吉利,徵屬火,北方屬水,水克火,也不吉利。

於是,出於對風水的考慮,大多數徽州古民居都選擇了“門朝北”,如果實在受條件限制正屋不得不朝南時,人們也會設法開一個“斜門”以求避讓。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數以萬計的朝北古民居。

中國古建築徽派民居的特色

徽派民居建築平面佈局的單元是以天井為中心圍合的院落,高宅、深井、大廳,按功能、規模、地形,靈活佈置,富有韻律感,宅居很深。

進門為前庭,中設天井,後設廳堂住人,廳堂用中門與後廳堂隔開,後廳堂設一堂二臥室,堂室後是一道封火牆,靠牆設天井,兩旁建廂房,這是第一進。第二進的結構仍為一脊分兩堂,前後兩天井,中有隔扇,有臥室四間,堂室兩個。第三進、第四進或者往後的更多進,結構都是如此,一進套一進,形成屋套屋。

徽派民居群房一體,獨具一格的馬頭牆,採用高牆封閉,馬頭翹角,牆面和馬頭高低進退錯落有致,青山﹑綠水、白牆﹑黛瓦是徽派建築的主要特徵之一,在質樸中透著清秀,富於美感的外觀整體性。徽文化中“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藝術令人歎為觀止,磚雕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與建築物融為一體,是徽派建築一大特色。

中國古建築徽派民居的特色

徽州傳統床具——滿頂床,因為床頂、床後和床頭均用木板圍成,故稱“滿頂床”。床前掛帳幔,猶如訊息臺。床柱多用榧木製作,因為榧數年花果同樹而生,取“四代同堂”和“五世昌盛”的彩頭。床板常用7塊,寓“五男二女”之意。床的正面,雕飾較為講究,左右兩側一般雕飾為“丹鳳朝陽”,上牙板雕為“雙龍戲珠”。床周欄板一般均雕有“鳳凰戲牡丹”、“松鼠與葡萄”、“鴛鴦戲水”等精美圖案。

徽州宅居的傳統陳設——壓畫桌,徽州民居廳堂正中壁上多掛中堂畫、對聯,或用大幅紅紙寫上“天地君親師”五字,均裝裱成卷軸懸掛。在卷軸之下設長條桌,桌面上放置兩個馬鞍形的畫腳,卷軸向下展開至長條桌,擱入畫腳的“馬鞍”內,畫幅即平整穩固,此長條桌則稱“壓畫桌”。

青山綠水,粉牆黛瓦,雕樑畫棟,四水歸堂……徽州民居,以其獨具風格的美,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更是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被世人關注。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築行業相關原創內容,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私信)。

Tags:民居徽派徽州建築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