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乾貨】高分能力測試題庫:有機礦物質發生層與字尾符號的測試方法

由 學到新技能 發表于 娛樂2021-06-28

簡介一、主要發生層(或土層)與字尾符號(從屬特徵、特性發生層)(一)KST,20141、主要發生層或土層O(有機土壤物質層)、L(湖積物層)、A(礦質表層)、E(漂白層)、B(有發生學證據的礦質層)、C(無發生學證據的礦質層)、R(強膠結的基岩

吧後面用什麼符號

一、主要發生層(或土層)與字尾符號(從屬特徵、特性發生層)

(一)KST,2014

1、主要發生層或土層

O(有機土壤物質層)、L(湖積物層)、A(礦質表層)、E(漂白層)、B(有發生學證據的礦質層)、C(無發生學證據的礦質層)、R(強膠結的基岩)、M(根系限制層)、W(水)

2、字尾符號

a(高分解的有機物質)、b(埋藏的發生層)、c(凝聚物或結核)、co(糞泥土)、d(物理的根系限制)、di(矽藻土)、e(中等分解的有機物質)、f(凍結的土壤或水)、ff(幹永凍層)、g(強烈還原)、h(腐殖質澱積)、i(弱分解的有機物質)、j(黃鉀鐵礬積累)、jj(融冰擾動證據)、k(次生碳酸鹽積累)、kk(次生碳酸鹽捲入)、m(發生學膠結)、ma(泥灰)、n(交換性鈉的積累)、o(倍半氧化物的殘餘積累)、p(耕作或其他擾動)、q(次生二氧化矽的積累)、

r(風化基岩或鬆軟基岩)

s(倍半氧化物和有機質的澱積)、se(硫化物的存在)、ss(滑擦面的存在)、t(矽酸鹽黏粒的積累)、u(人工製品的存在)、v(聚鐵網紋體)、w(有顏色和結構發育)、x(脆磐特徵)、y(石膏的積累)、yy(石膏為主的層次)、 z(比石膏更易溶的鹽的積累)

字尾字母使用規則:字尾小寫字母直接置於主要土層大寫字母之後;一般不使用3個以上的字尾;若果使用1個以上的字尾,a、d、e、h、i、r、s、t和w放在最前,除Bhs和Crt,這些字母不能在一個土層內組合使用;而c、f、g、m、v和x在非埋藏層中放在最後,如果他們組合使用,c和g在最後,如Btvg;如果與f共同使用,f放在最後,如Cdgf;若是埋藏發生層,b放在最後,如Oab;h、s和w不與g、k、kk、n、o、q、y、yy或z組合使用;其他字尾可按主次順序或按字母順序排列。

3、角分符′(角秒符′′)和插入符^

單個土體中2個以上字母組合相同的土層(性質一樣的土層)被不同字母組合的土層隔開時,後面與前面有相同字母組合的土層加角分符於主要發生層符號之後表示;如果有後綴符號,加在大寫字母與第一個字尾符號之間;有三個字母組合完全相同的話,則用角秒符′′;字母組合相同的異元母質土層不能用角分符,而同一母質內土層垂直續分的亞層可加角分符:

A-E-Bt-E′-Btx-C;A-C-2Bw-2Bc-2B′w-3Bc;A-E-Bt-E′-B′t1-B′t2-B′t3-C

人為搬運物質構成的土層在主要發生層符號之前加上插入符表示,插入符之前還可加阿拉伯數字,表示不連續性:^Au-^Bwu-^BCu-2^Cu1-2^Cu2;^A-^C1-2^C2-3Bwb

(二)FAO,2006

1、主要發生層或土層

H(水份飽和的未分解或弱分解有機物質層)、 O(水份不飽和的枯枝落葉層)、A(礦質表層)、E(漂白層)、B(有發生學證據的礦質層)、C(有一定發生學影響的礦質層)、R(強膠結的基岩)、I(含冰層)、L(湖積物層)、W(水)

2、主要發生層或土層的從屬特徵

a(高分解的有機物質,用於H和O層)、b(埋藏的發生層,用於不受融冰擾動的礦質土層)、c(凝聚物或結核,用於礦質土層;糞泥土,用於L層)、d(緊實層或物理的根系限制,用於礦質土層,不與m聯用;矽藻土,用於L層)、e(中等分解的有機物質,用於H和O層)、f(凍結的土壤,不用於I層和R層)、g(滯水條件)、h(有機質積累,用於礦質土層)、i(滑擦面,用於礦質層;弱分解的有機物質,用於H和O層)、j(黃鉀鐵礬積累)、k(成土過程中形成的碳酸鹽的積累)、l(毛管邊緣斑紋)、m(強膠結層,用於礦質層;泥灰,用於L層)、n(交換性鈉的發生學積累)、o(倍半氧化物的殘餘積累)、p(耕作或其他人類擾動)、q(成土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矽的積累)、r(強還原)、s(倍半氧化物的澱積,用於B層)、t(矽酸鹽黏粒的澱積,用於B、C層)、u(城市或人工製造物質,用於H、O、A、E、B、C層)、v(聚鐵網紋體)、w(有顏色和結構發育,限用於B層)、x(脆磐特徵)、y(石膏的發生學積累)、z(比石膏更易溶的鹽的發生學積累)、@(融冰擾動)

字尾字母使用規則:字尾小寫字母直接置於主要土層大寫字母之後;若果使用1個以上的字尾,r、s、t、u和w放在最前,其中又以t優先,如Btr,其他組合按字母先後順序,如Cru;c、f、g、m、v和x在非埋藏層中放在最後,如Bkm、Bsv,若是埋藏發生層,b放在最後;B層中有黏粒的顯著積聚,同時有顏色或結構的發育,則用Bt表示;若B層潛育化、有碳酸鹽、鈉、矽、石膏、可溶鹽和倍半氧化物積累,以Bg、Bk、Bn、Bq、By、Bz和Bo表示,這些土層中同時有黏化現象,則以以Btg、Btk、Btn、Btq、Bty、Btz和Bto表示;h、s和w通常不與g、k、n、q、y、z或o組合使用;c、d、i在不同的主要發生中有不同的意思,如Bi表示有滑擦面的B層,Hi表示弱分解的H層,Bd表示緊實的B層,Ld表示矽藻土為主的L層;有a和e只能與H和O組合使用;@總是放在最後,且不與b組合使用;其他字尾按字母順序排列。

3、角分符′與角秒符′′

單個土體中2個以上字母組合完全相同的土層(性質一樣的土層)被不同字母組合的土層隔開時,後面與前面有相同字母組合的土層加角分符於主要發生層符號之後表示;如果有後綴符號,加在大寫字母與第一個字尾符號之間;有三個字母組合完全相同的話,則用角秒符′′;有機土壤用角分符′和角秒符′′僅用於區分相同符號組合的多個土層:A-E-Bt-E′-Btx-C;O-C-C’-C’’

(三)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用土層劃分和命名草案,1999

1、基本發生層

O(有機層)、A(腐殖質表層或受耕作影響的表層)、E(淋溶、漂白層)、B(物質澱積或聚積層,或風化B層)、C(母質層)、R(基岩);G(潛育層)、K(礦質土壤A層之上的礦質結殼層)

基本發生層出現深度的記載,以礦質土壤A層的上界為“0 cm”開始,位於A層之上的O層和K層,由A層向上記載其深度,並前置“+”,如Oi +4-+2 cm,Oe +2-0 cm,A 0-15 cm

2、特性發生層

a(高分解有機物質)、b(埋藏層)、c(結皮)、

d(凍融性片狀結構)

e(半分解有機物質)、f(永凍層)、g(潛育斑)、h(腐殖質聚積)、i(低分解和未分解有機物質)、j(黃鉀鐵礬積累)、k(碳酸鹽聚積)、

l(網紋)

m(強膠結)、n(鈉聚積)、

o(根系盤結)

p(耕作影響,Ap1 耕作層,Ap11上耕層,Ap12下耕層;Ap2犁底層)、q(次生矽聚積)、r(氧化還原,r1以鐵為主,r2以錳為主)、s(鐵錳聚積,s1鐵聚積,s2錳聚積)、t(黏粒聚積)、u(人為堆積、灌淤)、

v(變性特徵)

w(就地風化形成的顯色、有結構層)、x(不太堅硬的膠結,未形成磐)、y(石膏聚積)、 z(可溶鹽聚積)、

φ(磷聚積)

字尾字母使用規則:在需要多個小寫字母作字尾時,如說明由什麼物質膠結形成的磐或弱膠結層,屬何特性的埋藏層,應將m、x、b等字母置於後面;習慣上把腐殖質-鐵錳澱積層以Bhs表示,具黏澱特徵的鹼化層書寫為Btn;堆積土層字母u不管其後來發生什麼變化,應始終置於前面,如Aup1、Bup、Bur;變性特徵字母v始終放在後面。

(四)中國土壤普查擬定的土層符號,1992

《中國土壤普查技術》(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1992)中也擬定了一套土層符號:

1、土層符號

水稻土:Aa(耕作層)、Ap(犁底層)、P(滲育層)、W(瀦育層)、Gw(脫潛層)、G(潛育層)、E(漂洗層)和M(腐泥層);

平原旱地:A11(旱耕層)、A12(亞耕層)、C1(心土層)和C2(底土層);

林草地土壤:H(泥炭狀有機質層)、Hi(纖維質泥炭層)、He(半分解泥炭層)、Ha(高分解泥炭層)、O(凋落物有機質層)、A(在地面或近地面形成的礦質層)、E(淡色、少有機質、砂粒或粉砂粒富積的礦質層)、B(母質特徵消失或微弱可見的礦質層)、C(受成土過程影響小或不受影響的母質層)、D(不受成土過程影響的碎屑土層)、R(堅硬或極堅硬基岩)

2、土層字尾符號

a(分解較好的有機質)、b(埋藏或重疊)、c(結核或硬結核)、e(漂洗特徵)、f(永凍特徵)、g(潛育斑紋特徵,有亞鐵反應特徵)、h(有機質澱積)、i(弱分解有機質)、k(碳酸鹽聚積)、m(膠結或固結)、n(鈉質特徵)、p(耕作或擾動)、q(矽聚積)、s(三二氧化物聚積)、t(黏粒澱積)、

u(地下水升降引起的鏽色斑紋

、v(網紋特徵)、w(僅色澤或結構發育的過渡層)、x(脆盤)、y(石膏聚積)、 z(易溶鹽聚積)

二、過渡土層

(1)以某一土層的性質為主(兼具另外土層的特性)的過渡層:代表上下兩發生層的大寫字母連寫,具主要特徵的土層字母在前面,如AB、EB、BE、BC

(2)兩種土層的組合(舌狀、指狀土層):用斜線分隔號“/”置於期間,前面的字母代表該發生層部分佔優勢,如E/B、B/E

三、土層續分與細分

基本發生層或特性發生層可按其發育程度上的差異進一步續分為若干亞層,均以阿拉伯字母數字並列其後表示;若土層符號組合發生變化,則重新編號;對於不同母質,若土層符號組合相同,則續前編號,如:C1-C2-Cg1-Cg2;Bt1-Bt2-Btk1-Btk2;Bs1-Bs2-2Bs3-2Bs4

對於形態上沒有明顯差異的較厚發生層,為實驗室分析取樣時將其按等間距取樣,這些土層也可在土層符號後加上數字加以區分,如Bt1、Bt2、Bt3;Bt21、Bt22、Bt23

五、不連續性(異元母質土層)的表示

用阿拉伯數字置於發生層符號前表示,亞層連續表示 Ap-E-Bt1-2Bt2-2Bt3-2BC。對於聯合國系統,I和W層不區分不連續性;R層如果不能形成與上覆土體相似的物質,應用阿拉伯數字區分,如:A-Bt-C-2R;Ap-Bt1-2Bt2-2Bt3-2C1-2C2-2R

六、土層序列舉例(KST,2014):

Typic Hemistel: Oi-Oe-Oef;

Typic Aquiturbel: Oi-OA-Bjjg-Cjjg-Cjjgf;

Typic Haplosaprist: Oap-Oa1-Oa2-Oa3-C;

Typic Sphagnofibrist: Oi1-Oi2-Oi3-Oe;

Limnic Haplofibrist: Oi-Lco-O’i1-O’i2-L’co-Oe-C;

Lithic Cryofolist: Oi-Oa-R;

Entic Haplorthod: Oi-Oa-E-Bs1-Bs2-BC-C;

Typic Haplorthod: Ap-E-Bhs-Bs-BC-C1-C2;

Alfic Udivitrand: Oi-A-Bw1-Bw2-2E/Bt-2Bt/E1-2Bt/E2-2Btx1-2Btx2;

Typic Hapludox: Ap-A/B-Bo1-Bo2-Bo3-Bo4-Bo5;

Typic Haplustert: Ap-A-Bss-BCss-C;

Xeric Haplodurid: A-Bw-Bkq-2Bkqm;

Vertic Natrigypsid: A-Btn-Btkn-Bky-2By-2BCy-2Cr;

Typic Calciargid: A-Bt-Btk1-Btk2-C;

Typic Paleudult: A-E-Bt1-Bt2-B/E-B’t1-B’t2-B’t3;

Typic Hapludult: Oi-A1-A2-BA-Bt1-Bt2-BC-C;

Arenic Plinthic Paleudult: Ap-E-Bt-Btc-Btv1-Btv2-BC-C;

Typic Hapludoll: A1-A2-Bw-BC-C;

Typic Haplustoll: Ap-A-Bw-Bk-Bky1-Bky2-C;

Cumulic Haploxeroll: Ap-A-Ab-C-2C-3C;

Typic Argialboll: Ap-A-E-Bt1-Bt2-BC-C;

Typic Argiaquoll: A-AB-BA-Btg-BCg-Cg;

Typic Fragiudalf: Oi-A-E-BE-Bt1-Bt2-B/E-Btx1-Btx2-C;

Typic Haploxeralf: A1-A2-BAt-2Bt1-2Bt2-2Bt3-2BC-2C;

Glossic Hapludalf: Ap-E-B/E-Bt1-Bt2-C;

Typic Dystrudept: Ap-Bw1-Bw2-C-R;

Typic Fragiudept: Ap-Bw-E-Bx1-Bx2-C;

Typic Endoaquept: Ap-AB-Bg1-Bg2-BCg-Cg;

Typic Udifluvent: Ap-C-Ab-C’;

Anthrodensic Ustorthent: ^Ap-^C/B-^Cd-2C;

Anthroportic Udorthent: ^Ap-^Cu-Ab-Btb-C。

Tags:土層TypicAP字尾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