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任建國:《潤格費什麼意思? 稿費的故事》| | 潤格費什麼意思? 稿費

由 雪絨花原創文學 發表于 藝術2021-06-08

簡介稿費的故事文任建國前幾天,在群裡看到有人曬出一張發黃的剪裁下來的舊報紙,併發文字說,當時報紙上這則訊息發表後稿費是2元錢

潤格費什麼意思?

稿費的故事

文/任建國

任建國:稿費的故事

前幾天,在群裡看到有人曬出一張發黃的剪裁下來的舊報紙,併發文字說,當時報紙上這則訊息發表後稿費是2元錢。而這張豆腐塊大的剪報好像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至於是哪一級的報紙?是黨報還是行業部門的報紙我也沒記住。不過,後來有人跟帖說,那時候2元錢的稿費已經很高了,因為當時人們每月的工資才幾十元。又有人說,關於稿費這事大家可以寫一寫。這個話題勾起了我對稿費的回憶,也激發了我要寫一寫的衝動,因為,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有了這個想法,只是一直懶於動筆而擱置了下來。

要談論稿費這個話題,得先說說稿費的來龍去脈。否則容易引起一些所謂自視清高人士的不屑與嗤笑。因為在他們心中,舞文弄墨那是高尚高貴的,索酬談錢是無比可恥的行徑,其實,這是一種少見多怪的矯揉造作。自古以來作文受謝理所當然,並不羞赧與可恥。

稿費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我國古代就已出現,被稱之為“潤格費”或“潤筆費”,但嚴格意義上的稿費形式卻始於中國近代。

任建國:稿費的故事

我國古代雖然沒有稿費這個說法,但憑藉寫文創作而獲得報酬的情形卻由來已久。凡為他人作文作畫、寫碑誌銘文、著書編書、立傳謄狀而得到別人的錢財物品等,均屬稿費的範疇。這種以財乞文、作文受謝現象,可理解為我國稿費發展的源頭。而“潤筆”一詞最早見於隋文帝時期,典故出自《隋書·鄭譯傳》。說的是內史令李德林奉隋文帝命令,草擬詔書以恢復鄭譯的沛國公爵位,丞相高熲在一旁對鄭譯戲稱:“筆幹了。”意在暗示鄭譯要寫詔書得花錢去買墨。鄭譯隨即答道:“出為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此後人們便將寫作各式文章而獲得謝禮和報酬,包括物與錢,含蓄地稱之為潤筆。潤筆在古代成為稿費的代名詞,是稿費的一種雅稱。

漢代陳皇后失寵被遺棄後鬱悶愁苦,聽聞司馬相如所做文章堪稱天下第一流,於是便請他作《長門賦》,並以給司馬相如、卓文君夫婦買酒的名義拿黃金百斤來致謝。司馬相如的賦文悽楚動人,感動了武帝,陳皇后重新獲寵。所以說,西漢時期就已出現作文取酬了,而且還是百斤黃金,這報酬的價碼擱到現在也是不低的。

任建國:稿費的故事

在古代還有作者主動索酬的。《晉書·陳壽傳》中說,有人請陳壽為其父立傳,陳壽說:“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這就是說,要讓我給你立傳,你得先拿東西來。因此,南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記載:“作文受謝,自晉宋以來有之,至唐始盛。”

而清朝康熙年間的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大學士高士奇(1645——1671),在未出仕前遊學京城,落魄時,就是在前門大街上靠賣文貼為生,後憑藉字型俊逸理學文章超群,順利進入太學,並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特許他參加會試,成績卓著,而後供職於翰林院,隨後仕途平順,康熙對其非常器重,官場春風得意,逐漸成為康熙的得力助手,常為康熙皇帝解疑答惑,與魏象樞一樣,是康熙皇帝身邊的重臣。

任建國:稿費的故事

近代的稿費制度是從1872年開始的。1872年《申報》年刊發一則“條例”,公開宣稱免費發表文學作品。這實際上是將作者以往需自費發表作品的錢當作稿酬,間接地返還給作者,是一種變相的稿酬行為,也是近代稿費制度的最初萌芽。而我國報刊稿費制度的緣起,則始於辛亥革命時期。當時報業和出版業已經完全市場化運作,稿費形成了很正規的制度,因此催生了一大批職業作家。如魯迅、張恨水、林語堂、郁達夫、徐志摩等,他們當中有的有職業,有的是不固定的兼職,時而有,時而又無了,而有的則完全是自由撰稿人,就靠賣文為生。

所以說,寫文章得稿費是天經地義的行徑,也是對一個人勞動價值的體現,根本不存在什麼羞赧可恥的說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稿費制度可謂是一波三折,“文革”時期曾經完全取消了稿費制度。1980年恢復稿費制度的時候是每千字3至10元。1986年又提高到每千字6至20元。1990年再次提高,是每千字10至30元。1999年到現在是每千字30至100元。相對而言,文學類作品由於字數多,其稿費也比新聞報道要高;雜誌因容量大,稿費要比報紙高。

任建國:稿費的故事

1983年,懷來縣老作家劉大海(遼寧瀋陽人1957年從中國曲藝家協會下放到懷來縣)的長篇小說《黑色的土地》出版(現在蔚縣總工會圖書室還有),稿費是3700多元。我們到地區(市)文聯開會,劉大海先生介紹這一情況時,著實讓人瞠目結舌,驚愕不已,那3700多元的稿費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了,因為那時候每月工資才40元左右,這得工作八九年才能掙到人家一本書的稿費錢。

我的寫作生涯是從文學開始的。我曾經在多篇文章裡說過,我的文學啟蒙是在小學時,受老師給我們誦讀《烈火金剛》、《歐陽海之歌》、《軍隊的女兒》等小說的影響而愛上的。

1982的時候,我先後在《張家口日報》、《河北計劃生育報》(河北人口報),山西省大同地區(市)文聯主辦的《雲岡》、河北省唐山地區(市)文聯主辦的《冀東文藝》等報刊上發表了《老槐樹下》、《燕子》、《村戲》、《二叔看病》、《小村軼事》等幾篇作品。當然了,這指的是見報上刊發表了的東西。所以,咱後來寫個人簡介時,都是說的“自1982年開始業餘文學創作”,要說開始練筆寫,那得是一二年前的事了。那時的稿費標準是一千字3——10元。所以,這幾篇作品得的稿費在2元至5元之間。不過,就是這點錢自己也要沾沾自喜好幾天,因為手寫稿變成了鉛字不說,人家還給錢,世上還有這麼好的事呀!特別是每逢收到刊登了自己作品的報刊後,聞著那散發著油墨香味兒的報刊,不看個十遍八遍地都捨不得放下手。後來因工作需要所寫的新聞報道稿件發表後得的稿費,多數都是1元至2元。可別小看這一兩元錢的稿費,有時還能幫不小的忙呢。

任建國:稿費的故事

1988年夏天,我家小子剛一週半,那時候我在縣城上班,妻兒居住在小鎮。一天妻子來電話說孩子病了,起了耳痄腮,讓我回去。我回去後在鎮醫院看了幾天也不見好。原來是淋巴結炎,不是耳痄腮,醫生讓去縣醫院。那時候每月工資是60多元,除去我每月的生活與伙食費20多元,剩下的30多就是家裡的開銷,幾乎是月月光,沒有什麼積蓄,而那幾天又是月底。所以在鎮醫院看了幾天病就將錢花的差不多了,等我們一家三口坐班車到縣城後,兜裡就剩下6毛錢了。原打算是到了單位後與同事們借錢花的,可幾天來讓孩子的病給嚇得心亂如麻,連星期幾都不知道。等到了單位才知道那天是星期日,單位裡一個人也沒有,只有門房的醉鬼老頭在暈暈乎乎地喝酒,他一天三醉,酒錢都是寅吃卯糧,誰要是張嘴與他借錢,估計腦袋是讓驢給踢了。我將妻兒送到宿舍後,就開啟辦公室的門,準備先翻翻這幾天的各級報紙,心裡想著看完報紙後再去家在縣城的同事家裡去借錢。剛一開啟辦公室的門,就看到自己的辦公桌上有一抹熟悉而誘人的綠色紙單橫陳在那裡。近前一看,果然是喜出望外的四張稿費匯款單,加起來的金額是6元錢。我馬上給匯款單蓋上公章(那時咱還兼管著公章),回到宿舍將這一喜訊告訴妻子,並自己到郵局取出這6元錢,然後領著妻兒準備出去給孩子買點吃的。誰知剛出單位大門,迎面就碰上了村裡一朋友的孩子正來找我借錢。這孩子是從小鎮來縣城參加全縣一個學生運動會的,這幾天將來時帶的零花錢花完了,要向我借5元錢。我沒辦法,只好對他說:叔錢也不多了,你先拿這兩元錢將就一下。打發了朋友的孩子後剛走不遠,迎面遇到了我的同學,在蔚縣二中教書的女教師趙風英。雖然是同學,又都在縣城,可平時很少來往。當她得知孩子病了後,掏出2元錢,說給孩子買點吃的,就當見面禮了。早知道能遇見同學給咱2元錢,咱就會借給朋友的孩子5元錢,也就不會因為借給他錢少,後來朋友好幾年對我有意見了。這也說明,自古以來俗話說的“一分錢逼到英雄漢”並不是空穴來風啊!

我在多篇文章裡面說過,咱熱愛文學是從骨子裡愛的。而寫新聞報道與公文材料那是謀生的無奈。所以,咱經常在工作之餘偷偷摸摸搞文學創作。因為不斷有報刊社寄來的樣報樣刊信件與稿費單子,時間一長就被領導發現了,於是就找我談話,教訓說要知道吃誰的飯擔誰的擔的道理。咱聽後只能一個勁點頭稱是對對對。可當時的心情卻是: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罵娘聲!

因文學創作引起了領導對咱的另眼相看,而稿費也惹得同事們對咱的羨慕嫉妒。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我將創作的重點放在了民間文學上。先後在《民間文學》、《民間傳奇故事》、《故事家》、《故事林》、《今古傳奇》(故事版)等雜誌上,發表了《老闆想吃天鵝肉》、《智套晉商》、《康熙赴考》、《皇帝找爹》、《大靈人發外財》、《進城奇遇》、《笑中覓案情》等50多篇民間文學作品。這些故事類雜誌的稿費很高,短一點的一篇最少也是70—80元,一般的一篇都在100多元,而長一點的一篇就是200多元。那時候雖然每月工資掙到了500多至600元了,可你兩篇稿子的稿費就相當於人家半個多月的工資,所以同事們難免有點心理不平衡。雖然咱也時不時地領著他們到小酒館花個幾十塊錢小酌一頓,聯絡一下感情,可仍然擋不住他們要對咱惡作劇玩邪的進行“懲罰”。

一天臨近中午的時候,郵局送信的小張進到我們辦公室說,走,今天中午我請客,大家好好喝一頓。在這前一天,他來送報的時候,就有同事開玩笑說要他請客。我還納悶,無緣無故讓人家請的是什麼客呢。我與郵局這小張關係非常好,因為那些年咱要投稿走信,個人還要訂閱一些文學類的報紙雜誌。為了能及時投寄稿件與保證所訂閱的報刊不丟失,所以不管到了哪個地方,首先與郵局送報的拉好關係。那天中午在飯店大家吃的很盡興,菜餚很豐盛,可以說是一頓饕餮大餐。吃喝中,我還傻乎乎地問小張說:今天你咋開左鼻子右眼想請我們吃了呢?還沒等小張開口,一個同事詭異地說,他這還不是吃誰呢?說完後他們都笑了。笑得我一頭霧水。

任建國:稿費的故事

這事過去二十幾天後,我接到朋友白立的電話,那幾年他在山西省廣靈縣郵電局打工。他說恭喜老兄,我在《民間傳奇故事》上又看到你一篇新作。我說發表的作品是啥名字?他說是《進城奇遇》,怎麼,你不知道,沒收到樣刊?我說樣刊與稿費都沒有收到。

一直也沒有收到雜誌社寄來的樣刊與稿費,現在手裡這本發表有我作品的《民間傳奇故事》,還是白立聽說我一直沒收到後給寄來的。後來好長一段時間,我才琢磨出那天在飯店吃飯的緣由,原來那是同事們慫恿小張扣壓了我的樣刊,代領了我的稿費來請客的。要說起來,這幾個同事的所作所為真的有點不厚道,稿費可以拿來大家吃喝紅火,可樣刊不能不給我啊!

我懷念那些挑燈夜戰在稿紙上謄寫稿件的日子,也想念那些和藹可親、毫無架子,時常書信來往給我改稿的編輯們,那是此生中值得回味與懷念的歲月啊!

任建國:稿費的故事

作者簡介:

任建國,河北省蔚縣人。中國煤礦作協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自1982年開始業餘文學創作,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民間文學50餘萬字,曾獲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等獎項。著有文學作品集《筆尖下的歲月》、長篇武俠小說《飛狐俠女》,出版長篇歷史小說《蔚州傳奇》。

Tags:稿費樣刊同事發表潤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