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治國理政新實踐北京篇] 奉化李勤: 用手工布藝為殘障人士減負

由 光明網社會 發表于 藝術2021-05-31

簡介作為寧波唯一的省級殘疾人文創孵化示範基地,“燦益工坊·印象寧波”的產品均由殘疾人機構或個人提供,除了李勤的布藝文創產品,還有非遺產品象山盤扣、餘姚土布品、奉化布龍、泥塑、木刻等,都出自殘疾人之手

奉化布龍是在幾月幾號

[治國理政新實踐北京篇] 奉化李勤: 用手工布藝為殘障人士減負

李勤在製作布藝文創產品。(陳朝霞 攝)

記者 陳朝霞

海曙區委報道組 孫勇

通訊員 陳亮

小小客廳,不到15平方米,悶熱的夏日,電風扇吹出的風也暖烘烘的。李勤額頭上滲出顆顆汗珠,正埋頭專注地操作縫紉機,縫製著兩塊布料。工作臺四周分類碼放著各色布料和五顏六色的鑰匙包、錢包、口金包等手工布藝品。

50歲的李勤是海曙區江廈街道聽力殘障人士,製作各類布藝文創產品是她的日常工作。

“忙併快樂著。”李勤笑呵呵地說。5年前,作為聽力二級殘障人士,她內向、自卑、不善於同人交流,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如今,她開朗、自信,是一名月入數千元的布藝文創產品“匠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變化緣於市、區、街道各級殘聯的幫扶,尤其是2019年5月,海曙區殘聯在南塘老街成立了殘疾人文創產品展示展銷中心——“燦益工坊·印象寧波”,為她的布藝文創產品找到了市場。“這不僅讓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為我打開了一扇與外界溝通的窗戶。”李勤說。

作為寧波唯一的省級殘疾人文創孵化示範基地,“燦益工坊·印象寧波”的產品均由殘疾人機構或個人提供,除了李勤的布藝文創產品,還有非遺產品象山盤扣、餘姚土布品、奉化布龍、泥塑、木刻等,都出自殘疾人之手。“燦益工坊·印象寧波”還設有專業指導老師和產品經理,根據市場需求對殘疾人進行指導,為他們開啟文創思路和產品銷路。

“如今,我找到了創業的動力和方向。”李勤感嘆,“燦益工坊·印象寧波”讓她的一雙巧手有了用武之地,開發出20多種手工布藝新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象山盤扣非遺傳承人裘紅芬也是聽力殘障人士,依託“燦益工坊·印象寧波”,她將自己製作的象山盤扣工藝品從石浦老街“擴張”到南塘老街。“這裡人氣旺、銷量大,還有專業人員幫助設計包裝、開發產品、提升質量,產品口碑越來越好,一個月收入比得上過去一年,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裘紅芬開心地表示。

除了幫扶寧波本地殘疾人,市殘聯還對口牽線,促成吉林省延邊州殘疾人制作的長白山核桃工藝品於2019年入駐“燦益工坊·印象寧波”,至今輻射帶動了15名殘疾人就業,實現銷售收入9萬多元。

一年來,有50多名殘疾人在“燦益工坊·印象寧波”實現了創業就業,這一殘疾人文創就業創業平臺被評為寧波唯一的“全省殘聯絡統擔當作為最佳案例”。

全面小康路上,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近年來,寧波多措並舉,出臺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搭就業平臺、建孵化基地、舉辦各類培訓,持續推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其中在海曙區,已設立8家殘疾人扶貧基地、7個工療車間、20家殘疾人日間照料機構,與455家用人單位建立用工合作關係,就業年齡段有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的殘疾人就業率為92。2%。

“我準備報名參加殘疾人公益電腦培訓課程,將來開一家網店。”李勤憧憬著,“另外,我還想開一家布藝工作室,免費教殘疾人制作手工布藝品,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創業,讓助殘惠殘的良好社會風氣傳承下去。”

Tags:殘疾人李勤燦益工坊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