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青春期叛逆?別給孩子貼標籤了,這樣說只會暴露你有這個養育缺點

由 宸媽心理養育 發表于 藝術2023-02-03

簡介03 青春期叛逆 |孩子渴望“我的生命我做主”若2歲時,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的心願沒有被滿足,那進入青春期後,隨著孩子自主意識的大爆發,這份“想要自己說了算”的渴望更強烈了,他們與父母的抗爭也會更加激烈

女孩多少歲穿小背心合適

“叛逆期的概念,是教育中一個最大的謊言。”

——馬來西亞 林文采

01 何為叛逆?

美國歌壇的一代天后“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作為21世紀至今最賣座的女歌手之一,她儼然已成為了流行樂壇的一枚標誌性符號。但緊隨她功成名就而來的,是一樁樁驚呆眾人的“瘋狂”舉動:在夜店流連買醉、濫用藥物、被拍到不穿底褲、剃掉滿頭秀髮……直到被關進精神病院。在我們感慨一代巨星“隕落”時,有沒有思考過:布蘭妮用一個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向世人表達了什麼?

其實我們一眼就可以判斷出,小甜甜的瘋狂舉動,正是讓父母們頭疼不已的“叛逆”行為。

叛逆

,在百度百科中的定義是:反叛的思想、行為……忤逆正常的規律,與現實相反,違揹他人(比如孩子違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

在這種概念化解釋下,於是誕生了兩個經典的叛逆期:可怕的2歲和八年級現象。

然而,在我看來,叛逆這個詞的提出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我們從上述定義中不難發現,所謂的叛逆都是從父母和權威的角度來談的。

當孩子的言行不符合父母和權威的期望和要求,做出與期望相反的行為時,就被扣上了“叛逆”的帽子。

可如果換到孩子的角度來看呢?

所謂的叛逆,不過是想掙脫父母和權威的控制,掙得生命的自主權,要求”我自己的人生,我說了算”。

青春期叛逆?別給孩子貼標籤了,這樣說只會暴露你有這個養育缺點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研究都發現,青春期是孩子與父母爆發衝突最激烈的成長階段。

因為在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2歲,如果孩子的想法被父母壓制,他是沒有力量反抗的,於是就看似順利的過去了。

可到了青春期,無論是生理上的成熟還是心理上強烈的自主意識的萌發,都讓孩子迸發出了強大的生命熱情,這股熱情給了孩子極大的勇氣,敢於向父母說“不”!

如果孩子的這股生命熱情沒有被父母壓制,而是得到了允許,哪兒還會有什麼叛逆,那不是多此一舉嘛!

所以馬來西亞親子教育專家林文采老師才會說“叛逆期的概念,是教育中一個最大的謊言。”資深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說“無叛逆,不獨立!”

可見,叛逆,是一個人釋放天性,想要活出自我生命價值的吶喊!

02 可怕的2歲| 孩子在追求獨立自主和價值感

孩子從4個月開始,就進入了與母親,逐漸從共生期到分離的階段。這個階段進行的順利與否,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天性發展和青春期的表現。

大約從16個月開始,孩子開始變得常常說“不”——

媽媽喂寶寶吃飯,“不要”;

媽媽給寶寶穿衣服,“不要”;

媽媽幫寶寶翻書,“不要”……

那麼,寶寶到底要什麼呢?

答案就是:寶寶想要自己做!

這個時期是孩子發展獨立自主的緊要關頭,他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

但是因為他們還不會做或者做的不熟練,於是就會生出挫敗感,常常伴隨有很多的情緒,比如生氣、無助甚至恐懼。

這個時候的孩子面對父母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們希望“我的人生我做主”,但另一方面由於還沒有和父母安全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又害怕自己一個人。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常常看到,孩子一邊要求自己做,一邊還要求父母陪在身邊。

比如:很多孩子玩玩具時不希望父母干涉和指導,但又不允許父母離開。

如果這時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的允許,即使孩子做得還不夠好,但依然耐心地陪著他們一遍遍的嘗試,那麼孩子對於自己生命的掌控感就得到了很好的滿足,不僅能夠安全地度過分離期,更能夠培養出獨立自主的能力和體驗到自我的價值感。

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擁有選擇的自由!

青春期叛逆?別給孩子貼標籤了,這樣說只會暴露你有這個養育缺點

03 青春期叛逆 | 孩子渴望“我的生命我做主”

若2歲時,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的心願沒有被滿足,那進入青春期後,隨著孩子自主意識的大爆發,這份“想要自己說了算”的渴望更強烈了,他們與父母的抗爭也會更加激烈。

於是,讓天下父母頭疼的“青春期叛逆”到來了。

03 青春期叛逆 | 孩子渴望“我的生命我做主”

在思索後,他需要透過行動及其引發的後果來驗證想法,從而得出問題的答案,也就形成了孩子對於自我的初步認識。

如果這時被父母強行灌輸給他一個答案出來,不僅破壞了他對自己生命認真思索的這份責任感,更破壞了他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面對這種控制,人們無一例外的會生出憤怒來。有的孩子會將憤怒及時爆發出來,就成了青春期叛逆,有的卻會壓下來。

壓下來的憤怒並沒有消失,而是儲存在我們的身體和潛意識中,等到有一天這兩個地方實在裝不下這麼多情緒了,它還是一樣會爆發,那時的結果更恐怖,比如常見的“中年危機”。

這個時期的孩子,每天思索的就是: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能力和天賦是什麼?我喜歡做什麼?我能做什麼?

與其這樣,那父母們還不如在戰爭打響前,就主動認輸投降。

心理醫生們常常將叛逆視作孩子發起的一場獨立戰爭,這場戰爭從來只有一個結局:父母戰敗。

青春期叛逆?別給孩子貼標籤了,這樣說只會暴露你有這個養育缺點

客觀上,父母投降的越早,孩子發展的就會越好。父母越是咬緊牙關不認輸,最終可能輸掉的不僅是孩子的人生,還有自己最看重的親子關係。

04 身為父母 | 化解叛逆只需讓孩子“如其所是”

第一個叛逆期,讓孩子自己玩耍。

比如:孩子想要玩玩具,父母只需要在旁邊靜靜的陪伴,保護好孩子的安全就好。

至於孩子怎麼個玩法,讓他自己決定。也許他只是熱衷於看一眼就扔,也許他只是胡亂擺弄,毫無章法,但那又怎樣?

重點不是孩子玩了什麼和怎樣玩的,重點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滿足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的需求。

第二個叛逆期,讓孩子對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決定。除非牽扯到道德法律的底線或是有可能傷害到孩子或他人的性命,否則不要強加干涉。

比如:他的學習讓他自己負責,學什麼、怎麼學、什麼時候學,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就算做得不好,也不用害怕,不是還有成績這個自然後果讓他檢驗嘛!

當孩子發現他

有權利

自由選擇,他也就不再需要叛逆了。

04 身為父母 | 化解叛逆只需讓孩子“如其所是”

青春期叛逆?別給孩子貼標籤了,這樣說只會暴露你有這個養育缺點

身為父母,如果想要孩子順利的渡過叛逆期,只需學習一個原則——讓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沒有主動求助,就絕不強加干涉。

如果你正身處青春期或即將進入青春期,那如何爭取自己的權力,我給你三個小建議。

1、

找到第三條路。

武志紅說,世界是相反的。也就是說,當父母對你施加了控制,無論你是順從的去做還是走向相反的另一個極端,本質上都是在與父母的意志較勁,仍然沒有逃脫父母的控制。

真正的自主,要求你要找到第三條路。

薩提亞學派有一句經典名言:世界上的任何問題,都至少存在三種解決方法。

下次再遇到和父母之間的衝突,不妨讓自己靜下心來想一想,都有哪些可行的方法來解決?把全部能想到的方法都列出來,然後從中挑選最優的方案執行。

2、

發現積極動力。

每一種“叛逆”行為的背後,都藏著一個積極的動力,讓自己發現它,並嘗試用另一種方法來實現。

比如:

你熱衷上網聊天,背後可能藏著擴大社交圈的需求。那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做些什麼來交朋友呢?

你喜歡打戰爭類網路遊戲,背後可能藏著被壓抑的憤怒情緒,那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透過什麼方法來疏解憤怒呢?

3、

從小事開啟“反抗”。

如果你覺得父母對你施加了控制,決定“奮起反擊”,請不要一上來就發動“全面戰爭”。那樣不僅可能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反而讓你和父母的關係變的糟糕。

你不妨試試從“穿衣服”這樣的小事來宣誓主權。比如:我決定我自己的衣櫃,如果父母不同意,我就溫和而堅定的向他們解釋我為什麼喜歡這件衣服,它如何的適合我。一旦你在一件小事上取得了勝利,那麼累積下來,父母不知不覺就會慢慢減少控制了。

叛逆,是為了宣告“我的人生我說了算”的自主權,如果這個權力已經得到了,那還叛逆個什麼勁兒?

05 身為孩子 | 學會優雅的表達叛逆

青春期叛逆?別給孩子貼標籤了,這樣說只會暴露你有這個養育缺點

Tags:叛逆孩子父母自己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