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由 古琴培訓 發表于 藝術2023-01-29

簡介始於先秦時期直至現代社會,古琴與文人都有著難以分割不解之緣,古琴薰陶文人士子,一代代的傳承和發展,文人又透過古琴樂理來抒發情懷和豐富精神內涵,古琴與文人的相互緊密聯絡,共同促進了歷史文化的繁榮發展

古代彈古琴的人被稱為什麼

“至哉觀古樂,大矣會文人”,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以其獨特的優雅音律而令文人墨客入迷,因此,在中國的歷史上古琴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文人琴”。

所謂“君子之近琴瑟,此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表明古琴在古代文人的心中已經作為修心養性的功能和高雅的審美觀念,因而古琴作為一種特有的的文化,在歷朝歷代都有著不同特色的歷史傳承。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先秦時期的傳承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首出自《詩經》中詩句就寫到了古琴,由此看來在先秦時期,古琴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伴奏和歌唱,士族文人階層的興起,使得古琴成為當時士大夫修身理性的工具,此時期的古琴樂理呈現出作為人們陶冶情操和修身養性的作用。

春秋時期,古琴發展為用於獨奏的樂器,併產生了許多演奏水平極高的古琴大家和優秀的作品。各諸侯國的宮廷中,都有精於古琴的宮廷大師,其中師曠就是晉國的大樂師,他對古琴演奏造詣極高,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無不尊崇他的琴樂。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政治清明之世,民心和諧祥睦,作樂可以達到和氣;暴亂之世,民心憂愁困苦,作樂則會遭致禍災,難道不應該引以為戒嗎?”

古琴在當時作為一種重要的禮樂,上能影射時局變化下能教化民眾,反映出當時古琴文風昌盛,流傳頗廣,對後世研究古琴歷史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諸侯林立的先秦時代,古琴不僅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也為中國古琴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東漢時期的傳承

東漢時期,古琴藝術有了重大發展,古琴作為一種高雅的樂理漸漸滲透到儒家文化和人性哲理中。

東漢班固在《白虎通》中說到:

“琴者,禁也。禁人邪惡,歸於正道,故謂之琴。”

這表明在東漢時期,對儒家來說,古琴就是中華文化禮樂之道,古琴中的琴道這一說法也來自於此時期,因此對於此時期古琴正面引入到儒家學說來說,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漢代文人愛琴解音,風氣盛行,許多文人雅士即使出門也都抱著一把古琴,家中牆上也會掛著一把古琴,這表明當時古琴在文人雅士之中地位斐然,密不可分。當時著名的文人琴家司馬相如、蔡邕父女。

還有哲學家揚雄、劉向、桓譚等在古琴演繹方面造詣深厚,其中蔡邕所著《琴操》是現存介紹早期琴曲最為豐富而詳盡的專注,為後世研究古琴文化傳承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此可見,古琴的深遠意義已涉及豐厚的國學歷史底蘊,從此代代流傳並廣泛風行於當時的社會階級。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魏晉時期傳承

到了魏晉時期,琴風日益盛行,此時在士族階層出現了一批不依附於宮廷的文人古琴樂家,如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阮瑀,“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阮籍、阮咸,他們都以善琴著稱,琴技高明,譜寫的韻律和美動聽,在當時社會廣為流傳。

這個時期的文人樂家不再受宮廷轄治,發揮自由的創作空間,開創了古琴琴風多樣化的歷史先河。反映了當時的古琴樂家脫離統治階層的把控後,在演繹與創作上擺脫了宮廷固定模式的桎梏,自由發揮創作形式不拘一格的曲風,以及在傳統古琴樂理基礎上加以變幻曲風和演繹的多樣化,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歷史上對古琴的傳承和發展。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這個時期的文人樂家以嵇康為代表,他自訴:

“餘少好音聲,長而習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

嵇康認為琴樂“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古琴成為以嵇康為代表的高雅之士自以忘憂守道、抒發情懷的優美工具,而創作琴曲和詠詩更是他不斷追求的人生樂趣和詩化人生的象徵。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隋唐時期的傳承

隋唐時期國家逐漸繁榮昌盛,民間皆流行鶯歌燕舞,不拘泥於某一種樂器,故琴風稍落。古琴樂家在這一時期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一些文人士子在古琴基礎上改進了繁瑣的琴譜,因而到了唐代古琴的減字譜逐漸成熟,成為了記錄琴音樂主要譜式。

雖然古琴在這一時期的發展較為緩慢,但由於古琴減字譜的產生,推動了古琴譜在文人雅士中的廣泛傳播,對於後世古琴音樂的繼承和發展都留下了深遠的歷史意義,步入了琴史上音響可循的歷史時代。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兩宋時期的傳承

宋朝時代推崇抑武揚文的政策,上自帝王下至朝野都十分好琴,無不以能琴為榮,達到歷代好琴的頂峰。反映出古琴在當時的文人士大夫中極為盛行,如南宋詩人姜虁所創作的琴歌《古怨》,為現存最早的琴歌。

這一時期的文人在古琴遺產的整理和創新方面對古琴音樂的發展作出了不菲的貢獻。如毛敏仲創作的琴曲《漁歌》、《佩蘭》、《山居吟》等都流傳至今,廬山道士崔閒所著《醉翁吟》,宋人朱長文撰寫的《琴史》,真實地記錄了隋、唐、宋三代琴的史料。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此時期的古琴不僅表現出一種懷舊的復古主義氣息,更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融合了大量的民間音樂,又以“楚漢舊聲”的歷史傳承,使得古琴音樂並沒有湮沒在百家齊放的芸芸樂器中,而是細水長流,起伏波動的持續發展。

明代的傳承

古琴在明代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古琴音樂在官宦與士大夫文人等高階階層中廣為流傳,呈現出繼承舊制,又不斷推陳出新的風氣。當時的文人之間提倡琴學,將之前傳承下來的琴曲與民間流傳的曲目編纂成譜,這對後人研究古琴音樂帶來極大的價值。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便為明朝出色的琴家,他負責編纂的《神奇秘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琴譜,對於後世研究隋唐宋元朝代古琴藝術和樂理的流變都具有極高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

著名琴家冷謙所著《琴聲十六法》,體現了古琴的美學思想、演奏技巧和藝術表現等形式,表明了明代的文人在古琴藝術的審美觀念上推動了琴樂的發展。

古代各時期的古琴傳承

在古代,古琴被稱之為“君子之器”,象徵著正德,更有“文人琴”的說法,因此古代文人喜愛古琴與琴不可分,就是因為看重古琴所代表的德行與操守,所以才有“君子之側,必左琴右書”之說。

始於先秦時期直至現代社會,古琴與文人都有著難以分割不解之緣,古琴薰陶文人士子,一代代的傳承和發展,文人又透過古琴樂理來抒發情懷和豐富精神內涵,古琴與文人的相互緊密聯絡,共同促進了歷史文化的繁榮發展。

Tags:古琴文人傳承時期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