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封面評論 |“陪診師”成網紅職業,謹防入行變入坑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3-01-24

簡介一個基本的前提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提高就醫便利度”乃是大勢所趨,醫院系統以此為主旨的一系列改造所帶來的“邊際改善”,很可能會抑制公眾關於“陪診師”的需求

職業陪診師怎麼入行

封面評論 |“陪診師”成網紅職業,謹防入行變入坑

蔣璟璟

你有過一個人看病的經歷嗎?其實,對於一些人來說,獨自看病不僅僅是孤獨,有時候更是無助。殘障人士、獨自在外地工作的青年、獨自帶娃的寶媽等社會群體,潛藏了巨大的就醫陪伴需求,也因此催生了一個新興職業—“陪診師”。他們代患者預約、取號、取報告、幫忙開藥跑腿,也陪患者候診、檢查……網上可以看到很多人把它包裝成錢且自由的新興職業。而有從業者就透露,“整體收入並不太好,全職陪診師不能解決溫飽問題”。(中國經濟週刊)

就如同很多新興職業一樣,“陪診師”也被賦予了一層神秘色彩和瑰麗想象。動輒“月入過往”的江湖傳說,激勵著不少蠢蠢欲動、趨之若鶩想入行。隔著一層,總是看不真切。被真假難辨的高收入傳聞激勵而倉促從業,而不深思這一職業的存在邏輯、壁壘門檻以及供需關係,很多時候註定是會大失所望的。

所謂的“陪診師”,其商業模式的核心,概而言之無非就是透過提高醫患銜接效率、改善就醫體驗,來獲取服務回報。乍聽起來,這套邏輯似乎是成立的。然而,細想下去,卻很容易發現“事情並不那麼簡單”。一個基本的前提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提高就醫便利度”乃是大勢所趨,醫院系統以此為主旨的一系列改造所帶來的“邊際改善”,很可能會抑制公眾關於“陪診師”的需求。

事實上,梳理陪診師所能提供的服務,諸如排隊、跑腿、取號、取報告等,基本毫無專業難度可言,這意味著其行業門檻極低,普通人只需稍加研究就可摸透。常識是,低壁壘的行業必然無法維持高溢價,隨著越來越多的後來者湧入這一賽道,行業薪酬水平有可能被迅速拉低。從現實來看,已有不少護士、護工、黃牛轉行當陪診員,這些群體本身就有相關工作經驗,他們想必比那些完全半路出家的小白,顯然更具優勢。

在人口紅利並未完全消弭的當下,任何一個低門檻的新興行業,都有可能快速變成一個“充分競爭”之下供給過剩的行當。先入者摸著石頭過河,後來人前赴後繼湧入。在這其中,最是賺得盆滿缽滿的,也許又是那些嗅覺敏銳利用資訊不對稱開班授課、數錢發“證”的培訓機構了。培訓“陪診師”當然能賺錢,而“陪診師”本身卻並非如此。避免陷入新職業背後的老套路,才可避免入行成入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Tags:診師職業報料就醫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