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對居民實施生態補償,北京2035年全面建立完善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由 北京商報 發表于 藝術2023-01-20

簡介據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園林綠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密雲區聯合清華大學專家團隊探索開展生態產品認證,建立生態產品質量追溯機制,打造生態產品品牌,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增值

產品價值包括幾個部分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 陸珊珊)1月6日,《北京市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釋出,其中提出到2035年,北京完善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建立,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基本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推動共同富裕新徵程上作出首都貢獻。其中,最佳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中提出,對主要提供生態產品地區的居民實施生態補償等任務。

什麼是生態產品?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在2022年4月聯合印發的《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規範(試行)》,生態產品是指生態系統為經濟活動和其他人類活動提供且被使用的貨物與服務貢獻,包括物質供給、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三類。

生態產品總值(GEP)指一定行政區域內各類生態系統在核算期內提供的所有生態產品的貨幣價值之和。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指出,GEP是對“無價”的各項生態系統服務的“有價化”,核算的是一本“生態賬”,可以更直觀地體現生態系統的價值,科學地衡量綠水青山可以轉化成多少金山銀山,為二者架起了“橋樑”,是一個對標、對話GDP的新概念。

在如何實現生態產品價值上,《實施方案》提出“1+4”的總體框架,即一個總體要求和夯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制度基礎、最佳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進機制、工作要求等四個方面,注重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政府路徑,穩妥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市場路徑。

具體而言,夯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制度基礎,既要編制生態產品目錄清單,摸清各類生態產品數量、質量等底數,也要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體系,尤其是符合首都特點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指標體系和技術規範,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定期釋出全市及分割槽生態產品總值核算結果。同時,《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完成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培育生態產品經營及生態資源權益交易企業,培育生態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等任務。

市民感受更直接的最佳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上,《實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以生態產品總值核算結果為依據的市級生態保護補償轉移支付制度,最佳化生態公益崗位設定,對主要提供生態產品地區的居民實施生態補償等任務。

同時,提出探索GEP和GDP跨區交換補償機制,逐步拓展新增碳匯抵扣、生態產品總值考核目標等跨區橫向補償的標的物,完善京冀密雲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北京市密雲區便是一個典型案例。據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園林綠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密雲區聯合清華大學專家團隊探索開展生態產品認證,建立生態產品質量追溯機制,打造生態產品品牌,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增值。目前已編制生態產品認證體系規則框架初稿和密雲區特色生態產品名目目錄,初步建立物質產品、調節服務及文化服務三大類生態產品分級分類認證標準,並梳理了密雲區“中華蜂”“水庫魚”等生態產品增值案例。

“北京已經出臺地方標準《生態產品總值核算技術規範》。未來,我們將系統、全面開展全市及各區GEP核算,科學、客觀反映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及變化趨勢,並逐步探索核算結果在生態保護補償和績效考核評價中的應用。核算結果也可以為政府決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經營開發融資、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等提供技術支撐。相信該標準的實施,有利於全市進一步提高綠色發展水平,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Tags:生態產品核算補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