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地花鼓節】南縣地花鼓燒火調怎麼調首屆南縣地花鼓藝術節徽標徽標

由 大千我看 發表于 藝術2021-05-15

簡介這種人們在歲時節令表演的娛樂性色彩濃郁的地花鼓歌舞音樂,在山歌、田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其它遊藝形式的發展,承載了洞庭湖地域獨有的民間文化藝術價值

地花鼓燒火調怎麼調

話說南縣地花鼓

首屆南縣地花鼓藝術節徽標

話說南縣地花鼓

南縣地花鼓隨時可在田間地頭演出

話說南縣地花鼓

南縣地花鼓的男女角色

話說南縣地花鼓

南縣地花鼓節目之一

話說南縣地花鼓

南縣地花鼓藝術節現場

話說南縣地花鼓

南縣地花鼓80餘歲的傳人楊梓貴(男)

話說南縣地花鼓

南縣地花鼓節目

湘楚文化覆蓋的洞庭湖地區,有著數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南縣地域,就處在洞庭湖腹地。這裡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地花鼓。

說到地花鼓,必須首先對它產生的這片土地,作一些追溯。南縣地域,它建治不過120年左右,但它在建治前,是早就存在了的。大家知道南縣地域的建治,是由華容、安鄉、沅江、岳陽、漢壽、常德等縣市劃撥而成,而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還是以華容西鄉宋田山區域為基礎。這片區域,最早屬三苗之地,後屬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地域,秦置潺陵縣,包含今安鄉、公安、華容、石首、南縣等地。當時此地域為平原沼澤景觀,但佈滿了人類生活的足跡。我們從南縣麻河口鎮的南湖和金盆鎮的南京湖這兩處已被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可以看到佐證的事實。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商周時期的塗家臺遺址,以及稍後各朝各代的有關出土的文化遺址,都可以說明當時的人類生活史實。從古洞庭湖平原到小洞庭湖再到大洞庭湖、繼而再到小洞庭湖的滄桑變化之中,南縣地域潮起潮落,成為有利於農林牧副漁生長的環境,變成了人們的家園。而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的人們,或是擇景而居,或是逃荒落籍,或是趨利就墾,或是避戰求安,總之,大多數的人們還是出於生活的需要而來到這裡繁衍生息。這片地域,自從東漢時期起,就有吳、胡、竺、李、嚴等姓氏遷入,而在宋、元、明、清、民國之後,塗段孟等百餘姓氏先後進入洞庭湖淤洲墾殖,從而帶來了南縣這片地域的繁榮發展和欣欣向榮,也正是湘楚文化和民風民俗,陶冶了聚集的人們的生活情操。因為各地遷入姓氏的民風習俗,在湘楚文化的大背景下日益融合相生,使湘楚文化傳統得到了繼承發展,為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提供了堅實的群眾生活基礎。

當然,說到地花鼓,我們還必須提到在這片地域上所產生的其他藝術形式。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有著醇釅的民風習俗。“風俗淳厚,居民耕讀陶漁而外,無所事事,勤勞樸實,儼有太古遺風”(《南縣鄉土筆記》)。自從洞庭湖逐漸萎縮後祼露出自然灘塗,外來移民中的民間藝人與土著民間藝人逐漸融洽,在漢劇、京劇、湘劇、木偶、曲藝、雜技、皮影等劇種的影響下,興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花鼓熱潮,一些農民和手工業者,逢年過節自娛自樂,從而逐漸形成了“農忙務農,農閒演出”的地花鼓民間舞蹈藝術。人們創造和享受著自己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春社、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臘八節、小年、除夕等。而正月初一的春節,就開始了送財神、贊土地、打三棒鼓、打漁鼓等形式,送財送賀送喜,以及玩龍燈花鼓。當元宵節來臨時,更是通宵達旦地熱鬧歡度。在生產、生活和社會交往的其他場合中,人們大都是“嗟嘆之不足”而用以表情達意或敘事、詠物、抒懷地詠唱民歌民謠。這裡產生的號子、山歌、田歌,以及小調等,是豐富多彩的。也正是因為有著多種姊妹藝術的產生和共存,促進了小調的發展。小調分為演唱小調和歌舞性小調。歌舞性小調即花燈,它是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花鼓。它包括弦子花鼓(又稱文花鼓)和嗩吶花鼓(也稱武花鼓)。最早發軔於唐代,發展於明、清,成熟於清末,以業餘、小型演唱為生。演出多為一旦一醜,扮成一對情人或一對夫妻,表演的內容即人們生活中的身邊事,大多為勞動和愛情生活故事。這種人們在歲時節令表演的娛樂性色彩濃郁的地花鼓歌舞音樂,在山歌、田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其它遊藝形式的發展,承載了洞庭湖地域獨有的民間文化藝術價值。特別是有據可考的最早組建的地花鼓戲班子,是縣域內藝人王三樂於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組建的得勝班,清末時期他還組建了同樂班,並挺進長沙城區進行演出,促進了湖南花鼓戲的成長和發展,為湖南戲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南縣地花鼓,它有五種表演形式,即:對子地花鼓、竹馬地花鼓、圍龍地花鼓、蚌殼地花鼓、板凳龍地花鼓。蚌殼地花鼓——,由一人持竹織蚌殼張合,一旦一醜在殼前表演。旦角由女演員裝扮,丑角由男演員裝扮。丑角時而扮成鷸鳥,時而扮成撒網漁夫,均仿動物和勞動場面,無唱腔,只有音樂伴奏,場面詼諧幽默,引人笑樂。板凳龍地花鼓——,由一旦一醜兩人表演,有唱詞和音樂,大都是送喜送財之類,圍繞板凳演唱,雜夾板凳舞動等動作,有時丑旦二人持凳作龍頭龍尾狀,場面熱烈幽默,喜氣洋洋。對子地花鼓——,角色為一旦一醜。大多為男女愛情表演,二人載歌載舞,有《十二月望郎》、《採茶》、《插花》、《扇子調》等,注重用扇子和手帕來表達人物性格,人物演唱舞蹈大都互轉“窩子”。竹馬地花鼓——,由小旦小丑表演。丑角為武士打扮,手持馬鞍,或肩背腰挎馬,表演程式上有走八字步,挽雲手等。亦可有三五匹竹馬或更多竹馬結隊表演,場面威武熱鬧。圍龍地花鼓——,由草龍或布龍圍起來,旦醜表演與對子地花鼓略不同,進門有“送財”,出門有“辭東”等。有戲珠、起井、盤柱、頂蝴蝶、睡羅漢等,場面宏大,熱鬧喜慶,吉祥和諧。這些表演不拘場地,不需舞臺,豐富靈活,程式規範。

地花鼓的表演形式大多為一旦一醜,也有兩旦一醜演出的等。小丑化成“小花臉”,在鼻子上劃一直白的,兩眼上各劃一道白的,看起來好像“小”字,也有在額和鼻樑交接處,劃上三道橫的“三花臉”。一般穿馬衣馬褲,頭載它帽,手舞花扇。小旦化粉裝,身穿綵衣彩褲,梳蝴蝶頭,結一條大辮子,頭上插花,或戴鳳冠,手裡使用手帕和花扇,表演時一手舞扇,一手舞帕。地花鼓演出時,使用鑼、鈸、小鑼、大筒、嗩吶、笛子等樂器伴奏。

地花鼓曲牌很多,表現的內容也豐富多彩。1980年8月益陽地區編印的《中國民歌整合——益陽地區分卷》第三冊“地花鼓”集中,收有當時全地區的地花鼓313篇,其中南縣21篇。雖然收入的南縣地花鼓曲目不足其十分之一,但篇篇都可以算得上是精品。像《送財》這個地花鼓曲牌,南縣就有三種。如第一種《送財》,有12段,例舉第一段:“正呀月裡個裡呀來呀好呀好送財呀,天官賜富我的乖乖,送喜那個又送財,送喜又送財呀”;第二種《送財》,有4段,例舉第一段:“敲鑼打鼓衣喲,走進門來啊喂,歡天喜地嘛呀喂呀送財神哪呀合呀”;第三種《送財》,有3段(一句為一段),例舉全篇如下:“一條黃龍搭過啊街哪衣啊衣啊衣啊,他家轉到你家吔來咧咳。他家送起千年哪寶哪衣啊衣啊衣呀,你家又送萬哪年財咧咳,你家又送萬啊年財咧咳。千年寶來萬年哪財衣啊衣啊衣呀,他家轉到你家吔來咧咳,他家轉到你家吔來咧咳。”《送財》在縣內蒐集整理的100多篇地花鼓中,可以算得是主打曲牌,其調子熱烈優美,內容豐富多彩,表現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嚮往和幸福憧憬。

湘楚文化是建立在水稻農業基礎上的,是楚民族在歷史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地花鼓這種民間舞蹈藝術形式,表現了洞庭湖地域人們的人生內容、世象百態,演繹了民情的變幻風雲,嘆詠了民俗的眷情戀歌。地花鼓,是擷取生活裡廣袤無垠、瞬息萬變中的某個側面或斷面,反映社會的現實。南縣地域內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血脈,既滋潤了洞庭湖畔的淳厚民風,也造就了灑脫輕靈的獨特風情。地花鼓就誕生在淳樸的民俗與誠實的民風之中。地花鼓充滿著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鄉土是農耕文明的環境基礎,鄉土社會總是相對寧靜、淳樸、和諧的。濃重的鄉土氣息和厚重的地方色彩,是地花鼓的自然社會特徵。地花鼓所表現的都是具有土氣息、泥滋味的人物形象。地花鼓表現的內容,都是鄉土敘事藝術的反映。具有地域特色的地花鼓,同時也能反映出人物形象、時代、思想、藝術的特徵。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和淳厚的民風中,地花鼓有了汲之不盡的甘醇源泉。因此,洞庭湖周邊地區有著形形色色的地花鼓。地花鼓不是南縣地域的“獨有”,而是南縣地域文化的特產,率先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了傳承和保護的民間舞蹈藝術。由此,也透露了洞庭湖畔南縣人民的聰明才智。

Tags:地花鼓南縣地域洞庭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