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蘇東坡到底為什麼打下大獄?這個歷史教訓必須牢記

由 荊石國學 發表于 藝術2023-01-17

簡介“烏臺詩案”的另一個原因,應該說是主要原因,還是北宋時期的一場革新與保守兩派之間的鬥爭,由於蘇東坡不贊成急於改革,所以他的詩文中也時常出現一些不滿的文字,新革派對他的言行非常反感,所以總在尋找機會除掉他,當時革新派首要人物是王安石,也就是有

蘇軾烏臺詩案為什麼被抓

在北宋元豐三年即1080年,這一年發生了一樁文字獄案,大文人蘇東坡被打入大獄,這就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烏臺詩案”。蘇東坡被打下大獄其原因究竟為何?關於這個案子的史料和傳說有很多,但主要還是一樁以詩文為導火索的文字獄案,不過起因沒有這麼簡單,我們還是慢慢道來。

蘇東坡到底為什麼打下大獄?這個歷史教訓必須牢記

想必大家都認識蘇東坡,這裡對他作個簡單介紹,以便展開下文。蘇東坡生於1037年1月8日,卒於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四川省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1057年嘉祐二年,蘇東坡進士及第,宋神宗時他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其詞開豪放一派,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蘇東坡到底為什麼打下大獄?這個歷史教訓必須牢記

“烏臺詩案”,有關他下獄的傳說很多,有人說是他遭人陷害,有人說是派別之爭,有人說是北宋年間的一場文字獄,但結果是蘇軾被抓進烏臺,被關在大獄4個月。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官署內遍植柏樹,又稱“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案由是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東坡。

蘇東坡到底為什麼打下大獄?這個歷史教訓必須牢記

1079年北宋元豐二年,四十三歲的蘇東坡被調為湖州知州。蘇東坡上任後給皇帝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東坡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逮捕的理由就是那封《湖州謝表》中有對朝政不滿。蘇東坡是詩人,筆端常常會帶有感情,那怕是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庭,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朝庭,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新黨的這些人還從蘇東坡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以此作為罪證。蘇東坡的詩歌確實有些對時政不滿,包括變法過程中的問題。這個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臺獄受審。

蘇東坡到底為什麼打下大獄?這個歷史教訓必須牢記

“烏臺詩案”的另一個原因,應該說是主要原因,還是北宋時期的一場革新與保守兩派之間的鬥爭,由於蘇東坡不贊成急於改革,所以他的詩文中也時常出現一些不滿的文字,新革派對他的言行非常反感,所以總在尋找機會除掉他,當時革新派首要人物是王安石,也就是有人說的所謂的新黨要置蘇東坡於死地,不過,是王安石在整治他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為什麼呢,因為發生烏臺詩案時,王安石以歸退三年了,如果要整蘇東坡,他在位不整治他,非要等他離職後呢,還有蘇下獄后王安石積極營救。

在救援蘇東坡中,不但與蘇東坡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新黨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東坡。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東坡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所以說是王安石加害蘇東坡事是不正解的,不過“烏臺詩案”的製造者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歷來都被視為王安石的“朋黨”,他們都是王安石提拔的人、是王安石的助手、學生和繼承者,所以史上才有把責任全推到王安石身上的說法,所以 我們要正解地看待這個問題。

蘇東坡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他能保住性命的另一個原因還有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是蘇東坡一生的轉折點,蘇東坡被貶到黃州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同時蘇東坡還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這時起的。

從”烏臺詩案“中我們受到了教育,”烏臺詩案“本是一件平常的事,就被企圖加害於他的人抓到了把柄,陷些丟了性命。由此,我們看到了官場險惡外,更讓我們知道做一個文人官員,言詞要格外的小心,一定要記住這個歷史教訓。

Tags:蘇東坡烏臺詩王安石北宋新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