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日照東港藍莓“叩開”科技創新之門,突破種質資源壁壘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藝術2023-01-13

簡介東港區陳疃鎮黨委書記劉興華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從種苗研發到藍莓種植再到深加工、精深加工,我們將不斷提升藍莓產業附加值,打通全產業鏈條,讓一二三產業實現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藍莓什麼時候栽

本文轉自:人民網-山東頻道

雖是寒冬時節,日照市東港區陳疃鎮產學研基地創新中心實驗室卻暖意洋洋,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躍然呈現———一排排組培瓶整齊地擺放在無菌實驗室內,綠盈盈的藍莓幼苗生長在組培瓶中,彷彿襁褓中熟睡的嬰兒。

“種子就是市場,因此,從源頭育種,我們需要下足功夫。”陳疃鄉村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洪星說:“一直以來,咱們的藍莓品種都是從國外引進,但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這些品種面臨著日漸老化,即將被淘汰的困局。加快研發培育本土品種,是我們必須向前一步的選擇。”

也正如陳洪星所言,東港區陳疃鎮從未停止過對藍莓的研究。透過科技賦能,其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與吉林農大等20多家高校院所開展深入合作,集中力量攻克藍莓“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著力突破種質資源壁壘。2022年,選育了8個本地藍莓新品種,作為下一步種植的首推品種。

“相較於傳統品種,新研發的品種不僅在口感、儲存時間上比其它藍莓品種更勝一籌,每公斤價格預計增加20%。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新研發的8個品種,是完完全全的‘本土研發’,待申報成功後,將在市場中贏得更多的話語權。”陳洪星闡釋。

鄉村產業發展離不開高精尖的科技助力。時下的東港區陳疃鎮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從藍莓的育種組培、智慧種植到深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條,無不享受著科技帶來的福利。強有力的“科技引擎”正推動藍莓產業發展振興。

在東港區陳疃鎮的一處溫室大棚內,已經潛心鑽研、紮根藍莓培育18年的李春雷和工作人員正在給藍莓樹澆水、修剪病枝枯枝,這些藍莓種苗是東港區陳疃鎮正在嘗試培育的新種苗。

“從事選育新品種是個慢工細活,沒有耐心是不行的,十多年紮在這上面毫不誇張,因為一個新品從雜交育種到真正培育成功,一般得需要七八年的時間,最後才能將優質藍莓果送到老百姓家裡。”李春雷介紹。

在2022年3月,這裡又新栽培了200餘株藍莓新品種,經過觀察長勢、對比結果情況,已經陸續淘汰40餘株,果粒大、口感好、易儲存、適應性強的種苗最終勝出。

陳疃是“中國藍莓之鄉”,全鎮藍莓種植面積近2。8萬畝,年產鮮果8000噸,產值突破4億元。如今,在陳疃,還活躍著很多像李春雷一樣的“藍莓達人”,他們技術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其自身的不斷探索,更離不開各級相關主管部門、特別是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專家的長期指導。

在藍莓的栽培上,陳疃鎮不遺餘力地發揮高層次技術人才的作用,定期邀請中國著名藍莓種植研究專家李亞東等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指導,與省農科院劉慶忠團隊深入合作,更有博士常年紮根在溫室大棚內,對藍莓栽培進行研究指導。

而搭建的11個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8家星創天地、農科驛站等“雙創”平臺,以及引進的4家涉農高新技術企業,7名高層次人才,更是給藍莓產業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先進技術的應用,更是為藍莓產業發展照亮了前行之路。藍莓產業園區內95座標準冬暖式藍莓大棚,全部啟用了物聯網智慧平臺,棚內溫度、土壤溼度、溫度等資料,都可以透過感測器的方式上傳到平臺,管理員可以透過智慧平臺實時瞭解棚內的土壤和空氣的溫度。此外,透過藍莓物聯網資訊管理和指揮平臺,可以實現園區農業病情、蟲害、災情等資訊的快速掌握。

標準化、規範化的種植,讓藍莓從產量品質到果品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陳疃鎮乘勢而為,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采摘,消費者們不僅摘走了藍莓,更體驗了快樂。

產業越來越興旺,陳疃鎮的視野也越來越開闊。在藍莓產業發展路上,該鎮選擇巧乘數字化發展東風,“線上”全面加強與京東電商平臺合作,透過建設藍莓數字農場,藉助京東線上線下資源,進一步提升日照藍莓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線下”加大對新發地、百果園等市場門店的供應。透過“雁湖京品”區域農業產業數字化升級與農產品品牌戰略規劃等一系列建設舉措,不斷佈局推進集約化加工鏈條與品牌化營銷推廣……如今,北緯36度藍莓的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

東港區陳疃鎮黨委書記劉興華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從種苗研發到藍莓種植再到深加工、精深加工,我們將不斷提升藍莓產業附加值,打通全產業鏈條,讓一二三產業實現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史樹梅 李揚)

Tags:藍莓陳疃東港區品種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