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悅讀|《身體從未忘記》03

由 詠卿先生 發表于 藝術2023-01-05

簡介03人類的大腦會受早期經歷的影響,所以兒童時期的性虐待和身體的暴力虐待,會造成長大後的孩子出現持續自傷、自殺的行為

人格解體為什麼會嚴重

正文共:2699字 5圖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人類的大腦是由三層結構共同組成,分別是爬蟲腦、哺乳類腦和前額葉。爬蟲腦和哺乳類腦共同構成了我們的“情緒腦”,當它探測到周圍環境有異常狀況時,就會透過釋放大量的激素來提醒我們的注意,並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策。

我們的大腦如果想要有效地處理外界的威脅,就需要杏仁核和前額葉的共同配合;也就是在正常情況下,杏仁核在接收到危險訊號後,會讓身體做好戰鬥或逃跑的準備;而前額葉則會幫助我們恢復冷靜、並準確判斷面前的形勢。

但對於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的患者,他們的杏仁核和前額葉的功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他們來自五官的感覺被打散、形成了碎片,且深深地留在了他們的腦海中,最終造成了他們的表現為:情感解離和人格解體。

那麼,為什麼在遭受心理創傷後,會出現情感解離與人格解體兩種不同的表現行為呢?

01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日常生活中那些普通的記憶很容易就會被大腦遺忘,然而那些關於被人侮辱或傷害的記憶,則往往很難被忘記。

這是因為,當我們受到外界的刺激時,杏仁核會使大腦分泌腎上腺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然後由於前額葉的失靈,腎上腺素會將這些記憶牢牢地印在我們的大腦中,最終,腎上腺素系統因為不堪重負而徹底崩潰,於是形成了創傷性的記憶。

創傷性的記憶往往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大腦中,這些支離破碎的記憶一旦出現,便會讓我們的內心深處湧出一股深深的恐懼感。

悅讀|《身體從未忘記》03

就如前面案例中提到的車禍倖存者斯坦和退役軍人湯姆,他們就是典型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而車禍案例中的妻子烏特之所以會出現行動麻木、思維空白,以及大腦停止工作,追究其原因,和她小時候應對母親的嚴厲息息相關。

烏特9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她的母親情緒從此變得越來越惡劣。有時候,烏特發現她可以在母親向她吼叫的時候讓自己的大腦變得一片空白,以此來應對母親的暴怒。所以在35年後,當她被困在一輛撞毀的車上時,她的大腦便自動回到了她小時候的應對方式上——“她讓自己消失了”。

麻木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的另一面,很多人在受到創傷後,剛開始時都會像斯坦那樣,有爆發性的閃回,但之後他們會漸漸地變得感情麻木,他們不會打擾到任何人,但卻會一點一點地失去他們的未來。

悅讀|《身體從未忘記》03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依戀傾向。無論他們的父母是充滿關愛的,還是疏離的、遲鈍的,或是拒絕的、虐待的,孩子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都會建立起對父母的依戀方式。但這個依戀的性質,無論是安全的還是不安全的,都會極大地影響到他們的人生。

只是當孩子們長大後,安全依戀便會成為孩子們關係的模板,他們與養育者可靠、積極的反應經歷會幫助他們遠離恐懼和焦慮。

但是,如果他們在成長中遭受到了一些令他們難以承受的事件時,他們的自我控制系統就會崩潰。這也就是為什麼,受過虐待的孩子對聲音和麵部表情的改變會非常敏感,而且他們很容易處於戒備或受驚嚇的狀態。

作為孩子,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也無法理解他們父母的情緒變化和行為,所以他們只能讓自己去適應父母、依戀父母,即使恐懼的來源是他們的依戀物件,他們也會全心全意地忠誠於依戀物件。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

02

提到原生家庭,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的父母在生完孩子後,就把小孩交給了老人帶,自己則完全不管。

生孩子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件任務,完成了便是交差了。與此同時,如果孩子哭了鬧了,他們就會覺得很煩,甚至還會兇狠地責罵孩子。這其實也是一種人格障礙。

最終,這個孩子會因為從小與父母沒有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造成一輩子都可能沒法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

正常的依戀關係有三種模式,分別是:安全依戀、迴避依戀和焦慮依戀。

擁有安全依戀模式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會感到痛苦,他們會哭、會難過,但當父母回來後,他們就會很快地表現出愉快的心情,然後可以平靜下來繼續玩耍,這是孩子正常的表現狀況。

悅讀|《身體從未忘記》03

但是,迴避依戀模式和焦慮依戀模式則是兩種不安全的依戀方式。

迴避依戀就是孩子其實心裡很想跟父母在一起,但是卻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看起來就好像這個孩子不願意跟父母在一起一樣;而焦慮依戀則表現為,孩子一會兒大哭、一會兒在地上打滾,然後不斷地鬧事。

無論是迴避依戀模式還是焦慮依戀模式,最終都會給孩子帶來長期的沮喪和對母親的過度苛求。

這些在幼年時形成的依戀風格會持續到一個人的成年期,焦慮的兒童會變成焦慮的成年人,迴避的兒童則會成為迴避的成年人,他們不能感覺到自我和他人的感受。這就是情感解離的由來。

除此以外,孩子如果在童年時期遭遇到虐待、拋棄、性侵等傷害,那麼他們長大以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生活問題。有資料顯示,美國有1/4的孩子曾經被嚴重毆打,有1/8的孩子目睹過自己的母親被毆打。

如果孩子在童年的時候受到這樣的傷害,他自身分不清楚這事件到底是誰的錯,所以他只能放空自己當時的大腦,但這些創傷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會在他們心裡留下永遠的隱患,最終形成人格解體。

人格解體的主要特徵是:感覺迷失、不知所措和被拋棄感、與世界的失聯感;以及感到自我是不被愛的、空虛的,以及被困住的無助感。

作者在書中提到,他聽過羅伯特·安達醫生關於兒童時期不良經歷的研究報告。羅伯特·安達醫生在報告的過程中,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報告中指出,美國最為嚴重的和付出最高昂代價的公共健康問題是兒童虐待問題。

羅伯特計算出美國目前治療兒童虐待導致的支出,遠超過了治療癌症或者心臟病的支出。

悅讀|《身體從未忘記》03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能夠消滅兒童虐待,就能夠降低一半的抑鬱症發病率,同時也能降低2/3的酒精濫用問題和3/4的自殺、注射毒品以及家庭暴力問題,並且還可以極大地提高人們的工作表現,降低監管的需求。

03

人類的大腦會受早期經歷的影響,所以兒童時期的性虐待和身體的暴力虐待,會造成長大後的孩子出現持續自傷、自殺的行為。

15歲的拉丁裔女孩瑪利亞從小生長在寄養家庭,她從8歲開始,就不停地輾轉於20個不同的寄養家庭;她經歷過性虐待、身體暴力虐待以及情感虐待。她眾多的醫療記錄對她的描述是:沉默、復仇心重、衝動、魯莽以及自殘。瑪利亞曾多次試圖自殺,同時每當別人靠近她時,她就會攻擊對方。

馬丁·泰歇爾博士曾在《科學美國人》中發表過一篇文章,提出兒童的早期虐待會對大腦發育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而且大腦也會受到早期經歷的塑造。

也就是說,虐待會令我們的大腦適應衝突,但代價卻是深刻、持續的傷痛。兒童虐待不是某一種可以“克服”的事情,很多情況下,這些被傷害的兒童不是被送進醫院,就是被送進福利機構或監獄,他們會被迫接受藥物治療,但最終往往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童年時候遭受過的傷害是最難治癒的。那麼,怎樣才能找到方法解決他們身上的問題,並幫助他們實現積極的生活方式呢?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的解讀。

Tags:依戀孩子虐待大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