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由 閱讀涼山 發表于 藝術2021-05-13

簡介2008年8月3日,彝族月琴音樂被列入涼山州第二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樂作舞是屬於紅河哪裡的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彝族主要分佈在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講彝族

令人驕傲的非遺文化

彝族火把節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涼山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太陽曆的第二個星迴節,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據歷史文獻記載,火把節有“以火色佔農”、“持火照田以祈年”、“攜照田塍,雲可避蟲”等含意。火把節是彝族眾多傳統節日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民族特色最為濃郁的盛大節日。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涼山彝族火把節是中國首批公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是中國十大民俗節日和四川十大名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2010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審批專案

”。

彝族摩爾秋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磨爾秋,被當地彝族稱為“格叢”,“格”彝語意玩耍,“從”彝語原意為獨木上行走,後來延伸為玩具之意。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它廣泛流傳於甘洛縣及其周邊的彝族地區,在彝族年慶活動期間開展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也是一項具有娛樂表演性質的傳統民俗。磨爾秋的產生與古代西南夷巫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磨爾秋無論男女老少均可上杆表演,可男子表演,也可女子表演;可男女成對錶演,也可男女混合表演;可一對一表演,也可二對二表演,甚至多人表演。

磨爾秋的勝負一般取決於雙方的蹬推技巧、旋轉速度、高度、耐力、有無暈落、杆上時間的長短、表演動作難度和姿態優美等競技規則。在比賽時,技藝嫻熟的表演者會做出吊手、翻坐等驚險動作,令觀者喝彩不斷,叫好不停,極具娛樂、觀賞價值。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2009 年 7 月 13 日,彝族磨爾秋被列入涼山州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朵樂荷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朵樂荷”是涼山彝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火把節中只限由女子集體表演的歌舞形式。彝語“朵”(朵樂)即火的意思,“荷”即歌頌、歌唱之意。

朵樂荷表演形式是由彝族姑娘們手撐金黃色的油傘,身穿節日盛裝,在火把場圍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圓圈,少則十數人,多則數十上百人,手牽彩巾,唱著傳統歌謠,一人領唱領舞,眾人重複合應,邊唱邊走,舞隊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德高望重的彝族老人就在其間挑選出火把節上的美女,這一表現總稱為“朵樂荷”。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朵樂荷”由來歷史久遠,涼山彝族傳說中“朵樂荷”最早是在狩獵時代,男人們打獵歸來,圍著火堆,婦女們跳舞相悅。這畫面極似青海大通出土彩陶盆上的舞人圖,那裡正是彝族源自的古氐羌之地。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2007 年 3 月 1 日,彝族朵樂荷被列入涼山州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婚俗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給彝族新娘裝扮

據彝文古典籍記載:遠古時代,彝族先民經歷了“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會,石爾俄特為尋找父親而歷經磨難,終於在茲尼石色的暗示下取妻生子,實現了“生子見父”的願望,彝族社會由此進入了“男娶女嫁”的父系社會時代。現今的彝族婚俗依然保留了許多古老民俗遺風。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背親抹鍋灰

彝族婚俗分佈於川滇黔桂廣大彝區,涼山作為全國最大的聚居區,保留最為完整。而美姑作為涼山的腹心地區,婚俗禮制相對來說最為完備、古樸。

彝族結締婚姻,實行嚴格的民族內婚、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姑舅表優婚和姨表不婚等制度,並保留著轉房、搶婚等形式。一樁婚姻的結締,需要一定的程式,即為婚前禮儀、結婚禮儀、婚後禮儀三部分,每種禮儀過程又有若干程式。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婚嫁現場潑水

不論從婚姻的締結,還是從婚禮過程和婚後行為關係,都包含著一系列的彝族文化制度。彝族婚姻的結締,不僅是一家一戶的個體行為,而且上升為整個家族、姻親、鄰居等相關聯的集體行為。其婚禮的過程就是一個集體民族認同與文化傳播與接受的過程。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送親隊伍

2009 年 7 月 13 日 ,彝族婚俗被列入涼山州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建築技藝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涼山彝族是農牧兼營的民族,村寨多坐落在高海拔的山區,瓦板房是他們典型的涼山彝族傳統民居建築。

瓦板房不甚高大,以木為主,屋內的柱、梁、橫杆均採用原木柱體,四壁或土或木,屋簷加斗拱,屋頂為“人字形”,上蓋雲杉木板,俗稱“瓦板”,加橫木壓石固定,雨水順杉木紋路而下,透氣通光。屋內板壁、屋簷、門楣、斗拱、窗上繪有色彩濃郁的日、月、星、花、草和動物圖案。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瓦板房建築的獨特性在於其精湛的“穿鬥式”技藝和民族風格濃郁的室內外雕飾工藝,這不僅是工藝技藝的展示,還是一個民族習俗的複合體。

房屋建造選料考究,工序複雜,工藝高超,沒有既定的施工圖紙,全憑工匠心中積澱的經驗來建造,且全結構不用一根釘子。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彝族瓦板房表現出了涼山彝人與大山、與森林休慼相關的樸素原始的建築美學觀。

彝族蘇尼舞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蘇尼是我國彝族的一種神職稱呼,蘇尼舞是彝族在祭祀時所跳的舞蹈。

彝族巫神文化分為巫祭兩大型別,其中祭類成了畢摩,巫類則演變為蘇尼。蘇尼伴隨歷史的變遷,逐漸演變為民間驅鬼治病的巫師,成為溝通人與神之間的“使者”,成了驅魔捉鬼、招魂引魄、占卜預言的“能手”。蘇尼巫術文化是涼山彝族原始宗教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蘇尼吞吃火炭

蘇尼作法事時透過搖擊羊皮鼓和帶動繫於鼓上的神鈴發出聲響來與自己的護法神“阿薩”溝通。

蘇尼的動作以鼓上的銅鈴聲、鼓內沙沙聲和鼓槌輕重緩急的敲擊聲,配合著剛勁、嫻熟而輕盈的舞步,配合全身的頭部、肩部、臀部、腳等在鼓點的指引下展開有節奏的動作,這種動律特徵形成的技藝,是一種十分精湛的民間舞蹈藝術。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蘇尼作法

2009 年 7 月 13 日,彝族蘇尼舞被列入涼山州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馬布音樂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馬布,又稱布惹,是彝族獨有的一種單簧氣鳴樂器。彝語“馬”為竹子,“布”為簧管,馬布即插上簧管的竹製氣鳴樂器。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馬布的結構和外觀均與小嗩吶相似,但管身不用木製而用竹管制成,哨子也不是雙簧而是單簧。管身多用一節上下通透的竹管制成。

馬布的音色清脆悠揚,富有田野風味。它的音色比小嗩吶圓潤柔和,非常接近西洋樂器雙簧管高音區的音色,並較之明亮。這種音色兼有嗩吶與雙簧管的特殊風味,彝家人把它比作蟬鳴,有一種秋聲秋色惹人醉的感覺。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2009 年 7 月 13 日,彝族馬布音樂被列入涼山州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月琴音樂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彝族月琴:彝語稱“弦子”、“庫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彈絃樂器。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省的彝族地區。彝族月琴是彝族人民歷史悠久的傳統樂器,早在宋代《樂書》中就有記載。

彝族月琴的音色悅耳、動聽,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豐滿。月琴演奏時,將琴斜抱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食指或執撥片彈撥琴絃發音。撥片用竹片、牛角片或骨片製成。用撥片彈奏的月琴,右手奏法以彈、挑、滾為主,有時也用撮、掃滾等,並有獨特效果的“刮品”技巧。左手則有按、顫、滑、吟等技法。用手指彈奏的月琴,還吸收了柳琴、琵琶等彈絃樂器的技巧。

彝族非遺文化:彝族火把節、樂作舞、紅河樂作舞、紅河樂作舞. . .

2008年8月3日,彝族月琴音樂被列入涼山州第二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整個彝族的非遺文化,遠遠不止這些。在這個民族民俗風情別具特色的地方,你一定也會感慨這個中華民族,感慨這個民族的美。

內容來源/ 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

Tags:彝族涼山月琴樂荷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