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故宮六百年|北京城的前三凸和後三靠

由 水部霖兒 發表于 藝術2022-12-05

簡介北京城內的,皇宮之南,有三個坐北朝南的“凸”字形建築佈局,為故宮的宏偉磅礴一層層推向了高潮

11月末的哈爾濱應該穿什麼

明代的北京城不僅僅有皇宮,還是由皇城、內城和外城組成。北京城的規劃也是以皇宮為中心,由一條從南至北的子午線作為中軸線貫穿北京城,作為全城的脊樑,因此北京城也是以這根線為中軸線,對稱展開。

這根對稱線從永定門至鐘樓長7。8公里,在這根中軸線上前有出,後有靠,左右對稱,為北京城的平衡對稱,結構肅穆,壯美和諧,高低錯落,描繪了一幅獨具一格的建築畫卷。

北京城內的,皇宮之南,有三個坐北朝南的“凸”字形建築佈局,為故宮的宏偉磅礴一層層推向了高潮。

第一個“凸”字形佈局,依皇宮南向城

牆而出,北依午門,經端門,南向承天門(天安門),左接皇家祭奠祖先的太廟(今勞動人民文

化宮),右接祭祀土地和五穀的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呈現第一個“凸”字形建築。體現了皇家對祖先的感恩,對自然的感恩,沒有祖先就沒有現在的自己,沒有土地和糧食就沒有生命。從社會倫理上看,是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從建築格局上看,突出帝王的至尊之位的同時,也·體現出君王的社會責任。

第二個“凸”字形佈局皇城向南而出,北靠承天門(天安門),中經大明門(清朝時叫大清門,現已毀),南至正陽門(前門),東有長安左門,右有長安右門,中間為御道,東西向有千步廊,紅牆封圍。紅牆外是“左文右武”的佈局,就是左邊是吏部、戶部、吏部等文臣辦公區,右邊是中軍、左軍、右軍等武將辦公區。透過中央政權集中辦公的形式,突出皇城的雄偉磅礴,進一步彰顯帝王之家的至尊氣勢。

第三個“凸”佈局依託內城向南凸出,從正陽門(前門)向南,到永定門,左側是天地壇(圜丘、天壇、大祀殿),右側是山川壇(先農壇、神祇壇、太歲殿)。這樣一組對應天與地、乾與坤的概念,進一步突出皇宮的雄偉和帝王的至尊之位,也表現了古人對天地對應,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

這三組“凸”字空間,左祖右社,左文右武,左天右地,將皇宮的宏偉氣勢一浪接一浪地推向高潮,更是為現代城市展開了開闊氣魄。

除了“凸”字空間,北京城在皇宮後側還有“三靠”。

第一“靠”是萬歲山,又叫煤山、景山。在皇宮北側堆土而成,形成43米的萬歲山,是皇宮的第一靠。後來清乾隆時期又修建起以萬春亭為中心的五亭,為萬歲山增添了秀麗景色同時,也為欣賞故宮美景提供了登高望遠的絕佳視角。

第二“靠”是鐘鼓樓,中軸線向北延伸8公里的鐘鼓樓,是皇宮雄偉氣勢的延續,形成了皇宮的第二靠。

第三“靠”是內城北城牆鄭重不開城門,守住北京城的尾端的宏偉,形成皇宮的第三靠。

北京城中軸線的三“凸”三“靠”啟示人們要持中守正,統觀全域性,左右平衡,前有去路,後有依靠,進退有度,穩定牢靠。坐落在中軸線的明清皇宮,在帝制的時代來看,是北京城的中心,是中華的中心,更是天下的中心。

故宮六百年|北京城的前三凸和後三靠

故宮第一“凸”

故宮六百年|北京城的前三凸和後三靠

故宮第二和第三“凸”以及三靠

故宮六百年|北京城的前三凸和後三靠

景山萬春亭看故宮全景

故宮六百年|北京城的前三凸和後三靠

故宮鳥瞰圖

故宮六百年|北京城的前三凸和後三靠

夕陽下的故宮

Tags:皇宮北京城故宮中軸線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