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戴望舒的“丁香情結”:活在自我世界中,一生都在分手中度過

由 北非北 發表于 藝術2022-12-04

簡介本來施絳年想分手,但是戴望舒以死相逼,後來沒辦法,施絳年同意訂婚,但是要戴望舒出國留學,有養家的能力後再結婚,戴望舒於是就出國留學了,他走後不久,那位施小姐便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了

丁香花般的姑娘代表什麼

戴望舒的“丁香情結”:活在自我世界中,一生都在分手中度過

戴望舒,每當看到他的名字便下意識地想起丁香花,那濃烈的香味讓人久久難忘。

戴望舒的詩歌《雨巷》就彷彿是一朵帶著雨滴的丁香花,清晰、靚麗,讓人過目不忘。

戴望舒在詩歌中說,希望自己遇到一位像丁香花一般的姑娘,不對,還是結著愁怨的姑娘,很難想象戴望舒心中的這位女子的形象。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戴望舒喜歡的是一個略帶內向的、多愁善感型別的姑娘,至少在詩歌中是這樣。

但是戴望舒在現實中的戀愛物件卻與詩歌中的人物完全相反,也許正是因為這,才導致他一生的愛情都以悲劇收場吧。

第一位喜歡的姑娘是戴望舒的初戀,名叫

施絳年。戴望舒去施家避難,遇到了這位施小姐,但是兩人在性格上差距太大,施小姐活潑開朗,戴望舒靦腆內向,而且當時戴望舒的臉上還留著疤痕,更是不討喜。

本來施絳年想分手,但是戴望舒以死相逼,後來沒辦法,施絳年同意訂婚,但是要戴望舒出國留學,有養家的能力後再結婚,戴望舒於是就出國留學了,他走後不久,那位施小姐便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了。

後來戴望舒得知此事後很是生氣,他回國後找到施絳年,狠狠打了對方一個耳光,然後登報解除了婚約。

至此,相戀8年的初戀結束,雖說是相戀,但是估計大部分還是戴望舒自己一個人的自作多情。

此時,戴望舒的朋友穆世英將自己的妹妹穆麗娟介紹給了他,這是一個比他小十二歲的女孩,單純可愛,渾身散發著朝氣,戴望舒被其魅力給迷住了,很快走出了分手的陰影。

他1935年5月和初戀分手,第二年就和穆麗娟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穆麗娟仰慕他的才華,他喜歡穆麗娟的秀麗和朝氣,按說兩個人應該是十分恩愛才是。

但是好景不長,和戴望舒結婚後的穆麗娟發現,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寫東西,不懂得關心別人,甚至都很少和妻子說話。

最後穆麗娟實在是忍無可忍,選擇和他分手,但是戴望舒卻死活不答應,一拖再拖,最後還是簽了離婚書。

戴望舒彷彿真的不怎麼會去挽回對方,他除了以死來威脅,別的什麼也不懂。

即使是最後一段婚姻,戴望舒也沒維護好,雖然他一直沒簽離婚書,但是妻子和喜歡的人一起走了,獨留他自己。

戴望舒一直期盼著遇到一個丁香花般的姑娘,但是他現實生活中的這幾個女孩,何嘗不是另外一種丁香花呢,只可惜戴望舒不是那個懂得惜花之人,再好的花到了他手裡,也是一種遺憾。

最後一樁婚姻結束後,戴望舒沒再結婚,他的生命也即將走到盡頭。

戴望舒的一生,充滿了悲劇性,他內向,但是內心又很想去愛,可是又不懂怎麼去愛,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即使再喜歡他的人,如果他自己不從內心接納對方,那麼任誰都會把感情給耗盡的。

或許真的像他在詩歌中說的那樣,他就適合略帶憂愁、多愁善感的姑娘,可惜他遇到的都是外向型女孩。

這只是原因之一,最大的問題還在他自己身上,面對那些失敗的婚姻,戴望舒 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只是一味地痛苦,或許他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問題的所在。

在戴望舒的身上,體現了一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他用文字表述出來的理想中的愛情模樣,與他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情生活截然不同,而他似乎只活在理想世界中。

有理想固然是好,但是更重要的還是顧及現實,畢竟柴米油鹽才是人生常態。

Tags:戴望舒穆麗娟丁香花施絳年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