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文化】兩漢文化發源地徐州周圍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封泥封泥

由 小軒說歷史 發表于 藝術2021-05-13

簡介在所有已發掘的楚王墓中,每座墓內都發現有300餘枚印有各種官職的印章和封泥

封泥是幹什麼的

江蘇徐州周圍的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墓中出土大量官印,以及印有官職的封泥;透過研究這些官印封泥,專家瞭解到漢朝時期朝廷官職等級制度;其中出土一枚“楚秘府印”;誰也不知道“秘府”是什麼官職;專家研究發現,它是專門為楚王服務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文化】兩漢文化發源地徐州周圍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封泥封泥

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徐州,在漢朝時期是其封國楚國的地界;這裡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在徐州周圍的大山,包括獅子山、北洞山、土山、繡球山、小龜山等等陸續出土了一批楚王墓;它們依山而鑿,建在半山腰的懸崖峭壁上;這十五座楚王墓儘管被盜過,但是其中仍然出土了大量令人震驚的寶物;

【文化】兩漢文化發源地徐州周圍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封泥封泥

獅子山楚王墓中出土一件十分珍貴、但是殘缺不全的金縷玉衣,玉衣由金絲串接多片質地輕薄、打磨完好的玉片而製成;金縷玉衣本來穿在楚王身上,古人相信它可以保護屍體不腐;如今被盜墓賊用力拉扯,金絲多被扯斷,玉片散落一地,就連楚王的骨骸也被整得七零八落;應該是由於楚王墓都建在地勢險要的半山腰,不容易來回行走,所以大量奇珍異寶才得以保留下來。

【文化】兩漢文化發源地徐州周圍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封泥封泥

在所有已發掘的楚王墓中,每座墓內都發現有300餘枚印有各種官職的印章和封泥;印章是銅質的,精緻小巧;封泥最初是實物或者木牘的封緘;當時間一長,木牘腐化之後,封泥就脫落,並儲存下來;透過研究這些印章和封泥,專家可以瞭解到漢代諸侯國的官級,朝廷的行政制度;透過史料我們可以知道,漢代中央機構設定和各個諸侯國相同;而漢代又繼承了秦代的制度;所以,研究對了解秦漢時期的朝廷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文化】兩漢文化發源地徐州周圍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封泥封泥

這些官印和封泥,除了史書上常見的“太史”、“太宰”、“太僕”等官職之外,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如北洞山楚王墓出土印有“楚宮司丞”的封泥;宮司,主要管理宮廷事務,有屬官為丞;獅子山漢墓出土“楚永巷印”的銅印,“永巷”是管理後宮的官吏;據《漢書·百官志》載,永巷一職由宦官擔任;土山漢墓出土印有“楚內官丞”的封泥;內官,與永巷一樣由宦官擔任;繡球山出土“楚時官印”、“食官監印”,“時官”是什麼官職呢?在小龜山M1號墓出土銅鼎上有“御食官”、“食官”字樣的封泥;專家研究,“時”是“食”的通假字,出土文物證明楚宮室內有專門負責楚王和其他高階貴族膳食的官員。

【文化】兩漢文化發源地徐州周圍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封泥封泥

東甸子翠屏山,第一代楚王,楚元王劉交墓中還出土一枚“楚秘府印”,“秘府”是什麼?在國內已發掘的漢墓中,均不見有這兩個字出現;難道它們也是通假字?比較常見的有“樂府”;樂府一職,主要工作是掌管宮廷的音樂,如後樓山M8號楚王墓出土的銅軫上有“司樂府”刻銘;“秘”會不會是“樂”的通假字呢?

【文化】兩漢文化發源地徐州周圍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封泥封泥

這個疑惑多年來一直在專家心裡打轉;直到最近,史學家發現一條漢代時期的文字記載,出自《漢書·藝文志》,迄孝武世,“於是建藏書之策, 置寫書之官, 下及諸子傳說, 皆充秘府。”這裡說,“秘府”是管理書籍和文字的官員;可見楚元王還是一位文雅之人;這與歷史記載相符,劉交愛好讀書,多才多藝;著有《元王詩》;所以,因應楚元王劉交愛好文字以及詩詞,才使楚國獨立設立“秘府”一職。

【參考資料:《漢書·藝文志》《漢書·百官志》

Tags:封泥楚王秘府出土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