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千古愛情124-“十年之約”杜牧風流過了頭?女孩到底有沒有負約?

由 樓蘭問情 發表于 藝術2021-12-13

簡介”杜牧其實並沒有忘,因為剛趕到湖州,他就趕緊探訪女孩的下落

杜牧野史是什麼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迷離揚州城,杜牧已經厭倦了。當尋尋覓覓,在茫茫人海中見到正直豆蔻年華的女孩,三十三歲的杜牧怦然心動了。但此時的他,需要為自己加冕,不然如何面對他那做宰相的爺爺?又該如向望子成龍的父親大人交待?

所以,十年之約之後,他選擇了繼續奮鬥。從觀察使幕、節度使幕到左補闕、史館修撰,從膳部員外郎、比部員外郎到黃州刺史、池州刺史,再升為吏部員外郎,宦海沉浮,歷盡了人世百態。

如果把帝國的大廈比喻成一部不停運轉的機器,杜牧就像一顆被拆來拆去進行修補的螺絲釘。如果僅僅是機器,也許還會更單純一些,起碼沒有無休止的黨同伐異,沒有無休止的蠅營狗苟。為了爭權奪利而相互傾軋的日子,杜牧受夠了,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鑑於此,杜牧連續三次上奏,請求自己外放湖州,在宰相周墀(chí)的斡旋下,唐宣宗終於答應了他的請求。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已四十七歲的杜牧,被任命為湖州刺史。

有這樣一個比喻,說時光像一個美少女,在低眉淺笑中,就將有些人,有些事,送到了光陰的另一面。當初的意氣風發,慢慢染上了無情的霜花;當初的信誓旦旦,也漸漸蛻變為泛黃的思緒,夾在歲月的書籤中,被拋在遺忘的角落。

從三十三歲到四十七歲,整整十四年過去了。雄姿英發的杜牧,風流倜儻的杜牧,不拘小節的杜牧,又被歲月削去了多少光華?

我們有很多疑惑,想問問詩人:你還記得十年之約嗎?如果記得,為什麼十四年後才任職湖州?如果你早已忘卻那次美麗的邂逅,又為何連續三次上奏,請求自己外放湖州?如果你忘了十年之約,那讓人家莫名其妙地等待十年,還下了聘禮,究竟是為了愛,還是僅僅為了好玩?你難道不知,自己近乎一廂情願的約定,會耽誤女孩多少青春的芳華?不知你去湖州上任的路上,會不會帶著刻骨的相思,深情地一聲自語:“心愛的女孩,你也在等我嗎?你還在等我嗎?”

杜牧其實並沒有忘,因為剛趕到湖州,他就趕緊探訪女孩的下落。尋覓了很久,終於有了訊息,不過絕不是他想要的:女孩出嫁三年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杜牧還是不甘心,一路尋訪,來到了女孩的夫家。當看到懷抱嬰兒的樸素農婦時,杜牧的心開始隱隱作痛:江畔絕美的小女孩,你就是眼前已經有兩個孩子的母親嗎?你讓我一見傾心的明眸善睞,都到哪兒去了?

他不敢相信,不願相信,但又不得不信。

不敢相信,是因為如此芳華的妙齡少女,怎麼似乎在轉瞬之間,就成為滄海桑田。轉一轉身,就成了天涯陌路!

不願相信,是因為詩人心中的那份美好,被眼前的無情徹底打碎了。那份失落,沉澱成了難以言說的苦澀!

不得不信,是因為眼前的農婦,的確就是當年江畔那位明豔如玉的少女!雖然眉宇之間,還依稀可見當年的影子,但一切再不能複製當初!

是啊,十四年過去了。不能怪女孩,誰讓自己不守約呢?誰讓自己沒有準時兌現承諾呢?僅僅一面之緣,人家就等了自己十年,這份情意,難道還不夠深嗎?而自己呢?為了利祿功名,像陀螺一樣,活在蠅營狗苟的世情之鞭中,難道真的值得嗎?

他後悔,他自責,他痛苦,他嘆息!

正是在這樣的場景之下,杜牧的詩情開始不可遏制地迸發,滿懷悲愴低吟出《嘆花》: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蔭子滿枝。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這首詩處處在用“比”的手法。未開之花比喻妙齡少女, 花狼藉、綠葉成蔭子滿枝比喻少女結婚生子。春盡花謝、落紅成泥,詩人錯過了美好的大好春光,只剩無可奈何、自怨自艾、惋惜懊悔之情,供自己細細品嚐,也供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共鳴。

有人說,杜牧風流地過了頭,終於吃到了苦頭,也算是因果報應,屢試不爽。我想說,風流已然成為杜牧基因的一部分,就像李白如果不浪漫,杜甫如果不現實,就很難成就其偉大一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不知滾滾紅塵裡,有多少擦肩而過的念念不忘,有多少一見鍾情的綿綿相思,又有多少可遇而不可求的無奈呢!

千古愛情124-“十年之約”杜牧風流過了頭?女孩到底有沒有負約?

Tags:杜牧湖州女孩比喻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