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由 美術史知識大全 發表于 藝術2021-12-07

簡介羅丹被請來為此次作紀念性的雕塑,他按照英國的編年史家法薩特所描繪的樣子,塑造了一群身穿麻布衣服、手捧鑰匙的義民羅丹這套《加萊義民》的創作手法,是先塑造出裸體習作,再將其套上衣服浸泡進石膏水中獲取衣紋的處理手法,這樣處理一方面人物的形體動作顯

歐米哀爾是什麼審美型別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國著名雕塑家。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1840年11月12日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它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援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姐姐瑪麗靠自己掙得的工錢來供給他食宿費,因此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

羅丹進的美術工藝學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寵幸的畫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建立的,學生在這裡學習裝幀藝術和製圖。在這裡他遇到了終生敬仰的啟蒙老師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個普通的美術教員,但他一開始就鼓勵羅丹忠實於真正的藝術感覺,而不要按照學院派的教條去循規蹈矩。也許正是這種教導影響了羅丹的一生。在此期間,他常去盧浮宮臨摹大師的名畫。由於買不起油畫顏料,羅丹轉到了雕塑班,並從此愛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紹他到當時法國著名的動物雕塑家巴耶(Barye 1796~1875)那裡去學習,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礎訓練。在渡過三年艱苦而勤奮的學習時間後,羅丹躊躇滿志,準備投考巴黎美術學院。勒考克把羅丹介紹給當時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讓他做為推薦人在羅丹的入學申請書上簽字,但這也沒用,羅丹落選了。第二年依然落選。第三年,一個老邁的主持人在羅丹的名字旁邊乾脆寫上:“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系浪費。”就這樣,未來的歐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術學院永遠拒之門外。這對渴望成為雕塑家的年輕的羅丹,是一個沉重打擊。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青銅時代》創作於1876-1877年,現位於法國盧森堡公園。

這是羅丹用了18個月的時間雕塑的男人體。模特是年輕士兵。羅丹最初把它命名為“被征服者”。後來範·拉斯布林鼓勵他,建議羅丹把那根棍子取消,並改名為《青銅時代》。應該說這個名字是很貼切的,它重新為雕像賦予了深意。它表現了人類從原始社會中過渡到青銅時代,它象徵著“人類黎明”或“人類的覺醒”。羅丹真實地塑造了一個勻稱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體,他的體態非常自然生動,左腿支撐全身,右腿稍彎曲,腳趾微微著地。左手好似持杖,右臂舉起,手扶在頭頂,使軀幹和四肢的肌肉隨之發生起伏變化。他的頭微向後仰,雙目合閉,好似即將從夢中醒來。整個姿態和麵部表情十分和諧,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脫一切束縛,開始發出內在的力量。全身的輪廓結構不僅均勻、完美,並體現了精確的解剖知識。

在展覽會上,《青銅時代》被評論界認為是用人體澆鑄而成的,一時間羅丹成了下流的騙子。羅丹向美術院提出抗議,美術院則派了五名雕塑家組成的評審團來到羅丹的工作室。羅丹沒有參照任何模特兒,當眾塑造了一個男性裸體。在這個即興創作的人像上,羅丹令人無可懷疑地表現了他那精確的解剖知識和卓越的雕塑技巧,它無言地擊敗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攻擊。

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羅丹心愛的姐姐瑪麗因失戀而入修道院了,兩年之後, 她柔弱的精神和肉體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羅丹的精神在這雙重打擊下徹底崩潰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當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羅丹強健的肉體供給他源源不斷的慾望,其中創造慾望在一顆藝術家的心中燃起了難以遏制的火焰,使對上帝和藝術同樣虔誠的羅丹陷入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達的修道院院長埃瑪爾,從羅丹受壓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創造條件讓羅丹有機會去畫畫和雕刻。當他看到羅丹確有才氣後,就勸說羅丹還俗,去繼續其雕塑事業,“用藝術為上帝服務”。這樣鼓勵羅丹。羅丹用一顆被撫慰而充滿感激的心在修道院為埃瑪爾院長做了一件雕像,這件雕像顯示出23歲羅丹已經具備當一個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勁兒。

羅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邊,在他的幫助和支援下,開始了邊工作邊自學的奮鬥生涯。僱不起模特兒,他就請一個塌鼻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乞丐的醜陋使羅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損的臉上,有著人類所共有的愁苦和淒涼。他創作時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現,將其所要展現的思想內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藝術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語言,人們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內容要遠遠超過視覺感受。這一藝術思想正是大師米開朗基羅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經過三百多年後第一次在羅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現,並貫穿其一生,成為它們的靈魂和魅力的源泉。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塌鼻男人/傷鼻的男子》,1864年,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他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

羅丹有一個美麗的學生與助手卡米爾·克洛岱爾。她從19歲就進入羅丹的工作室,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他們之間的愛情與煩惱深深地折磨著藝術家與卡米爾本人。卡米爾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女雕刻家。羅丹與她相愛期間,創作了以“永恆”為主題的一系列雕塑作品,《永恆的春天》與《永恆的偶像》就是其中兩件代表作。這些作品也是羅丹與克洛岱爾愛情生活的反映。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永恆的偶像》,現收藏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卡米爾· 克洛岱爾的《沙恭達羅》

在克勞戴爾和羅丹的作品中,各有一尊一個男子跪在一個女子面前的雙鵰小像,那就是克洛岱爾的《沙恭達羅》和羅丹的《永恆的偶像》。它們彼此驚人地相似,但仔細去看,卻可以區別二者的差異,顯示了雕塑家各自不同視角里的愛與被愛。

克洛岱爾的《沙恭達羅》,跪在女子面前的男子,臉頰緊貼著愛人,雙手伸到女子的背後,緊緊擁抱著對方,惟恐失去所愛,仰起的臉充滿愛憐。而此時此刻,女子一手撫胸,一手垂搭在男子的肩下,全部身心已與他融為一體。猶如她所期望、渴求的專一的愛情。

而在羅丹的《永恆的偶像》中,女子像一尊女神,男子揹著雙手跪在她的腳前,輕輕地吻她的胸膛,傾倒於她,神情極盡虔誠與崇拜。兩件作品,一件是激情的,陶醉的,充滿人性的;一件淨化的,清醒的,充滿聖潔感的;兩件雕塑放在一起,也許昭示就是從1885年至1889年最真切的羅丹與克勞戴爾。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永恆的春天》創作於1882年,現存於法國巴黎羅丹博物館

羅丹用流暢、華美的線條塑造的一首充滿激情的愛情詩:用男女人體描繪人間最甜美的感情,春天的空氣清新撩人,花草樹木枝芽初發,年輕人愛的種子也在心中萌發,青銅質地的雕塑更為這種感情增添高貴。少年背倚石座,左手抓住石頭支撐身體,右手緊緊攬住少女的肩頭,他低頭深情吻著心中所愛,少女斜跪在地上仰首接受這份愛戀溫情,她身軀彷彿一彎明月,儘量向後彎伸,她完美的體態脫穎而出。這對戀人情緒熱烈,表達投入,一擁一抱,身體的拉伸呈現出激情的張力,他們不僅給春天帶來更新鮮的活力,實際上他們就是春天,他們的愛是永恆的春天。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吻》創作於1884-1886年,現藏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取材於但丁的《神曲》裡所描寫的弗朗切斯卡與保羅這一對情侶的愛情悲劇,羅丹取用這一題材以更加坦蕩的形式,塑造了兩個不顧一切世俗誹謗的情侶,在幽會中熱烈接吻的瞬間。 這件雕塑把雙人座像的下半部納入大理石整體之中,避免了腳的繁瑣而加強了坐像的整體感。以極為古典的寫實手法雕刻而成。他們起伏,細膩,優雅的肌體和姿態,引起了極為生動的光影效果。彷彿其內在的青春熱情與生命。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保羅與弗蘭切斯卡》 1887年 現藏於法國巴黎羅丹博物館

這件雕塑取材於但丁《神曲》(地獄篇)中佛蘭切斯卡與保羅的愛情悲劇。畫面上,佛蘭切斯卡與保羅出現在但丁與維吉爾眼前,他倆互相依偎、纏繞在一起,保羅右手扶著佛蘭切斯卡的臂部,頭向後仰,左手高舉掩著臉部,既表現出對情人的愛,又表現出由這種愛而生的悔恨、羞恥和痛不欲生之感。而佛蘭切斯卡則雙手緊緊勾住保羅的肩膀,眼睛閉著,有一種身心託付於他的情態,顯得十分纏綿和依戀,也表現出少女的單純、痴情。兩人的身軀漂浮在空中,顯得十分輕盈。在這幅畫中,畫家所注重的是人物內在的心理刻畫和幻影般的戲劇性效果。色彩的運用是古典主義的傳統手法,在褐色調中細膩地刻畫出人體肌膚的微妙變化。整幅畫面具有一種強烈情愛的感染力。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加萊義民》1884-1886年,現存法國加萊市。

《加萊義民》是羅丹應加萊市長德瓦佛蘭的邀請而製作的。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北部的加萊為英軍包圍。為了挽救全城百姓的生命,六位有聲望的市民被迫在脖子上套上繩子,將城市的鑰匙獻給英國國王。這幾位市民英勇犧牲的精神感動了整個城市,他們被市民奉為加萊的城市英雄。

羅丹被請來為此次作紀念性的雕塑,他按照英國的編年史家法薩特所描繪的樣子,塑造了一群身穿麻布衣服、手捧鑰匙的義民羅丹這套《加萊義民》的創作手法,是先塑造出裸體習作,再將其套上衣服浸泡進石膏水中獲取衣紋的處理手法,這樣處理一方面人物的形體動作顯得極為真實,一方面使這些英雄走向死亡時視死如歸、堅定不移的精神氣質呼之欲出。此外,衣服上下垂的直線條使人聯想到哥特式教堂的垂直建築,銅像上的光線感更強調了這一效果,給人一種中世紀葬禮的嚴肅和莊重感。

雕塑大師羅丹花了11年時間創作的這組群雕像《加萊義民》,在法國政府的限制下,僅複製了12尊。羅丹的原作被留在了加萊,其餘的,有的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也有的被英國政府買下來安放在英國國會大廈旁。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歐米哀爾》,青銅,創作於1885年

這是羅丹的代表作之一。根據法國詩人維龍的《美麗的歐米哀爾》一詩所創作的。雕塑刻畫了一個被歲月摧殘的妓女形象。歐米哀爾曾是個年輕美貌的妓女,在情場上風流一時,而今風光不再,不堪回首。在皺巴穢惡的瘦臉上,在各種畸形和殘缺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顯地展現出來。羅丹先生正是從又老又醜的妓女身上,挖掘出她內心世界的痛苦和靈魂深處的悲哀。丹盡情使用著造型的語言,大膽淋漓地描繪了一個衰老的生命 體。她只是一個接近生命終極的活脫脫的血肉之軀,帶著無盡的生活遺憾,在殘然的寂寞中無奈地等待喪鐘敲響。《歐米哀爾》至今被普遍評價為是一座在藝術上“化醜為美”的上乘佳作。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思想者》創作於1880—1900年,現收藏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是羅丹晚年最偉大的作品,也是羅丹耗費心力塑造的力作,堪稱羅丹個人藝術雕塑史上的里程碑。這是一個依據真實人物塑造的男子裸體雕塑,“他”左手握拳,右手扶頭,面孔昂起作思索狀,這是一個強勁而富有內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強烈的軀體,在一種極為痛苦狀的思考中劇烈地收縮著,緊皺的眉頭,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軀幹,彎曲的下肢,似乎人體的一切細節都在承受著一種無形的壓力,緊緊地向內收攏和拳縮。它不僅充分展示人體的剛健之美,而且蘊藏著深刻與永恆的精神,充滿了象徵的意喻,也融進了整個人類的精神實質。凝重而深刻的思想性,使整件作品呈現出動人的力量。這件作品將深刻的精神內涵與生動的人物形象融於一體,體現了羅丹雕塑藝術的個性特徵。其藝術力量是超越時空的,具有永恆的藝術意義。當年,列寧就曾對兩名要路過法國赴倫敦參加俄國社會民主黨黨代會的青年代表說,你們一定要去看看羅丹的《思想者》。於此可見一斑。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行走的人》創作於1877年,現藏於巴黎羅丹博物館藏

這件雕塑作品也是羅丹比較著名的作品。作品塑造的是一個大步向前走的姿態,雖然沒有手臂和頭部,但是卻能讓觀賞者感覺到作品中蘊涵的無窮動能,一人堅定地走在風雲叱吒的大氣裡。當然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一行走的動作的話,就會發現,這樣的動作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似乎違背了自然的規律,但是藝術本來就是自然的昇華,如果完全等同於自然的法則,那就不是藝術,那更不是羅丹的藝術。羅丹寫到:“這可是個行走的人啊!”脫離了動人的手臂和頭部,此處的聖若翰洗者失去了身份,僅存了一副動態的解刨結構。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巴爾扎克》

羅丹對巴爾扎克非常敬慕,十分樂意為他塑像。所以1891年法國文學家協會委託羅丹雕塑一尊巴爾扎克像時,他當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尋常的事業。”在羅丹10歲時,巴爾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閱讀、考察和研究,前後作了四十多件形象習作,著意刻畫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徵。雕刻家認為,創造形似的巴爾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慮的是他的熱情工作,他的艱難生活,他的不息的戰鬥,他的偉大的膽略和精神,我企圖表現所有這一切”羅丹塑造的巴爾扎克是個夜間漫步的形象。文豪習慣於夜間穿著睡衣工作,所以羅丹讓他披著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寬大的睡衣包裹著屹立的巨人。據說原來作的小稿中,巴爾扎克有一雙智慧的手。羅丹在徵求他的學生、助手布林德爾的意見時,布林德爾讚美地說:“他這雙手雕得太好了!”羅丹聽後拿起錘子就砸掉了這雙手,因為他怕這雙手過分突出而讓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現在人們看到的巴爾扎克,雙手被睡袍緊緊遮蓋,面部精神被突現了出來,在月光下好像獨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羅丹為什麼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

《地獄之門》

羅丹選中了文藝復興時期大詩人但丁的長詩《神曲》中的“地獄篇”,塑造了著名的、規模浩繁的《地獄之門》群雕門飾。這件紀念碑式的藝術品,共塑造186個

痛苦群體

,其中有幾尊形象後來發展成獨立的雕像,如《思想者》、《三個幽靈》、《接吻》等。作品的中心主題是透過“地獄篇”中“

從我這裡走進苦惱之城,從我這裡走進罪惡之淵,你們走進來的,把一切的希望拋在後面。”

的含義,用多結構形式,和象徵性構圖,及真實人物走型,綜合表達羅丹的哲學觀點,把近代文明罪惡都集中表現在“大門”之上,刻畫出為情慾、恐懼、痛苦、理想而爭鬥、並折磨著自己的形象,貫穿著希望、幻滅、死亡和痛苦等種種感情。

最頂上的是《三個幽靈》,他們站著,頭部互相接近,三隻手臂都指向下面的地獄,《思想者》的兩旁是一些輕罪人,漸下罪孽越來越大。下邊分兩扇門,一邊是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在走入地獄,一邊是想吃人肉的餓鬼,其餘部分包括地獄各色各樣的惡人、奸賊、暴君、淫妓等等。

羅丹的一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援的一生。但他始終以一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面對這一切。羅丹一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一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羅丹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手法。

Tags:羅丹雕塑藝術塑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