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寫下體恤百姓之詩句的他,竟然在為官後搜刮民脂?

由 阿梅娛樂人間 發表于 藝術2021-12-07

簡介可當他入朝為官之後,不僅沒有為百姓做過一丁點的事實,反而處處搜刮民脂、壓迫百姓,人設崩塌的他甚至私妓成群,終日尋歡作樂,對百姓施加嚴苛酷刑

何乃穿壁引其光

寫下體恤百姓之詩句的他,竟然在為官後搜刮民脂?

我們都知道鑿壁偷光的匡衡在當官任職的時候貪婪不知足。鑿壁偷光的故事最早出自於歷史筆記小說《西京雜記》——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匡衡從小家徒四壁,可他讀書學習卻是十分勤奮。但到了晚上,家裡沒有多餘的錢燃燈,所以匡衡在牆壁上鑿下一個洞,以便讓鄰居的燈光借洞口照進屋內。匡衡就藉著這點微弱的燈光努力讀書。

也許是窮怕了,匡衡變得貪汙不知足。公元前36年他擔任丞相,還被封樂安侯,食封31萬畝猶嫌不夠,非法貪汙4萬畝並不少錢財,最後被漢成帝貶為庶人,一生如夢。

寫下體恤百姓之詩句的他,竟然在為官後搜刮民脂?

寫下家喻戶曉的名詩名句的他,前期就是憂國憂民的人設,怎麼就成了搜刮民脂、臭名昭著的人呢?這個人就是李紳。我們非常熟悉李紳寫下的《憫農二首》其一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尤其是其二,幾乎每個人,甚至是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農村孩子都可以輕鬆背誦。憑藉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他得到了呂溫的賞識。

寫下體恤百姓之詩句的他,竟然在為官後搜刮民脂?

可當他入朝為官之後,不僅沒有為百姓做過一丁點的事實,反而處處搜刮民脂、壓迫百姓,人設崩塌的他甚至私妓成群,終日尋歡作樂,對百姓施加嚴苛酷刑。無數百姓無法忍受他的所作所為,紛紛渡江逃難。

李紳的人設前後差距為何如此巨大?也許《憫農二首》只是李紳透過科舉考試的工具罷了。不過《憫農二首》本身的情懷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畢竟“擇其善者而從之”嘛。

Tags:匡衡李紳人設二首鑿壁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