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由 盛弘 發表于 藝術2021-12-06

簡介當李自成的農民軍在山海關與清軍面對面作戰時,高下立判

多爾袞是什麼族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君主集權制度的皇權社會,肯定會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其統治,必然不可能長治久安,王朝也鮮有善終者。明朝中後期,小冰河期來臨,再加上出現了很多奇葩皇帝,導致宦官干政和東林黨亂政,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國家拿不出足夠的糧食賑濟災民,故而必定會引發農民起義。屋漏偏逢連夜雨,明朝面臨的不僅僅是此起彼伏的叛亂,

還有關外的後金(清)在虎視眈眈

。它在崇禎年間,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遇中。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一)、風起雲湧攪亂世,幾家歡喜幾家愁

孫傳庭去世以後,李自成再無對手,

於長安建立了大順政權

。中原板蕩,明朝再無能夠抵擋農民軍者。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浩浩蕩蕩的向北京進發。崇禎皇帝,號召各地勤王未果,煤山自縊,自此大明正式覆滅,而大順政權入主北京。

1。

指點江山擁北國,王業偏安在江南

“已,乃知帝后崩,自成命以宮扉載出,盛柳棺,置東華門外,百姓過者皆掩泣”。李自成還算頗有人情味的將領,他禮葬了朱由檢,還學著漢高祖那樣,約法三章,嚴令禁止士兵在北京城內燒殺搶掠。

不過農民軍畢竟是些散兵遊勇,就連李自成本人都有些居功自傲。他們天真的認為,與清朝作戰,那都是前朝之事,與自己無關。他們可以在京城,好好的享受一番,再向南進發,謀求大業。

雖然制定了軍規軍紀,但聽從者寥寥無幾。他們千不該,萬不該,

得罪吳三桂的家人

,還羞辱陳圓圓,為大順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反觀明朝,雖然崇禎皇帝自縊,但大明有兩個首都,另一個在南直隸。南京還保留著完整的官僚體系,就是怕有一天北方陷落,還能在南方與敵人劃江而治。

令李自成名聲大噪的就是那頓

"福祿宴"

,而福王的兒子朱由崧在承襲爵位後,於南京再度建立政權。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2。

彪悍遼東圖中原,以弱勝強奪江山

關外的清朝,正是主少國疑,

攝政王多爾袞把持朝政

,一切大事皆由其定奪。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以及作戰能力,都在李自成和朱由崧之上。但是,清軍的整體優勢要遜色於大順和南明。

首先,清國未入關以前,

所轄疆域不大

,而且在當時盡是生產水平低下的苦寒之地。而大順佔據著中原,南明則把持著長江以南。雖然都歷經禍患,但還是要比關外富饒的多。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其次,因為生產水平不高,氣候惡劣,所以

人數一直不多

。那麼,清軍的數量,也不會很多。雖然聯合了蒙古,滿蒙加起來軍隊也不過只有十萬餘眾。而南明的兵力,則號稱有四十萬之多。此外,在入主中原以後,漢人的排外心理,會致使其寸步難行。

"貴中華,而賤夷狄"

的心態,長久以來根深蒂固。不論是朱家的明朝,還是李家的大順,最起碼他們都是漢人的政權,不論誰上位,大家都不會有太大的異議。

清朝的滿洲人則不同

,在固有印象中他們仍然處於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那些自詡高貴之人,又怎會容忍他們凌駕於自己之上。

所以,清軍在佔領中國時,不如前兩者有優勢。它沒有地利,更沒有人和。但他們卻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其中有何原因?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二)、兵不在多,而在精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雖然滿洲的人數較少,但是戰鬥力十分強勁。以前的金國,雖然和他們不屬一支,但也是以少勝多的打垮了大遼,又

製造了靖康之難

,俘虜了徽欽二帝,將趙家人趕到了江南。

同樣都是從白山黑水間走出來的民族,滿洲也再度延續了輝煌。當初努爾哈赤的國號也叫作金,一來是為了名正言順;二來是想著自己的政權能和(前)金一樣,統一中原。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1。

散兵遊勇抵擋不住精銳鐵騎

領兵作戰軍隊數量多於敵人,自然是很大的優勢。不過手下之人倘若都是些酒囊飯袋,未經過系統的訓練,那這些人無異於“活靶子”。作為漁獵民族的滿洲人,他們自幼熟悉騎射,因為這是其謀生的手段,如果不諳此二項,恐怕就會凍死,餓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清國的軍隊雖然人數少,

但戰鬥力卻十分彪悍

。早在多爾袞開始攝政之前,清軍就已經打敗了林丹汗,收服了蒙古,還讓朝鮮對自己卑躬屈膝。而與明軍對峙時,明朝的九邊精銳幾乎全部陳列在關寧一線,就這樣還沒能打垮清軍,可見其戰鬥力有多麼強悍。

而農民軍遇到的大都是明朝的地方軍隊,並非精銳。如果不是清軍在關外鉗制著明朝的主力,想必農民軍早就已經被剿滅了。當李自成的農民軍在山海關與清軍面對面作戰時,高下立判。

在騎兵面前,農民軍絲毫不佔優勢,被敵人砍來砍去,所以才在一片石之戰中輸的如此慘烈。

沒有動員能力,經濟基礎,民心基礎的清朝

,能夠笑到最後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它擁有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騎兵部隊。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2。

團結一致才是獲勝關鍵

在三足鼎立之中,多爾袞並非最大贏家,而

是他背後的整個愛新覺羅家族,以及八旗子弟。

他是清軍的核心人物,所有人都緊密圍繞在他的周圍。雖然是順治皇帝在位,可他畢竟年幼,與母親孝莊太后相依為命,孤兒寡母的又能拿出什麼治國之策。

而多爾袞是替侄子,替祖宗,替後代打的江山。他在軍中的威望很高,手下都對他忠心耿耿。他能夠真正的做到,指哪裡,打哪裡。而南明的朱由崧,顯然沒有這麼好運。大臣們擁立他,完全是因為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弘光皇帝就如同傀儡一般,任人擺佈。而他手下的臣子們,

根本沒有意識到危機來臨

。國破家亡之際,仍然在不斷地挑起內鬥。就這樣的政權,它就算擁有再多的軍隊,再好的經濟基礎,又能如何。

清朝全國上下,同仇敵愾,誓要一統天下,可南明只顧著內鬥,就連提出要收復北方的勇氣都沒有。所以,朱由崧只堅持了一年,就慘遭俘虜。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三)、從關外殺出來的一匹黑馬

崇禎皇帝自縊之際,任憑誰也不會想到,最後竟然是清朝問鼎江山。未入關之前,其所轄的疆域貧瘠,人口稀少,甚至連自己的文字,都是太祖新造的,還不完整。可偏偏就是它,征服了那些原本輕視夷狄之人,又開創了康雍乾盛世。

1。

以漢制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當時的滿洲人文化水平普遍低

下,他們上陣打仗還行,但不擅長運籌帷幄。不過籠絡人心,可是他們的強項。當年皇太極禮賢下士,最終

招徠降了洪承疇

,讓清軍愈戰愈勇。入關以後的多爾袞,延續了哥哥的這項策略。

他擺出一副求賢若渴的態度,廣泛的招納那些士大夫還有文官武將。而崇禎皇帝在位期間,不得人心,他們自然願意為待遇更高的清朝效力。孫之獬,就是投降的大臣之一。而剃髮易服,也正是他向多爾袞提議的。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只要有了這些人的幫助,何愁不會奪得天下。在歷史的王朝更迭中,

明朝降清的將領是最多

的,甚至超過了宋朝降金,宋朝降元。可見,他們非常善於將劣勢轉變為優勢。既然不是中原正統,那就想方設法的將自己塑造成正統。

就像後來的康熙皇帝,還曾去南京拜謁過明太祖,也曾去過至聖先師生活過的曲阜。搖身一變,它由入侵者,成為了正統政權。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2。

清朝內部堅若磐石

因為人數少,所以管理起來很是方便。而且,多爾袞手下之人,除漢人外,鮮有飽讀詩書者,因此也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整個滿蒙,都以多爾袞為尊,皆聽從其調遣。而南明,自從弘光皇帝被俘虜以後,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遍地開花。

甚至,還出現了

兩王並立的局面

。朱家人和朱家人,打的不可開交。當時清軍在江南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而朱家的兩個藩王竟然打的不可開交,最終貽誤了戰機,被清軍個個擊破。那些小朝廷的內部,爭權奪利的現象也十分普遍。

權臣和武將們為了那一丁點的權力,想方設法的架空皇帝。他們根本就不是為了反清復明,而是

為了自己能夠趁機擴大勢力

,以後可好當個土皇帝。

清軍那邊鐵板一塊,

任何人都無法阻擋其南下的步伐

。最後其取得勝利,那也算是天命所歸。李自成的大順軍失敗,是因為沒有形成完整的架構,同時,戰鬥力薄弱;而南明失敗,則是因為無休止的內鬥。

三足鼎立中多爾袞並非大贏家,而是背後的愛新覺羅家族、八旗子弟

結語: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改變了兩個民族,三個政權的命運。本來各方面都處於弱勢的清軍,得以在廣闊天地中,大有作為。這其實也是國運的對賭,清朝正值國運上升期;而明朝氣數已盡;大順還沒來得及擁有國運,就被人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敗了。

參考文獻:

《明史》

《清史稿》

Tags:清軍南明明朝清朝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