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古代徽商的“賈而好儒”

由 平真史密 發表于 藝術2021-12-06

簡介由於“徽州中家以下皆無田可業”,於是徽州人外出經商以圖生計,這些在外經商的徽州人注重宗族的情感維繫,主張奉行以“三綱五常”為重要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遂成為徽商的情感起點和價值歸宿,也是支撐他們好儒立場的心理基礎

為什麼古代會出現徽商

徽商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商人群體,大部分來自包括歙、休寧、婺源、祁門、黟、績溪等六縣在內的徽州,主要經營食鹽、棉花、茶木、絲綢、瓷器、布匹、糧食、典當、文具、筆墨等日常生活用品,始終恪守“誠信為本、以義取利”的經營理念,與晉商、浙商、粵商共同構成中國古代四大商幫。

徽商在北宋時期開始孕育和萌發,於明代中晚期漸趨活躍日益興旺,到了明末清初時達到全盛臻於巔峰,無論是從業人數、活動範圍,還是經營領域、資本數額,當時都位居全國各商幫的首位,一度稱雄數百年。作為中國商界的一支勁旅,徽商自古以來不辭勞苦,行走天下,活動蹤跡幾乎遍及華夏各地,所謂“山陬海涯無所不至”,特別是在浙江、山東、江蘇、安徽、福建和江西等地,一直就有“無徽不成鎮”的說法,他們的行蹤甚至遠至日本、暹羅和東南亞各國,“無徽不成商”叫遍天下。

從1947年我國著名社會經濟史學家傅衣凌先生髮表《明代徽商考》一文開始,史學界對徽商的研究不斷升溫並漸趨成為一門顯學,迄今為止的眾多研究成果表明,“賈而好儒”是徽商的重要特色和主要價值追求。徽商們或者“先儒後賈”,或者“先賈后儒”,抑或“亦賈亦儒”,“賈”與“儒”的有機統一和高度融匯,是眾多徽商成為“儒商”的重要標誌。

在中國歷史發展程序中,皖南徽州經歷了三次規模較大的北方人口南遷運動,使原本人口稀少的皖南變得人稠地窄。徽州位於群峰林立、眾山屏列、嶺壑交錯的崇山峻嶺之中,在這種自然環境中,南下的北方移民於峰巒之間闢建宜居的村落,一俟遇到平緩地帶便聚合整個家族居住下來,正如清初學者趙吉士在《寄園寄所寄》一書中所說:“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絕無一雜姓攙入者。”一般情況下,在山落裡集聚居住的北方移民及其後代大都以姓氏作為聚族而居的原則,聚族而居久矣則形成了一個宗族,諸多大小不一的宗族就構成了徽州的宗族社會。

徽州人的宗族是以血緣關係作為紐帶,以對一個祖先的尊奉作為核心,透過家族成員的不斷疊加而逐步形成的。這種由家族成員疊加所建構起來的鄉村社群,與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結構的差序格局是相對應的。由於“徽州中家以下皆無田可業”,於是徽州人外出經商以圖生計,這些在外經商的徽州人注重宗族的情感維繫,主張奉行以“三綱五常”為重要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遂成為徽商的情感起點和價值歸宿,也是支撐他們好儒立場的心理基礎。

在漫長歲月中,當萬千徽商以好儒態度從事商業活動時,他們的行為深深根植於儒家倫理道德的認知體系中,所以他們便成為儒家思想在商業領域的倡領者和踐行者,他們的商業行為自然地表現出“賈而好儒”的趨向和表徵。一些家境優渥的徽商自幼就在私塾裡誦經讀史,系統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和薰陶,在他們外出經商之前就已經是飽讀詩書的儒生。由於“士而成功者十之一”,這些在科考路途上屢試不中的徽州學子只有選擇“棄儒從賈”,即“先儒後賈”“以儒服賈”,在經商中用心謀劃、精心籌算,善於洞察“盈虛之數”,勤於考量“進退存亡之道”,牟利頗豐獲益甚多。儘管徽商改穿“賈”服,轉換了身份,卻依然對儒學念念不忘,從表面上看他們似乎把精力放在經商事宜上,但其本質卻是“儒”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虔誠地以儒家思想來統攝自己的經商活動,以儒家道德倫理來規範自身的商業行為。

魏晉以後特別是唐朝“安史之亂”和南宋政權建立以降,北方和中原一些名門望族為了躲避戰亂紛紛舉家南遷,徽州由一處“騂剛而不化”的邊地,成為一個既是“以賈代耕”“寄命於商”的商業繁盛之區,又是一方“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文化興隆之鄉。傳統儒家文化不僅沉積為徽州商人的核心經營理念,而且鑄就了徽州商人的行商本色——儒家氣質。

千百年來,徽商之所以“賈而好儒”,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商業發展的內在需要。徽商要釐清商品與貨幣的邏輯關係,必須學習和諳熟商業知識,統籌兼顧商業與其他行業的聯絡,這就需要像儒生參加科舉考試一樣注重學習。二是徽商完善自我品格的重要手段。古代徽州素有“禮讓之國”的美譽,尤其在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思想的薰染下,敬儒崇學的人文氛圍日趨濃郁,其時很多徽商經過朱熹理學思想的潛移默化,加之許多人從小就接受了比較良好的儒學啟蒙,儒家的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自然就成為徽商立身行事、從商事賈的思想指南。所以,在徽商的經營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有趣的現象:一些徽商外出經商時一定要帶上幾本書冊典籍,遇到閒暇時間就翻閱和誦讀;一些徽商每到一個新的地方立即拜會當地的學人雅士,與其結識交流、唱和應對,這無疑就是徽商迥別於其他商幫的獨有的儒學氣質。自古以來,中外商家在交易中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現象幾乎貫穿商業活動始終,但是篤信儒家“仁”“義”思想的徽商卻堅決不為。

明嘉靖年間徽商胡仁之在江西上饒一帶從事稻米生意,即便是在“鬥米千錢”的大災之年,也囑咐家人和屬下決不能在稻穀中摻雜使假。清光緒年間徽商胡開文墨店新造的一批墨錠質量出現問題,墨店老闆胡餘德發現後馬上要求下屬的所有店鋪立即停止銷售,並將已經賣出的墨錠高價收回,進行銷燬。為了維護客戶利益、維繫自身信譽,胡餘德甚至不計成本,銷燬重鑄,這充分體現了徽商以誠待客的處世原則和以真行賈的經營理念。徽商信守的經營信條是“講道義、重誠信”“誠信為本、以義取利”,這也許就是他們經商成功的奧秘之所在。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但其蘊含的以義統利、以義取利的思想始終為徽商所秉持和恪守,徽商的“見利思義、以義為利”的義利觀不僅來源於儒家思想,而且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內涵。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s:徽商徽州經商以義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