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它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卻早就名不副實!

由 泰山旅遊那些事兒 發表于 藝術2021-10-26

簡介遍體爬滿紫藤的六朝松在空地北側的牆下,立有一塊石碑約有一人多高,格外耀眼,它就是著名文學大家郭沫若遊覽泰山時,在此作《詠普照寺六朝松》碑刻,詩中有“六朝遺植尚幢幢,一品大夫應屬公

泰山出產什麼玉

在泰山凌漢峰下,有一座千年古剎,處於峰巒疊嶂環抱之中,蒼松翠柏掩映之下,氣象崢嶸,清幽雅靜,門前鳥語歡暢,溪水淙淙,山光瀲灩,雲影縹緲。相傳始建於六朝時期,金大定五年(1165年)又奉敕重修,題為“普照禪林”,它就是泰山著名的寺院“普照寺”,也是目前指定的宗教活動場所。特別是炎炎夏季,這兒蔥鬱的樹木枝繁葉茂如傘蓋,微風拂過,甚是清涼,優越的地理環境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信眾來此觀光、祈福。

它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卻早就名不副實!

泰山普照寺

在普照寺後院內,藏著一處景點,來此遊客必到此觀賞,它就是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的“篩月亭”。沿寺內正殿左側的盤道進入後院,舉頭上望,見一石砌的四柱涼亭矗立在石基之上,飛簷翹角,古樸雅緻。拾階而上,近前觀看,但見在亭中央放置一巨石,石上面覆一方形厚重石板,四面圍臥4個石鼓凳,每個都是上圓下方,4個敦壯的石腿支撐。因年代久遠,石板表面已被摩挲的光滑如鏡,這就是五音石。用手輕輕敲擊桌面,四周遂發出清晰悅耳的五種音響,非常神奇!

它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卻早就名不副實!

篩月亭匾額

它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卻早就名不副實!

亭內的五音石

在石亭內北側上方,懸掛一白底黑字匾額,中間是傅家寶所書“篩月亭”3個大字。在四根支撐立柱的外側,分別嵌刻一副對聯,東側立柱書“高築兩椽先得月,不安四壁怕遮山”,系清朝道光舉人王青黎題;西側立柱書“曲徑雲深宜種竹,空亭月朗正當樓”,為清道光舉人東野崇階題;北側立柱書“收拾嵐光歸四照,招邀明月得三分”,系道光年間廣西天保知縣、新泰人沈毓寅題;南側立柱書“引泉種竹開三徑,援釋歸儒近五賢”,由時任泰安知縣徐宗幹題。

它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卻早就名不副實!

收拾嵐光歸四照,招邀明月得三分

四副對聯從不同角度對篩月亭的風光極盡讚美之情,其中尤以徐宗乾的詩句意境深刻,更勝一籌!將康熙年間著名詩僧元玉引入其中,將其地位抬高到與泰山五賢祠的5位儒家聖賢一樣的地位,可見元玉在當時社會中的地位之崇高!元玉,清康熙年間著名高僧,因其創造了“援儒入佛”的修行理念,提倡儒家仁厚德即是釋家慈悲心之說,將儒釋有效融合,深得當朝統治者的認可。康熙祭祀泰山時曾讓元玉接駕,也反映出當朝對他的褒獎。

它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卻早就名不副實!

“引泉種竹開三徑,援釋歸儒近五賢“

在石亭東側的空地上,矗立一株已經乾枯的粗大松樹幹,遍體爬滿紫藤,不仔細觀看,還以為它依然鬱鬱蔥蔥。實際在2010年就已經枯死,非常可惜!這就是泰山十景之一的篩月亭中的“六朝松”。相傳為六朝時期栽種,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據文獻記載,樹冠延伸開來有100多平方,曲折盤繞的枝條覆蓋大半個涼亭。每當月滿西樓,皎潔的月光穿過茂密的枝葉,猶如水銀瀉地,篩下銀輝點點,曼妙非常,頗有一番意境,篩月亭也因此而得名。

它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卻早就名不副實!

遍體爬滿紫藤的六朝松

在空地北側的牆下,立有一塊石碑約有一人多高,格外耀眼,它就是著名文學大家郭沫若遊覽泰山時,在此作《詠普照寺六朝松》碑刻,詩中有“六朝遺植尚幢幢,一品大夫應屬公。吐出虯龍思后土,招來鸞鳳訴蒼穹”等詞句。對六朝古松枝繁葉茂,虯枝蔓展,以致招來鳳凰,居於樹上仰天長歌,告知天下這兒美不勝收的景色。在石亭北側石摩松樓,也因六朝松而得名。上層原為“馮玉祥先生在泰山”展室,後遷至普照寺東面的烈士祠。

它被譽為泰山十景之一,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卻早就名不副實!

郭沫若《詠普照寺六朝松》碑刻

你知道泰山十景嗎?你對六朝松枯死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Tags:六朝泰山普照寺立柱篩月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