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文言文閱讀:古典與藝術之美

由 向前進老師 發表于 藝術2021-09-16

簡介文言文裡有故事,有文學,有氣節,只有我們自己讀了,才不會輕易被騙

古典之美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閱讀是高考和中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革後的教材裡,文言文的比重也加大了,這說明國家也非常重視文言文閱讀。

中國人還能夠讀懂幾千年前的文章,不得不說,這是一件神奇又讓我們充滿自豪感的事情。

正是由於時間間隔之久,典籍紛繁複雜,學生們讀起來頗為吃力,也在考試中拿不了高分。其實肯下功夫,讀懂文言文也並非難事。

我的建議如下:

一是由簡入難。許多文言故事,簡短而生動有趣,小學課本選入《兩小兒辯日》《楊氏之子》,七年級課本選入《孫權勸學》《誡子書》,高中的文言文更難更長,比如《諫太宗十思疏》,也正是符合由簡入難的規律。

我們不妨由簡單的入手,結合註釋譯文,讀懂讀熟,熟讀成誦,下一篇文章裡就會有許多學過的詞語句式,可以作知識遷移,舉一反三。

二是抄背結合。抄寫聽起來是件很乏味的事情,但是就古文而言,抄寫可以降低我們對古文的牴觸,不會因為覺得它難讀不懂就直接放棄,反而會因為抄寫在心中默唸,從而幫助理解文字內容。

且不說古時候的狀元,一般文人哪個不是熟讀古文?“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正是這個道理。

三是由古至今。文言文與詩歌閱讀中常有典故,典故便是來自前人的作品或故事。先讀先秦時期作品,再讀秦漢,接著是唐宋,最後才是明清。前人寫過的,後人再寫,會有很多繼承,讀完前人的,也就更容易理解後文。後人也有很多化用與借用,甚至直接摘取古人的,如果能過追本溯源,那理解就不成問題了。

要學要讀,自然是先嚐精華,領略其味,不同的朝代盛行的文體不同,當然是先讀最好的。

文言文,對於我們來說,本來就是有年代感的事物,我們已經沒有科舉考試了,也不必再寫文言文了。然而寫作文言文是一件更難的事,沒有長年累月的積累,是沒辦法寫出優秀甚至沒辦法寫出通順的句子的。

那究竟有什麼意義呢?讀那些舊的東西有什麼作用呢?

這就像反思我們自己的青少年一樣,那是我們的歷史,是我們的過去,我們擁有了理解過去的能力,以史為鑑,也就能夠讓自己走向更好的未來。

文言文裡有故事,有文學,有氣節,只有我們自己讀了,才不會輕易被騙。有的人隨便摘一句話,便斷章取義,沒有能力讀原著的人自然容易被騙。倘若我們自己讀了,便能看到真相,才好舉出有力的反駁。

文言的學習,能力與素養的綜合提升。

Tags:文言文我們讀懂抄寫先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