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養殖鵪鶉,影響產蛋率的因素有哪些?做好4項措施可有效改善

由 大劉觀察 發表于 藝術2021-09-13

簡介蛋用型的鵪鶉一般要飼養38~42天就開始產蛋,前期產蛋量不高,到了50天的時候,產蛋率只有50%,到了70天左右,就進入了產蛋高峰期,而且可以持續12個月的時間,產蛋率維持在80%以上,之後產蛋率就開始慢慢下降,會出現蛋殼硬度不夠,影響產品

鵪鶉保溫燈要幾瓦

養殖蛋用型的鵪鶉品種,通過出售鵪鶉蛋也是致富的一條途徑,現在養殖行業的成本越來越高,從事鵪鶉養殖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很多的養殖戶也在研究提高產蛋率的方法,希望提高產量來獲得較高的效益。因此,就要給鵪鶉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滿足生長所需的營養,科學的飼養,既達到高產的目的,又能降低料蛋比率和飼養成本。

養殖鵪鶉,影響產蛋率的因素有哪些?做好4項措施可有效改善

影響鵪鶉產蛋率的因素

影響鵪鶉產蛋率的因素有很多,養殖戶要根據不同的原因,做出針對性的改善,才能更好地實施相關措施。

1、遺傳和疾病的影響:

目前人工養殖的鵪鶉有很多,有肉用型也有蛋用型的品種,養殖戶就要根據市場需求和飼養目的來選擇合適的品種。像莎維瑪特系的肉用鵪鶉,產蛋率只有65%,而蛋用型的品種日本鵪鶉、黃羽鵪鶉,產蛋率可以達到90%,北京白羽鵪鶉品種,在產蛋高峰的時候,可以達到96%~98%。蛋用型的鵪鶉一般要飼養38~42天就開始產蛋,前期產蛋量不高,到了50天的時候,產蛋率只有50%,到了70天左右,就進入了產蛋高峰期,而且可以持續12個月的時間,產蛋率維持在80%以上,之後產蛋率就開始慢慢下降,會出現蛋殼硬度不夠,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12個月以後,鵪鶉容易發生大腸桿菌、新城疫等疾病,病情持續的時間較長,產蛋率也會下降20%~30%,產量與質量下降,這個期間,要加強營養,做好防病的措施,才能延長產蛋期,提高產量。

2、飼料與飲水的影響:

鵪鶉的產蛋率,與營養補充成正比,全面營養的飼料是提高產量的基礎條件。在配制飼料時,除了要注意各種營養的比例外,也要注意原材料的質量,飼料攪拌得不均勻,也會造成鵪鶉的某種微量元素太多,引起中毒。鵪鶉在產蛋高峰期時,對各種營養元素需求比較旺盛,一隻鵪鶉一天的飼料總量要保證在26~30克,如果夜間有足夠的光照,也可以補充飼料。飲水對鵪鶉的產蛋量也會有較大影響,在缺水的情況下,產蛋率可以下降38%,每天至少要保證50~70毫升的飲水量,最好在鵪鶉舍內安裝一些飲水器。

養殖鵪鶉,影響產蛋率的因素有哪些?做好4項措施可有效改善

3、環境因素的影響:

鵪鶉進入產蛋期以後,除了利用自然的光照,還要提供燈光來補充光照時間,一天最少要保持18小時的光照,用40瓦的白熾燈就比較合適,太強的光線會影響休息,引起鵪鶉脫毛、早衰等問題。如果只是利用白天自然的光照不進行補光,產蛋率會下降40%左右。鵪鶉具有耐高溫、怕寒冷的生長特性,當舍內的溫度低於18度時,產蛋率就會降低8%,低於10度以下就會下降50%,甚至停止產蛋。在夏天的時候,基本可以耐受高溫,只要不超過36度,將溼度保持在50%~60%就沒問題。在多層籠養的環境下,飼養的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65~70只比較合適,籠具空間不足,會影響鵪鶉吃食和活動,產蛋量就會下降。在冬天的季節,有的養殖場為了做好保溫措施,舍內採取封閉的措施,裡面一股氨氣味,也會造成產蛋率降低和引起疾病發生。

養殖鵪鶉,影響產蛋率的因素有哪些?做好4項措施可有效改善

提高鵪鶉產蛋率的措施

以上分析了影響鵪鶉產蛋率的因素,養殖戶要根據自己的飼養情況,做出合理的改善對策,才能提高鵪鶉的產蛋率。

1、避免鵪鶉早產:

鵪鶉一般飼養40~50天以後就能開產,有一些會受到營養和光照的影響,時間會有不同,為了提高鵪鶉的產蛋率,飼養仔鶉25~30天的時候,就要採取限飼的方式來防止早產。提前開產並不能提高產蛋量,反而會影響正常發育,影響蛋的品質。透過限飼餵養的方式,將鵪鶉的開產時間控制在40~50天的時候進行。到了開產期以後,可以每週對產蛋率進行統計,掌握鵪鶉的產蛋變化,如果發現產蛋率不正常的情況下,要找出潛在的原因進行分析改善,恢復到正常水平。產蛋期的鵪鶉飼料配方和餵食量,也可以根據產蛋率的變化做出調整,用最低的飼料支出成本,達到高產的要求,降低養殖成本。

2、科學飼養管理:

鵪鶉在飼養前期,將那些長得比較弱小的鵪鶉挑出來,進行單獨管理,加強營養補充,生長速度能夠儘快趕上來,大約飼養一個月發後,就要進行轉群。如果是採取一貫式的飼養模式,不進行轉群,容易造成傳染病流行,影響產蛋率。過了限飼期以後,就要改成產蛋鶉的正常飼料,適當補充維生素,減少應激反應,提高產蛋率。飼餵的時候,可以採取固定的時間投餵,每天投餵飼料3~4次,也可以將飼料裝在料槽裡讓鵪鶉自由吃食。建議使用的配方:玉米48%,豆粕20%,麥麩6%,魚粉10%,骨粉4%,再加上適量的氨基酸和維生素。同時也要控制好飼餵量,不能出現斷水的情況,出現斷水甚至比斷料更嚴重。在產蛋高峰期,鵪鶉在下午產蛋的數量較多,每天要撿蛋1~2次,嚴禁使用磺胺類的藥物,使用這些藥物會導致產蛋量下降15~25%。

養殖鵪鶉,影響產蛋率的因素有哪些?做好4項措施可有效改善

3、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不同的飼料形態對鵪鶉產蛋也會存在影響,養殖戶經過實驗發現,飼料打成糊狀與普通拌料相比,產蛋率要高一些,如果喂的是糊狀飼料,要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天喂3~4次,防止糊狀飼料沒有吃完後發生變質。鵪鶉產蛋期間,飼料中的能量蛋白很重要,增加比例有利於提高飼料的轉化率。飼料當中的粗蛋白含量相同時,鵪鶉的代謝力增加後產蛋率反而會下降,但在代謝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蛋白質含量增加產蛋率就會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越高越好,用高限粗蛋白的飼料飼餵鵪鶉,產蛋率雖提高了,但鵪鶉的產蛋期會縮短,利用年限也會降低。因此,在產蛋期間,飼料中的粗蛋白保持在20%~24%,還要加入適量的維生來提高抵抗力。

4、採取斷翼術,防止鵪鶉產蛋初期脫肛:

經過斷翼以後的鵪鶉,在產蛋期可以提高產蛋量,斷翼方法是用燒熱的烙鐵,將雛鶉關節之間的翅膀烙斷。鵪鶉在產蛋初期時,如果產的蛋比較大,受到外界的刺激就有能發生脫肛的現象,就會被其它的鵪鶉啄食而發生傷亡,如果發現鵪鶉脫肛,要及時處理,以免誘發其它的鵪鶉發生啄癖。在產蛋初期,鵪鶉對外界的反應比較敏感,會產生強烈的反應,飼餵鵪鶉時儘量保持安靜。

養殖鵪鶉,影響產蛋率的因素有哪些?做好4項措施可有效改善

鵪鶉產蛋期的一些注意事項

鵪鶉產蛋期的利用年限,與品種有很大的關係,有的養殖戶花高價買來進口的品種,透過換羽的措施,利用鵪鶉的第二個產蛋期,到了第二年的時候,就不用再引種。但從鵪鶉的生物特性來看,第二年的產蛋率要比第一年低30%,因此很多養殖場採取“年年清”的模式,將鵪鶉的使用年限保持在一年內。母鶉的壽命要比公鶉短一些,這與產蛋也有很大的關係,母鶉在16~60周齡的這個階段,死亡率有5%,70周齡以後,死亡率達到8%,隨著時間推移,生存率和產蛋率也會持續下降,這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情況下,母鶉養殖了一年,產蛋率下降了40%以後,再養下去就不合算,要以肉鶉賣出去,以騰出空間繼續飼養下一批。

Tags:鵪鶉產蛋率產蛋飼料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