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由 鏡鑑青年 發表于 藝術2021-08-28

簡介”烏克蘭作為一個“冷戰”後從原蘇聯中分離出來的國家,在歷史上有同樣是從兩強對峙中分離出來的漢、帕爾米拉和西夏的經驗可供對比來預測它的未來,而這些歷史讓人明白,只有像西夏這樣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再加上天時地利的配合,才能在歷史中由自己書寫濃墨重

為什麼不承認西夏的女皇

近日,有關烏克蘭的話題再次衝上網路熱搜,作為一個從原蘇聯中分離出來的第二大強國,因其位於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帶”而使其每次舉動都備受關注。本文從歷史上挑選出了三個同樣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出來的案例,嘗試著從歷史的角度進行一種解讀,透過認識歷史來梳理其背後的發展規律和內在原因,以供參考和看清烏克蘭未來的走向。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烏克蘭地緣位置

一、三者簡介

1、漢(南北朝時侯景所建)

公元524年,北魏爆發“六鎮起義”。公元528年,指揮北魏權臣爾朱榮麾下契胡騎兵的侯景在滏口之戰中俘虜懷朔鎮(“六鎮”之一)起義軍領袖葛榮,登上歷史舞臺。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元子攸設計除掉後,侯景順勢投靠高歡。公元534年,高歡擁立孝敬帝元善見建立東魏。公元547年,高歡逝世後,時任河南大將軍的侯景發動叛亂,帶領河南十三州投降南梁。東魏將領慕容紹宗領兵討伐,一舉擊敗前來接應侯景並計劃進攻東魏的梁軍,俘虜統帥蕭淵明(梁武帝蕭衍之侄)。後侯景得知東魏將以蕭淵明換取身處南梁的侯景時,率軍叛變南梁,不到三個月攻破南梁國都建康外城,立蕭衍侄蕭正德為帝。公元549年,侯景攻破建康臺城,梁武帝蕭衍被關押餓死。不久侯景因與蕭正德漸生間隙而將其處死,改立太子蕭綱為帝,強取溧陽公主並逼梁簡文帝蕭綱封其為“宇宙大將軍”,還縱兵在江南劫掠。公元551年,侯景廢殺梁簡文帝蕭綱,擁立豫章王蕭棟為帝。不久再命蕭棟禪讓,自立為帝,國號“漢”。公元552年,侯景被梁將王僧辯、陳霸先擊敗,逃亡途中被殺,“侯景之亂”終結。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2、帕爾米拉王國

公元260年,羅馬皇帝瓦勒良被薩珊波斯俘虜。看出了羅馬因“三世紀危機”而虛弱的羅馬藩屬帕爾米拉王國女王芝諾比婭於公元267年背叛羅馬。帕爾米拉王國先染指了羅馬帝國卡帕多西亞行省東部,接著吞併了敘利亞行省,而後拿下了羅馬帝國的糧倉埃及。公元270年,羅馬皇帝奧勒良上臺後,於次年率軍東征帕爾米拉王國。公元272年,羅馬軍團在安條克附近的伊姆瑪亞戰役中重創帕爾米拉將領扎布達斯率領的重灌騎兵部隊。不久又在艾梅沙城外消滅了殘餘的帕爾米拉重灌騎兵,還幹掉了芝諾比婭之子。奧勒良旋即率兵圍困帕爾米拉王國首都帕爾米拉城,城破前芝諾比婭檢視逃往波斯但被羅馬士兵捕獲。公元273年,帕爾米拉王國重新被納入羅馬版圖。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3、西夏

公元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北宋。公元977年,定難軍節度使李繼筠率軍協助北宋消滅北漢。公元982年,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李繼筠弟,公元980年李繼筠逝世後接任)率部歸降北宋。但李繼捧族弟李繼遷不滿歸宋,與族弟李繼衝等叛宋割據。公元989年,李繼捧向遼朝表示歸附並得到支援,被封為定難節度使。公元1038年,李繼捧孫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西夏。公元1040~1042年,西夏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戰中擊敗北宋。公元1044年,西夏又在河曲之戰中擊敗十萬遼朝精兵。宋、遼、西夏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二、為何同屬脫離原主的三者處境相差如此大?

既然漢、帕爾米拉、西夏三者都是在兩強對立(東魏與西魏、羅馬與薩珊波斯、宋與遼)時脫離自己的原宗主(東魏、羅馬、宋)獨立建國,為何最後的結局相差如此之大?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政治原因

政治上,西夏建立時,其所脫離的宋朝在宋太祖時期因“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在地方派文臣做知州,設通判監督知州,轉運使負責財政。將全國精兵編為禁軍,一半駐守京師,一半分散至全國各地及邊疆,從而造成了“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的局面。再加上公元1005年澶淵之盟後宋遼雙方已形成了較穩定的相持之勢,客觀上為西夏的崛起和生存提供了可乘之機。反觀羅馬,羅馬軍團一直部署在邊疆地區以對付可能出現的入侵行動,“五賢帝時代”東部就部署了六個軍團,到塞維魯時期更是增加到十個。而東魏軍制也沿襲北魏,軍隊分為中兵、鎮戍兵、州郡兵三部分。相比於北宋,羅馬與東魏的制度都確保了邊境在出現變故後能第一時間組織起防禦力量,為消滅邊患和爭取時間等待援軍到來創造了有利條件。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2、經濟原因

經濟上,西夏所處的公元11世紀社會生產力水平已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城市由裡坊制向街巷制轉變、市民階層的興起、草市夜市的出現、商品經濟的繁榮和火藥在軍事上的運用都提高了西夏的綜合國力。相比較而言,侯景所處的南北朝時代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下,提升鍊鋼技術的灌鋼法和提高農業精耕細作技術《齊民要術》才剛出現。而公元三世紀的西亞,還處於奴隸制時代,鐵器牛耕都尚未普及。跟西夏相比就更不在一個水平上了。漢和帕爾米拉王國被消滅也就在情理之中。

3、文化原因

文化上,軍功制是東魏晉升的重要途徑,不僅支撐其與西魏的連年征戰,還使東魏保有一定的尚武風氣(東魏丞相高歡便是胡化的漢人)。與東魏相比,北宋從國家層面出現了“重文輕武”的現象,將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出現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現象,連其他三大漢人王朝(漢、唐、明)都能拿下的安南都無法拿下,戰力之弱可見一斑。而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很多都有卓越的軍事才能,被推舉上臺也說明羅馬的制度有不小的軍事底蘊,在長達數世紀的面對危機時都能做出應對。相比北宋而言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在遇到危機時得益於戰功和經驗的豐富很多時候更能做出有力的決策。

4、地理原因

從地形上看,侯景不論是前期所處的河南(屬於華北平原範疇)還是後期所處的江南(屬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範疇),都處於平原內,易攻難守(“侯景之亂”後期北齊正是趁著南梁內亂把疆域一直擴充套件到長江北岸,足可見平原地區對於防守來說有多難)。而帕爾米拉城在科技水平不高的公元三世紀,能阻礙敵人的是周邊一望無際的沙漠以及沙塵暴,但當羅馬帝國集東方行省之力提供起強大的後勤補給線後,沙漠及沙塵暴就不再擋得住羅馬軍團的腳步了(到了科技進步的現代這些自然條件就更阻擋不了交戰雙方的腳步了,公元2015~2017年敘利亞內戰期間,帕爾米拉古城曾在敘利亞政府軍與ISIS交戰中四次易手,最終於2017年3月被敘利亞政府軍奪回)。與漢、帕爾米拉相比,西夏有得天獨厚的地形優勢,其疆域本身就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交界處,東有賀蘭山脈做依託,西有祁連山脈做倚靠。北宋元豐年間五路伐西夏最終就是在賀蘭山脈中被阻擋,導致功虧一簣。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三、烏克蘭前景分析

唐太宗曾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既然文章開頭講到烏克蘭了,經過了這麼多對歷史的解讀。就不妨以目前的形勢和歷史來對烏克蘭的未來進行一次預測。

作為一個從原蘇聯中分離出來的國家,烏克蘭不太可能向侯景建立漢那樣透過邊界的延伸或者勢力範圍的轉移實現發展,因為當代國家的邊界多已確立,擅自變更國界會引起國際社會的警惕,例如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迄今都未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烏克蘭面對俄羅斯,其邊界向東和向南延伸的可能性並不存在。烏克蘭北面的白俄羅斯,是俄羅斯設想的“俄白聯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重建聯盟的一大設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烏克蘭如敢染指必將遭到俄羅斯強勢回擊。如烏克蘭邊界向西延伸,必將引起西邊烏克蘭渴望加入的歐盟內心的恐懼,對烏克蘭只會自討沒趣。

與西夏相比,烏克蘭顯然沒有太多可供依託的地形來抗擊。烏克蘭平原因擁有肥沃的黑土地而成為蘇聯的糧倉,其佔地面積(190萬平方千米)比中國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加起來還大。二戰時的納粹德軍僅用了三個月就殺到基輔城下,足以證明烏克蘭的戰略縱深並不大。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但烏克蘭又在很大程度上不會像帕爾米拉王國重回羅馬帝國那樣被俄羅斯納入。雖然美國著名地緣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曾在《大棋局》一書中指出:“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只是一個大國。有了烏克蘭,俄羅斯就是一個超級大國”,德國曆史學家迪特里希·蓋耶也曾分析過:“在俄羅斯,對外擴張通常是因為經濟虛弱,而不是因為經濟強勁。”但今年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1年俄羅斯經濟將增長2。8%,一改去年的經濟衰退趨勢。不僅烏克蘭背後的美歐希望烏克蘭繼續充當歐俄之間的“緩衝帶”,俄羅斯也希望與歐盟實現更多經濟上的合作。因此,烏克蘭很大程度上將會繼續作為“緩衝帶”而存在。只是隨著內戰的延續,東部與西部的撕裂將進一步拉大。

都是在對峙政權中分離,為何漢、帕爾米拉被滅而西夏得以壯大?

四、總結

法國哲學家雷蒙·阿隆曾在《歷史哲學概論》中說到:“歷史總是為生活服務的,它提供範例,評價過去,或者把目前這個時刻安放到生成――演變中去。”烏克蘭作為一個“冷戰”後從原蘇聯中分離出來的國家,在歷史上有同樣是從兩強對峙中分離出來的漢、帕爾米拉和西夏的經驗可供對比來預測它的未來,而這些歷史讓人明白,只有像西夏這樣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再加上天時地利的配合,才能在歷史中由自己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不是像漢和帕爾米拉這樣成為過眼雲煙。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Mengqi Ren

參考資料:《魏書》、《北齊書》、《梁書》、《南史》、《北史》、《宋史》、《遼史》、《全球通史》、《羅馬帝國衰亡史》、《大棋局》、《歷史哲學概論》

Tags:帕爾米烏克蘭公元西夏東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