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由 格林觀史 發表于 藝術2021-07-02

簡介“寶用金製成,龜紐,篆刻有“皇太子寶”四字,其池篋之飾與皇后之寶相同”——《明史》太子之寶3、百官之印——身份等級的象徵一般來說,明朝官員的印章大多數是在上任之時授予的

印章三品是什麼

序言:

“舜以太尉受號,即位為天子。五年二月,東巡狩,至於中月。與三公諸侯臨觀,黃龍五彩負圖出,置舜前,圖以黃玉為匣,如櫃,長三尺,廣八寸,厚一寸,四合而連有戶。白玉檢,黃金繩之,為泥封,兩端章曰:“天黃帝符璽”五字。廣袤各三寸,深四分,鳥文”——《春秋運鬥樞》

上面這一段史料是關於“官印”的最早記載,主要記載的是舜在當上天子後,巡視天下,偶然間獲得從天上降下來的玉璽的故事。這個故事雖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但是他比較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官印的崇拜。

官印作為一種權力和榮譽的象徵,在中國歷史上產生已久。從堯舜禹時期就有關於官印的相關記載,直到今天很多單位依然有印章,由此可見官印製度在中國綿延5000年而不斷。

在中國歷史上官印製度最完善和嚴格的應該是明代,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明朝的官印製度。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傳國玉璽

一、明代官印的形制和型別。

1、皇帝寶璽——皇權的象徵。

皇帝作為一國之君,象徵其地位的就是皇帝的寶璽。皇帝的寶璽是一種皇權的象徵,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的象徵。

①皇帝寶璽的型別和用途

皇帝的玉璽並不是只有一種形制,一般來說每一個皇帝都有十幾個寶璽,而且每一個寶璽有其固定的職能。在不同型別的文書上要使用不同型別的寶璽。比如明朝皇帝的

“皇帝奉天之寶”用途就是祭祀天地,震懾萬國。而“皇帝之寶”的用途則是冊封。

所以說每個寶璽的適用場合是不同的。這就類似於每個公司都有不同的印章,比如有法人章、有公司章、有財務專用章。如果把印章用錯了場合就會鬧大笑話。

下邊這個圖片所列示的就是明朝皇帝的寶璽,以及每個寶璽所對應的用途: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明代玉璽表

除了上述這些寶璽之外,在嘉靖年間又重新制定了“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等七枚寶璽。再加上嘉靖之前所製造的寶璽總共有寶璽24枚。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明代寶璽

②明代寶璽的質地——“金玉兼有之”

在明代初年,皇帝的寶璽大多是用黃金製成的。在當時來說,黃金象徵著一種雍容華貴的氣概。因此當時的皇帝大多傾向於黃金製成的寶璽。但是等到明朝中後期以後,明朝的皇帝更加傾向於玉製的寶璽,特別是嘉靖皇帝特別喜愛玉製東西。

“先朝甲戌遭遇火災,御寶六枚中,有五枚已遭焚燬。就命令官員尋找美玉補造。”——《萬曆野獲編》

上面這段史料就是記載了當時明朝宮殿之中發生大火,有很多寶璽失散,當時六枚寶璽當中,有四枚被焚燬。所以嘉靖皇帝就命令御用監用質地比較好的玉來代替金,補造丟失的寶璽:

皇祖初制御寶六,今止存一,其五正德甲戌火失之。茲西夷有玉,可示戶部買盈尺之料補制”——《明實錄》

自從嘉靖年間皇宮大火之後,明朝的皇帝更加傾向於用置地上等的玉來代替金,作為明朝皇帝寶璽的主要材料。以後就形成了以玉為主已經為輔的寶璽製作材料。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明代寶璽

2、皇室成員的寶印——貴族身份的象徵。

除了明朝的皇帝以外,明朝的皇室成員一般也有寶印。與象徵皇權的寶璽不同的是,明朝皇室成員的寶印一般是作為一種貴族身份的象徵。這些皇室成員主要包括

“皇后、太子、親王”等等。

一般來說,皇族成員當中與皇上的關係比較親近的,他們的寶印就被稱為“寶”。如果從血緣關係上來說和皇帝的關係稍微遠一些的則被稱為“印”。由於明朝皇室成員眾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寶印,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舉,下面以皇后和太子為例展開說明:

①皇后之寶——母儀天下的象徵

宣德元年,帝以貴妃孫氏有容德,特請於皇太后,制金寶賜之,未幾即誕皇嗣。自是貴妃授寶,遂為故事——《明史》

由於沒有能從史料中找到關於皇后之寶的記載。就選取了一段《明史》當中,關於貴妃之寶的記載展開說明。“

寶用金雕刻而成,龜鈕,上刻有“皇后之寶”四字”——《明史》,

相比於皇帝的寶璽

皇后之寶並不是那麼雍容華貴。而且皇后之寶一般沒有什麼法律效益,只是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而存在。根據相關史書的記載,

皇后之寶長約五寸九分,厚度為一寸七分,是用金子製成

的。盛放皇后之寶的盒子,適用古木製成的。在盒子的四個角上都有盤龍,而且雕工非常的精美,栩栩如生。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皇后之寶

②太子之寶——儲君的象徵

太子之寶應該是除了皇帝的寶璽以外最尊貴的寶印,太子之寶象徵著儲君的身份。因此皇帝對於太子之寶的授予也是非常重視的。太子之寶一般也是由金子製成的。裝太子之寶的匣子雕工也是非常精美的。一般都是用非常珍貴的古木雕刻而成,象徵著太子極為尊貴的地位。一般來說,太子之寶長約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

寶用金製成,龜紐,篆刻有“皇太子寶”四字,其池篋之飾與皇后之寶相同”——《明史》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太子之寶

3、百官之印——身份等級的象徵

一般來說,明朝官員的印章大多數是在上任之時授予的。官員的印章除了具有法律效應之外,還代表著一種身份和地位,體現的是鮮明的等級色彩。因為在封建社會本身就是一個等級社會,而印章只是封建等級制度的一個縮影之一。

①百官之印的材質

明朝的百官之印有兩個材質,一種材質是銀,另一種材質是銅。象徵著地位不同的兩個等級。明朝政府對於不同材質的印章,授予什麼樣的官員有著嚴格的規定。根據相關史書的記載,

只有在京的一、二品官員才會被授予銀製的印章。地方官員或者是在京的三品以下官員,則是銅製的印章。

明朝政府正式透過不同的材質把官員的等級固定下來。但是在明朝又有幾個特例,比如明朝的順天府和應天府兩個地方官授予的是銀印,再比如在西南一些尚未納入明朝官制系統的羈縻府州,大多數授予的也是銀印。

②百官之印的大小和形態

根據地方官員的官職大小,印章的具體形態也不同。一般來說,明朝的九品以上的官員,他們的印章大多數都是方形的。而九品以下為入流的官員,大多數印章都是條形的。“

未入流者,銅條記,……初,雜職亦方印,至洪武十三年始改條記”。——《明史》

印章的大小方面,一般來說官職比較高的印章就比較大,相反,官職比較低的印章就略小一點。印章的大小象徵著官職的高低,“

惟以式之大小分高卑”——《明實錄》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官員等級表

二、明代官印的使用制度。

明代對官印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對於不同的官印有著不同的管理和使用方式。尤其是皇帝寶璽的使用過程的限制更加嚴格。一般來說有不同的機構分別管理皇帝的寶印,使得任何一個機構都不能單獨使用皇帝的寶璽。這種制度就類似於把權力分散化,使得三個機構之間相互制衡,誰也沒有辦法徹底征服誰。

1、寶璽的使用制度。——三個機構相互制約

明代對寶璽的使用,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一般來說,明代皇帝的寶璽由尚寶司、尚寶監、尚寶女官三個機構分別管理。其中尚寶司是負責皇帝寶璽的管理。尚寶監負責皇帝寶印的儲藏。而尚寶女官則負責皇帝寶璽的監督。三個機構正是透過這種方式來相互鉗制,從而保證了皇帝對寶璽的絕對使用權。

①尚寶司——掌印之權

“國初設符璽郎、秩正七品。後置尚寶司、升正三品衙門,設卿、少卿、丞,職專寶璽符牌等事。洪武元年、改正五品衙門。”——《大明會典》

在三個機構當中尚寶司掌印之權,也是三個機構當中權力比較大的一個。尚寶司權力比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尚寶司的官員品秩比較高

。一般來說,明朝的宦官機構的品秩大多數是從七品。而尚寶司的官員則不同,尚寶司的官員從最初的正七品後來又逐漸升為正五品。在所有的宦官機構當中可以說是地位最高的。

“太祖初,設符璽郎,秩正七品。吳元年改為尚寶司卿,秩正五品,以侍從儒臣、勳衛領之,非有才能不得調。勳衛大臣子弟奉旨乃得補丞。其後多以恩蔭寄祿,無常員”——《明史》

另一方面:尚寶司的機構設定非常完善。

尚寶監這個機構在明朝初年就已經設定了,而且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對這個機構就非常的重視。

朱元璋曾說“寶乃乾符也,特謹以示信。非忠勤無偽之人,安可職於尚寶耶?——《明太祖實錄》

在明朝中後期尚寶司機構設定越來越完善。有很多機構的職能也越發得合理。而且在具體職能方面越來越精細化。這在另一個方面反映了明朝對尚寶司的重視。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尚寶司

②尚寶監——有監督之權。

如果說尚寶司是掌管皇帝寶璽的機構。那麼尚寶監就是監督寶璽使用的機構。如果說尚寶司想要使用寶璽的話,必須要經過尚寶監監的同意。

“尚寶兼守殿、尚冠、尚衣、尚佩、尚履、尚藥、紀事等奉御”——《大明會典》

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已經設立了尚寶監,作為明朝宦官十二監之一。但是在明朝初期設定的尚寶監尚處於不斷的遊離和發展當中,有很多機構的設定還不太嚴謹,人員也沒有形成定製。一直等到洪武末年。尚寶監才正式成為完善的機構

。“掌印一員,僉書、掌司無定員”——《明史》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尚寶監太監

③尚寶女官——保管寶璽的機構

其實尚寶女官和尚寶監、尚寶司有很大的不同,尚寶女官並不參與皇帝寶璽的運轉過程。尚寶女官只是作為保管皇帝寶璽的機構。

司寶二人,典寶二人,掌寶二人,女史四人——《明史》

尚寶女官應該是三個機構當中設定時間最早的。早在明朝建立之前,尚寶女官就已經存在了。後期又經過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在明朝中期,“

司寶二人,典寶二人,掌寶二人,女史四人——《明史》”成為定製。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記載官印的史書

2、普通官印的使用制度——相互制衡,以防結黨營私。

明朝的皇帝給地方官員配備官印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讓主掌官員和佐官之間相互制衡,從而使得皇帝能夠穩穩的控制住地方,控制住這些官員。有明一代對地方官員官印的使用,一直貫穿著相互制衡的原則。

“長官與同僚佐貳官,俱各畫字,共同判署,則奸弊自無所容”——《明實錄》

上面這段史料是《明實錄》對地方官員的官印製度記載。透過這段時了,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瞭解到,明朝時地方的主管官員,必須和他的佐官共同使用印章,才能夠使得他釋出的命令具有法律效應,得到朝廷的認可。

除此之外,如果新舊兩任官員要交換官印時,他們必須遵從明朝相關的規定。規定如下,

“凡內外各衙門印信年久,篆文平乏不堪用,使具奏鑄換候領新印,然後以舊印繳”——《明史》。

由此可見,明朝對地方官員官印的管理和監督也是非常嚴格的。明朝皇帝就是透過地方的主管官員和地方的佐官之間,透過官印來相互制衡,從而控制地方。

“有事征伐,則詔總兵官,佩將印領之。既旋,則上所佩將印於朝,官軍各回本衛。大將單身還第,權皆出於朝廷,不敢有所擅調。自是,征伐率以為常”——《明史》

明代官印製度是怎樣的?難道官印只是個蓋章工具那麼簡單嗎?

官印

總結:明朝的官印製度實質上是加強君主專制的一種手段。

無論是皇帝還是九品芝麻官,擁有了官印就代表著擁有了合法的權力,實際上官印是一種權力的憑證。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明朝可以說是官印製度最完善的朝代。這種官印製度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緊密的聯絡在一起的。

明朝的皇帝正式透過官印製度來加強它對中央官員和地方各級官員的控制

。如果沒有官印的話,整個官僚系統就會鬆散下去。這對鞏固和加強皇權是極端不利的。

除此之外,官印製度還體現了一種等級關係。作為一個國家核心的皇帝,擁有的官印稱為寶璽。除了皇帝之外,所有的官印都不能稱為璽。地方官員也透過不同的材質來體現一種等級的關係。比如等級較高的地方官員官印是銀的,等級較低的地方官員官印是銅製的。

實際上官印製度是和中國古代的等級體系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參考資料

《明史》

《明實錄》

《大明會典》

《明太祖實錄》

《萬曆野獲編》

《春秋運鬥樞》

Tags:寶璽官印明朝皇帝尚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