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由 歷史小驛 發表于 藝術2021-06-27

簡介太原郭氏:郭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溫彥國字值多少

公元前248年,秦將蒙驁攻打趙國,取榆次、狼孟三十七城,太原地人於秦。次年,於晉陽置太原郡,為太原設郡之始。

秦始皇一統天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設三十六郡,太原郡轄三十七縣,治所晉陽。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漢文帝分拆代國,增設太原國,立皇子劉參為太原王,都晉陽,太原國轄原太原郡故地。

漢武帝廢除代國,復置太原郡,轄二十一縣,治所晉陽。

西晉之世,太原郡轄晉陽、陽曲、榆次、於離、盂、狼孟、陽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鄔十三縣。

隋煬帝廢州設郡,太原郡治所晉陽。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太原位於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歷來都是北方的中心大城之一。太原離中原王朝的統治中心很近,自古以來就繁衍了很多的世家大族,現在就古代太原的二十二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

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是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著名大族,分為太原郡祁縣王氏與太原郡晉陽縣王氏兩支。與大多數王姓士族一樣,太原王氏將先祖追溯至周靈王太子姬晉。唐朝顯慶四年,唐高宗李治下禁婚詔,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北魏太原王瓊的後人即晉陽大房、二房、三房、四房被列入禁婚家族之中。

王氏郡望共有21個,分別是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東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東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陽郡,中山郡、陳留郡、章武郡、東萊郡、河東郡、金城郡、海漢郡、長沙郡、堂邑郡、河南郡。王氏的總堂號為太原堂。

太原羊氏:

春秋時,晉靖侯的孫子名突,在晉獻公時被封為羊舌邑大夫,在今山西省洪洞、沁縣一帶,世稱羊舌大夫、羊舌突,他的子孫即以邑名羊舌為姓,稱羊舌氏。後羊舌氏被其他晉卿攻滅,其子孫部分改姓羊,稱為羊氏。故羊舌氏後人奉羊舌突為得姓始祖。

羊氏的主要郡望為河上、泰山、京兆。羊氏的主要堂號有峴山堂、松遐堂、遺直堂、鍾愛堂、追遠堂、滎陽堂、太原堂等。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太原祁氏:

祁氏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江蘇多此姓。祁氏的得姓始祖有祁季、鄧祁侯、祁奚、石祁子、古都白丁。祁氏的主要郡望為太原郡和扶風郡。祁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和扶風堂。

太原易氏:

易氏發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東,始祖為中山王尚公。如今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湖北、重慶四省市,其中湖南為當代易姓第一大省。易氏的主要郡望為

濟陽郡:晉惠帝時分陳留置郡,治所在濟陽。相當於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太原郡。易氏的主要堂號為瑞芝堂、濟陽堂、太原堂、純孝堂、植慄堂等。

太原武氏:

武姓源於河南,安陽、商丘、洛陽等地,最早可追溯到商王武丁。武氏的主要郡望為太原郡和馮翊郡。武氏的主要堂號為鬻薪堂、太原堂、馮翊堂、沛郡堂。

太原祝氏:

祝姓發源於今山東長清,得姓始祖有軒轅黃帝、祝融、姬祝。黃帝后裔在周武王時封於祝,遂產生祝姓,又因祝融之後有祝姓,而祝融亦為黃帝后裔,故祝姓尊黃帝為祝姓始祖。祝氏的主要郡望有河南郡、晉陽郡、太原郡。祝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河南堂、晉陽堂、勤貽堂、東魯堂等。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太原宮氏:

宮姓部分源於姬姓,部分得姓始祖為春秋時期宮之奇。宮氏的主要郡望為河東郡、太原郡。宮氏的主要堂號為河東堂、太原堂、忠諫堂、敦本堂等。

太原溫氏:

溫姓起源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己姓,為顓瑞高陽氏之裔,是昆吾氏之子立溫國後以國為氏;二是顓頊高陽氏之裔,昆吾氏之子蘇國之後,源於蘇國己姓;三是認為溫氏源於姬姓,為唐叔虞之後。約從晉代開始,溫姓族人從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區向全國各地播遷,形成了北部晉陝、南方粵贛浙兩大塊溫姓人口聚集區。

溫氏的主要郡望為平原郡、太原祁縣、汲郡、清河郡。溫氏的主要堂號為平原堂、清河堂、汲郡堂、祁縣三公堂等。其中唐朝時,溫大雅為禮部尚書,封黎國公。其二弟溫彥博為中書令,封虞國公。三弟溫彥將為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時稱一門三公。

太原霍氏:

周文王姬昌第八子霍叔處,被封於霍,建立霍國。公元前661年,霍國被晉太公所滅,霍地歸晉,稱為霍邑。霍國的後人遂以原國名為姓,稱霍姓。因此遠古的霍州是霍姓中國人的最初發源地,也是霍氏開宗立姓、繁衍、槽遷的地方。故霍氏後人尊於霍為霍姓的始祖。

霍姓的望郡為霍州、太原郡、河東郡、蜀郡。霍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河東堂、霍州堂、蜀郡堂、冠侯堂等。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太原閻氏:

周武王滅商後,將泰伯的曾孫仲奕封於閻鄉,仲奕的後代就以封邑為氏,奉仲奕為閻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為了奉祀泰伯,所以閻姓後人奉泰伯為始祖。如今,閻氏族人分佈廣泛,尤以河南、山東、河北等省多此姓。

閻氏的主要郡望為河南郡、天水郡、太原郡。閻氏的主要堂號有河南堂、天水堂、太原堂、德讓堂、右相堂、樹德堂、日月堂等。

太原尉遲氏:

鮮卑族尉遲部落,號尉遲部,後隨孝文帝進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遲為姓,稱尉遲氏。今山西臨猗、永濟、太原、大同、臨汾、河津、芮城等地均有此姓。尉遲氏的主要郡郡望為太原府。 尉遲氏的主要堂號有太原堂、鏑餘堂、忠武堂等。

太原郭氏:

郭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初年的虢序為郭姓得姓始祖。郭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省,其中河南為郭姓第一大省。

郭氏的主要郡望為太原郡、馮翊郡、潁川郡、京兆郡、中山郡、河內郡、廣平郡、敦煌郡、昌樂郡、西平郡、華陰郡。郭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華陰堂、汾陽堂、馮翊堂、尊賢堂等。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太原匡氏:

春秋時,魯國大夫施孝叔之家臣句須,曾擔任匡邑的宰,他的子孫就以邑為氏而得姓,稱為匡氏。故匡氏後人奉匡句須為匡姓的得姓始祖。匡氏的主要郡望為太原郡、晉陽郡、任城。匡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晉陽堂、任城堂、鑿壁堂、樂安堂、敦睦堂等。

太原伏氏:

伏氏源自上古包羲太昊伏羲氏的後裔,屬於以先祖的字為氏。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伏氏望出太原郡、高陽郡、平昌郡、安丘縣。伏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高陽堂、平昌堂、安丘堂、鳴琴堂、藏授堂等。

太原郝氏:

郝姓出自子姓,其始祖為商王帝乙。商王帝乙即位時,將其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在今山西太原,其後子孫也以地為氏,稱郝氏。郝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北、山西、山東三省,其中河北為郝姓第一大省。郝氏的主要郡望為太原郡、京兆郡。郝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京兆堂、曬書堂、豐文堂等。

太原張氏:

張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張氏郡望共有26個,分別是清河郡、范陽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陽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陽郡、洛陽郡、河東郡、始興郡、馮翊郡、吳郡、平原郡、河間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內郡、上谷郡。其中張氏總堂號為清河堂。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太原阮氏:

阮姓主要源出古帝王皋陶之後,以國為氏。阮國是皋陶裔孫於商朝時建立的諸侯國,其國址在今甘肅涇川一帶。阮國滅亡後,子孫以國為姓。阮姓發源於甘肅涇川,歷周代至秦,逐漸向陝西、河南、山東、山西、河北等地播遷。

阮氏的主要郡望為陳留郡、太原郡、九阮郡。阮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九阮堂、竹林堂等。

太原鄔氏:

鄔姓是一個典型的漢族姓氏,源自妘姓或出自姬姓或祁姓,妘求言、鄔臧、司馬彌牟為得姓始祖。在全國分佈主要集中於四川、浙江、安徽。鄔氏的主要郡望為太原郡、豫章郡、撫州、崇仁縣。鄔氏的主要堂號為太原堂、豫章堂、撫州堂、崇仁堂、潁川堂等。

太原白氏:

白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源出有五,源自嬴姓、羋姓、出自以地名為氏、出自部落、出自改姓。得姓始祖有白阜、摯、公子白、白公勝、中亞的易卜拉欣之後裔、白乙丙、白元光。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省為多。

白氏的主要郡望為太原郡、南陽郡。白氏的主要堂號為治生堂、香山堂、南陽堂、太原堂。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太原孫氏:

孫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改姓等。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黑龍江、河北、江蘇、遼寧、吉林、安徽等,其中山東為當代孫姓第一大省。

孫氏的主要郡望為汲郡、陳留郡、太原郡、樂安郡、東莞郡、吳郡。孫氏的主要堂號為平治堂、樂安堂、富春堂、映雪堂、東莞堂、太原堂、江東堂、安慶堂、敦敘堂、積善堂、鶴衍堂、嘉會堂、燕翼堂、萬石堂、垂裕堂、孝友堂、兵法堂等。

太原狄氏:

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狄氏的主要郡望為天水郡、太原郡、東海郡。的狄氏的主要堂號為天水堂、太原堂、東海堂、梁公堂等。

太原多望族,太原二十二大名門望族詳解

自唐朝末年起,太原一直處於中原王朝的動盪風眼,五代十國的戰亂頻繁,遼金元的邊防前線,都摧毀著經營了幾百年的世家大族,有的甚至連根拔起,從此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Tags:太原堂號主要始祖羊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