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你知道“三希貼”中“三希”的由來嗎?

由 Ccc洛 發表于 藝術2021-06-26

簡介康熙十八年的八月,馮源濟上書康熙,表示“今皇上留心翰墨,臣不敢收藏此帖(指《快雪時晴帖》),願進御覽”

什麼是三希堂法貼

《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和《伯遠帖》三帖的藝術價值都是相當高,但為什麼叫三希貼呢?

你知道“三希貼”中“三希”的由來嗎?

這3幅名跡在清代以前,都有它們各自的流傳經歷,到了清代,便都歸於內府,其中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入宮的過程頗值一提。《快雪時晴帖》在清初時為內閣大學士馮銓所有。馮銓曾以《快雪帖法書》為名,將《快雪時晴帖》及所藏其它名跡刻之於石,為世人所羨。馮銓其人雖有才,但品行不好,為人所鄙,政敵頗多,所以生前雖備極榮寵,死後立即遭到眾臣的彈賅,不僅自己連死後的諡號都被剝奪,而且殃及後代。他的兒子馮源濟受他牽連,由翰林院侍讀貶為東城兵馬指揮,以後又被貶出京師,在地方混跡了數年,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被重新召回,充任國子監祭酒,負責管理太學。但此時朝中大臣仍有許多是他父親當年的政敵,馮源濟時時感到有遭受打擊的威脅。左思右想後,馮源濟決定將家藏的《快雪時晴帖》獻給康熙,以邀聖眷,穩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康熙十八年的八月,馮源濟上書康熙,表示“今皇上留心翰墨,臣不敢收藏此帖(指《快雪時晴帖》),願進御覽”。康熙同歷代一些愛好書法的帝王一樣,也對王羲之極為推崇。驟然得此至寶,當然是“朕心喜悅”了,不由對馮源濟另眼相看。果然,到第二年朝中便有人彈賅他品行不端,應予處分。結果被得了好處的康熙以“從來才德難以兼全”為由駁了回去。看來馮源濟獻寶之舉還頗有實效。

你知道“三希貼”中“三希”的由來嗎?

到乾隆的時候,對三帖更是視若拱璧。據稱曾玩賞觀摩不下百餘次,僅《快雪時晴帖》一帖的題詩便達70餘首之多,喜愛程度可見一斑。珍愛之餘,更特意把養心殿內一間陽光充沛、環境優雅的小書房東暖閣騰出來,專門陳放三幅法帖,命名為“三希堂”,並親書匾額。《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和《伯遠帖》合稱“三希帖”即因此而得名。照一般的解釋,所謂“三希”,自然是指的王羲之等三人這三幅希世墨寶。但乾隆皇帝對此卻另有一番解釋,他說:“吾今之名此堂,謂之為希賢、希聖、希天之意,可;慕聞之先生之二希,而欲希聞之之希,亦可;即謂之王氏之帖誠三希也,亦可。”其中乾隆所說的“聞之先生”,是清代雍正朝禮部侍郎李世遠的字。李世遠有堂名“二希堂”,當時有人認為是表達宋代理學家周敦畋“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的意思,但自謙不敢希,因而取堂名為“二希堂”。但據李世遠自己的意思,只是“常慕希文(北宋范仲淹)、希元(南宋真德秀)之為人,故曰二希”。也就是思慕前賢品行以激勵自己的意思。

你知道“三希貼”中“三希”的由來嗎?

因此,乾隆皇帝將收藏三帖的東暖閣取名“三希堂”,既有指貯三帖之所的意思,更重要的還是要藉此表達自己思賢若渴,敬畏天命的意思!

Tags:快雪時馮源濟康熙李世遠馮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