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由 顏淵山莊 發表于 藝術2021-06-16

簡介此詞用了許多貼切的詞語天氣給人的睏乏感覺,又用了一系列比擬寫感覺中的春慵,使人刻畫如沐其中

夜績麻的績是什麼意思

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二六卷,已佚。今存《石湖詩集》三十四卷、《吳郡志》五十卷。詞有《妍亭餘稿》,已佚,今存《石湖詞》一卷,散佚尚多。黃昇《中興詞話》謂其《眼兒媚》(萍鄉道中)“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1。《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績”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2。《後催租行》

老父田荒秋雨裡,舊時高岸今江水。

傭耕猶自抱長飢,的知無力輸租米。

自從鄉官新上來,黃紙放盡白紙催。

賣衣得錢都納卻,病骨雖寒聊免縛。

去年衣盡到家口,大女臨岐兩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復驅將換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中,范成大在反映農村生活方面的成就是比較顯著的。除了在詩中記敘四時農事和描寫村景鄉俗外,他還繼承了中唐白居易、王建等人的現實主義精神,學習他們的“新樂府”風格,即事名篇,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封建官府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欺壓。《後催租行》就是在這方面較為典型的一篇。范成大早先作有《催租行》所以,此篇稱《後催租行》。

全詩是圍繞著繳租展開的。詩的前四句,交代因遭災而無力繳租。第一句說,秋雨淹田,顆粒無收;第二句寫江洪泛濫,災難深重,重,難以恢復家園;第三句寫不得不放棄家園,外出作傭,而傭耕又難以餬口。這樣一層意思進逼一層意思,逼出了第四句;“的知無力輸租米。”從上面陳述的諸般景況中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無力繳租。對這一事實的堅定敘述,為下面描寫納租者的痛苦,批判官府的橫徵暴斂創造了前提。天災與人禍古來是不單行的,而且天災之年更能見出封建統治者的慘無人道,詩歌的後十句就分兩步具體描寫了繳租者的悲慘遭遇和悽苦心情。第一步,賣衣完租;第二步,衣服已盡,賣及人口。在寫第二步時,詩人並沒有粘著於今年,而是從跟前即將被賣的二女兒,聯想到去年被賣的大女兒,又推知明年的三女兒。這種連年賣衣賣口的現實,就是對封建剝削的有力揭露。從去年、今年、明年,大女兒、二女兒、三女兒的訴說順序中我們又可以感受到詩人更深刻的言外之意。試想一下,明年賣了三女兒,後來呢?是否還有第四個女兒?詩歌戛然而止,留下一個順勢即可補足的想象空間,我們不難想象這位老農的悲慘結局。而這,也正是當時廣大勞動人民的共同命運。

這首詩內容上的特點就在於揭露的深刻。詩人寫出了封建剝削的殘酷和農民生活的悲慘,還揭露了在征斂問題上“黃紙放盡白紙催”的醜惡現象,這種現象在宋代是普遍的。租稅問題是中唐以來尤其是宋代農村題材詩歌的重要主題,但是,像范成大這樣揭露得深刻的詩作不是很多,這是范成大這一類詩歌的思想價值所在。

作為一篇揭露和諷諭的文字,詩人並沒有像自居易新樂府“首章標目,卒章顯志”那樣直接點揭自己的觀點,而是採用老農自我訴說的方式展開內容。詩人極力不露聲色,在一種平靜的、客觀的敘述中表現沉痛的揭露。開頭四句,用極平靜而又是絲毫不容置疑的語氣訴述一個確鑿的事實,對事實的認定就是對官府的有力指責。第二三兩層次更是如此,賣衣賣口的事實就是最深刻的批判。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平靜的敘述中寄寓了反語的譏諷,詩人不渲染繳租的艱難,而是表現完租後的慶幸,把一個痛苦的經歷以平靜而略帶慶幸的語氣訴說出來,這是悽徹骨髓,痛入肺腑的表現。這種冷峻的嘲諷在更廣泛的背景上揭露了官府催租的殘暴。人們寧可忍飢挨凍,寧願忍痛割愛,也不願忍受催租的苦難,由此可以想知催租時的種種暴力和農民的諸般慘狀。這種把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寓於客觀敘述之中的方法使批判具有更沉重的力量,反映了詩人嚴峻的批判態度。

詩中的敘述語言比較平實樸素,但也時見細緻之處。如“病骨雖寒聊免縛”,不經意中交代了老農的疾病。大女、二女同是被賣,寫來情況也見不同。雖然哪一個被賣都是慘痛的事,但大女兒年歲大一點,終能體察家境父情,在一訣別之淚後默默地走上了犧牲的路,而二女兒年歲稍小,又有婚約,在生活中多了一份留戀和牽連,只是在父母的驅遣下才接受了被賣的現實。一種況味,兩種情樣在這些地方,從平淡的敘述之中都可以見出用筆的細緻和練達。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3。《鵲橋仙 七夕》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少中國人的心靈。在吟詠牛郎織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這首《鵲橋仙》別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義的佳作。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起筆三句點明七夕,並以側筆渲染。“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歲華紀麗》卷三“七夕”引《風俗通》),與牛郎相會,故又稱雙星節。此時銀河兩岸,牛郎已無心耕種,織女亦無心紡績,就連天上的眾仙女也忌妒了。起筆透過對主角與配角心情之描寫,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圍,扣人心絃。下韻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寫出,筆墨從牛女宕開,筆意雋永。“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緊了蛾眉,風姨竟然興風吹雨騷騷然(風姨為青年女性風神,見《博異》)。這些仙女,都妒忌著織女呢。織女一年才得一會,有何可妒?則嫦娥悔恨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風姨之風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難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織女愛情之難能可貴更可知。不僅如此。有眾仙女之妒這一喜劇式情節,雖然引出他們悲劇性愛情。

詞情營造,匠心獨運。“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下片,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相會情景一筆帶過,更不寫“忍顧鵲橋歸路”的淚別場面,而是一步到位著力刻畫牛郎織女的心態。七夕相會,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錯見!見了又只是重新撩亂萬千離愁別緒罷了。詞人運筆處處不凡,但其所寫,是將神話性質進一步人間化。顯然,只有深味人間別久之悲人,才能對牛郎織女心態,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結筆三句緊承上句意脈,再進一層刻畫。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之別離,相逢僅只七夕之一刻,舊愁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有限。不僅如此。舊愁未銷,反載了難以負荷的新恨歸去。年年歲歲,七夕似乎相同。可誰知道,歲歲年年,其情其實不同。在人們心目中,牛郎織女似乎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已。然而從詞人心靈之體會,則牛郎織女的悲憤,乃是無限生長的,牛郎織女之悲劇,乃是一部生生不滅的悲劇,是一部亙古不改的悲劇。牛郎織女悲劇的這一深刻層面,這一可怕性質,終於在詞中告訴人們。顯然,詞中牛郎織女之悲劇,有其真實的人間生活依據,即恩愛夫妻被迫長期分居。此可斷言。天也,你不識好歹何為天?地也,你錯勘賢愚做地!

此詞在藝術造詣上很有特色。詞中托出牛郎織女愛情悲劇之生生不已,實為人磚能堪。以嫦娥風姨之相妒情節,反襯、凸出、深化牛郎織女之愛情悲劇,則是獨具匠心的。(現代黑色幽默庶幾近之)全詞辭無麗藻,語不驚人,正所謂絢爛于歸平淡。

范成大之詩,如其著名的田園詩,頗具泥土氣息,從這裡可以印證之。最後,應略說此詞在同一題材的宋詞發展中之特殊意義。宋詞描寫牛郎織女故事。多用《鵲橋仙》之詞牌,不失“唐詞多緣題”(《花菴詞選》)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少游,後有范成大。歐詞主旨在“多應天意不教長”,秦詞主旨在“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詞則旨在“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可見,歐詞所寫,本是人之常情。秦詞所寫,乃“破格之談”(《草堂詩餘雋》),是對歐詞的翻新、異化,亦可說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詞則是對歐詞的復歸、深化。牛郎織女的愛情,縱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總是人心,無限漫長之別離,生生無已之悲劇,決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來得更為廣大。故成大此詞,也是對秦詞的補充與發展。從揭櫫悲劇深層的美學意義上說,還是是對秦詞之一計算。歐、秦、範三家《鵲橋仙》詞,呈現一否定之否定路向,顯示了宋代詞人對傳統對人生之深切體味,亦體現出宋代詞人藝術創造上不甘逐隨他人獨創精神,當稱作宋代詞史上富於啟示性之一特色。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4。《南柯子·悵望梅花驛》

南柯子

【作者:范成大】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

香雲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

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這是一首抒發離情別緒的作品。

上闋從男主人公起筆,下闋則落在女主人公身上,兩闋遙相呼應,如傾如訴。上闋描繪了男主人公的惆悵先是從描摹情態入手的,悵望梅花驛,是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的典故,說欲得伊人所寄之梅(代指資訊)而久盼不至,因而滿懷惆悵:凝情杜若洲,取《楚辭。九歌。湘君》採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之意,欲採杜若(香草,也指資訊)以寄伊人,卻也無從寄去,徒然凝情而望。來鴻不見,去雁也難,終於,他從深思回到了現實:距離阻隔了一對情人,難以相聚。四個長短不一的句子,恰如一組逐漸推近的鏡頭,在令人失望的結局上定了格。

如果說男主人公的愁緒是悠長而纏綿的話,那麼,女主人公的思念則顯得熾熱急切,字裡行間,流露出思婦坐臥不寧百般無奈矛盾心理。緘素、題紅兩句用的是書信往來的典故,遠、秋二字,巧妙地點出了她與情人之間音訊斷絕的愁緒。最後,焦慮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託於伴著情人遠行的江水,但願它能帶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頭的流水和著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終使這段愛情以悲劇作結。不過留在讀者記憶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敘事,而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戀歌。

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認為:詞之妙莫妙於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無論是表述兩人不能相見的痛苦,還是訴說那無邊的思念,作者都寫得含蓄蘊藉。如香雲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高樓指女子居處,木蘭舟代喻出遊男子:高樓與木蘭舟的距離點出了他們無法相見的殘酷現實,不近一詞用在這裡,給人一種語盡意不盡的境界覺。全詞沒有一處用過思字,但字字句句卻充滿了思念之情,這表明作者遣詞造句的藝術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份地表現了主旨,又保持了詞的特點清遠空靈。

作者善於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平泛單調。如梅花驛、杜若洲都是虛指,但又與雙方遠隔,託物寄情密切相關,寫女主人公無人傳遞書信所選用的雙魚遠、片葉秋以及江已東流也都屬虛擬,但卻和她盼望與情人通訊的現實十分吻合,這些虛實的統一,不僅有助於表達男女雙方的真切情意,而且拓實了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運用典故也有創新,詞中所用大多為常見的典故,但在作者筆下,別有一番情趣。如雙魚、題紅兩典的原意都形容書信傳情,平安抵達對方手中,而作者卻以遠、秋二字平添了悲劇的韻味,頗有新意。

詞中雖有典故,但卻一樣明白,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兩句,借鑑了白居易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和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卻如同已出,毫無牽強附會之感,很妥貼地體現了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5。《秦樓月·樓陰缺》

秦樓月

【作者:范成大】

樓陰缺,欄干影臥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羅幃暗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鑑賞】

范成大詞集中共有五首《秦樓月》,都是寫春閨少婦懷人之情的。前四首分寫一天中朝、晝、暮、夜四時的心緒,後一首寫驚蟄日的情思,為前四首的補充和發展。看來這五首詞是經過周密構思的一個整體,絕非文字遊戲,亦非實寫閨情,而是別有寄託的作品。

所謂寄託,即託詞中少婦的懷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愛君之意。這在宋詞中也是很常見的。據周必大撰《範公成大神道碑》記載,成大於淳熙三年(1176)春在四川制置使任上辭官歸家養病(四年五月成行),病中還為國操勞,上書言兵民十五事,使宋孝宗趙深受感動。所以這組詞可能有此寄託,並可能作於此次居家養病時。這裡提到寄託,只是為了說明作者的原意。

至於這組詞的價值,則主要在於表現情景的藝術技巧,因此還是可以把它們當作真實的閨情詞來欣賞。

這裡選的是上述組詞的第四首。此詞描寫閨中少婦春夜懷人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組詞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篇。詞的結構是上闋描繪園林景色,下闋刻畫人物心情。初拍寫環境的幽靜。樓陰之間,皓月懸空,欄干的疏影靜臥於東廂之下。一派清幽之景更顯露寂寞之情。次拍寫環境的清雅。先重疊東廂月一語,強調月光的皎潔,然後展示新的景象,天清如水,風淡露落一片盛開的杏花,在月光照映下明潔如同白雪。

滿園素淡之香,隱寓空虛之感。以上純用白描,不飾華採,但一座花月樓臺交相輝映的幽雅園林卻清晰可見。寫景是為了寫人。下闋要寫到的那位懷人念遠的閨中少婦,深藏在這座幽雅的園林之中,其風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靜和心情的惆悵,也就可想而知了。給人一種見其景感其人的感覺。所以,上下闋之間看似互不相屬,實際上還是非常一致的。

換拍寫少婦的愁思。她獨臥羅幃之中,心懷遠人,久不能寐。此時燃膏將盡,燈芯結花,室內光線越來越暗淡,室外則夜露已落,一切都這麼沉寂,只有漏壺上的銅龍透過煙霧送來點點滴滴的漏聲。在愁人聽來,竟似聲聲哽咽。這裡並不直接寫人的神態,而是更深一層,借暗淡的燈光和哽咽的漏聲造成一種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現得十分真切。隔煙催漏金虯咽一句,尤見移情想象的奇思。歇拍寫少婦的幽夢,又重疊前句末三字,突出燈光的昏暗,然後化用岑參《春夢》詩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二語,表現少婦的迷離惝恍之情。人倦燈昏,始得暫眠片刻,夢魂忽到江南,境界頓覺開闊。然而所懷之人又在何處?夢中得相見否?作者卻不寫出來,讓讀者自去想象。這樣寫,比韋莊《木蘭花》歇拍直說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長。

春閨懷遠是詞的傳統題材,前人所寫極多,但往往採濫忽真(《文心雕龍·情采》),過於濃華而缺少新意。此詞卻純任自然,不假錘鍊(《蕙風詞話》),顯得淡樸清雅,沒有陳腐的富貴氣和脂粉氣。

寫環境不事鏤金錯銀的雕繪,只把花月樓臺的清淡景色自然地寫出來;寫人物不事愁紅慘綠的誇飾,只把長夜難眠的悽苦心情真實地寫出來。一切都不隔,不做作(張《叢碧詞話》),從而創造出一種天然的美。在情感的表現上,詞人亦能突破常規,獨闢蹊徑,即不作斜倚銀屏無語,閒愁上翠眉《定西番》一類的正面描寫,也不作為君憔悴盡,百花時(溫庭筠《南歌子》)一類的直接抒情,更不作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三字令》一類的多餘解說,卻借月幽花素的園林景色暗示她情懷的寂寞孤獨,借漏咽燈昏的環境氣氛烘托她心緒的淒涼愁苦,側出其言,旁通其情,觸類以感,充類以盡《復堂詞錄敘》,既新穎,又厚重。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6。《鷓鴣天·休舞銀貂小契丹》

鷓鴣天

【作者:范成大】

休舞銀貂小契丹,滿堂賓客盡關山。

從今嫋嫋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

模淚易,寫愁難。

瀟湘江上竹枝斑。

碧雲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

【鑑賞】

此詞為別筵而作,當作於淳熙二年正月離桂林赴成都就任之時。兩年前,作者以廣西經略安撫使來此兼任知府,與僚屬、幕士關係甚洽,離別時,他們一再為之餞行,一直送到湖南地界。《鷓鴣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

筵席前歌舞正歡,又奏起了番樂,跳起了番舞。小契丹是少數民族的歌舞。作者另有《次韻宗偉閱番樂》詩是這樣描寫的:繡靴畫鼓留花住,剩舞春風小契丹。跳這種舞大概是著胡裝的,銀貂,白色的貂裘,與繡靴皆為異族裝束。應當說,這樣歌舞是很能助興的,但是,對於別意纏綿的人又往往會起相反的作用。所以此詞起句即是:休舞銀貂小契丹。如此起筆,我們可以想見:宴會上的歌舞已進行較長一段時間了,作者一直在剋制自己,此時實在忍受不住了,央求休舞。不僅自己,大家都忍受不了:滿堂賓客盡關山。賓客,指送別的僚屬、幕士。盡關山,即為盡是他鄉之客的意思(《滕王閣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據孔凡禮《范成大年譜》考證,這些幕士、官佐大都不是本地人,不少又是江浙一帶的。他們之間的離愁別緒更加深了。

這個別筵真是太叫人惆悵了啊。從今嫋嫋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嫋嫋盈盈,形容舞姿、舞容的搖曳美好。這兩句意思是:從今以後,誰還能認真欣賞這美妙的舞姿呢。這進一步寫出了他們的惆悵,也寫出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情感,朋友分別,也大有柳七郎那種應是良辰好景虛設的感喟。細體會這兩句,還可以體會出作者對歌女也是懷著深深惜別之意的:目前的輕歌曼舞,以後誰還能看到呢。這樣的情意在下闋表現得更明顯。

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模、寫互文義同。這裡意思是:表現流淚是容易的,把愁充分地表現出來就很難了;瀟湘江上的斑竹枝,人們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淚痕,這淚痕所表示的內心無比痛苦,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了。劉禹錫的《瀟湘神》寫道: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這裡用湘妃淚灑斑竹典故,表現了離別時難以言狀的痛苦。用這個典故,也切合將來的行程,暗示舟行瀟湘時也會有這樣的相思之苦。碧雲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這是寫別後的相思。碧雲日暮化用江淹《擬休上人怨別》: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這兩句是說,日後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們而得不到你們的書信時,大概只能空對那橫空的孤雁了。最後一句亦興亦比,很有意境;途中景況的蒼茫、清寒,正映見心境的迷惘、冷寂:一雁既表示來書的渺茫,又比喻自己的形影相單。真是橫淚易,寫愁難,作者下片寫愁並不直寫愁的具體情況如何如何,而是透過典故、景象去暗示、去渲染,啟發讀者的想象力,這個愁就變得更具體可感了。這不是避難從易,而是因難見巧。

離別的愁緒,從歌舞場面的感觸和旅途景況的擬想中可見出很耐人尋味。與賓客分別的悵惘中又揉和了對歌女的柔情,文字精美,音節諧婉,體現了這首詞的婉約風格。這些,是閱讀此詞的應該注意的地方。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7。《鷓鴣天·嫩綠重重看得成》

鷓鴣天

【作者:范成大】

嫩綠重重看得成,曲闌幽檻小紅英。

酴醿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

春婉娩,客飄零,殘花殘酒片時清。

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

【鑑賞】

這是一首歌詠春天的詞,但不是一般對春天的讚歌,詞人在歌詠陽春煙景的同時,還流露出了作客他鄉的飄零之感,在較深層次上,還含有對青春老去的喟嘆春老去的喟嘆。

上闋四句七言,很象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韻的七言絕句,不僅平仄相合,後兩句的對仗也極為工整。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寫的絕句《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見《宋詩選》中范成大簡介)。這首《鷓鴣天》的上闋,就很象是《田園雜興》中的絕句,也帶有意境深刻,不重詞采,自然活潑,清新明快的特點。不同的是,這首詞的上闋捨棄了作者在《田園雜興》中融風景畫與風俗畫於一體的筆法,而側重於描繪庭園中的自然風光,成為獨具特色的一幅風景畫。

既然是畫,就必然要敷色構圖。起句嫩綠重重看得成,就以嫩綠為全畫敷下了基本色調。它可以增強春天的意象,喚醒讀者對春天的情感。重重,指枝上的嫩葉重重疊疊,已有綠漸成陰的感覺。 看得成(得一作漸),即指此而言。當然只有這第一句,還不成其為畫,因為它只不過塗了底色而記。當第二句曲闌幽檻小紅英出現時,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這一句,至少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一是構成了整個風景畫的框架;二是有了色彩的鮮明映襯;三是有了一定的景深和層次感。曲闌幽檻,把畫面展開,打破嫩綠的單調,增添了曲折迴環、花木幽深的立體感。小紅英三字極端重要。這三個字,不僅增強色彩的對比和反差,重要的是,它照亮了全篇,照亮了畫面的每個角落。畫面,變活了;春天的氣氛變濃了。正可謂一字妥貼,全篇增色。小字在全詞中有大的作用。濃綠萬枝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詠石榴花》)范成大此句正合王詩所說。

酴醿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是對仗工整的兩句,它把讀者的注意力從嫩綠、紅英之中引開,放在蜂鬧燕忙的熱鬧場景。如果說,一、二句兩句是靜止的畫面,那麼,有了三、四兩句,整個畫面就動靜結合酴醿,又作荼,俗稱佛兒草,落葉灌木。蜂兒鬧,說明酴醿已臨開花季節,春色將盡,蜜蜂兒爭搶著來採新蜜。楊柳行間燕子輕極富動感。蜂兒鬧,是點上的特寫:燕子輕,是線上的追蹤。說明燕子在成行的楊柳間飛來飛去,忙於捕食,哺育乳燕,上闋四句,有畫面,有構圖,有色彩,是蜂忙燕舞的活生生的風景畫。毫無疑問,詞人對這一畫面肯定注入了很深的情感,也反映了他的審美情趣與創作思維。但是,盛時不再,好景不長。春天已經結束,詞人又怎能不由此引起傷春而自傷之情呢?

下闋,筆鋒一轉,開始抒寫傷春自傷之情。換頭用了兩個短句,充分勾勒出感情的變化。春婉娩,春日天氣溫暖然而也近春暮,這是從春天本身講起的;而客飄零,是從詞人主體上講的。由於長年作客在外,融和的春日固然可以怡情散悶,而花事漸闌、萍蹤無定,則又歡娛少而愁思多了。為了消除傷春自傷之情,詞人面對殘花,借酒澆愁,時間已經很久,故曰殘酒。醉中或可忘記作客他鄉,但醉意過後,憂愁還是無法排遣。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面對此情此景詞人感到無可奈何,只好又繼續飲酒,企盼著在醉夢之中,打發掉這惱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的一天,以忘卻傷春之情與飄零之感。送了斜陽月又生,結尾以日落月升、寫時間流逝,春色難留,將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

本篇雖寫傷春自傷之情,抒發客居飄零之感,但有情景交融的畫面,有沉著豁達的性情,讀起來仍使人感到清新明快,與一般傷春之作不同。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石湖詞音節最婉轉,讀稼軒詞後讀石湖詞,令人心平氣和。這首詞,正體現了這一特點。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8。《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

眼兒媚

萍鄉道中乍晴,臥輿中困甚,小憩柳塘

【作者:范成大】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

溶溶洩洩,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鑑賞】

此詞作於作者調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赴桂林上任途中。據作者《驂鸞錄》,乾道九年(1173)閏正月末過萍鄉(今江西萍鄉市),時雨方晴,乘轎睏乏,歇息於柳塘畔。柳條新抽,春塘水滿,這樣的環境既便小憩,又易引發詩興。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日腳,雲縫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煙,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騰的水氣。酣酣,其色調之深。這一句是寫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徵:雲彩、地氣都顯得特別活躍,雲腳低垂,地氣浮騰;日光也顯得強烈了,日腳給人奪目的光亮;天氣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調就給人以暖感。妍暖,和暖、輕暖。輕裘,薄襖。這時的溫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並不是帶給人熱的感覺,這種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輕裘裡的軀體感覺到了,它一陣陣地傳了過來。這一句是寫感覺。總之,這天氣給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覺。

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天色即天氣。這天氣叫人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人陶醉,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人心脾,更使人精神恍惚了。暖香與冷香對人的刺激確乎不同。扶頭,本是指一種易使人醉的酒,也狀醉態。午夢扶頭就是午夢昏昏沉沉的樣子。

上闋是寫乘輿道中的睏乏,下闋寫小憩柳塘。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這片春慵緊接困字醉字來,意脈很細。這裡即景作比。縠紋,縐紗的細紋比喻水的波紋。這兩句說:春慵就象春塘中那細小的波紋一樣,叫人感到那麼微妙,只覺得那絲絲的麻麻癢癢、陣陣的軟軟綿綿。這個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下面又進一步進行描寫:溶溶洩洩(yy),東風無力,欲皺還休。溶溶洩洩,水緩緩掠動。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已《謁金門》),墉水皺了;可你認真去看,又風靜縠紋平(蘇軾《臨江仙》)了。這裡寫水波就是這種情形。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見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狀態。這幾句都是用比喻寫春慵,把難以言狀的睏乏形容得如此具體、形象,作者的寫作技巧真令人歎服。同時還要體會,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給人以美感。它那麼溫柔熨貼,它那麼充溢、富於生命力,它那麼細膩、明淨,真叫人喜愛。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人生的快樂。春慵,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一種感覺,雖然在前人詩詞裡經常出現這字眼,但具體描寫很少,蘇軾(《水龍吟。楊花詞》)借楊花寫了女子的慵態,但沒有這首詞寫得生動、細膩、充盈。此詞用了許多貼切的詞語天氣給人的睏乏感覺,又用了一系列比擬寫感覺中的春慵,使人刻畫如沐其中;感覺到了春天的溫暖,聞到了醉人的花香,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

沈際飛評道:字字軟溫,著其氣息即醉。(《草堂詩餘別集》引)確實不錯。如此寫生理現象,寫感覺,應當說是文學描寫的進步。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9。《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蝶戀花

【作者:范成大】

春漲一篙添水面。

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

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

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這首寫蘇州附近田園風光的詞是作者退居江湖期間作的。此詞當是作者退居石湖期間作,寫的是蘇州附近田園風光。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一篙,是指水的深度,溫庭筠《洞戶二十二韻》:池漲一篙深。添水面,有兩重意思,一是水面上漲二是水滿後面積也大了。鵝兒,小鵝,黃中透綠,與嫩草色相似。綠,就是綠柳才黃半未勻那樣的色調。春水漲滿,一直浸潤到岸邊的芳草;芳草、鵝兒在微風中活潑潑地抖動、遊動,那嫩嫩、和諧的色調,透出了生命的溫馨與活力;微風輕輕地吹,吹綠了河岸,吹綠了河水。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畫舫,綵船。夷猶,猶豫遲疑,這裡是指船行遲緩。橫塘,在蘇州西南,是個大塘。江南水鄉河渠縱橫,灣道也多。作者乘綵船往橫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灣畫舫緩慢行進。看著前方的塔近了,其實還遠。這就象俗語所說望山走倒馬,又象《詩經。蒹葭》所寫: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惟其如此,才有吸引力。那水面上的小鵝,其實,作者並不急於到塔邊,所以對遠近並不在意,此時更使他欣悅的倒是一路好景緻。便很令人疼愛留連。杜甫當年春遊就遇到這樣的小鵝,他是這樣描寫舟前小鵝兒: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引頸嗔船逼,無行亂眼多。(《舟前小鵝兒》)多活潑,多可愛!成大所遇,當亦如此。這兩句寫船行,也帶出了沿途風光,更帶出了自己盎然興趣。全詞歡快氣氛也由此而興。

詞的下片寫到農事,視野更加開闊了。如此寫,既與上片緊密相聯,又避免了重複。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江國,水鄉。寒指水冷。旱地早已種植或翻耕了,水田要晚些,江南農諺曰:清明浸種(稻種),穀雨下秧。所以耕遍正是時候。著一才字,這不緊不慢的節奏見出農事的輕鬆,農作的井然有序。村北村南耕過的水田,一片連著一片,真是村南村北皆春水、綠遍山原白滿川,一派水鄉風光現於讀者面前,雖然農事緊張或更可說繁重,但農民們各得其樂,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秀麥,出穗揚花的麥子。面當為炒麵,將已熟未割的麥穗摘取下來,揉下麥粒炒幹研碎,取以嘗新,蘇軾所謂捋青搗麨少軟飢腸(《浣溪沙》),目前農村仍有此俗。這兩句是寫高地上景象,雖然水稻剛剛下種,但漫岡遍野的麥子拔穗了,蠶眠,桑葉也便宜了,雉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王維《渭川田家》),農桑豐收在望。所以下面寫道:看看嘗面收新繭。看看,即將之意,透著津津樂道、喜迎豐收的神情。下片寫田園,寫農事,流露出對農家生活的認同感、滿足感。

這是一首田園詞,描繪出一幅清新、明淨的水鄉春景,散發著濃郁而恬美的農家生活氣息,自始至終有流露出鄉村景色人情淳樸、寧靜、合皆,讀了令人心醉。田園詞在兩宋很少,蘇軾、辛棄疾各寫了幾首,范成大寫了三兩首,這些作品可以說是宋詞裡的珍品,尤可寶貴。范成大是田園詩名家,其《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最有名。他以田園詩筆法來寫田園詞,像此篇一樣,很有特色,只可惜太少了。

《范成大詞選》“詞意清宛,詠味之如在畫圖中”

Tags:范成大作者牛郎織女此詞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