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唐代詩詞中的舞蹈特點

由 諾惜說歷史 發表于 藝術2021-06-15

簡介04小結:綜上所述,杜甫詩詞裡所描寫的有關樂舞部分的內容,反映了唐代舞蹈所具有的系統化、正規化特徵,詩人有關劍器舞、樂舞、角抵百戲的詩作,反映唐代舞蹈具有多方發展、兼收幷蓄的特點,發展的種類繁多,普及度高,無論是在宮廷還是民間,都是自舞成風

舞可舞可以組什麼詞

01

一、舞蹈與詩歌

1.

唐代舞蹈發展盛狀分

舞蹈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表演藝術,它產生於原始社會,並且從夏商周開始就伴隨中國的每一個朝代,至今仍方興日盛。唐代是一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高度繁榮的一個朝代,自然也影響了後代子孫。

唐代是舞蹈藝術與古典詩歌創新發展比較迅速的時代,它們都達到了自己歷史上的兩個小高峰,發展繁榮,民眾也參與度極高。舞蹈是一種獨立的表演藝術形式,唐代時,各民族各國家的舞蹈不斷地交流與融合,因此此時代的舞蹈是中國古代舞蹈的一個高峰期。是舞蹈的第三個集大成時期。

唐代詩詞中的舞蹈特點

2.

舞蹈與詩歌的關係

舞蹈與詩歌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體系,但兩者之間確實是緊密相連。也有史書記載過,當語言無法表達內心情感之時,人們就會情不知所起,這裡的起,是起舞,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舞蹈和詩歌的緊密聯絡。

當詩歌無法完美地表達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時,人們往往會不知不覺地舞動起來,以此來宣洩內心的各種複雜情緒,詩與舞都是為了表達人們內心的情感,但表達所用的形式不同,不光詩與舞相通相連,音樂與舞蹈、美術與舞蹈等等都是有一定的關聯性的,藝術之間相互相通。

因此詩、樂、舞三位一體,詩歌與舞蹈之間的共同性質,從而引發了詩人的感慨。舞蹈、詩詞都源自生活,但並不直接模仿生活,而是生活的凝練、轉型,其表達都是詩意的,而突出的也都是它們所具有的生命意識。

儘管舞蹈與詩歌都有敘事,但是抒情性是它們共有的本質。詩與舞,既是相對的藝術,也同樣是相互融通的關係,兩者之間是靈魂與肉身的關係,兩者互為載體。

唐代詩詞中的舞蹈特點

3.

唐代詩人的舞蹈詩及舞蹈觀

杜甫是一名現實主義詩人,他是中國古典詩歌這一藝術體系的集大成者,也是唐代有名的舞蹈鑑賞與批評家,杜詩題材範圍比較廣泛,在其流傳的詩詞佳作中,有 35 篇詩詞都是以舞蹈為描寫主題,他對舞蹈的觀點以及他所寫的舞蹈詩詞都對現代舞蹈人有極大的參考意義。

同時期白居易、李白和王建等人的舞蹈詩數量也很多。李白詩歌風格大氣且浪漫,也因此聞名天下,但李白的樂舞思想人們卻並不瞭解,唐代本就是一個藝術發展比較全面的時代,很多詩人都擁有雙重身份,是詩人,但同時又是一個舞蹈批評家或者音樂家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李白尊崇“天樂”,在他看來,民間、宮廷、他國的歌舞藝術都是詩歌描寫內容,這些內容對後世的研究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據資料記載,李白擔任過翰林供奉,因此他的詩中描寫的宮廷女樂有很多,也可將其詩作分成兩類。

一類是描寫宮中嬪妃們雍容華貴的日常之作;另一類是描寫宮廷嬪妃們的生活的辛酸苦辣的一面——揭露宮中其他宮人悲慘遭遇的宮詞,並不是所有的宮人都有好的生活,大多數經歷悲慘,無法善終。

唐代詩詞中的舞蹈特點

白居易透過描寫樂舞發展的盛狀,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國家大事關切的內心情感,《胡旋舞》的風格特點是有西域風情的,節奏急速,舞姿多為輕盈且旋轉動作居多。

據資料記載,安祿山是一個胖子,體型肥壯,但這並不影響他跳舞,他是一個靈活的胖子,他和楊貴妃一樣,都是善舞《胡旋》,旋轉動作不可少。白居易以此寫詩,藉助詩詞表達自己的不滿,意在抨擊唐玄宗沉迷玩樂從而誤國。

02

二、唐代舞蹈系統化、正規化

在前代基礎上,唐代的樂舞機構發展的更加完善,朝廷的以及國家大型的樂舞活動都得到了延續發展。杜甫詩詞裡描寫宮廷樂舞的所見所聞不少,從這些詩詞中,可以從側面瞭解到唐代舞蹈是系統化的,具備管理嚴格以及正規化的特點,教習人員嚴格把關,樂舞活動也趨向大型,因此,大型化也是唐代舞蹈的一個特點。

漢代也是一個發展高峰,漢武帝時,設定“樂府”,是中國音樂歷史上的第一個專門管理音樂的機關部門。但舞蹈在此時期並沒有充分發展,但之後中國舞蹈藝術經過各朝代的不斷髮展,到了唐代,則迎來了音樂和舞蹈滋養生長的時期。

唐代詩詞中的舞蹈特點

唐代時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宮廷的各種樂舞管理機構。其樂舞機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是太常寺,它是行政機關,是當時最高的管理國家禮樂的一個機構。第二個是梨園,第三個則是教坊。各司其職,分工明確。音樂類的由鼓吹署負責,歌舞百戲這些則由太樂署負責。人員配置也是相當壯觀,人數眾多,規模浩瀚,也因此保證了唐朝樂舞持續發展。

“梨園”與“教坊”的建立使得唐代樂舞發展迅速。唐玄宗時期,專門設定“梨園”,是用以培訓宮廷的歌舞、樂工人員的機構,且人數眾多,規模宏大。

教坊,是唐初設定的,專門管理雅樂以外的演出事務。唐玄宗時內教坊是設在蓬萊宮側,並且在紫禁城外設定了左、右教坊,外教坊也另設兩處,一處在長安,另一處則選在洛陽,這兩處都是宮廷專門派內監過去,教坊使則由內監擔任。

03

三、博採眾長,兼收幷蓄

1.

各區域之間樂舞文化交流

唐朝建立後,自然與西域各族以及周邊各個國家的文化經濟交流日漸增多,民眾安居樂業,之間的樂舞交流也會增多。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都是靠肢體交流,因此樂舞是最為密切的一種交流方式,不受一些雜七雜八的因素干擾,是人們之間的共同交流方式,因此流傳度也較廣。

唐代詩詞中的舞蹈特點

這種與民間舞藝術的長期融合交流,令唐代舞蹈得到溫潤滋養,因此唐代舞蹈種類繁多,發展繁榮。從唐代九部樂與十部樂中看,每個樂舞的名稱中,不難看出,有很多其他國家、民族的名稱,也從側面反映當時的舞蹈文化交流已經很頻繁了,且是喜聞樂見的。

如《西涼樂》,它是今甘肅武威的《天竺樂》,是古印度的舞蹈。此外,這些樂舞的舞蹈樂器以及道具服裝等等都具有當地的民族特色。十部樂中除了燕樂和清商是中原創編的樂舞以外,其餘基本都是外來歌舞,這些情況反映了唐代各民族的樂舞在中原得到展示,並得到新的發展,廣泛流傳,並且呈現出逐漸相互吸收、融合的發展趨勢。

2.

傳承樂舞文化,取其精華

在唐代長期的舞蹈交融匯合時代下,“大麴”——是中原地區的產物,屬傳統音樂範疇,不斷吸收其他音樂樂舞的長處,並與自身結合完善,也得到了發展。“大麴”是一種大型的歌舞形式,它是由音樂、舞蹈和詩歌所組成的。

唐代大麴,是對漢魏時期流傳下來的清樂大麴取其精華,加上同時期的風格特色所形成的,如《霓裳羽衣》《六么》《涼州》《柘枝》等都是當時著名的大麴,我國的古典樂器與西域的舞蹈結合起來,是一種新的嘗試,融合成功便得到了新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契機,自然變得日益繁榮。

唐代詩詞中的舞蹈特點

當時社會影響最大的是“霓裳羽衣舞”,它的流傳度較廣。“霓裳羽衣舞”舞姿飄飄欲仙,輕盈優美,是唐朝時期“大麴”中的著名作品,稱得上是唐代吸收各民族舞蹈且成功的最佳代表作。其表演形式也多樣,有獨舞,據說楊貴妃所跳的“霓裳舞”很美,也有雙人舞和數百人以上的大型群舞

另外,杜甫詩詞裡曾提到過,書法家張旭,本是平平無奇,在觀看公孫大娘的演出之後,他的草書就突飛猛進,就是杜甫的這首《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相關人員從作品裡所描寫的樂舞成就以及對社會的影響,舞者以及舞蹈規模、道具、服飾等多方面研究,公孫大娘的《劍器舞》,舞姿健美,氣勢如破竹,是唐代健舞的代表作。

她所取得的傲人成績,是她努力學習本國的樂舞以後,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眼界,認真耐心地吸收——融合——創新之後,將劍的一招一式,姿態以及動勢與自己的舞蹈技術技巧融合而成,她是一位優秀且熱愛舞蹈的人士,這也充分體現了唐代舞蹈博採眾長、兼收幷蓄的特點。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等詩文中描寫的內容,反映了以上所提到的唐代舞蹈所具有的三大特徵;杜甫有關舞蹈的詩作,反映了唐代舞蹈具有博採眾長,綜合發展的特徵,舞蹈詩文裡所提及的所見所聞、人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社會生活的形態方式,都是從側面體現了唐代舞蹈的繁榮發展,方興未艾。

唐代詩詞中的舞蹈特點

各朝代帝王對樂舞發展的喜愛與重視,自身積極倡導,加之各階層人民對舞蹈的喜愛,成為唐代舞蹈的內在發展推動力。

04

小結:

綜上所述,杜甫詩詞裡所描寫的有關樂舞部分的內容,反映了唐代舞蹈所具有的系統化、正規化特徵,詩人有關劍器舞、樂舞、角抵百戲的詩作,反映唐代舞蹈具有多方發展、兼收幷蓄的特點,發展的種類繁多,普及度高,無論是在宮廷還是民間,都是自舞成風。

唐代詩人的作品,是詩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描寫出唐代時期的百姓安居樂業、發展昌盛的景象。後來各朝代以及各個國家、民族之間的舞蹈中的大交流、大融合,是唐代舞蹈藝術的滋養之土,其土壤肥沃,茁壯生長。

唐代社會的興盛強大,則是舞蹈發展的一個良好條件,唐朝之前的各朝代帝王對樂舞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帝王和妃子們對樂舞的熱愛與追求,他們以身作則,親自參與,包括社會各階層對樂舞藝術的喜愛,這是促進唐代舞蹈藝術繁榮的內在直接推動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Tags:舞蹈樂舞唐代發展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