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由 地緣看世界 發表于 農業2021-06-09

簡介注意屈吳山的位置∨寧南高原插入位於隴東、隴面中間的位置意味著,中原王朝即可以從隴東高原,也可以從隴西高原切入清水河谷,打通前往中衛平原的戰略通道

蒸發量是什麼意思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49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胡馬羌笛——涼州4 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靈州川的存在能夠幫助中原王朝,在步出隴東高原後,穿越這片荒漠草原直抵銀川平原。在靈州川的南面,與之源頭接近但流向相反的河流,則承擔著幫助整條戰略通道向縱穿隴東高原的任務。

循著這一方向出現在視野中的河流名叫“環江”,屬於“馬蓮河”河的上游。而司州部分已經解讀過,馬蓮河的地理身份是是涇水東源。理順了這些水系的關係,一條從長安出發沿涇水而上,溯馬蓮河、環河,下靈州川,縱穿寧東翰海直抵西套平原的交通線便躍然於紙上了。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正是有了靈州川的連線,西套平原與馬蓮河流域才能夠在行政上融為一體。圍繞馬蓮河-靈州川-黃河這條軸線,兩漢建制了包含銀川平原和半個隴東高原的“北地郡”。區別在於西漢時期,北地郡和大部分東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一起,歸屬於“朔方刺史部”。而在東漢撤銷朔方刺史部後,北地郡則成為了涼州最東部的行政區,併成為後來甘肅省在隴東高原存在的行政源頭。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然而透過“靈州川”這個歷史名稱,固然能夠幫助瞭解這條河流的地緣政治價值,但它的另一個名稱“苦水河”,卻讓人對這條戰略連線線的穩定性感到一絲隱憂。

在中央之國的範圍內,並不只有一條苦水河。以此為名的河流,共同的環境背景是乾旱環境所帶來的高蒸發量,使得河水的礦物質含量偏高(因此口感苦澀)。這意味著,穿越寧東翰海的苦水河,在承擔西套平原與隴東高原戰略連線線的問題上,著實有些勉強。最起碼你很難依託這樣一條水質偏差、水量不夠大的河流,打造出一條農業走廊來。

那麼,西套平原與黃土高原之間就不存在穩定的連線線了嗎?當然不是。前面也說了,二者的連線呈現出“西密東疏”的結構。從位於寧夏同心縣、鹽池縣交界處的苦水河谷,向西驅車約100公里進入同心縣成所在的谷地,你會發現一條從名字上看就充滿希望的河流——清水河(漢時的名字為“烏水”)。

寧夏地緣結構圖(雪白血紅制)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這條發源於六盤山北麓向北注入中衛平原的河流,幹流河谷正處於隴東、隴右兩大高原之間的縫隙。依託兩大山地,清水河谷的環境較之苦水河要好一些。

不過這種好也只是相對的。以清水河谷的情況來說,上游固原境內的年平均降水,還能勉強達到15英寸等雨線的要求,中游同心縣就不到300毫米了。說到這裡,要解釋一下蒸發量的概念。

蒸發量是指“在一定時段內,水分經蒸發而散佈到空中的量”。跟降水量一樣,通常以毫米和年來標定。你會發現在西北乾旱地區,測定出來的蒸發量會一般比降水量高出7、8倍,甚至超過10倍;而在中東部地區這一數值要接近的多,甚至降水量是要高於蒸發量的。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這裡說的蒸發量,更準確說是“潛在蒸發量”,是將水放在蒸發器裡測定出來的結果。實際環境中,蒸會量會大大小於測定出來的數值,除非極端沙漠地帶,地表水亦不可能全部被蒸發。蒸發量與降水量的差值,更多是在幫助我們從資料上感知一個地區的乾旱程度。悲劇的是,越是降水量稀少的地區,潛在蒸發量越是高。這就好像一個人本來就沒水喝,還要讓他去大太陽底下曬一樣。

蒸發量與降水量之間的這種反比關係,使得我們在衡量一個地區的乾旱程度時,一般只需參考降水量就行了。結合自然植被狀態和農業需求總結出來15英寸等雨線(381毫米),則是一條很有價值的乾溼分界線。

15英寸等雨線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將蒸發量的概念提出來的意義之一在於:在這條分界線兩端,無論幹、溼所呈現出的都是加劇狀態。越是乾旱地區,潛在蒸發量超出降水量的比例越大;越是溼潤地區,降水量越是能壓倒蒸發量。

這種馬太效應的形成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降水的缺乏是因為沒有受到水氣和雨雲的青睞。而沒有了雲層的遮蓋,陽光又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將地面本已匱乏的水資源吸走。當然,陽光同樣是農業和植被生長所需的重要資源。如果能解決水的問題,這種日照充足的乾旱地區,往往能種出更優質的農產品來。

考察清水河口所處的中衛平原,你會發現它年平均降水,比之清水河中上游地區更低,只有不到200毫米,潛在蒸發量則高達將近2000毫米。只是有源自青藏高原,不遠千里前來支援的黃河水的浸潤,不用像中上游地區那樣“靠天吃飯”罷了。

蒸發量給人類的另一個啟示是:在試圖從外部引水改造一片乾旱之地時,如果不考慮輸送、灌溉中的蒸發量問題,將會造成極大浪費。從這一角度說,要是人類哪天有能力建立一條空中水氣走廊,將東南部的雨雲輸向西北,倒真是可以標本兼治的解決中國西北乾旱問題。

只是人類過往幾千年改造地球表面,尤其是改造河流的經驗告訴我們,即便有高科技加持,人類也未必馬上能知道一片飄向蒙古高原的雨雲,會不會讓亞馬遜森林裡的一隻蝴蝶感到不適。

把視線從未來拉回到地面。源頭出自六盤山北、河口位於中衛平原(具體是中衛市中寧縣)的清水河谷,為關中平原又打通了一條通往西套平原的戰略通道。2000多年前,從關中平原起程的漢軍,可以在沿涇水向向西然後北出蕭關,再沿清水河谷一路向北進入中衛平原。

河套地區地理結構圖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圍繞著進入中衛平原的戰略走廊,東漢王朝建制了同樣隸屬涼州的“安定郡”。如果說北地郡的地理結構,可以歸納為:馬蓮河+苦水河+銀川平原,那麼安定郡的結構則是:涇水西源(正源)+清水河+中衛平原。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清水河的存在並不僅僅是提供一條戰略通道那麼簡單。整個清水河干流河谷宛如隴山的北延伸線,整個清水河流域也基本在黃土高原地貌中延伸。

從這個角度看,“隴山-清水河谷”似乎可以被認定為隴東、隴右兩大高原的分界線。不過基於其在地緣位置上的獨特性,我們更應該將之視為一個獨立板塊。根據其當下大部屬寧夏所有的行政屬性,我們可以將之命名為“寧南高原”。

寧夏十字架結構的前三部分:上半部的銀川平原、左半部的中衛平原、右半部的寧東翰海都已經悉數出場。補足這最後一塊拼圖的,就是清水河水系所覆蓋的“寧南高原”。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以清水河谷為軸線的話,寧南高原呈現出“西大東小”的結構。也就是說,清水河左岸與隴西高原相接的這部分黃土高原,面積要遠大於其右岸,與隴東高原相接的部分。

在清水河左岸,分割寧南高原與隴右高原的,是一條之前內容中曾閃現過的名字——屈吳山。說起屈吳山,就必須先說一下兩條山脈——隴山和祁連山。隴山山脈的情況前面已經交待過。這是一條從關中平原西端開始,向北延伸的秦嶺支脈。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將這條山脈稱之為“六盤山脈”。一定要再細分的話,陝西、甘肅境內的南段為隴山,寧夏境內部分可稱為六盤山。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祁連山脈是圍就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重要山脈,也是後面即將展開的河西走廊的靠山。位置上看,隴山山脈位於隴右高原東邊緣,祁連山脈止於黃河之西,相隔整個隴右高原的二者看起來不太可能交集。

然而在地質活動的作用下,斜穿黃土高原北部的屈吳山,成為了兩山之間的連線線。這條充當隴山、祁連山連線線的山地,不僅是祖厲河與清水河的分水嶺,同時也是寧南高原與隴西高原的分割線。

注意屈吳山的位置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寧南高原插入位於隴東、隴面中間的位置意味著,中原王朝即可以從隴東高原,也可以從隴西高原切入清水河谷,打通前往中衛平原的戰略通道。使得寧東翰海與寧南高原一起,成為了遊牧者和中原王朝爭奪西套平原博弈舞臺。前者的荒漠草原屬性,使得遊牧者在做寧東翰海時要更佔優勢;後者的黃土高原屬性,又使得中原王朝有機會,在寧南高原建立直抵中衛平原的建立農業帶。

不過寧夏高原的氣候環境,對中原王朝的控制有些不利。清水河偏西北向的走勢告訴我們,高原的迎風面整體是對著西北季風的方向。雖然在屈吳山之南,祖厲河與姚河也是這樣的流向,但與青藏高原相鄰的位置,可以一定程度幫助阻擋住部分西北季風的影響,並在其上空聚攏來自東南方向的水氣。

相比之下,寧南高原所面臨的局面就要嚴峻許多,更多要直面從阿拉善高原之上吹來的乾燥西風。這使得整個高原地區的生態十分脆弱,很容易被過度農業開發所破壞。

雖說單從降水來說,寧夏境內的四大板塊都是乾旱的。自然降水甚至呈現出東南向西北方逐漸遞減的態勢。不過與有黃河水加持的西套平原相比,無論是寧南高原還是寧東翰海,更多都只能靠天吃飯。不過對於試圖割據西套平原與中原王朝對抗的政權來說,這種結構倒未必是壞事。能夠讓習慣步步為營策略的中原王朝,在覬覦西套平原之前,必須穿越一片農業潛力不足的土地。

關於這片為西套平原提供緩衝的乾旱土地,還有一個出現在40多年前的名字可以幫助加深認知。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認定的“不適宜人類居住地區”名單中,曾出現過一個叫作“西海固”的地名。

“西海固”一名從字面上解讀指的是寧夏南部的:西吉、海原、固原三個縣。實際被納入這個概念的則有:固原縣(現為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涇源縣、彭陽縣、隆德縣、鹽池縣、同心縣、海原縣八個縣區。當你在地圖上將它們一一標出後會發現,這片曾因乾旱而被認定不適合人居的土地,指向的就是寧南高原和寧東翰海(依靠從黃河引水以及植樹造林,當下“西海固”地區的生態環境已經得到了一定改善。)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中央之國的範圍擴張至寧夏地區始於秦王朝。繼承趙國遺產將與長城防線北移至陰山山脈的秦始皇,沒有理由把對關中平原威脅更大的西套平原留給遊牧者。移民實邊是歷代王朝開發邊緣之地的基礎手段,尤其是那些有機會進行農業開發的土地。

然而由於秦王朝的存續時間太短,當時被強制遷往整個河套地區的移民,在關東發生動亂後很快就逃回了內地,使得匈奴所代表的北方遊牧民族又重新控制了這片土地。

一直到漢武帝時期,中央帝國才重新從遊牧者手中,奪取了包括三個河套平原在內的河套地區,並重新開始大規模移民工作。只是這片土地終究是處在農牧交界之地,一旦中原發生戰亂便極易被放棄。

西漢河套四郡

農牧攻防的戰略節點——寧南高原與清水河

在兩漢相交之際以及東漢末年,這種情況就兩度發生。使得後來曹魏的版圖中,已經不包括河套地區。與之前情況有所不同的是,這一階段在河套填補真空的,並不只有來自北方蒙古草原的邊緣民族,還包括來自黃土高原以西的戎族後裔。由於沒有辦法釐清他們的來源,這些混居於河套地區的邊緣民族被稱統稱為“羌胡”。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先秦時華夏族對四方邊緣民族的泛稱,這一稱謂在進入秦漢之際開始發生變化。“羌”開始取代“戎”成為西部邊緣民族的泛稱,“胡”亦取代“狄”成為了北方遊牧者的統稱。這其中“羌”與“戎”的含義相當,在商王朝時用來代指中原以西部族。也可以說,在商人的概念中,周人最初也是西羌的成員。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周人開始用“戎”的概念取代“羌”,以將自己和這些遠親區別開來。至於“胡”,則有可能來自於匈奴人的自稱。鑑於匈奴讓蒙古草原諸部第一次完成了統一,這個自稱在後來的歷史中,被中原王朝用來代指整個北方邊緣民族。

以對中央之國地緣政治舞臺上的表現來說,西羌的機會並不如北胡那麼亮眼,但東漢和三國時代,卻是“羌”系民族活動的一個高峰。大家熟知的馬超、姜維等三國名將,都與之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董卓之所以能夠崛起,也是因為它在進剿“涼州羌亂”時得以坐大。接下來,隨著“河湟谷地”部分的展開,我們將進一步瞭解這些羌系部落的前世今生。

- END -

Tags:高原蒸發量寧南平原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