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增程車是“工業垃圾”,還是新勢力企業的新出路?

由 汽車通訊社AP 發表于 農業2022-12-31

簡介02增程車比純電動車更實用從實際體驗來看,增程式電動車比純電動車更實用,原因便在於它既解決了上牌問題,又降低了用車成本,還解決了使用者的充電焦慮和續航焦慮

木薯澱粉裝置質量可靠嗎

“簡直是胡說八道,這是最糟糕的方案”。大眾中國前任 CEO 馮思翰對增程式電動車公開評價道。

實際上,行業內對於增程式技術的質疑從未停歇過。理想汽車自誕生起,便飽受詬病。“工業垃圾”這樣的罵聲從未間斷,然而銷量卻伴隨著罵聲走到了高位。

增程車是“工業垃圾”,還是新勢力企業的新出路?

理想L9衝上了全尺寸SUV銷量冠軍的寶座,賽力斯問界M5月銷量破萬……

銷量,證明了增

程式技術路線存在商業化的可行性,也讓其他新勢力企業眼饞。

01

增程車比純電動車更賺錢

增程式賽道的“火熱

與外界的唱衰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車企競相佈局增程式背後有著最原始的動機——賺取更多利潤。

尤其是對於一些新勢力車企而言,在新能源市場的紅利期結束後,如何“造血”成功就成為發展的關鍵。威馬汽車“降本求存”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倘若沒有新資本的流入,恐怕再難走過幾個春秋。

這個時候,理想汽車的打法,無疑為新勢力企業提供了一個可行度極高的方案。在一眾新勢力車企中,迄今,只有理想汽車曾在季度報表中實現盈利,並且擁有最高的毛利率。對比“蔚小理”,走增程式路線的理想汽車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率為22。1%,逼近特斯拉;而專注於純電汽車的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的毛利率則分別為13。0%和11。6%。

增程式路線給了新能源車企更多的利潤空間。問界作為賽力斯和華為攜手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也正在增程式領域發力。

今年3月問界M5開始交付後,

賽力斯的毛利率一路爬升,從Q1的6。68%爬升至Q3的9。80%。而在去年,賽力斯的毛利率僅有3。77%。

增程車是“工業垃圾”,還是新勢力企業的新出路?

無論是理想汽車,還是問界,之所以能實現較高的毛利率,主要是因為較低的成本與較高的定價。如果說較高的定價來自於產品定位和品牌溢價的話,那麼,較低的成本則更多源於對於電池成本和研發成本的把控。

2020年第四季度,蔚來汽車的毛利率實現由負轉正,原因之一便是寧德時代向蔚來讓步,電池模組採購價讓利,從1塊多每瓦時,降低至8毛多。由此可以看出,電池成本對於新能源主機廠利潤的重要性。

“動力電池佔整車60%的成本,那我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2年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發出感慨,並表示動力電池成本佔到汽車總成本的40%、50%、60%,並且在不斷增加。

動力電池成本增長與原材料價格飆升有關。“當前動力電池產業鏈上游價格不是一般高。現在價格壓力直接傳導至整車廠,和他們討論,他們說是上游材料漲價太厲害,最後源頭是海外的礦廠。”曾慶洪表示。

鋰鎳鈷錳等汽車動力電池中重要的上游原材料,近幾年來價格一路飆升。資料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行情在11月9日正式突破60萬元/噸,相較2021年年初,漲幅達到1057。7%,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不斷上升的原材料成本與動力電池成本,還在繼續壓縮新能源車企的利潤空間。相比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車所需電池容量較小,因此所需的電池成本也相對較低,受電池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小。在其他成本大差不差的情況下,更低的電池成本為增程車留下了更多的利潤空間。

更何況,增程式電動汽車在研發費用率上比電動汽車更低。仍以主打增程車的理想和主打純電動車的蔚來、小鵬舉例,2022年上半年的財報中,理想、蔚來、小鵬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9。06億、39。11億、24。86億,研發費用率為15。9%、19。36%、16。7%。理想的研發費用率最低,研發投入產出比最高。

“低成本、高利率”是諸多車企近兩年在增程式技術領域佈局的原因。未來幾年,電池成本會繼續保持增長,原材料成本也很難實現大幅度下跌。考慮到對成本的把控和盈利的可能性上,增程式電動車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疑問,車企只要推出增程式電動車,就一定能賣得好嗎?

02

增程車比純電動車更實用

從實際體驗來看,增程式電動車比純電動車更實用,原因便在於它既解決了上牌問題,又降低了用車成本,還解決了使用者的充電焦慮和續航焦慮。

以理想one為例,在電量充足的情況下,依靠200km左右的純電續航,車主既滿足了市區內的正常通勤需求,又降低了使用成本。一位車主描述,在市內正常通勤上下班的情況下,一個月的充電費用,不足百元。而在長途出行中,增程式電動車的油電綜合續航為1000km以上,極大緩解了車主的充電和續航的焦慮。

面對續航焦慮,一位車主表示:“第一輛車是純電動車,和家裡沒有買車的區別並不大。”這同樣是許多車主的心聲。

對於經常需要長途出行的使用者而言,購買純電動車無異於自尋煩惱。而對於日常通勤都在市內,偶爾有長途需求的使用者,依靠純電動車長途出行,也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

今年國慶期間,“一男子駕駛特斯拉從深圳回湖南永州,因電量耗盡拋錨叫拖車”登上熱搜。該男子描述:特斯拉續航里程是435km,但是總路程卻是500km,因此需要在駕駛途中補能。然而,服務區充電的車太多,每臺車需要充電一小時,沒辦法只能下高速充電,卻遇到高速堵車,拋錨實屬無奈。

假期出行,包括“春運“都是選擇購買電動車的車主會需要考慮的情景。尤其是到了春運期間,正逢冬季,電池續航會出現縮水現象。電池容量因為低溫而衰減,會出現未達到續航里程,卻耗盡電池電量的情況。此時選擇純電動車出行,拋錨成了一個常見的現象。

除了續航焦慮以外,充電焦慮也深深困擾著電動車主。

在北京順義區牛欄山鎮,凌晨4點電動車車主已經在排隊充電。而這些車主,主要是想搶在夜裡11點到早晨7點,這一電價波谷期,每度電便宜6毛錢。

據瞭解,我國的充電樁的保有量正在不斷增長。中汽協及充電聯盟資料顯示,截至 2021 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 784 萬輛,同比增 59。3%;全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 261。7 萬臺,同比增 55。7%。

隨著汽車電動化滲透率水平的持續提升,充電樁市場需求還將進一步擴張,然而並不能完全滿足快速擴增的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充電、續航問題是純電動車目前難以跨越的溝壑。

對比純電動車,同樣由電力驅動前進、有著近乎相同用車體驗的增程式電動車,受使用者的歡迎,迸發光彩。

回到理想汽車在增程式領域“只此一家“的時候,面對行業人士與“懂技術者“對增程式技術的質疑,理想汽車CEO李想痛批:當下業界就是有一群毫無使用者思維、不關心使用者的人天天在研究技術路線。“為什麼不能是增程電動?不應該去問技術員,應該去問市場。”

曾經公開為增程式技術搖旗吶喊的李想,被視為在下一把孤注一擲的豪賭,賭的是充電樁的發展速度慢於預期評估,作為過渡品的增程車有佔據更多市場份額的可能性。實際上,這看似靠運氣的行為,是李想對於使用者需求的深刻洞察。李想表示:“產品體驗是根本。對於使用者需求的精準把握,結合自身的技術水平,才有瞭如今的理想汽車。”

目前,電動汽車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尚未充分普及的充電樁與短缺的續航能力,讓很多純電動車車主出行並不足夠方便。增程式電動車是“燃油車到純電車之間的過渡”也是鋼鐵一般無法否認的事實。

佈局增程車領域的車企並不是目光不夠長遠。相反,仰望星空,踏足腳下,是這些車企正在做的事情。就目前的發展階段而言,增程式電動車為車企提供了更多盈利的可能性。車企有了自主造血的能力,才有了更長遠的可能。對於消費者來說,增程車除了解決上牌的問題之外,還在經濟性和實用性上得到了更好的平衡。

增程車是“工業垃圾”,還是新勢力企業的新出路?

正如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CEO餘承東所說:“增程式電動車是目前的最佳選項。“現在餘承東,與幾年前的李想,隔著時空遙相呼應,而此時入局,尚且未晚。

在不同的時空,有著相同感受的人,也不只這兩位。

後來,有了哪吒S增程版,有了長安深藍SL03,消費者有了更多選項和更豐富的用車體驗,有了百花齊放的增程車市場。

Tags:程式電動車充電成本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