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由 商務印書館 發表于 農業2022-11-29

簡介如果說第一部《失落的天書》探究的是《山海經》所蘊含的古代中國世界的時空觀與宇宙觀的話,要憑藉這幅地圖穿越時間的洪荒,回到歷史的源頭,首先就需要拂去籠罩於這幅地圖之上種種似是而非卻流傳甚廣的神話和傳聞,廓清覆蓋在這幅地圖上錯綜糾結的誤解和附會

地球有幾大州幾大洋分別是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山海經》其書到底是地理書,還是怪物志,自古迄今,一直就懸而未決、聚訟紛紜。

在戰國秦漢時期,這本書無疑多是被作為地理書看待的。

《呂氏春秋》《淮南子》是援引《山海經》最多的兩部古書,兩書言九州四裔的地理、方物,常援《山海經》為說。

然而到了今天,不僅一些學者忽視了《山海經》的地理學價值

,在許多讀者的心中,視《山海經》為上古神話書、怪物志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

對這種過於聚焦解讀《山海經》神話色彩,忽視其地理學價值的現象,

劉宗迪老師有不同的看法:

時下坊間層出不窮的各種《山海經》通俗讀本、繪本,無不在一個“怪”字上做文章,添枝加葉,故弄玄虛。書中記載的那些山川方國,也變得越來越虛無縹緲、神秘莫測。至於那些

山川何在、方國何處,它們反映的是哪個時代、哪個地域的地理知識,則越來越無人問津了

比方說《海經》,與今天我們將其看作志怪之書不同,其實在早期文獻中,

《海經》是被作為地理書尤其是“世界地理志”看待的

戰國時期,知識界還缺乏對異域地理和族群的真切瞭解,“五經”、諸子中只有關於異域的模糊印象和零碎論述,

唯有《海外經》《大荒經》,分別部居地一一記述了四海八荒的方國人物、奇鳥異獸、神靈怪異,儼然是一部現成的異域方國志

,因此深受珍視,成為戰國知識界瞭解異域世界、構築華夏-四裔世界觀唯一的地理學依據。

此外,

《楚辭·天問》《逸周書·王會》《呂氏春秋·求人》《淮南子·地形訓》等書中都出現了關於世界圖景和四裔風物的系統論述

,這些文獻賴以建構其世界秩序和異域想象的空間圖式和知識素材,無不深深地

打上《海經》的印記

正如現在的自然常識會講述地球的演化、地球有多大、包括幾大洲幾大洋、各洲都有哪些名山大川和珍禽異獸一樣,

《楚辭·天問》則用大禹治水和共公觸不周山的神話解釋了大地的演化,用豎亥的大地測量解釋了大地的尺度,並用眾多神奇的四方異物勾畫出一個大地邊緣的景觀。

《楚辭·天問》構造的這一世界觀的空間圖式和知識素材,幾乎全部出自《山海經》,可見《天問》作者對《山海經》之熟稔,亦可見對於《天問》的作者和讀者而言,

《山海經》已成為他們的世界地理教科書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一幅充滿記號與暗示的地圖

也就是說,

一幅充滿記號與暗示的地圖

當時的知識界確實是把《山海經》當成地理志來看待的

在這個廣袤的大地上,中國九州位於世界的中央,大地的四方為大海環繞,四海之外是為形形色色的殊族異類、奇鳥怪獸、神靈物怪所居住和棲息的荒蠻地帶;大荒之外,則是渺茫不可知的天地之際,四時變換的風就從那裡吹來,日夜流轉、四時輪迴的日月星辰也是在那裡升起和降落。

或許,

《山海經》的地理知識實際上成了戰國秦漢之際知識界認識和想象世界,並瞭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的主要依據:

,以便引領我們這些在悠悠歲月中彷徨迷途的後人,穿越山重水複,回到那個早已遮蔽於神話與傳說之下的古國神州。

《山海經》這部書,果真就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幅充滿記號與暗示的地圖

本書即為此而作。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眾神的山川》是劉宗迪教授《山海經》研究“天書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如果說第一部《失落的天書》探究的是《山海經》所蘊含的古代中國世界的時空觀與宇宙觀的話,

要憑藉這幅地圖穿越時間的洪荒,回到歷史的源頭,首先就需要拂去籠罩於這幅地圖之上種種似是而非卻流傳甚廣的神話和傳聞,廓清覆蓋在這幅地圖上錯綜糾結的誤解和附會,讓這幅地圖的真相以及這幅地圖中描繪的山巒、河流、道路、丘墟和蘊含其中的先民記憶如其本然地展現出來。

不得不說,劉宗迪教授是一位富於雄心的研究者。他所要完成的,不僅僅是把被“神話”的《山海經》還原成一幅實實在在的山川地圖,更要從這些抽絲剝繭的鉤沉中,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這本《眾神的山川》則是藉助步步為營的地理考證,將《山海經》從“神話”的迷障中打撈出來,在實有的地圖上找到那些山與川的位置。

《眾神的山川——

<山海經>與上古地理、歷史及神話的重建》

本書的任務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山海經》知識形態學研究:基於對古代地理學生成機制的理解,說明《山海經》地理知識的存在形態和表達方式,證明《山海經》並非什麼怪物志,掃清妨礙理解《山海經》的成見,這部分內容為下文作鋪墊,是為上編。

第二,《山海經》地理和歷史研究:考證《山海經》各篇所記山川地理的地域範圍,以及《山海經》地理與中國古史傳說尤其是夏、商曆史記憶的關係,這部分內容是本書的主體,是為中編。

第三,《山海經》年代學研究:基於上一部分研究得出的結論,考證《山海經》成書的年代和地域文化淵源,闡明《山海經》對於重建華夏上古史的史料價值,這部分內容可視為本書的結論,是為下編。

《山海經》是一部囊括萬有的宇宙圖志,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堪稱一部上古自然知識與文化記憶的寶庫。經文記錄的眾多山川、方國、丘墟地名,作為先民銘寫於大地之上永不磨滅的歷史印記,凝聚了極為豐富的上古歷史、地理和宗教文化記憶。它們組合為一幅山川與都邑並陳、時間與空間交錯的地圖,指引著我們穿越時光之門,回到那個眾神守護山川、大地與星空交映、華夏與萬國雜然並存的歷史圖景。藉助《山海經》地理空間的重建,讓我們重新回到歷史曙光初啟的“前華夏”世界。

劉宗迪,現為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上古歷史地理、先秦文獻、神話學、民俗學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失落的天書》《古典的草根》等書。

劉宗迪 著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

掃碼購書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掃碼購書

《山海經》(彩圖版)(國學經典規範讀本)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掃碼購書

掃碼購書

《眾神的山川》:還原一段令人驚歎的遠古歷史

掃碼購書

Tags:山海經地理山川地圖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