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由 介面新聞 發表于 農業2021-12-14

簡介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1《一切皆有可能》[美]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 著張芸、賈曉光 譯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19-082009年憑藉《奧利芙·基特里奇》獲普利策小說獎的美國當代作家伊麗莎白·斯特勞特曾經在《衛報》上分享自

佛蘭德鏡子講什麼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記者 | 潘文捷

編輯 | 黃月

1

《一切皆有可能》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美]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 著 張芸、賈曉光 譯

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19-08

2009年憑藉《奧利芙·基特里奇》獲普利策小說獎的美國當代作家伊麗莎白·斯特勞特曾經在《衛報》上分享自己的寫作生活,她說,在寫作時她總是想象有一位理想的讀者:他很耐心,又不過分耐心;他需要這本書,也很想讀這本書,但我若寫得不真誠,他就不會讀,“於我而言,寫作是和這位讀者共舞。”

在《一切皆有可能》中,伊麗莎白邀請讀者與她共跳兩支舞——本書收錄了《我叫露西·巴頓》《一切皆有可能》這兩部作品,前者是一部中篇,後者則由九個故事串聯而成。在前面一部中篇小說裡,露西·巴頓講述著自己在小鎮上的處境,“全家都是怪胎,住在一座丁點大的村鎮裡。別的小孩看到我們會捏著鼻子跑開,說我們臭烘烘的”;在《一切皆有可能》裡,先前若隱若現的小鎮居民成為一個個小故事當中的獨立個體,每一個故事都以對前一個故事的講述為基礎,在各自獨立的表象之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露西·巴頓一家人則成為了小鎮居民的談資。透過這樣的方式,伊麗莎白寫出了一個人與親人和陌生人之間的隔閡與依賴。

談及《我叫露西·巴頓》,伊麗莎白說,“在閱讀本書時,我由衷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順便仔細看看——其他人的生活,他們可能擁有與你完全不同的人生。儘管如此,你們仍然對愛、對安全與歸屬感、對他人的友誼和包容抱有相似的渴望,至於這種渴望以何種方式呈現,那並不重要。”

《中性》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美] 傑弗裡·尤金尼德斯 著 主萬、葉尊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9-08

《中性》是美國作家傑弗裡·尤金尼德斯獲得2003年度普利策小說獎的作品。英文原名為“Middlesex”,是小說主人公居住的街道名,同時也道出了主人公的身份——一箇中性人。本書主人公由於罕見的基因變異,而同時擁有男性的XY染色體和女性的子宮,由於男性特徵退化從一出生就被當作了女孩,而其女性特徵也無法完全發育,因而體驗了兩種性別的生活。到了14歲,主人公決定不再做女孩,於是“她”變成了“他”。

尤金尼德斯曾經讀過奧維德《變形記》當中的雙性人蒂利希阿斯(Tiresias)的故事,後來又接觸到福柯的《赫丘蘭·巴賓:一名19世紀法國雙性人的回憶錄》,被其中真實的雙性人故事吸引。他決定自己寫一部雙性人的小說。寫作過程耗費了9年的時間,而其敘述方式也像主人公的性別一樣,是一種混合體。一方面,作者在寫作戰爭和移民等情節時迴歸傳統敘事,其中多處和《荷馬史詩》、希臘神話映照;隨著故事的推進,作家也在不斷改變自己的文體風格,在神話敘述之後,又進入了現實生活,漸漸呈現出現代小說的樣貌。

8月上海書展期間,作家黃昱寧曾經就《中性》發表評論,她提到,英國文學評論家詹姆斯·伍德提出了“歇斯底里現實主義”這個概念,《中性》常常被分到這個風格當中去。詹姆斯·伍德一直不喜歡歇斯底里現實主義,他認為這種規模特別大、特別嘈雜的寫作方式,是一種漫畫式的風格,裡面沒有一個人是活的。但在讀過《中性》之後,詹姆斯·伍德也不得不承認它深具人性。黃昱寧認為,連一個歇斯底里現實主義的反對者都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足以證明這是一本優秀的小說。

《佛蘭德鏡子》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dome 著

後浪丨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9-08

本書作者dome,本名胡葳,在巴黎索邦大學獲得比較文學碩士與博士學位,研究亞西西的聖方濟各、中世紀聖徒文學與神秘主義。她的前作《世界之灰》是以宗教改革為背景的歷史小說,也是一本耽美文學作品。但是《佛蘭德鏡子》並非耽美寫作,甚至,讀者們找不到主人公是誰和誰、愛情主線是什麼、結局是喜劇還是悲劇。胡葳稱,《佛蘭德鏡子》“算是我在法國研究生活的幾年來,對於研究和文學趣味的一段時期的總結”,這本小說包含著十種以上可以發展為論文的研究主題,但自己用虛構的方式重新組織和敘述了它們。

小說開場設定在1940年,納粹德國入侵比利時。在列日-奧斯坦德的夜車上,一位攜帶著中世紀油畫的乘客與歷史學家相遇,兩人開始交談,他們的對話脫離開現實時間,開啟了遙遠的故事。在小說中,故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時間交錯,人與事物互為映象,就像是一個宇宙裡摺疊出了一個宇宙。胡葳指出,“影子”和“鏡子”的概念有著強烈的中世紀基督教色彩,《聖經》藉助這兩個意象,談的是此世與彼世之間的關係,它將此世視為“影子”和“鏡子”,將世界末日後的“新天新地”視為本物與本相。《佛蘭德鏡子》中的“鏡子”有這樣的含義。胡葳在與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的採訪當中談到,由於《佛蘭德鏡子》源於她的“研究”,所以也會存在知識型小說所共有的障礙,就是閱讀困難;另一方面,《佛蘭德鏡子》看上去像“翻譯過來的外國文學”。不論怎樣,無論是在想象力、結構還是語言上,這部小說或許都能夠給你帶來新鮮的閱讀體驗。

《帝國之裘:清朝的山珍、禁地以及自然邊疆》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美]謝健 著 關康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9-07

環境史學科誕生伊始,關注的是北美地區的環境變遷。隨著全球學者的加入,歐亞地區也被納入研究範圍。不過,傳統的中國環境史例如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卻》以漢地為中心,較少涉及邊疆地區。《帝國之裘》這本曾獲得2018年美國亞洲歷史學會列文森獎的作品,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歷史系助理教授謝健(Jonathan Schlesinger)利用檔案等文獻研究清中後期北部邊疆環境史寫成的。本書譯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關康指出,本書的重點在於展示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商業擴張和自然資源開發對滿洲、蒙古地區的影響,並探討了其中的制度、意識形態、環境原因及其後果。

清朝皇帝透過進貢制度,向滿洲和蒙古地區徵收毛皮、東珠、人參、蘑菇等物產。在皇室的需求以外,還有商業利益的驅動,由此帶來的過度採摘造成了自然資源耗竭和生態環境破壞,於是清廷又建立制度規範,推出“淨化”活動,試圖恢復關外的“純淨”環境,“重置自然”,對盜採活動、漢人移民和貿易進行控制……在史料使用方面,本書利用北京、臺北和烏蘭巴托的滿、漢、蒙文檔案,除了實錄、則例、會典、地方誌外,還包括古典文學作品、 清人筆記、朝鮮燕行使和近代歐美旅行家的遊記,為讀者理解清朝邊疆歷史提供了新的視角。

《小鎮美國:現代生活的另一種啟示》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美]羅伯特·伍斯諾 著 邵慶華 譯

文匯出版社 2019-07

一直以來,美國夢的標準解釋就是要獲得成功,大多數人會去城市追逐他們的夢想,那裡有最專業的機構、最大的市場以及最好的工作機會。在小鎮上演的,則是完全不同的故事。這裡行業有限、工作機會有限,好像永遠無法大富大貴。可是實際上,不論野心如何,真正能夠實現美國夢的人極少。99%的美國人,不論身處城市還是小鎮,都很清楚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富翁。成功只屬於很少一部分人,而衡量成功的標準也不應該只有一種。很多選擇留在小鎮或者決定搬到小鎮上的人就認為,人生中其他的生活目標比獲得成功更為重要。在本書作者、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伍斯諾看來,成功包括能夠應對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情況,應對個人不可控制的狀況,並學會在這樣的狀況下找到生活的幸福。在這個意義上,小鎮居民講述的關於小鎮生活的故事,可能比我們所認為的富豪名流等成功典範的故事更能讓人們瞭解美國文化。

過去,在福克納的筆下,那郵票般大小的家鄉足夠支撐他一生的寫作;今天,讀者也可以在《一切皆有可能》這樣的作品裡感受到美國小鎮與大城市不同的氣質。小鎮一直存在,小鎮居民也有其喜怒哀樂,卻常常被社會學研究忽略。羅伯特·伍斯諾探訪了數百個小鎮,進行700多場深度訪談,借鑑了30多年的資料,考察了美國小鎮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種族和移民、經濟衰退、子女教育等問題。小鎮,代表了從美國城市之外理解歷史的另一種路徑。

《音樂的極境:薩義德古典樂評集》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美]愛德華·W。薩義德 著 莊加遜 譯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06

除了《東方主義》,文學理論家、批評家薩義德關於音樂的著作《論晚期風格》也非常受歡迎。他在書中探討了考察了讓·熱內的《愛與俘虜》和《屏風》、托馬斯·曼的《魂斷威尼斯》等多位藝術家的晚期作品,其中也包括貝多芬的《莊嚴彌撒》和莫扎特的《女人心》等音樂作品,他判定作曲家生命晚期的創作常常有“頑固、晦澀、充滿未解決之矛盾”的特徵。由此可見薩義德的興趣之廣博、對音樂研究之深入。

孩童時期,薩義德和所有琴童一樣,感到音樂是讓人不悅的、無聊乏味的枯燥練習。不過另一方面,由於家中收藏有大量唱片,每週六晚上家人一定會收聽音樂節目,在這樣的氛圍當中,他看到了極度豐盛的、由輝煌的聲音和景象隨機組成的世界。古典音樂逐漸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喜歡聽著音樂工作,也喜歡彈彈鋼琴,以及閱讀和音樂相關的文學作品;他的朋友中也有眾多音樂發燒友,大家總是湊在一起聊個不停。他的妻子瑪利亞姆說,直到1982年,以古怪出名的鋼琴家古爾德英年早逝,薩義德才開始認真撰文談論音樂。

按照時間排序,這本《音樂的極境》分為三個部分,是1980年代、1990年代以及2000年以後。這本文集裡的第一篇文章主題就是格倫·古爾德。而最後一篇文章,則是薩義德去世兩週之前對音樂作家梅納德·所羅門談論貝多芬晚期作品的評價。薩義德談論音樂時,不把音樂從其他生活領域中孤立出來,而是把它當做個體知性發展的必要層面。因此,他看出一些器樂演奏家雖然擁有職業音樂家應該有的高超技巧,但是擁有的理論知識和音樂學知識卻極其有限,他針對這種狀況提出了批評。薩義德說,自己“面對音樂時,最主要的趣味是把西方古典樂視作文化領域的一部分,這種立場對一位文學評論家或音樂家而言都是意味深遠的”。閱讀本書,讀者或許也會感受到他的這種精神。《音樂的極境》此次為再版,首次和中國讀者見面是在7年之前。

《心中有數:數字的故事及其中的寶藏》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美]阿爾弗雷德·S。波薩門蒂 [奧] 伯恩德·塔勒 著 吳朝陽 譯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19-08

在一本樂評之後介紹一本數學書,看起來是跨越了學科,但是其實音樂當中也涉及數學,否則我們應該如何解讀古爾德擅長演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呢?數字和數學無所不在,在教科書中,它們或許常常顯得枯燥乏味,但如果想要獲得更有趣味的數學閱讀體驗,這本書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心中有數》是一本擁有小學高年級數學水平就可以閱讀的趣味數學書。作者之一阿爾弗雷德·S。波薩門蒂為數學教育博士,曾經出版了50多種為教師和中學生編著的數學普及著作;而另一位作者伯恩德·塔勒則是一位數學物理學家。

本書從數字的歷史講起,涉及巴比倫、埃及、中國、印度的數字,涉及包括迴文數、自戀數、勾股數在內的各種數學奇聞,並且在講解趣味數字的過程中破除迷信,傳達科學的概念。《心中有數》還介紹了關於數學基礎討論中的邏輯主義、形式主義等學術流派的基本思想,並超出學科的範圍,廣泛涉及與數字相關的心理學、音樂、詩歌乃至哲學等學科,讓平日裡拒人千里之外的數學顯得既可愛又親近。

《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

「一週新書推薦」希望你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命

[英]列文·比斯 著 王建贇 譯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09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身處城市當中,你有多久沒有見到蟋蟀、螳螂和紡織娘了?這本書不僅讓你看到久違的昆蟲,更會讓你們之間的距離變得十分貼近,讓讀者看待昆蟲的目光因此而產生變化。

本書中的昆蟲標本選自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館藏的500萬件標本,其中包括達爾文親手採集的蝽和維多利亞時代博物學家華萊士採集的三色吉丁蟲。在攝影藝術家列文·比斯通的超微距攝影技術之下,藉助顯微鏡、定焦鏡和高畫質相機,每隻昆蟲被分成大概30個不同的部分進行拍攝,最後呈現出的一隻昆蟲的完整肖像,是由8000多張獨立的區域性照片完成的,纖毫畢現,色彩斑斕。作為“微雕”專案的發起人,列文·比斯通曾經將這些照片在多個國家進行展覽,孩子們透過這些美麗的照片學習生物和美術,相信這些照片也會給中國讀者帶來耳目一新之感。

Tags:小鎮本書薩義德音樂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