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小兒厭食的湯劑、中成藥治療

由 老藥師吳文博 發表于 農業2021-12-12

簡介常用藥:蒼朮、佩蘭、陳皮、半夏、枳殼、藿香、焦六神曲、炒麥芽、焦山楂

脾失健運吃什麼中成藥

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厭食

厭食是以較長時期厭惡進食、食量減少為特徵的一種小兒常見病證。中醫古代文獻中無小兒厭食的病名,但文獻所載“不思食”“不嗜食”“不飢不納”“惡食”等病證表現與本病相似。

各年齡兒童均可發病,以1~6歲多見。城市兒童發病率較高。患兒除食慾不振外,一般無其他明顯不適,預後良好,但長期不愈者,可使氣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低下,而易患他病,甚至影響生長髮育,轉為疳證。

證治分類(湯劑)

1。脾失健運

證候:食慾不振,厭惡進食,食而乏味,食量減少,或伴胸脘痞悶、噯氣泛惡,大便不調,偶爾多食後則脘腹飽脹,形體尚可,精神正常,舌淡紅,苔薄白或薄膩,脈尚有力。

治法:調和脾胃,運脾開胃。

主方:不換金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常用藥:蒼朮、佩蘭、陳皮、半夏、枳殼、藿香、焦六神曲、炒麥芽、焦山楂。

加減:脘腹脹滿者,加木香、萊菔子;暑溼困阻者,加荷葉、扁豆花;大便偏幹者,加枳實、萊菔子;大便偏稀者,加山藥、薏苡仁。

2。脾胃氣虛

證候:不思進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夾不消化食物,面色少華,形體偏瘦,肢倦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緩無力。

治法:健脾益氣,佐以助運。

主方: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加味。

常用藥:黨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佩蘭、砂仁、焦六神曲、雞內金。

加減:苔膩便稀者,加蒼朮、薏苡仁;便溏、面白肢冷者,加炮姜、肉豆蔻;飲食不化者,加焦山楂、炒谷芽、炒麥芽;汗多易感者,加炙黃芪、防風。

3。脾胃陰虛

證候:不思進食,食少飲多,面板失潤,大便偏幹,小便短黃,甚或煩躁少寐,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細數。

治法:滋脾養胃,佐以助運。

主方:養胃增液湯(《驗方》)加減。

常用藥:北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烏梅、白芍、炙甘草、焦山楂、炒麥芽。

加減:口渴煩躁者,加天花粉、蘆根、胡黃連;大便乾結者,加火麻仁、郁李仁、瓜蔞仁;夜寐不寧、手足心熱者,加牡丹皮、蓮子心、酸棗仁;食少不化者,加炒谷芽、焦六神曲;兼脾氣虛弱者,加山藥、太子參。

(4)肝脾不和

證候:厭惡進食,噯氣頻繁,胸脅痞滿,性情急躁,面色少華,神疲肢倦,大便不調,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疏肝健脾,理氣助運。

主方: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常用藥:柴胡、紫蘇梗、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炒麥芽、焦山楂、焦六神曲、甘草。

加減:煩躁不寧者,加連翹、鉤藤;夜寐不安者,加蓮子心、梔子;口苦泛酸者,加黃連、吳茱萸;噯氣呃逆者,加旋覆花、代赭石。

證治分類(中成藥)

1。脾失健運證。用保和片(丸)

2脾失健運證。 用山麥健脾口服液。

3。脾胃氣虛證。用健胃消食口服液。

4。 脾胃氣虛證,用醒脾養兒顆粒。

5。肝脾不和證,用逍遙顆粒 。

小兒厭食的湯劑、中成藥治療

Tags:加減大便主方焦六常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