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另類"死亡哲學":我們要如何坦然面對寵物的死亡?

由 昭君說史 發表于 農業2021-12-11

簡介大多數人就會得出一個認識,貓和狗其實就是不需要考慮學區房和教育問題的小孩,當然,他們後來會發現,教育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比方說有時候你的寵物狗的行為不是很規範,有傷人的風險,你就需要進行寵物的再教育

寵物醫師怎麼樣

寵物帶給我們陪伴與精神慰藉,很多時刻,我們把它們視為家庭成員,就像一個真正的人一樣。

但我們都知道,它們總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

我們要如何面對終究要到來的心碎時刻?作家項斯微傅踢踢分享了她們的心得

另類"死亡哲學":我們要如何坦然面對寵物的死亡?

有一些殘酷的事情是必然要發生的

文 / 項斯微

每個人都會分享一下和《我的朋友阿波羅》相遇的故事。很巧,我是那種會打破規則的人。

看到這個書名,再看到封面上有一隻狗,我心裡是有點嫌棄的。

我雖然也養寵物,但是我不願意看寵物電影,因為我覺得很多寵物電影就是假大空的情緒,只有美好的、正面的東西。但現實中你和寵物相處還有許多負面的東西。

我想,可千萬不要是一個和狗感情很深,最後被治癒了的故事。

開啟《我的朋友阿波羅》,看到第一頁講的是柬埔寨女人,我就放心了;再看兩頁,又有一個男人死了,這個男人還有三個老婆,我就感覺這個書非常厲害;看了30多頁也沒有狗,心裡對這本書是讚歎不已。

書裡有一個觀點是“作家就是吸血鬼”,我非常贊同。

寫到後面,終於提到了狗。讀者一開始不會覺得她和這隻狗的感情有多深,哪怕讀到最後,她和這隻狗之間都有一種疏離的東西,但是她的確寫出了我養寵物這麼多年,一直在思考的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

你們知道在上海給一個動物安樂到火化最低標準是多少錢嗎?750塊。

當時我的貓已經15歲了,關於寵物死亡的問題,是我養它的後半段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的貓得了乳腺腫瘤,我帶它去寵物醫院,那個“95後”的年輕寵物醫生一定要救活它。我第一次去的時候,我問他寵物安樂多少錢,被他臭罵了一頓。

其實我問安樂多少錢,不是因為我不喜歡我的貓或者怎麼樣,而是我成長到這個年紀,非常清楚有一些殘酷的事情是必然要發生的。

另類"死亡哲學":我們要如何坦然面對寵物的死亡?

書裡面有幾段我特別感同身受。在故事的最後,她的這隻狗快要死掉了,散發出很濃烈的氣味。女主是獨居女性,她不停用消毒水拖房間的地,可氣味還是非常地濃烈。我的貓當時也是這個樣子。它的傷口太大了,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每天給它清洗傷口,人和寵物的生活質量都非常差,家裡瀰漫著一股味道。在《我的朋友阿波羅》裡,女主得知一個遠方的朋友在海邊有一棟廢棄的別墅,她就把狗帶到了那裡,但是我生活在上海,沒有這樣的條件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有一天早上起來,我決定把我的貓安樂了,打電話預約後就去了。當然,我不敢告訴那個年輕的寵物醫生。這次我換了一家醫院,那裡的醫生還是蠻好的,他給我十分鐘的時間,在房間裡哭一會兒。之後的過程我就不細講了。

在這個書的很多部分,女主與這個寵物的關係都是略微疏離的。但是到了最後一章,他們在海邊度過寵物生命的最後一刻,又是非常浪漫的。但是我覺得還不夠殘酷,因為結局很美好。在海邊,它遠遠地在那裡,看到它倒下了,然後在心裡呼喊它的名字,就這樣告別——這是每個寵物主人期待的美好結局。其實這是很難的。我很喜歡她最後寫的一句話:“我們想念的東西,我們失去的以及我們哀悼的,難道不正是這些構成了內心深處真正的自我嗎,不要說我們想要什麼,說一說我們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東西。”

自從給貓安樂之後,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什麼算是得到、什麼算是失去呢?這些都是很難說清楚的一些問題。

我覺得寵物是很倒黴的,我覺得一隻貓很可愛,就把它帶回來了。它其實並不喜歡我,可它沒得選。我的貓十幾年都不愛我,如果它是一個男人,可能早就開啟門出去了。但是它是貓,它沒辦法離開,它被主人禁錮在那個地方。但是狗的好處就是它蠻容易愛上你的。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蠻自私的,它也沒有挑選別的主人的權利。

書裡寫到了一些關於寵物的神秘主義的東西,比如說寵物能知道主人好像要得病了,或者在主人回家之前先在家裡撓門之類的。有的女生會用貓來找男友。比如說帶一個男朋友回家,如果貓對他的態度還可以,可能就覺得這個男人還不錯,如果貓很不喜歡這個男人,就覺得這個男人是不是人品有問題。

我有一個朋友馬上要結婚了,我有預感她的婚姻不會很幸福,我問,你為什麼要結婚?她說,因為我的貓很喜歡這個男人。

除了不要學區房,寵物和小孩沒啥兩樣

文 / 傅踢踢

《我的朋友阿波羅》這本書嚴格意義上不是通常定義的型別文學。我看到它的第一反應是:“它是類似於《忠犬八公》這樣的故事嗎?”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第一反應,是因為我家裡面養了一條柯基,今年3歲多。我養狗之後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變化,當它從很小的個頭慢慢長到成年犬的體型,我開始思考它離開的那一天我該怎麼辦。

從此,我再也不敢看寵物類的電影,想到它離開的瞬間,我在情感上有點接受不了。

看完書之後,我打消了心裡的疑惑。很多相關資料說這本書的主人公跟這條大丹犬阿波羅之間有一些超越人與寵物的情感,他們之間有友誼、甚至是超越友誼的認知,我產生的新的疑問:這裡面會不會涉及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刻奇的可能性?

另類"死亡哲學":我們要如何坦然面對寵物的死亡?

這本書抽象地講是一人一狗和他們所背靠的世界的故事,或者說他們如何理解他們所背靠的世界的故事。我們來具體展開一下他們的身份和狀態:這個小說是第一人稱來進行的:“我”是高校教授寫作課的女教師。小說的核心事件是與“我”有深刻情感關係的男性導師自殺了,圍繞這起自殺事件衍生出了一系列風波,比如圍繞喪禮回顧男性導師的一生,比如這個男性導師生前是非常風流的人,“我”與他的三任夫人圍繞男性導師產生了種種暗湧的情感與記憶上的衝突。

小說的另外一個核心事件是男性導師的第三任太太要求“我”來照顧這條叫做阿波羅的大丹犬,接下來的故事轉變為一個內心悲傷的、孤獨多情的女主人公和一條面臨死亡的狗,他們如何相處、如何接納、如何建立友誼的故事。

一開始,阿波羅被交給“我”的時候,“我”把它看作一個從男性導師那裡“繼承”的符號,但是,它慢慢地變成了“我”在精神上重新理解世界,甚至是在精神上重生的契機。阿波羅所代表的變化,是蠻有意思的一個點。

我排斥一些所謂的寵物電影——那些標準化的、套路化的、以煽情為主的動物電影。關於寵物的死亡或者離去,在情感上並非完全不能接受,相反,在理智上我們早已經接受這一點了,想要在情感上接受這一點,無非是跨過最強烈的感情衝擊使那一關。

順著這個想法,我相信大多數養寵物或者想要養寵物的人都能接受一點:寵物們大機率是要先於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

當寵物從幼小的個頭長到成熟的體型,當它的體型不再變化的時候,甚至是它一歲多、兩歲的時候,我就會有意識無意識地想到,有一天它不在了,我該怎麼辦?

當我們討論或者描述這個話題的時候,在情感上已經有了一個預設,即我們已經把它與我們生命中的某個角色對應了。很多人真的是這樣來理解寵物的,把寵物當作小孩來看待。這裡的“小孩”不是通常意義上說的人類小孩,它們之間有很多差別,首先是它迴應你的方式,肯定跟人類活動的方式不一樣;其次是時間的關係,人類小孩大機率要比撫養他們的人活得更長,我們在小孩身上寄託的東西是跟希望、成長相關的,但是在一個寵物身上,我們不太可能到了一定階段突然說,我要在她身上寄託希望。

那麼,我們在寵物身上寄託的是什麼?我時常思考這個問題,並從現實當中我的的反應去倒推我的感受。我知道自己是很溺愛寵物的性格,做了萬全的心理準備,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跟它相處時,還是突破了心理預期。我以為我養一條狗就相當於養了一個兒子,後來才意識到簡直是帶回來了一個“小祖宗”。

日常相處中,你知道它不能跟你對話,但是你看到它的眼神,你會自動賦予這個眼神一些意義;它自己可能不一定是這麼想的,但是你還是會賦予它一些意義。在這個意義的驅使下,你會無條件地為它做一些事情。

比如說,給它買更好的狗糧。哪怕這個狗糧已經經過精挑細選,你還不滿足,甚至到了週末還要給它做一些鮮食,去超市裡面買胡蘿蔔、三文魚、黃瓜,全部水煮、剁碎裝在盒子裡給它吃。

這種行為本身不是理性驅動而是感情驅動的,但是當你回溯這個感情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在它身上真的投入了很多,而且你也沒有那麼計較回報。很多人拿狗跟小孩做對比。大多數人就會得出一個認識,貓和狗其實就是不需要考慮學區房和教育問題的小孩,當然,他們後來會發現,教育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比方說有時候你的寵物狗的行為不是很規範,有傷人的風險,你就需要進行寵物的再教育。

Tags:寵物這個阿波羅我們小孩